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寧 廣東人究竟為什麼愛吃福建人?

2021-02-27 人間鬆弛指南

不要再黑我小胡建了,小胡建真的很好吃(不!

過年的時候忽然有朋友發了一張圖說:好想吃你!

澍心:???

然後就看見了讓人瑟瑟發抖的廣東人愛吃福建人話題。這個梗雖然不知從哪裡引申出來的,但一琢磨,似乎還有點道理(不!

過年期間看到這條微博其實我是拒絕的。

沒想到一搜,還有人正兒八經的分析起了福建人好吃的緣由。

原本只是瑟瑟發抖.jpg,現在已經瑟瑟發抖.gif了!

轉念一想,福建人可能是全國最好吃的人了。

除了吃海鮮帶來的鮮香肉質,內臟器官相對也比其他省份健康

畢竟這幾年福建省窮兇極惡搞環保,反正也沒有工業,經濟也就那樣了,乾脆自暴自棄種樹吧,現在森林覆蓋率已經65.95%了,PM2.5值常年全國最低。

過年一回家,地方臺每隔10分鐘就要播一個公益廣告,號召減少尾氣排放,減少燃放煙花爆竹……

吸慣霾的我簡直快醉氧了。

我仔細思索了一下,廣東人最先吃到的應該是與潮汕接壤的漳州人,以及與梅州接壤的龍巖人——福州人偷偷放下了一絲懸著的心。

講真漳州人和龍巖人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漳州人的味道應該比較清淡,以鹹鮮為主帶一些甜美,龍巖人相比起來就肉質更好,肥瘦得當,有油水。

漳州人靠海,連著廈門與泉州,是閩南廈漳泉經濟區中的一站。東山島有國家地質公園,是從小去漳州玩都要去的一站。當然海鮮也好吃!

然而福建人心中,對漳州印象更深的,其實是水果和水仙花

那裡大概位於亞熱帶與熱帶的交界處,水果種類又多又甜,柑橘漳州人身上隨時隨地都飄著水果香。

dei,柑橘真的是漳州特產

清人王潭的《閩遊紀略》贊曰:「閩產為天下最 ,清漳尤稱佳 。先朝盛時,閩桔之美,達於京師」。 

《三山志 》記福州地區有 8個柑類品種,8個桔類品種和 6個橙類品種。

柚以「漳州小溪產者味最甘,其最佳者為文旦,出長泰,其色白,味清香,風韻耐人,惟溪東種者為上 。但其地所種不過數十,樹移他處,風味便減。」

除了水果,漳州還有水仙花。每年春晚的水仙花都是從漳州運送進京。


圖來自小可愛張藝興在春晚上的偷拍

水仙花香氣大嘎是知道的,繞梁三日而不絕,所以冬天吃漳州人,可能味道最佳。

和漳州人味道類似的大概是莆田人,同樣靠海吃海鮮,同樣盛產水果。

莆田盛產的是荔枝、龍眼和枇杷

《閩部疏 》云:「閩中獨荔枝奇絕。龍眼名荔枝奴,真堪作奴耳。次則佛手柑、橄欖,皆中原所無 。」

蔡襄所著《荔枝譜 》記載說荔枝:「福州種植最多,延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處,一家之有至於萬株。城中越山,當州署之北,鬱為村麓,暑雨初霽,晚日照耀,綠囊翠葉。鮮明蔽映,數裡之間,焜如星火」。

現在這個景象大約是要去莆田看的。


截圖來自電影《楊貴妃:王朝的女人》海報

荔枝肥美可與冰冰通感

龍眼分布與荔枝大致相同,以福、興 、泉 、漳四府為主要產地,宋時即已大量栽培。興指的就是莆田,又叫興化府。

不過吃莆田人之前可能要先拜拜,不然媽祖is watching you!

