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知識:練琴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2020-12-26 騰訊網

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從小學琴的關係,阿雷出生後,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中,我最常帶他去參加的,就是音樂相關的活動。

我發現阿雷一直喜歡唱歌和即興玩各種樂器,於是,在他五歲的時候,我們就讓他也在小鎮的音樂學校開始學小提琴。

當時讓他學小提琴,並沒有抱著希望他走音樂之路的想法,只是希望他有個機會可以接觸嘗試。而芬蘭各大小城鎮的所謂音樂學校,也是以興趣為出發點,一周只有一堂課。而我這個做媽的,則一直抱著「放牛吃草」的心態:心想,只要他有機會接觸,即使在家不練琴,也沒有關係。

猶記剛去報到時,我還特地問老師:五歲的孩子,應該不會特別強迫練習吧?應該會隨順孩子自己的興趣吧?要先確認這一點,我才放心讓阿雷去學琴,就怕他被某種強迫式地學習方式磨損了興趣。其中一個音樂老師還開玩笑的問我:「我以為亞洲很多虎媽?」我搖搖頭:「我絕對是虎媽的相反」。我只想要孩子快樂的享受童年,有機會接觸音樂,想不想練習,他可以自己決定。

媽媽完全放任不管的結果,就是阿雷也幾乎沒什麼練琴,每周去上課的那一個小時,就是他的「練琴時間」。而且,感覺上,他似乎對小提琴的興趣不大,既沒有很想練,也不是很想去上課,有一兩次,他甚至直接對我們說:「是你們要我去學的,我明年不要上了。」對於孩子可以這麼清楚地表達他的「沒興趣」,我其實還挺「欣喜」的,因為他可以誠實地對我們說他的想法,這比什麼都重要。既然這樣,我也同意,這學期上完,可以不繼續。不過我也告訴他,既然這是你的最後一個學期,就好好地上完,做一個總結,好嗎?

很巧的是,這個學期因為原本的女老師去進修,換了一個男的代課老師。這位新老師的教法和要求,跟之前的老師不太一樣。他會特別提醒家長:「練琴很重要,一天練五分鐘、十分鐘就夠。」而且他的進度比較快,出的練習作業也比較多,一開始我想,阿雷「混」慣了,怎麼可能做得到?

正好這個學期,我比較有空,可以陪阿雷去上課,老師每次下課後,就會跟我特別交代,要阿雷練什麼、姿勢要注意什麼、曲子要怎麼樣練熟到幾乎會背,更可以專心拉琴……等等。

也許是我自己這學期比較有空幫助阿雷學習,也或許是我自己也重拾小提琴,常常在家練習讓他耳濡目染,也或許是老師一再的提醒和交代我們母子兩人:「在家要練琴」,阿雷最近幾周,也開始了每天練五分鐘、一首曲子拉三遍的習慣。

過去幾天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他因為開始天天同一首曲子拉三遍,每拉一次,都有一些小進步,音準了一點,拍子對了一點,曲子熟了點,有一天,他突然在拉完第三遍時,說「我還要再拉一遍!」最後拉完後,他說:「我開始喜歡拉小提琴了!」

當時,我和孩子的爸四目對望,驚訝不已。

原來,這就是練習的力量。

我開始檢討自己,為什麼一直以來放任阿雷不練琴?可能是因為,在學前兒的時候,我不希望他被「要求」一定要學什麼,有機會又願意接觸就已經很好,加上不想讓阿雷在學琴的過程中,有任何受到「強迫」的感受,我自己工作也忙,就完全隨他去。去年秋天阿雷上了小學一年級,認識的老師和家長都曾提醒大家,小一生要調節的新事物很多,第一學期也容易覺得疲累,放學回家後,不要安排太多嗜好,要讓他們有自主、放空、休息的時間。因此,我也樂得在小提琴這件事,繼續我的三不管策略。

現在我才體會,完全不管的做法,其實並不好,因為這讓他沒有機會體會到,自己如何可以因為「練習而進步」。很多事物,無論是學琴、或是學其它的技能,都需要那個「練習」的過程。哪怕每天只有一點點,那一點點,可以造就很大的不同。一如阿雷的小提琴老師所說:「你一天練五分鐘,一周下來的效果,比來上一小時的課都要好。」

其實,這也呼應了我今年春天,重拾小提琴的感受。

我天天練琴,同一首曲子,每多練一次,就多進步一分,那種因著踏實練習而來的成就與喜悅感,無法言喻,只有親身實踐才能體會。感受到「練習」帶來的進步,是讓人持續努力的最大動機。

