《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愛情如果可以解釋,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

2021-01-08 木子聊電影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

就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電影裡,這句臺詞直擊人心。如果可以安心地靠岸,誰又願意孤單漂泊?

2019年3月14日,《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催淚電影在大陸上映。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 ,就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裡,到後來你只是合照一張 。」

大概就如這電影名字一樣,是兩個人彼此依賴,卻無法相伴到老。

張哲凱遺傳了父親的癌症,被母親拋棄。

宋媛媛年幼時父母雙亡。

兩個孤獨的人,從16歲到30歲,從少年到青年。

彼此陪伴,相依為命。

他們在雨天一起吃冰,共同分享漫畫,在深夜共享一碗泡麵,同住一個屋簷下。

總結一下:男主父親癌症病逝,女主就更悲催了,父母妹妹共赴黃泉,獨留她一個人在這人世間做個」可憐鬼「。

在女主目睹了男主母親活生生的拋棄男主的時候,女主有目的接近男主並且愉快的玩耍在了一起,成為了彼此生

活上精神上最重要的依靠。

對我來說,這可能是整部電影最好看的部分。

誰也不想長時間孤獨不是嗎?如果有一個人願意一直陪伴在你身邊,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本該走到一起的兩個人,卻深刻演繹著深愛不能在一起的鬧劇。

宋媛媛問張哲凱:

「好男人的定義是什麼?」

「有工作,有點錢,善良又顧家,還有身體健康。」

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瘋狂從眼中滑落。

身體健康........

張哲凱又何嘗不想身體健康。。。

如果自己的身體健康,就可以放肆大膽的去愛她,就不會親自將她的手放到另一個男人的手中。

可終究是天不遂人願,他註定無法陪著宋媛媛到永遠。

「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看到宋媛媛幸福。」這是張哲凱的唯一願望。

婚前宋媛媛問了張哲凱一句話,她說:

「人為什麼要結婚?」

「因為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被人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的一直陪在你身邊。」

我愛你,卻不能永遠陪著你。

這是他的痛苦,也是他的遺憾。

這句話很現實,也很理性。

張哲凱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活不過一年的時候,才會著急地幫宋媛媛物色男朋友。

他希望有人一直陪在她身邊,從青澀到華發,即使那個人,永遠不可能是自己。

但是如果陪伴的那個人,是你根本不愛的人呢?

張哲凱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一廂情願地把宋媛媛往外推,卻不曾想,在宋媛媛心裡:沒有人能比你更合我的拍,沒有人能代替你給我依賴……

廖一梅 在《柔軟》中說道:「我們這輩子,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當你垂垂老矣的時候,陪在你身邊的,是哪個最了解、最合你拍的人,陪伴才有意義。

一個以為另一個不知道,一個還要裝作讓另一個以為自己不知道。

我不要什麼適合我的人,餘生,我只要你。

張哲凱一開始不懂,他把宋媛媛遠遠地推開,因為自己隨時面臨死亡,他不敢坦露自己的愛意。

他讓她去找男朋友,而她真的去找了男朋友,只為確認他的心意。

痛就痛在,兩個人的互相成全。

當張哲凱作為家人的身份,將宋媛媛的手交給她的未婚夫時,宋媛媛其實是抓著張哲凱的手不願放開的,但她看到張哲凱注視著她,示意她鬆開,她這才鬆開。

就在兩人轉身那一剎,各自都淚流滿面,心裡更是如刀割一般。

兩人越走越遠,直到宋媛媛披上了婚紗,卻不是為了心愛的男人,張哲凱「大度」地把她的手交給另外一個男人,一轉身,卻淚流滿面。

他愛她,情深似海,但他害怕,擔心自己不配擁有愛。

她也在後知後覺中明白自己的愛,追出去的那一刻,堅決又有點無力感。

「不要走!你停下來!」她聲嘶力竭地挽留。

故事走到這裡,一切都像張哲凱期盼的那樣。

宋媛媛嫁給了一個好男人。

但悲傷遠遠不止如此.....

如果兩個人相愛,為什麼不奮不顧身一次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到後來你只是合照一張。

「我以為沒了張哲凱,宋媛媛也會堅強的活下去。」

不,我們都錯了,兩個早已將生命連在一起的人,怎麼會獨活?

