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21-02-08 意外情節

人生是意外 我就要痛快

點擊左上方藍字 關注 意外情節 

🎵

被朋友逼著去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翻拍自2007年韓國同名電影,韓版是權相宇和李寶英主演。明知道是俗套的臺灣愛情電影套路,還是願意掏錢,憋著尿,看到結尾。爛俗又先鋒的愛情觀,令人心疼的男二號和比電影更精彩的配樂撐起這部豆瓣評分4.9的電影。

我不怎麼想評價這部電影的好壞,有人覺得它爛到不行,中途離場,有人會覺得平淡無奇,還有的人淚流滿面。我始終覺得,能讓部分人引起共鳴的電影,就不該收到一棒打死的主觀片面的批判。在我看來,雖然電影是真的很爛,但是卻真的很好哭。

 

「如果還有來生,你想做什麼?」

「除了做人,什麼都行。戒指,眼鏡,床,日記。」

「下輩子做這些東西?有什麼意思?」

「你可以把我買回去,在你身邊永遠都有意思。」

這段對白是女主角知道男主角得了重病之後的提問,所以在一開始女主角就知道真相,兩個人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兩個人都互相理解對方,兩個人都互相許願,兩個人都互相滿足對方,兩個人也都沒有拆穿對方,女主角說自己不喜歡永遠,兩個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以女主最討厭的永遠在一起了,我覺得這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再來說說令人心疼的男二號吧,和自己資助6年的未婚妻訂婚,卻發現對方背著自己和其他人亂搞,被女主角無感情的撩之後喜歡上女主,後來知道女主不喜歡自己(只為了滿足她心愛的人的願望),卻依然想用自己的行動讓女主改變心意,想給女主一個完整的家。結婚之後被離婚,最後面對自己愛的人和她愛的人共葬在一起,哭一地。

編劇一直在追求一種極致的悲傷,女主角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她熱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她一起吃冰的人,要的不是守護她的人,而是和她一起冒險的人,男二顯然是前者,成為推進劇情的犧牲品。

最後想說的是,電影傳遞的三觀是我不贊同的。

看完整部電影,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愛猴和老王的故事。先離開的人一定是希望那個留下的人,能帶著對ta的愛,堅強的樂觀的活下去,每天替ta看照進床頭的第一束陽光,睜開眼呼吸的第一口空氣,帶著愛ta的心情去看ta沒看過的風景,發沒發完的呆。這才是值得被尊重被羨慕的愛情。

張愛猴發的每條微博下面,都有可愛的網友分享美好,這種感覺真好,老王雖然離開了,張愛猴還是會堅強的活下去。沒有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悲傷總會好的,沒有誰應該一直悲傷下去,也不要妄圖在悲傷中找到共鳴。趁著還能哭的時候哭出來,笑的時候記得大聲笑。有時候想哭卻哭不出來,才是最悲傷的。

——The End——


作者:胡   霍

編輯:胡   霍



之前的故事

1.


雜亂心境

2.



成全


3.


換個方式,繼續愛你

"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分享 

希望能點一下 在看 謝謝 "