龍巖地處閩西,除了本地人,還住著一堆與隔壁廣東一衣帶水的客家人。上杭、長汀、連城,都是客家人的聚集地。

客家菜呢,大部分都是山珍肉食,做法比較實誠,油水比較足。比如這兩年莫名其妙風靡全國的潮汕牛肉鍋,龍巖的客家人也這麼吃。

永定手打牛肉丸算是一絕了(對就是那個有土樓的地方),我有個同學曾在過年時去永定打包10斤牛肉丸,回上海一個月內全部吃完。

說到龍巖人的味道,腦海裡第一時間飄過牛肉丸湯的香氣。吃的時候一定要放一點點胡椒粉和芹菜末!更加鮮香不膩口!


圖片出處見水印

除了牛肉香味,龍巖人還能吃到好吃的雞味。長汀河田縣的河田雞號稱是世界五大名雞(並不知道這個評選是哪來的……

但河田雞是真的好吃,在完全無汙染的自然環境中,以稻穀,米糠和瓜菜薯類為飼料長大,肉質非常細膩嫩滑。

回想一下,福州人還是很好吃的,畢竟「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咦?什麼還是要吃福州人嗎不!

福州人的味道偏甜。

可能是因為福州人口甜,各個吃起來都像得了糖尿病似的,蘇州人應該比廣東人更偏好這種口感。

而且福州背山面海,所以山海搭配是組成味覺的要點

福州菜是閩菜的重要部分,除了著名的山珍海味大雜燴佛跳牆外。還有許多名菜都是這種山海混搭式的,比如炒雙脆,是海蜇配豬腰,又嫩又脆,酸酸甜甜。

雞湯汆海蚌是澍心作為福州人的最愛。

用滾沸的雞湯汆一下海蚌,趁著海蚌最脆嫩的時候入口,基本上觸覺等同於和美人舌吻。

福州長樂的海蚌最好吃,因為吃起來像舌吻(誤)而被叫做西施舌。

《閩部疏 》稱:「海錯出東四郡者,以西施舌為第一,蠣房次之……產長樂灣中」,「據言介屬之美,無不過西施舌。」


民國文人鬱達夫寫《飲食男女在福州》時說:

有一位海軍當局者是福州人。老母病劇,頗思鄉味;遠在千裡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長純孝,就以飛機運蚌肉至都。

福州人不夠吃的話,可以一路往寧德、霞浦吃上去,味道肯定都是充滿了海洋的鮮香。

不要以為福建人全是小清新。

喜歡吃重口味的廣東人,建議你們去閩北。那裡是武夷山脈發源地,接壤江西和浙江,辣度相當高

燻制的鴨肉和鵝肉是當地特產,柴火香味十足。

當地人的肉質保證新鮮,靠山吃山,雞鴨都是放養,玉米青菜都是田裡拔起來就上桌。

最重要的是,這裡是福建最重要的茶產區,別看人都皮膚偏黑,但身上總能飄著點茶香。簡直是不用放原料的茶香東坡肉。

挑剔的食客還能選擇是吃金駿眉口味的,還是大紅袍口味的……(夠了

罪惡感和鄉愁一併襲上心頭,決定停筆去煮一碗牛滑。

寫在後面:

