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吃福建人嗎?

2021-02-17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引子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一句2017年網絡流行語,出自江湖上傳說廣東人紅包錢不過百,再者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消息一出,生活在廣東的福建人瑟瑟發抖嚇得吃了個魚丸壓壓驚,並表示要拿小拳拳錘他一胸口,結果卻慘遭清蒸油炸白切蘸醬。儘管是一場誤會,但「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兩個標籤的關注度還是蹭蹭蹭地往上漲。

毒蛇咬雞

毒蛇咬雞是廣東和重慶有餐館叫賣的菜餚。眼鏡蛇一口咬向母雞的頭頂,廚師放開母雞,母雞耷拉著腦袋,氣如遊絲。大約一分鐘後,母雞一頭栽倒在地。 趁著母雞體溫尚存,廚師提著它到廚房放血、去毛。完成「任務」後,迎來「雞死蛇烹」的下場——一番處理後,和母雞一起投入烹鍋。大約一小時後,「龍鳳湯」端上餐桌,顧客開始大快朵頤

龍蝨

龍蝨能遊善飛,生活於水草多的池塘、沼澤、水溝等淡水水域,對水質要求不嚴。龍蝨以肉食性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物性餌料,善於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機物和水草。龍蝨幼蟲以小魚、蝌蚪等動物為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龍蝨的飼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麥麩和有甜味的瓜果為主,也可投餵打爛的福壽螺,以及農村廣泛存在的豬、雞、牛、鴨的下腳料。


在我國主要產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和湖南、湖北等省區;黑龍江省的松嫩平原也有出產(齊齊哈爾、大慶等地均有),當地稱水老癟,吉林省有6~7種。 市場龍蝨來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資源,由於水域汙染和人為濫捕,故數量日漸減少,以致市場供不應求,導致價格較貴。龍蝨味道鮮美,可炸可煎可烤,用五香調味烤煎後,鬆脆可口,廣東人喜吃龍蝨;也可做成補酒,能補腎健脾。

老鼠

鍾村吃老鼠是有名的,白天路過有時也可以見到路邊有人在曬鼠幹。 這裡吃的老鼠不是家鼠,而是湛江蔗地裡的田鼠,味道更清甜——這裡的食客都吃成精了,基本上沒法用家鼠糊弄。

鍾三村樹頭的排擋有全鼠宴吃,包括吊燒、燜焗、手撕、煲湯、火鍋等吃法,也有像乳豬一樣做成「乳鼠」上桌的,十分過癮。

蟾蜍

蟾蜍,也叫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癩疙寶。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則是我國緊缺的藥材。

蟾蜍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從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潛伏在草叢和農作物間,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塊下、土洞中,黃昏時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覓食。多行動緩慢笨拙,不善遊泳,多數時間作匍匐爬行,但在有危險的時候也會小步短距離小跳(也有例外,如蟾蜍類中的雨蛙科、樹蛙科、叢蛙科比蛙類善跳而且靈活,滑趾蟾蜍類則可以像蛙類一樣跳躍)。

廣州前進路這一帶專門吃蟾蜍已經很久,附近幾家店加起來一天晚上少說有幾萬隻蟾蜍被吃掉。和牛蛙相比,蟾蜍就是長得醜了點,肉質沒那麼嫩,但勝在便宜又夠補。這裡最受歡迎的是椰汁湯底蟾蜍火鍋,另有吊少、九制、椒鹽、美極,以及鹹蛋黃醃炸等十幾種吃法。廣州人講究以毒攻毒,吃完蟾蜍,青春痘少兩顆,皮膚都滑一些。

蠍子

蠍子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蠍目種類的統稱 ,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螯、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後腹部)。陸地上最早的的蠍子約出現於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註:任何蠍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最小的蠍子:八重山蠍(澳鏈尾蠍)。

蠍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觸肢上的聽毛或跗節毛和縫感覺器發現獵物的位置。

麓湖附近很多館子都做蠍子湯,什麼原因不得而至。其中以簪香館的龍鳳蠍子湯最佳。此物大補,喝完臉紅身子熱。撈湯料不時能撈出兩隻巨型蠍子,場面震撼。

鱷魚

鱷魚,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鱷魚是極其珍貴的動物。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魚的品種共23種。鱷魚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因此,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業。

 鑑於鱷魚是國家保護動物,業內人士表示:據相關法規,專門飼養的食用鱷魚可以用作經營,但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經營鱷魚菜式的食店,其材料來源必須合法。建議食用鱷魚宴時最好選擇有資質的酒家,或從大型超市購買新鮮鱷魚肉自行烹飪。