相關焦點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要悲傷的故事!
    父親罹患遺傳重症而被母親拋棄的哲凱,深怕自己隨時會發病不久人世,始終沒有跨出友誼的界線對媛媛展露愛意。眼見哲凱的病情加重,他暗自決定用剩餘的生命完成他們之間的終曲,再為媛媛找個可以託付一生的好男人。這時,事業有 成溫柔體貼的醫生(張書豪)適時的出現讓他成為照顧媛媛的最佳人選,二人按部就班發展著關係。一切看似都在哲凱的計劃下進行。然而,故事遠比這裡所寫更要悲傷.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白色情人節公映,今日發布「夢中的婚禮」版公映海報和由男主角劉以豪演唱的主題曲《有一種悲傷》MV。時光網訊 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正式公映!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雖然充斥著悲傷的氣氛,但導演林孝謙想傳遞給觀眾的,絕不僅僅只有這些。「愛」依舊是電影最大的主題,愛的力量時常被人低估,愛情也往往難以解釋,這部電影正想透過主人公們不同的愛情觀教會觀眾學會珍惜所愛、珍惜當下,勇敢地把愛說出口。底色是悲傷的,但電影所呈現的卻是能夠治癒心靈的溫暖力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再也沒有這樣的人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由元泰延執導,權相佑、影片講述一段有緣無份的愛情悲劇,男主角哲奎(K)患有癌症晚期,為了女主角恩媛(cream)在他離開後依舊能幸福一生,親手將她託付給另一個男人這麼一個悲傷的故事。而導演採用了倒敘的手法,以三個主人公各自的角度,獨白內心世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初次相遇哲奎便對恩媛一見鍾情但沒有同她說一句話,影片穿插旁白,他說:「如果愛情必須用語言來表達,那麼啞巴怎麼相愛。」
  • 悲傷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只能更悲傷.
    最近沒有新上科幻片嘛!並且同期電影中,《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豆瓣4、5分叢中唯一一個7.7分的!我帶著一點好奇心,以及足夠的餐巾紙,心裡想著,還是不要錯過一匹黑馬……就這樣,故事在結束中開始,在開始後,奔向結束……那麼,有沒有淚點?有!絕對有。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了悲傷而悲傷!
    由林孝謙執導的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內地上映,目前票房一路走高,上映九天已破6億,更連續七天獲單日票房冠軍,成同檔期最大黑馬。但今天有人在網上吐槽說,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沒看的都別去看了,給他兩塊錢,他給你講《做自媒體幾天沒飯吃的故事》比他們悲傷多了!
  • 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要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一種悲傷比悲傷更悲傷
    有一種悲傷是笑著與你分開思念卻背對背張望 剩下倔強,剩下合照。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的是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和王牌作詞人宋媛媛相依為命,兩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為伴,他們是親人,是朋友,也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親罹患遺傳重症而被母親拋棄的哲凱,深怕自己隨時會發病不久離開人世,始終沒有跨出友誼的界限對媛媛展露愛意。
  • 悲傷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作者:yani  來源:黑門 親愛的朋友、弟兄姐妹,你認為自己的故事是悲傷的嗎?
  • 比 悲傷 更悲傷 的故事
    上周末 在朋友家吃飯的時候  她說想去看綠皮書 還有夏目友人帳 還有比 悲傷 更悲傷 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陳意涵詮釋悲傷
    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開啟預售!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觀後感:看過的人更悲傷
    精彩劇照剛剛看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迫不及待地寫下了這篇文章。說實話,影片有很多地方都令我感動,也能觸碰到我內心深處的靈魂,畢竟像這樣的愛情不是我們所能涉及到的,但至少我們可以通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了解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純真的愛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影評
    ,是一次拯救孤單的療傷,有時對於戀人們來說,也能成為一種虐心的預示,對於曾經愛過的人們來說,也許會翻起心中痛苦的回憶,而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是這樣一部,能夠讓各類成年觀眾有所觸動且催人淚下的愛情佳作。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但今晚電影一開始,有一句話帶我走進了這部影片: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吧"。臺版與韓版的對比是,韓版更虐心。但從男女主角與配角上,臺版80年代,韓版是70年代。是的,因為男女主角的年齡段,也決定了對影片的詮釋!你更喜歡那一版呢?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悲傷的立方是無以為繼
    悲傷的故事數不勝數,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很可能成為談資,未來笑一笑當年的怯懦和任性。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韓版)
    前兩天陳意涵哭戲上熱搜,才知道這部電影也被翻拍了,新版的不做評價,只想說說,韓版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故事是用一種倒敘的手法,追憶往事更讓人回味,後來以三個主人公各自的角度,獨白內心世界。男主角患有癌症,晚期。女主角的家人因車禍離開了她,現在她和他相依為命。
  • 到底是怎樣的悲傷,讓《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如此悲傷
    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這個影片故事,是啊,還有什麼能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呢?到底是怎樣的悲傷,讓悲傷如此悲傷,最悲傷的故事莫過於:明明有愛,卻還要強忍著淚把對方推開,這是什麼事啊!讓人心疼到無法心疼的心疼,愛到為你我願意做出所有的我願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習慣孤獨,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亦或是對芒果過敏的林佳,趴在桌子前一遍又一遍的狂吃芒果,被緊急送往醫院我以為再也不會有什麼愛情能夠讓我哭成淚人了,結果白色情人節那天,恰逢由林孝謙導演,陳意涵、劉以豪、張書豪、陳庭妮、吳映潔等主演的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式上映。
  • 《有一種悲傷》——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A-Lin03:57來自音樂美耳朵不知道這部電影講述的愛情故事是真是假,但不管怎樣,導演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首先這是一部翻拍片,它的另一個同名電影於韓國拍攝,而且在豆瓣評分遠高於這部翻拍片,但這並不影響《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臺灣獲得華語片的票房冠軍地位。可能演員演得太好了,可能導演對情節拿捏得太好了,可能我們的淚點太低了。不論是哪一種可能,在看這部影片之前,電影院的唯一觀影要求:請確保帶有足夠的紙巾。
  • 簡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之前發布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長篇的影評,今天給大家發一版精簡版的,希望大家喜歡。這樣的劇情在愛情片中比較常見,然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述的愛情故事是兩人相愛很久後兩人為彼此做的事情。電影開頭採用倒敘的手法通過他人引出這個故事。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哭了,我也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的三分之二的時間我都是在流淚的過程中度過,這部電影開始悲傷的地方就是敘述男主張哲凱身患絕症後的劇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論剪輯師的「悲傷製造術」
    排片最多,上座率最高,口碑最差這些極度反差的市場表現,證明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概就是一個新發明——悲傷製造機。十五日下午去影院,座位前後排大多是年少的情侶。放映過程中偶爾有一陣爆笑,劇情發展到小高潮時,有女人低聲的啜泣,隨著悲傷故事的迷霧揭開,啜泣聲越來越大。散場時,我特意留到最後看後排的女人,不!那是一個十八歲模樣的少女,哭的特別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