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測試1、對外漢語教學法的理論支柱有A、語言學原理 B、心理學原理 C、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原理 D、中國文化要素 E、跨文化交際知識2、斯金納的「鴿子」代表著以下什麼理論的提出 A、S-R理論 B、S-R-S理論 C、S-(AT)-R理論 D、「i+1」理論3、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語言學原理中機械語言學家認為各種語言都擁有同樣的語法 B、功能法教學流派以交際功能為綱,強調語言的社會性 C、巴普洛夫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的觀點 D、漢語學習強調語言,文化可以後來補充,並不是學習語言的必備因素4、面對外國留學生,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有 A、語音教學時可以利用吹蠟燭吹紙片的方法幫他們感受送氣不送氣的區別 B、教授泰國學生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一樣的教學方法 C、分班把「亞洲臉」的同學分在一起是不合適的 D、漢語有自己的特點,教授外國學生時應該從外國學習者的觀點出發,而不是中國人的心理特點出發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東亞學生在學習語音時呈現相同的趨勢 B、漢字對於留學生來說就是畫畫,只要教他們「畫」漢字就可以了 C、對中國少數民族同胞,我們也需要像對待外國學生一樣進行教學 D、漢字問題對韓國學生來說也是大問題,同樣需要嚴肅對待第二章測試1、課堂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是: A、教材編寫、教學環節、教學步驟、教學行為 B、教學單位、教學環節、教學步驟、教學行為 C、教學單位、教學環節、教學步驟、教學反饋 D、教材編寫、教學環節、教學步驟、教學反饋2、測量與評估教學結果的目的是: A、為評定教師的優秀等級提供參考 B、發現教學問題並進行補救 C、劃分學生的語言能力水平 D、其餘答案均不正確3、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主要指: A、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要少而精 B、教師的講授語言要簡單扼要、通俗易懂 C、學生的練習時間多 D、學生的練習形式多4、影響教學正常進行的活動不屬於教學行為的範疇。5、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因素,比如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等國家,適合採用「讀寫領先,聽說跟上」的方法進行教學。第三章測試1、面對無漢字文化背景的留學生,我們可以選擇的課本是 A、標準漢語教程 B、魅力漢語 C、發展漢語 D、基礎漢語課本2、挑選課程教材前需要做的工作不包括 A、挑選和整理教材 B、按照課程類別進行類比 C、選擇適合教師教學方法的教材 D、選擇別人用得好的教材3、了解教學對象不包括 A、分析班級結構 B、了解學生的國家 C、了解學生的受教育程度 D、揣摩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4、同樣教授初級階段的外國學生,只要是同樣母語背景,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教學方法5、教學過程的五大環節不包括 A、準備教具 B、舊課複習 C、新課導入 D、課堂總結第四章測試1、在語音教學的環節需要向學生傳授的內容主要有: A、漢語拼音方案 B、語流音變 C、韻律 D、其餘選項均對2、在進行前後鼻音韻母的教學時,最重要的是明確韻尾的差異,不需要對前邊的元音進行區別。3、對母語無聲調背景的學生來說,哪個聲調的學習是最難的? A、第一聲 B、第二聲 C、第三聲 D、第四聲4、通過明確語言要素之間的差異來指導發音的教學方法是對比法,對比法包括: A、漢語內部對比 B、漢外對比5、在進行實際的語音操練教學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 A、在初級階段的語音操練中應以技能訓練為主 B、要注意區分集中語音教學和後語音教學兩個階段第五章測試1、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是指() A、生詞教學 B、熟詞教學 C、熟語教學 D、技能型固定語教學2、下面選項中哪些屬於生詞變熟詞的「六招」?() A、精準解構 B、驚豔亮相 C、激情演繹 D、掌握原則3、簡單地說,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目的就是( ) A、讓學生把生詞變成短語 B、讓學生把生詞變成詞塊 C、讓學生把生詞變成熟語 D、讓學生把生詞變成熟詞4、為了很好地實現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目標,需注意( ) A、注意詞語重現 B、注意課內課外結合 C、注意詞語間的聯繫 D、注意結合課文和例句5、擴展法最適合於() A、名詞 B、代詞 C、形容詞 D、離合詞第六章測試1、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和一般漢語語法教學的不同不包括 A、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不同 B、教學內容深度不同 C、學習者性格不同 D、學習者學習起點不同2、語法教學的原則不包括 A、實踐性原則 