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影評人LIN,總是一人去看電影,因為那是最好的Relax。但今晚電影一開始,有一句話帶我走進了這部影片: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吧"。
帶著一大包抽式紙走進了6號廳,因為這是遠非介紹值得一看的電影。帶著搞笑的想法,想著回去後告訴她我一張都沒用;但是,我沒能做到,雖然它翻拍自2009年南韓電影《最悲傷的故事》,也硬奪走了我的鑽石淚。
臺灣導演林孝謙,80年代,在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傳播學研究所就學過。片子雖然是翻拍,但在主題曲與臺詞的鋪墊下,並不失這位導演的功力。擅長詩意光影的香港攝影師,關本良擔任攝影指導,所以整部影片的光掌握得特別好,特別是二人小居中的畫面對話。臺版與韓版的對比是,韓版更虐心。但從男女主角與配角上,臺版80年代,韓版是70年代。是的,因為男女主角的年齡段,也決定了對影片的詮釋!你更喜歡那一版呢?
一曲《有一種悲傷》劇情徹底轉換回到了女主角宋媛媛,原來早已知道男主角張哲凱罹患絕症。可悲的張哲凱一心只想,有人照顧宋媛媛到老,在婚禮殿堂裡親手把心愛的女人,交給了牙醫。而劇中牙醫就是那個,永遠最讓人同情的角色,也許你會忘了他就是那位因為幾張相片,放棄六年之愛的人。最後他看著墓碑痛哭,他告訴我們男女主角都走了,沒有重來,沒有回憶,沒有思念,只有徹底離去.。在這兩對心中,也都留下了一張與歌詞相映的照片:「思念背對背的相望,剩下倔強、剩下合照一張。」
A-LIN唱的《有一種悲傷》與【有一種悲傷】劉以豪版,有什麼不同?也許一種感到重傷,一種感到輕傷吧,但像這種唱得淡淡的輕傷更可怕,不是嗎? 喜歡一把吉他輕彈輕唱的感覺。
"嗨,我是k,如果有下輩子的話我想當戒指💍、眼鏡、床、筆記本"
{mtv}
一開始,我一直在等著讓我落淚的畫面,而恰恰是當我放棄時,音樂的推進,劇情的轉換,80年代的導演雖不是女性,但他悄悄的詮釋著女性對愛情的信念過程中,活生生奪走淚水-《有一種悲傷》比悲傷更悲傷,是什麼,是一起離去的毫不留情嗎?
她,是的這位配角Cindy,影片中超有個性的一位,可惜特有個性的人終是孤獨。她想拍留住張哲凱對宋媛媛愛的掙扎的畫面,導演通過她自信自我摧毀,證明了愛偉大的力量的存在。因為她說:「宋媛媛不會因為張哲凱的死,而活不下去。」但一切錯了錯了 《有一種悲傷》這首歌在最後的響起,鼓聲的推進,觀眾的情緒在這樣的聲畫的衝擊下,鑽石淚就下來了.。
話說2009韓國版中,Cream在婚後懷了牙醫的孩子,卻仍抵擋不了她追隨K死去的心,最後她選擇在浴室裡割腕自殺 。比起臺版,韓版真真實實的上演了一段虐心到極點的悲劇愛情故事啊!臺版此次劇中有很多經典好臺詞,分享給你。
這部影片臺詞強調著人為什麼要結婚,但卻也擋不住真愛的力量 另一面是否也說明人害怕孤獨呢。不過看完這部影片,對於曾是從事播音專業的我,只想趕緊去買支同款錄音筆.
孤獨影評人Lin如果您喜歡這連夜寫的影評,就輕輕點下面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