據說在廣州,周末可以一家三口前來參觀6米多長的巨鱷龍王,與小鱷魚親密接觸,觀看它們孵化的過程,以及看鱷魚表演和鱷魚照相,最後……把它們吃掉。

據說還有乳鴿,牛歡喜,貓肉,就不一一點評了。

補充

「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這是一句民間諺語。從本意看,「食在廣州」是指粵菜精緻美味,食之堪稱天下、一大享受;「穿在蘇州」則因蘇州絲綢譽滿海內外,用蘇州絲綢做衣服舒適、華麗、美觀;「玩在杭州」,是指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寬人心境;「死在柳州」則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吃福建人嗎?當福建姑娘一本正經的問廣東人...
    你是否因為自己是xx人,而被區別對待過?之前我們拍攝過兩期拒絕「地域黑」的節目,在各平臺的留言中,總能看到來自廣東粉絲內心的吶喊:「廣東人不吃福建人!」大概從2017年初,網絡上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廣東人吃福建人。久而久之,這種說法變得耳熟能詳,成為了針對廣東「地域黑」的代言詞。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梗的出處,但聽得多、看得多了,就覺得是「真理」了。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福建人:瑟瑟發抖!
    說廣東人沒紅包就算了,畢竟在廣東那叫利是,見著誰都可以發,就是為了圖個樂呵,錢多錢少大家都開心。可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是鬧哪樣??目前比較可信的來源是,江湖上流傳著廣東人紅包裡錢都不過百的傳說,另還有就是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昨日(30日),網友@PussyCola- 驚奇地發現,微博搜索榜上,竟然出現了關鍵詞「廣東人沒紅包」,誰說的,難道廣東人的紅包被年獸吃了?據了解,這個傳聞的興起大概是因為廣東人收到過個位數的紅包,導致部分外省網友誤解廣東人沒(hong)紅(bao)包(xiao)。
  • 被"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刷屏!這是個什麼梗?
    「一個普通話,一個廣東話」最近,廣東人被「黑」得挺慘的,主要是因為這樣一條微博⬇️說廣東人沒紅包就算了,畢竟在廣東那叫利是,見著誰都可以發,就是為了圖個樂呵,錢多錢少大家都開心。可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是鬧哪樣??這又是什麼梗!
  • 哈寧 廣東人究竟為什麼愛吃福建人?
    過年的時候忽然有朋友發了一張圖說:好想吃你!澍心:???然後就看見了讓人瑟瑟發抖的廣東人愛吃福建人話題。這個梗雖然不知從哪裡引申出來的,但一琢磨,似乎還有點道理(不!轉念一想,福建人可能是全國最好吃的人了。
  • 到處都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
    打開搜尋引擎搜「福建人」,滿屏都是「廣東人吃福建人」、「廣西人吃福建人」、「四川人吃福建人」、「山東人吃福建人」,而福建人卻在瑟瑟發抖
  • 廣東人吃福建人?東北人不怕冷?朋友,你對我的省份有誤解!
    ↓↓↓▼@前任網友:不是所有的廣東人都會說粵語我們還有多得數不清的方言所以不要聽到廣東人就說來一句粵語我聽得懂可我不會說……長得矮、皮膚黑、不吃辣…(╬◣д◢)還有身為廣東人的我不吃福建人,還有,我們的蟑螂不大。就算吃也可能是這樣↓↓↓(〃'▽'〃)廣東人吃福建人的,一般先抹上蜂花護髮素,這樣肉質勁道鮮美~
  • 廣東人吃生猴腦喝嬰兒湯?為什麼廣東人什麼都敢吃?
    我牙疼在你那開了藥,不知道怎麼吃?」大夫:「有腫麼?沒腫就別吃了!」我插,我會沒種?勞資一口氣全吃了,你敢說我沒種?談到美食,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要數「舌尖上的中國」了,整個紀錄片圍繞我國傳統的八大菜系展開,同時通過多次融合也收錄了不少地方特色美食。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外地人談到廣東人的吃食文化都是聞之色變,除了「廣東人愛煲湯」就是「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
  • 廣東人吃福建人?東北人都玩快手?這些省份誤解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暮暮大家都覺得廣東人會吃福建人@黃夫人誰說我們廣東人會吃福建人,我們還會吃安徽人,四川人,北京人😃……@遞生好多人知道我是廣東人的第一句話都是:講兩句粵語來聽聽,你們這樣我也很尷尬,因為我真的不會說@小金魚並不是所有廣東人都是包租公或包租婆!