雖然我不知道,阿雷今秋是否會想繼續學琴,至少在這一個學期裡,我們學到一個重要的功課:「練習不見得就代表是壓力,但是沒有練習,就一定沒有成長的進步動力,也少了很多成就與喜悅感。」

現在我知道了,任何嗜好或學習,不應將「目的性」與「練習」混為一談。「目標」可以激發動機,尤其是孩子自己定下的目標,但如果目標是來自父母心中的「目的性」,那可能會帶來不夠合理的、或並非來自孩子內心渴望的「要求或壓力」,這是我一直想極力避免的。

然而,「練習」是過程,不見得需要為某個目的性而存在,練習的當下,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意義,父母其實可以想辦法引導孩子體驗這個過程,好感受「練習的意義」。

我想,無論孩子學的是什麼,學琴、運動、或是其它嗜好,是否學琴,這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吧。

相關焦點

  • 貝小七每天練琴3小時,學習音樂對孩子有什麼作用呢?
    不久前媒體曝出,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的小女兒小七每天至少練琴3個小時,有時還要加練吉他等樂器。明星們對孩子藝術素養和基礎的重視,已經開始結出驚豔的果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音樂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那麼學習音樂到底有哪些好處呢?1、學習音樂可以提高修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習藝術特別是學習音樂的人她們所散發出的高貴氣質常常令他人羨慕不已。在所有藝術形式裡音樂是最能帶來氣質與品位的。
  • 少兒拉丁舞:拉丁舞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如今,少兒拉丁舞也是近幾年流行的一種舞蹈,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報名拉丁舞培訓,但是,拉丁舞對孩子有哪些具體好處你了解嗎?一,形體優美孩子在學習拉丁舞的時候,因為學習過程中是很嚴格的,在經過拉丁舞訓練(如挺胸,抬頭,收腹)能夠使她站姿挺拔,形體優美,並且還能糾正駝背,端肩,內八字等形體問題。
  • 學音樂,有哪些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一技之長,因此,音樂成為了很多家長的選擇。但是在學音樂的過程中,有一些孩子堅持下來了,有些則沒有。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些,在孩子學音樂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情,越早知道,對孩子越有利。
  • 讓鋼琴家教你的孩子 寫作業和練琴不打架
    ,雖然孩子小,但可以全身心投入。一邊是老師布置要必須要完成的作業,一邊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兩小時練琴時間,孩子真有如此精力全部做好嗎?     找出孩子生活裡浪費的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也許,你就不用再為寫作也和練琴時間打假這事煩惱了。
  • 學習音樂到底有哪些好處
    學習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讓人心情愉悅,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人類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音樂在人生的重要性,那麼學習音樂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 音樂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這麼多好處,你知道幾個?
    今天,我們來說說,音樂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哪些影響。我們都知道學校一般會開設音樂課。音樂課主要就是通過音樂教育使兒童能夠欣賞不同的音樂,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和積極的情感。因此,音樂在培養人的感性能力、疏導人的情緒、宣洩人的情感方面具有潛移默化且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 孩子練琴愛講條件怎麼辦?
    而家長對孩子的每一次妥協或滿足,都會強化孩子的」條件意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在「無條件」狀態下去學習、做事。長此以往,孩子就習慣於這種狀態,該幹什麼幹什麼,而不是附加條件。二、家長要講明道理,激發內在動機。有的家長不好好思考孩子學習、練琴、做事的意義和道理。
  • 陪娃練琴全靠吼?而經她點撥過的孩子,全部都愛上了練琴……
    大多在家長逼迫下練琴的孩子們,其實並不能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因此,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感受鋼琴的魅力,有效提升練琴效率和音樂表現力,「有養」聯合鋼琴演奏家田佳鑫推出了《鑫然學琴,不可錯過的鋼琴技巧大師課》重磅課程。
