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 想 和 你 分 開 , 超 想 和 你 有 以 後 」
很久才看懂圖片,我們一起的日子,是有期限的。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一開始是朋友莫名其妙拉著去看了這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是新上。
兩個同樣孤獨又溫柔的人,從16歲遇見,相識,往後十多年朝夕相處。
他們相互喜歡,卻始終沒能跨過戀人的那條分界線,愛到最後只剩合照一張。
散場的時候影院很多人都哭了,當然中途也很多人哭了,包括我,原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低估了愛情,最後一幕,夫妻冢,我的眼淚吧嗒吧嗒吧嗒,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還真是同年同月同日殉。
原來真的有兩個人,喜歡對方到了極致,卻終究沒有在一起,這是第一個淚點,戳中很多人的回憶或者過往。我看過朋友圈最好的影評,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落淚👇🏻
並不是不感人也跟瑪麗蘇梗無關,因為沒有被戳到
大發問男主:「如果還有來生,你想成為什麼?」
男主說:「戒指,眼鏡,床,筆記本。因為這些可以陪在你身邊。」
男主知道自己無法和大發繼續走下去,就想讓她早點嫁給更適合的人。
但大發拒絕了,她說:
「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我熱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我一起吃冰的人。
我要的不是守護我的人,而是和我一起冒險的人,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
因為是你,所以就算遇到再多優秀的人,我都覺得不必了。
感性的人偏重過程,但結果往往不如人意;
理性的人偏重結果,過程卻又有好多遺憾。
我理解那些看完電影鼻酸的人,他們的枕頭裡藏滿了發黴的夢,夢裡住著無法擁抱的人。愛情就是一對一,純粹,但不夢幻,純粹是因為每一件可以實現的實實在在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年月,共同守護的一切。
你遇到的是同類?救贖者?還是擺渡人?
或許這世上有些愛情,本身就沒有結果。
悲傷的是,你曾經想過要和一個人共度餘生,後來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你愛的那個人不在了,其他人並不能填補他的空缺。
這應該是電影的第二個淚點😂
那些前任名單打包出現,不知道坐在身邊的前任現任下一任有何感想,反正到處都是吸鼻子的聲音,此起彼伏。
其實電影的處理真的很細膩,畢竟是瑪麗蘇梗,所以劇情真的完全忽略就好,如何把瑪麗蘇梗拍出動人心弦才是高章。
這一幕在電影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我們覺得大發很可愛,躲在被窩裡哭,男主回到家溫柔的安撫他,這時候觀眾開始分流派了,一波就是好評的,畢竟很戳心,另一波就是無感的,正如上面的影評,因為沒經歷過感受不到那種感受,覺得很瑪麗蘇。其實第二次出現這場景,完全沒有可愛的感覺,很悲涼,即使不是失戀,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一個人很無助的大哭,心裡藏著無法訴說的痛苦。
我試過,一個人開車出去,停在昔日閨蜜家樓下電話打不出去,因為怕被拒絕。微信給昔日好兄弟,但是哽咽得說不出話,畢竟他已經有妻小。不敢回家,失敗的人生,不敢面對的家人。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放聲大哭了一個鍾。後來Susan和Moonie瘋了似的找我,我又大哭了一個多小時,喝了兩聽xs,裝著沒事人回家。
再有一次,我蹲在大街上哭了幾個鍾,Susan在一堆車中找到蹲在角落哭的我,也是這樣的感覺,蒙著頭,以為全世界與我無關,無助至極。並不是因為煽情和懦弱,人,遇到重創,會崩潰,會想放棄一切,會害怕未來,不相信有未來。
所以大發的這一幕,我的眼淚吧嗒吧嗒吧嗒完全止不住了。
該怎麼告訴你,我早就知道你的秘密。
電影裡有段對話很戳心:
「人為什麼要結婚?」
「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被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一直陪在你身邊。」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
比起對自己好的,更想要一個懂自己的人,比起愛自己的,更想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
畢竟在人的一生中,最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最珍貴的是遇到懂得。
電影裡的男女主角,16歲相識,看一樣的劇,吃一樣的食物,一起寫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遇到一個完美適合的人,真的太難,也太自然而然了。
「遇到你之前,我對未來有很多很多要求,遇到你以後,我只要求是你。」
會有那麼一個人,如同拼圖般,救你於水火。
電影裡有一句話是: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感情從來都是難以言喻的事,但我也覺得,一切事情都自有其軌跡。
喜歡一個人是有基因的,選擇一個人是有知覺的,離開一個人是有徵兆的。
突發奇想寫一下影評,我也真的幾萬年沒看過這一類電影了,希望所有相愛的人,都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分開。
希望你的這一生,可以少那麼一些遺憾。
我倫的愛情,是我最羨慕的,肩並肩的愛情。
人的一生只活一次,儘量開心點吧。
You
only
live
once
好好珍惜
好好愛
包括家人和愛人
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