  • 廣東人有多愛吃?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小編廣東人,每每認識一位外省朋友,總免不了要回答一個問題:「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起初還耐心解釋:「廣東人熱衷於吃,是因為舊時廣東地區貧窮,為了生存『飢不擇食』,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變好後,敢於嘗試外省人眼中『奇怪』食物……,我們廣東人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這樣的解釋往往並不能消除友人的疑惑,不斷追問,後來也懶於解釋,一致回覆:「是啊,我們連福建人都吃」,KO。不可否認,廣東人真的愛吃,愛吃到什麼程度?你聽過廣東人用粵語吵架嗎?
  • 廣東1家3口的早餐,網友:廣東人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辣椒
    我家的早餐很少做在外面吃,除非是出差、旅遊一類的,否則大都習慣在家吃。喜歡下廚的人,到哪兒都不會虧待自己,今天的早餐更豐盛了,廣東快餐店裡說的「粥粉面飯」都差不多齊全了,但是看了我曬的早餐之後,有網友不淡定了,說廣東人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辣椒!對於這說法,身為廣東人的你們看到這樣評論,認同嗎?
  • 下南洋,是我國唯一對外人口大遷徙,主要是福建人,廣東人
    下南洋,是我國唯一對外人口大遷徙,主要是福建人,廣東人。俗話說外面有金山銀山,都不如家裡狗窩。所以下南洋背後是一個個血淚史,不是萬不得已,誰也不想遠赴他鄉。下南洋分為三個階段;始源於明朝鄭和下西洋,已在福建播下去海外的種子。第一次是明清朝更迭時期,閩人為躲避戰亂,成群往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
  • 廣東人的一日三餐,看完終於明白:憑啥廣東人能吃還那麼瘦
    然而,連續幾年的數據顯示,廣東省肥胖率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走在街上放眼望去基本都是瘦子,難道是嘴邊的福建人不好吃嗎?本期梅姐帶大家看看廣東人的一日三餐,看完你就會發現,原來他們吃不胖的秘訣都藏在菜譜裡。
  • 吃辣這回事,其實廣東人超級有潛力!
    廣東人素以無所不吃著稱吃椒鹽水蟑螂談笑風生喝癍痧一口悶面不改色生啖沙蟲刺身不在話下為何唯獨在辣椒前望而卻步是因為廣東沒冬天太熱不適合吃辣嗎?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痛苦地抱著頭雙目通紅,眼神空洞,任憑涕淚橫流,只是呆呆望著遠方。
  • 一節9人得分!廣東又虐菜,馬尚缺席又如何,杜鋒仍輕鬆帶隊打爆福建
    然而兩隊的實力差距太懸殊,廣東首節就領先11分,單節罰球11罰9中,任駿飛替補拿到8分,張皓嘉也拿到6分,徐傑5分,一節就有9人得分。 比賽開始福建先進攻,外援拋投打進,廣東這邊也由蘇偉吃餅得分。福建出現走步情況,蘇偉再次籃下接球,成功造成犯規,可惜兩罰都不中。回過來廣東再次逼出失誤,威姆斯急停跳投命中。
  • 廣東人真的這麼能吃辣嗎?有一種微辣叫廣東辣,專屬廣東人辣味
    前段時間,「廣東辣」上了熱搜頭條。眾所皆知,廣東人飲食習慣一直以清淡為主,據悉,現在很多人在點外賣的時候會給在訂單備註「廣東辣」,這是什麼梗。某位網友在廣東吃夜宵時候,點了燒烤,跟老闆叮囑說要微微微辣。老闆說:知道了,就是廣東辣對吧?
  • 廣東人吃不了辣?廣東人:不服來battle?
    但廣東人真的什麼都敢吃嗎?那也未必!廣東人除了吃辣以外,什麼都可以徵服。關於吃辣,廣東人是「挺慫的」。正所謂「說請吃飯一時爽,聽到吃辣把頭轉」,說的便是廣東人了。坊間傳聞,但凡團建聚餐,只要有廣東人一起,川菜和湘菜頭一個會被排除在外,川菜和湘菜屬實有被冒犯到。
  • 和廣東人吵架,一不小心就餓死了……
    對於廣東人吵架你們印象中是不是 都說廣東人是沒有感情的殺手不管能不能吃他們都吃但就算是這樣廣東人還是要澄清一下福建人他們是不吃的 廣東人喜歡吃滷味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有人和你這麼說廣東人連福建人都吃了用食物罵人很難理解嗎?那自然是吃的文化盛行了
  • 在武漢,廣東人怎麼吃?
    不過,在武漢,除了風景,最重要的還是能吃好。嘗鮮吃了熱乾麵、糊湯粉、湖北菜後,廣東朋友如果想要吃到合宜的家鄉口味,該去哪裡?首先,讓我們查找一下在武漢的福建人.▲@娜娜第一次去稻香,是在漢街,大廳熱熱鬧鬧的,到晚上10點還能吃飯。
  • 「美國人怕長樂人,全世界都怕福建人」,這句話是啥意思?
    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美國或者世界各地,這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美國可以說是我國移民最多的地方了。據統計,現在我國移民最多的就是福建人,因為福建人幾乎都去了國外拼搏,尤其是美國紐約。在福建則有一句老話,「美國人怕長樂人,全世界都怕福建人」,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就是說美國的長樂人最多,而全世界移民最多的是福建人。不過說到福建人,筆者還想起了廣東人,畢竟還有一句話是「廣東人最愛吃福建人」哈哈哈哈。不過這些話都是都是當作開玩笑一樣,聽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