張哲凱在哪裡,宋媛媛就在哪裡。

從那一瞬起,原本能夠在公眾面前正名的愛情,已經沒有可能了。

因為無能無力。

對於張哲凱和宋媛媛而言,『不敢早死要來陪住你』,這是心願,但太難實現。

面對愛人先死的宋媛媛,無力對抗巨大的孤獨與悲傷,也只有殉情才能讓她和他永遠在一起。

她是脆弱的,她不是眾人口中那個堅強的姑娘。

從爸媽妹妹去世後,張哲凱就是她唯一的親人。

對宋媛媛來說,張哲凱的死,已經不是成立在愛人的層次上,他早已經升華到骨肉裡......

在宋媛媛吞藥的那一刻,我才發現,

原來,竟是我低估了愛情。

原來真的有兩個人,喜歡對方到了極致,卻終究沒有在一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就不會有人為此痛苦了。

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什麼程度?

我想張哲凱給了我們答案:

只要她能夠幸福,無關在不在身邊。

宋媛媛給出的答案則是:

我愛你,所以至死不渝。

其實我們看的不是故事,只是愛情千奇百態的模樣而已。

相關焦點

  • 《比悲傷更悲傷》:如果愛情可以解釋,世上就不會有人痛苦了
    《比悲傷更悲傷》裡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媛媛很認真地看著哲凱:「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對我說,是那種現在不說就會後悔的話。」也許有一種悲傷,叫喜歡卻不能有以後。「人為什麼都要結婚啊?」「大概是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被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的一直陪在你身邊。」我問了身邊的人,如果有機會,他們最想對那個人說什麼。有人說,我回來了,不走了,我們結婚吧。
  • 《比悲傷更悲傷》讓無數人淚奔:如果愛情可以解釋,世上就不會有人痛苦了
    埃航事件過後,有一位男孩千裡迢迢趕往現場。他和女孩說好要一起看長頸鹿,但突然的變故,讓約定再也無法實現。在狼藉的現場,他沒找到女孩的遺物,最後只能走到飛機撞擊的坑邊,輕輕捧走了一把黃土。「我不喜歡『永遠』,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了。但是『下輩子』不一樣,聽起來就像是個約定。 」
  • 兩性關係|| 《比悲傷更悲傷》:如果愛情可以解釋,世上就不會有人痛苦了
    如果有人問我,黨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我可以自豪地說,黨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如果有人問我,黨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鄭重地回答,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穿歲月風頭,伴歷史雲煙」。中國共產黨走過了八十年的風雨徵程。終於解放了。我以祖國而驕傲;我以共產黨而自豪。  我們滿懷激情的高歌:獻給黨我我   你是溫 啊!
  • 如果愛情可以解釋,世上就不會有人痛苦了
    看了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突然有了答案: 「因為我不知道,下一輩子還是否能遇見你。所以我今生才會那麼努力,把最好的給你。」 電影裡有段對話。 宋媛媛問張哲凱:「什麼是好男人?」 他說如果有下輩子,想做個戒指,眼鏡,筆記本或者棉被,這樣就可以一直陪著媛媛了。 這樣的喜歡,就像是王小波對李銀河說的那樣:  「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個人手裡一隻鴿子飛走了,他從心裡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 如果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那麼比痛苦更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最近一部臺灣電影賺足了大家的眼淚,沒錯我說的就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悲傷是因為痛苦,人為什麼會痛苦?也許了解了痛苦的來源後,我們可以找到擺脫一些痛苦的辦法。在佛家看來,人生來就是充滿痛苦的,哪怕是我們以為美好的愛情。
  • 比 悲傷 更悲傷 的故事
    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呆在你身邊啊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經常因為一句話 想起一個人 一個 舊人 有人看完電影和我說  沒哭 但是特別難受可能讓你難受的不是故事 而是你想起的那個人說不出口的 才是愛情張哲凱不得不選擇離開故事是悲傷的 比他的故事更悲傷的是 宋媛媛知道他的故事還要配合出演該配合你演出的我 演視而不見張哲凱給的愛是逃避離開宋媛媛給的愛是尊重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愛情不需要解釋嗎,愛情不需要解釋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那世界上的人就不會因此痛苦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作為一部改編自2009年韓國同名電影,在臺灣上映之初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電影上映前幾天,票房逼近4億人民幣。影片講述了男主張哲凱與宋媛媛從學生到成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生存的故事。兩人之間那種純愛的感情,更是現代社會的人們嚮往的。多種感情線的對比男主與女主兩個人相依為命十幾年,在這段時間中兩人的感情不僅僅是愛情。在十來年的相處中,他們有愛情,友情,還有相互依存的親情。
  • 「如果愛情可以解釋,世上就不會有痛苦」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 ,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被問過一個扎心的問題:人為什麼要珍惜?《比悲傷更悲傷》給出了它的答案:「因為我不知道,下一輩子,還是否能遇見你。所以,我今生才會那麼努力,把最好的給你。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臺詞文案
    關於一個電影的文案,如果你把文案寫好了,那就相當於是給電影做了一個很好的推廣,2019年3月14號白色情人節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號稱一定要帶足紙巾去看,否則會後悔不已,不知道大家去看了沒有?我那個時候去看了,可能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那裡面的故事,所以我並沒有多麼悲傷,但是坐我後排的一個小姐姐,哭的特別特別傷心,那是我看電影以來第一次看見有人哭的那麼傷心,直到電影放完,我們出了影院門,看那位小姐姐還在拿紙巾擦眼淚,我當時就在想,這位小姐姐一定是經歷過一段很不捨得感情。