B、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C、語法語義語用相結合的原則 D、針對性原則3、語法教學使用演繹法時,正確的是 A、給出具體材料讓學生不斷總結 B、給出規則後就可以講解下一個知識點 C、講解規則後還需給出例子,不斷強化規則 D、優點是學生有自主學習的傾向4、講解「就」和「才」的區別時,推薦使用 A、演繹法 B、歸納法 C、類比法 D、新舊對比法5、從虛詞教學的角度出發,「著、了、過」被選為重點教學內容是因為 A、留學生誤用率比較高 B、中國學生誤用率比較高 C、語言交際中使用價值很高 D、課堂講解難度比較大第七章測試1、漢字的哪個特點是表音文字所不能比的? A、歷史悠久 B、超時空性 C、創造了文化 D、數量眾多2、偏旁教學為什麼要貫穿教學的始終? A、偏旁是漢字的重要結構單位 B、偏旁有構形功能 C、偏旁有表音和表義功能 D、偏旁教學遵循了漢字本身的特點,能更好理解和識記漢字3、下面哪種練習屬於漢字的字形練習? A、筆畫練習 B、筆順練習 C、結構練習 D、部件練習4、在進行漢字教學時要以「六書」為理論依據,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過程、構成規律和構意等。5、掌握部件有利於識記漢字,是認讀和書寫的關鍵,也是對外漢字教學的重點。第八章測試1、綜合課教學的核心任務是: A、語言要素的教學 B、語言技能的教學 C、文化知識的教學 D、語言交際能力2、在初級綜合課階段,應該如何進行語法教學? A、在基本語法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擴展 B、結合課文和情境進行 C、採用語法翻譯法進行教學 D、其餘選項均不正確3、語音教學時演示的方法有: A、圖表演示 B、板書演示 C、手勢演示 D、多媒體演示4、語法點的導入有哪幾種較為常用的方法? A、情景法 B、提問法 C、合成法 D、其餘三項都正確5、在對中高級綜合課的詞彙進行教學時,要先對詞語進行分類,並儘可能地逐一講解。6、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是中高級綜合課的教學任務之一。第九章測試1、「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哪個是留學生在一般情況下最先接觸感知的? A、聽 B、說 C、讀 D、寫2、聽力課的性質是 A、語音輸出課 B、語音輸入課 C、口頭模仿課 D、交際練習課3、影響聽力因素的語言因素不包括 A、聽力材料的情況 B、聽力的聲音條件 C、任務特徵 D、學生的動機4、對聽力能力的培養不包括 A、學生抗壓能力的培養 B、基本的語音聽辨能力 C、注意語言中細節的能力 D、推理判斷的能力5、聽力課要注意創造語境,培養學生的語感,減少學生對目的語的心理距離。第十章測試1、漢語口語課是一門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漢語進行口頭交際能力的專項語言技能課。2、口語課是專門訓練和提高「說」這項言語技能以及和它相對應的言語交際技能的。3、口語課是語言技能課,也是理論知識課。4、對口語教學者來說,首先要熟悉漢語口語自身獨到的語法特徵,然後據此特徵開展口語教學。5、成人學習者要提高外語口語水平,就必須要有針對口語任務的事前加工環節。6、「精講」是對有關的語言知識、語用規則、話語規則、交際文化等內容進行系統、全面、詳細的講解。7、「多練」是學生要進行大量的、有規律的練習,以達到語言運用的熟巧,實現從模仿到活用。8、學生提問,可以是定向提問,也可以是自由提問。9、情景問答可以是師生情景問答,也可以是學生情景問答。10、交際場景訓練必須在課堂外進行。第十一章測試1、閱讀課的目的包括 A、學習及運用漢語語言知識 B、學習閱讀策略知識 C、提高閱讀速度和流利性 D、培養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2、閱讀課就是泛讀課。3、閱讀策略包括 A、泛讀 B、快速閱讀 C、猜測和跳躍 D、重點部分細讀4、韓國學生可以通過民族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相似性來理解閱讀內容。5、新詞語和新句式在閱讀材料中出現的比例應該為 A、5%-10% B、10%-15% C、15%—20% D、10%-20%第十二章測試1、教會外國學生掌握漢語書面語的基本格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A、篇章結構要重點教 B、銜接方式需重視 C、在語段表達中要恰當運用省略和指代 D、邏輯順序要理清 E、表達格式要正確 F、標點符號要強調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A、要教會外國學生用漢語進行思維 B、寫出符合漢字規範、符合語法規範的文章 C、寫出符合漢語表達方式的文章 D、寫出符合漢語文體的文章3、寫作教學選擇聽後寫的材料要儘量長而精。4、通過一系列舉例,來說明主題句,叫主題分述法。5、所謂限制內容寫作教學就是在在學生動筆之前,應當把寫作具體要求與內容給學生以提示。讓學生明白寫什麼、怎麼寫、應當注意什麼。6、對於初中級學生,重點要批改漢字書寫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語段意思是否表達明白的問題。對高級階段的學生而言,重點批改怎樣使語言準確、生動等問題。第十三章測試1、對外漢語測試的內容包括 A、語言知識 B、智力水平 C、語言技能 D、小組合作能力2、HSK屬於哪種類型的測試 A、學能測試 B、水平測試 C、成績測試 D、分班測試3、關於語言測試,正確的是 A、對於外國學生來說,學能測試是沒有必要的 B、分班測試和學能測試的功能相同 C、HSK屬於分班測試 D、HSK不屬於分班測試4、測試命題的要點包括 A、效度 B、信度 C、區分度 D、反饋作用5、測試的基本內容包括 A、語音 B、詞彙 C、語法 D、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