本文與上述所有地方的人皆無利益關係。

真的不能吃人!但你如果想像當地人一樣好吃不妨去當地試試。

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我們。

雖然是鬆弛的人生,還是想認真的過。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難道是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就像這樣!儘管是一場誤會,但「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兩個標籤的關注度還是蹭蹭蹭地往上漲。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福建人:瑟瑟發抖!
    說廣東人沒紅包就算了,畢竟在廣東那叫利是,見著誰都可以發,就是為了圖個樂呵,錢多錢少大家都開心。可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是鬧哪樣??目前比較可信的來源是,江湖上流傳著廣東人紅包裡錢都不過百的傳說,另還有就是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 被"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刷屏!這是個什麼梗?
    「一個普通話,一個廣東話」最近,廣東人被「黑」得挺慘的,主要是因為這樣一條微博⬇️說廣東人沒紅包就算了,畢竟在廣東那叫利是,見著誰都可以發,就是為了圖個樂呵,錢多錢少大家都開心。可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是鬧哪樣??這又是什麼梗!
  • 廣東人吃福建人嗎?
    引子「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一句2017年網絡流行語,出自江湖上傳說廣東人紅包錢不過百,再者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
  • 廣東人吃福建人嗎?當福建姑娘一本正經的問廣東人...
    你是否因為自己是xx人,而被區別對待過?之前我們拍攝過兩期拒絕「地域黑」的節目,在各平臺的留言中,總能看到來自廣東粉絲內心的吶喊:「廣東人不吃福建人!」大概從2017年初,網絡上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廣東人吃福建人。久而久之,這種說法變得耳熟能詳,成為了針對廣東「地域黑」的代言詞。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梗的出處,但聽得多、看得多了,就覺得是「真理」了。
  • 廣東人有多愛吃?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小編廣東人,每每認識一位外省朋友,總免不了要回答一個問題:「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起初還耐心解釋:「廣東人熱衷於吃,是因為舊時廣東地區貧窮,為了生存『飢不擇食』,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變好後,敢於嘗試外省人眼中『奇怪』食物……,我們廣東人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這樣的解釋往往並不能消除友人的疑惑,不斷追問,後來也懶於解釋,一致回覆:「是啊,我們連福建人都吃」,KO。不可否認,廣東人真的愛吃,愛吃到什麼程度?你聽過廣東人用粵語吵架嗎?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在入侵廣東的生物當中,還有北美巨魚,鱷雀鱔,作為中國作為最愛吃魚的省份,廣東每年的水產品消費量超過700萬噸,為什麼會搞不定鱷雀鱔呢?鱷雀鱔是什麼鱷雀鱔是是雀鱔目、雀鱔科、大雀鱔屬動物,因為鱷雀鱔全身長滿硬鱗,還有長滿尖齒的長嘴,跟鱷類的確有幾分相似,所以被命名為鱷雀鱔。
  • 廣東人無所不吃,為什麼不願意吃小龍蝦?廣東人:看不上
    廣東人無所不吃,為什麼不願意吃小龍蝦?廣東人:看不上自從來了廣東以後,我才知道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蛇、老鼠、貓,這些還都特別受歡迎呢。中藥材除了熬中藥,還能拿來煲湯,煲三燉四,老火靚湯,還有琳琅滿目的早茶,不得不承認,廣東人不僅愛吃,還更會吃。在廣東待的時間久了,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廣東當地居民是不願意吃小龍蝦的。像我們這些其他省份的人,夏天不吃小龍蝦是不完整的,傍晚約幾個朋友,喝啤酒吃小龍蝦,解饞又過癮。
  • 下南洋,是我國唯一對外人口大遷徙,主要是福建人,廣東人
    下南洋,是我國唯一對外人口大遷徙,主要是福建人,廣東人。俗話說外面有金山銀山,都不如家裡狗窩。所以下南洋背後是一個個血淚史,不是萬不得已,誰也不想遠赴他鄉。下南洋分為三個階段;始源於明朝鄭和下西洋,已在福建播下去海外的種子。第一次是明清朝更迭時期,閩人為躲避戰亂,成群往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