  • 悲傷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這個三月,最熱門的電影居然不是投資10億的好萊塢大片《驚奇隊長》。截止目前,這部電影依然穩居單日排片量最高、票房成績最好的位置。甚至在抖音等社交平臺,搜索度靠前的居然是: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帶三包餐巾紙!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故事?它為什麼那麼悲傷呢?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線賞析
    該片講述了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因重病而深怕自己不久人世,因此他決定為自己喜愛的人宋媛媛找個可以託付一生的好男人。 在陸續上映的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這部電影也成了熱門話題電影,成為2018中國香港華語片三甲和自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後,在港澳地區開畫票房記錄最高的臺灣地區華語片,更有香港地區網友曬出21刷的電影票。
  • 如果沒有你,餘生沒意義(《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評)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一開始是朋友莫名其妙拉著去看了這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是新上。兩個同樣孤獨又溫柔的人,從16歲遇見,相識,往後十多年朝夕相處。他們相互喜歡,卻始終沒能跨過戀人的那條分界線,愛到最後只剩合照一張。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催淚票房冠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白色情人節3月14日這天正式公映,這部電影唯一的觀影提示就是帶夠紙巾,而電影上映後得到最多的評價也就是「催淚」「好哭」。這部電影以狗血的劇情獲得了最好的催淚效果,這部電影翻拍韓國同名電影並獲得了中國臺灣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獎。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習慣孤獨,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亦或是對芒果過敏的林佳,趴在桌子前一遍又一遍的狂吃芒果,被緊急送往醫院我以為再也不會有什麼愛情能夠讓我哭成淚人了,結果白色情人節那天,恰逢由林孝謙導演,陳意涵、劉以豪、張書豪、陳庭妮、吳映潔等主演的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上映。
  • 以讓對方幸福為生命的愛情——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2019年3月27日,我獨自一人去看了一場電影,也許是淚點低,從電影的三分之一後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往下流,這部電影就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阿邦的旁白說這是一見鍾情,這時影片中重複了三次的話第一次出現在觀眾視野「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從張哲凱與宋媛媛相遇後,旁白由阿邦的敘述變成了男主張哲凱的內心獨白。也預示著張哲凱與宋媛媛的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作者:夏金蘭    看完正在熱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出來,發現一路上很多年輕女孩都還在流淚,電影院廁所裡甚至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哭聲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到底多悲傷?
    兩個傻子的故事讓我落淚,在這個世上太少有人把對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生命重要,這種大愛的存在,讓我恍惚間感受到了生活的陽光透過層層烏雲照耀著我。有句歌詞這樣說,有一種悲傷,你的名字留在我的過往。是的,活在當下,好好珍惜身邊值得愛的人!            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劇之前,篤定這片劇情一定很狗血。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影評
    ,是一次拯救孤單的療傷,有時對於戀人們來說,也能成為一種虐心的預示,對於曾經愛過的人們來說,也許會翻起心中痛苦的回憶,而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是這樣一部,能夠讓各類成年觀眾有所觸動且催人淚下的愛情佳作。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約定下輩子
    這個電影的名字映入眼帘時就覺得是一個催淚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改編自一部同名韓國電影。我本懷著沉重的心情觀看,連紙巾都已經備好了。然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沒有流淚,反而我覺得這個電影並沒有如名字說的那樣。我個人覺得這個電影並不悲傷,或者說是用悲傷來形容並不貼切,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並不完美而卻因為不完美而完美的愛情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太過無病呻吟,我們追求的是習慣還是愛情
    原諒我,或許我真的不了解愛情但是電影重複提醒的那句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就不會有人那麼痛苦了",因而電影無論再怎麼悲傷,怎麼解釋主演的偉大逞強,痛苦的卻始終是我們,因為被無限的突兀症,尷尬癌,噁心病不斷襲擊,還沒嘆息已經先悲傷,還沒流淚已經先往生。什麼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