  • 問了很多廣東人,廣東有哪些「不可思議」的風土人情?他們如是說
    說起廣東,大多數人脫口而出——吃,身為一個廣東人,不厭其煩為不少省外朋友解釋過:「我們真的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愛吃。」「吃」是廣東一大屬性無疑,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不可思議」的風土人情?為此我們問了很多廣東人,他們這樣說……「恐怖變態」,為了吃,什麼都做得出「恐怖變態」當然是開玩笑,網上一直流傳一個梗「廣東人吃福建人」,大概可以理解為形容廣東人什麼都吃。
  • 廣東人吃福建人?東北人不怕冷?朋友,你對我的省份有誤解!
    ↓↓↓▼@前任網友:不是所有的廣東人都會說粵語我們還有多得數不清的方言所以不要聽到廣東人就說來一句粵語我聽得懂可我不會說……長得矮、皮膚黑、不吃辣…(╬◣д◢)還有身為廣東人的我不吃福建人,還有,我們的蟑螂不大。就算吃也可能是這樣↓↓↓(〃'▽'〃)廣東人吃福建人的,一般先抹上蜂花護髮素,這樣肉質勁道鮮美~
  • 北角的福建人
    從前說起香港,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印象:港產片、四大天王、流行音樂、購物天堂、東方好萊塢...這些來之不易的印象都是由幾十年的香港人打拼出來。這班香港人,多數來自上海、福建和廣東。他們離鄉別井到香港尋找一切機會、生根,然後發芽、結果。然而,這一次,為什麼是福建人?在香港,每6個香港人裡面就有1個是來自福建。
  • 牛歡喜、牛鞭、牛荔枝...廣東人到底有多愛吃「性器官」!
    你不知道吧,廣東人最愛吃的原來,都是「性器官」!其實,那個就是人家的生殖腺哦,還要未成熟的才好吃,這就是為什麼潮汕人都愛把它做成生醃的原因吧.大部分人來到廣東,在見識了他們愛吃、敢吃的個性後,都會不自覺地獻上膝蓋,甚至發出李佳琦式驚嘆:這是什麼魔鬼吃貨?!
  • 廣東人吃生猴腦喝嬰兒湯?為什麼廣東人什麼都敢吃?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外地人談到廣東人的吃食文化都是聞之色變,除了「廣東人愛煲湯」就是「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在很多外省人看來廣東人什麼都敢吃,什麼都能吃,有句形容廣東人什麼都敢吃的話「天上能飛的除了飛機,地上四條腿的除了板凳,只要是活的都敢吃」, 「天鵝飛過廣東也不敢落地,因為一落地就成了一煲湯」。還有傳言更恐怖的是廣東人生吃猴子的腦!喝吃嬰兒湯!越傳越邪乎!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有人在惡意抹黑廣東人?
  • 到處都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
    打開搜尋引擎搜「福建人」,滿屏都是「廣東人吃福建人」、「廣西人吃福建人」、「四川人吃福建人」、「山東人吃福建人」,而福建人卻在瑟瑟發抖
  • 把母親節跟叉燒扯上關係的,也只有廣東人了
    5月12日母親節,全世界的子女都在溫馨地與母親問候交流,唯有廣東的子女跟母親交流的畫風顯得有點詭異。
  • 廣東人愛吃的4種「黑暗料理」,外地人不敢動筷,廣東網友:真香
    導語:廣東人愛吃的4種「黑暗料理」,外地人不敢動筷,廣東網友:真香其實在很多外地人眼裡,廣東人什麼都吃,因為當地確實有很多名字比較奇特的菜名,比如煲仔飯之類的,很多人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都是比較驚訝的,後來才發現就是一種主食,而且味道還不錯,現在受到了全國各地朋友的喜愛。
  • 廣東人吃不了辣?廣東人:不服來battle?
    但廣東人真的什麼都敢吃嗎?那也未必!廣東人除了吃辣以外,什麼都可以徵服。關於吃辣,廣東人是「挺慫的」。正所謂「說請吃飯一時爽,聽到吃辣把頭轉」,說的便是廣東人了。坊間傳聞,但凡團建聚餐,只要有廣東人一起,川菜和湘菜頭一個會被排除在外,川菜和湘菜屬實有被冒犯到。
  • 廣東1家3口的早餐,網友:廣東人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辣椒
    喜歡下廚的人,到哪兒都不會虧待自己,今天的早餐更豐盛了,廣東快餐店裡說的「粥粉面飯」都差不多齊全了,但是看了我曬的早餐之後,有網友不淡定了,說廣東人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辣椒!對於這說法,身為廣東人的你們看到這樣評論,認同嗎?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處於中部腹地的湘潭為什麼會成為湖南檳榔食俗的發源地?文|葉鶴洲本文來源:大象公會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愛嚼檳榔?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湖南街頭的散裝檳榔店湖南人為什麼這麼愛吃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