  • 玩玩具好處多,可這些玩具卻對孩子傷害極大,對照看看你家有沒有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很多人的童年裡面記憶最清晰的可能就是那些玩具了,有的是商店裡買到的,有的卻是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玩具的確裝載了我們童年所有美好的回憶,不過如今孩子的玩具真的是多種多樣,還特別高級。
  • 孩子寫作業和練琴如何才能不衝突?寶媽哭暈在廁所......
    孩子文化課程緊作業多到做不完,孩子最新學到曲子都彈了一周一點進步都沒有,孩子練琴時間不夠,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相信這是絕大多數琴童的父母面臨的問題?時間是一定的怎樣處理好學習文化課程和練習鋼琴之間的「矛盾」呢?一直有學樂器的孩子家長在困擾,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孩子練琴和作業衝突的不在少數。
  • 每一次練琴都有價值的背後,都是VIP陪練優秀教師的認真付出
    甚至可以說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未來都是有著極為深刻而又深遠的存在,然而好老師卻是相當難得的。 VIP陪練深知一個好老師,古往今來都十分難得。所以在教師選拔方面,VIP陪練素來貫徹嚴格的教師甄選體系,以3%的高標準上崗率嚴苛於同類企業。但同時,VIP陪練更加注重探索與陪練教師在教育理念及個人訴求上的價值共鳴。
  • 《音樂啟蒙為什麼要從學習鋼琴開始》(直播視頻)
    2.學習鋼琴的好處    從專業的角度講,學習鋼琴有以下好處1、鋼琴除了自身是最佳的伴奏樂器外,同時還是最佳的獨奏樂器。學鋼琴除了一些家長希望將來可以為孩子的升學帶來幫助外,對於孩子拓展人際交往,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便更容易在群體中脫穎而出。綜上所述,學習鋼琴比學習其它樂器對孩子有更多的幫助,有更深遠和廣泛的意義。 3.為什麼樂理知識都是通過鍵盤樂器(鋼琴)來表示?
  • 學鋼琴的好處很多,但有一樣好處人們卻很少談及
    大部分觀點都是從音樂對一個人的文化和智力開發有多重要的角度去論述的。有的甚至通過研究彈琴對人的大腦有何影響這種科學的角度去論述,比如彈琴可增加胼胝體和小腦的發育。但今天我想從一個很少人切入的角度來分享一下學音樂的好處,那就是關於執行力的鍛鍊。執行力是一整套的技能,雖然它跟鋼琴演奏沒有直接關聯,但這個技能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於是在我的教學中,成熟的執行力是一個重點培養的方向。
  • 對號入座,12星座練琴有沒有你?
    解密:他們喜歡給自己所練習的作品增加許多自己的理解,也許他們最後演奏的音響與原譜有一些出入,但是卻有一種別樣的味道。他們不喜歡中規中矩的練琴,更喜歡在室外、樹林等浪漫的環境下練習曲目。一首憂鬱的曲目常常會引發雙魚座的共鳴,因此,一部憂傷、婉轉的音樂作品是他們最愛完成和研習的。有認真的也有敷衍的。上課認真?
  • 霍尊學鋼琴給我們的啟示:​不練琴手就會鈍,不能給懶惰找藉口
    鋼琴家宋思衡曾這樣評價霍尊:「他不僅有很強的音樂天賦,還彈得一手好琴……類似德彪西般空靈柔和而敏感鬆弛的觸鍵,很不尋常。」霍尊彈奏德彪西《Arabesque》霍尊的鋼琴水平有目共睹,流行樂壇的鋼琴王者非他莫屬,難怪郎朗都曾盛讚:「幸好你去唱歌了!
  • 練琴不注重這些問題,一天練24小時也白費!
    但是,所有的事情總要付諸行動才有收穫,尤其是對於樂器而言。天賦固然重要,但是行動力才是最根本的保證,好好的複習鞏固才能紮實接下來的每一步。 儘管練琴是一件需要花大量時間的事情,但是它又不僅僅只是時間的耗費那麼簡單,歸根結底練琴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
  • 家教|家有兒女廣播課堂《母親的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習近平為深入宣傳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和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特開設家教專欄,邀請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等方面專家持續與大家探討家庭生活教育知識,更好地陪伴廣大家庭和家長「把平凡生活過出教育的味道」。
  • 親爹戴鬼面具督促女兒練琴,劉濤老公化身人體節拍器!家長使出各種招數!
    視頻裡戴鬼面具的是一位來自安徽黃山的爸爸,有個6歲的女兒在學習鋼琴。因為年紀小容易分心,孩子一坐到琴凳上就東張西望,這位爸爸絞盡腦汁,無意間看到家中有一張鬼面具,於是心生一計,果斷帶上面具坐在女兒旁邊,這下小朋友是想動也不敢動了,開始乖乖練琴了。
  • 技術指導分享-三年練琴 8歲過十級 萌山爺爺鋼琴陪練經驗系列之三
    萌山爺爺寫的鋼琴陪練經驗系列《三年練琴 8歲過十級 萌山爺爺鋼琴陪練記錄》《實操經驗分享
  • 【音樂人問答】如何安排練琴時間?工作和練琴如何平衡?
    學習音樂經歷了幾個階段:1.兒時每周都要去老師那裡複課,每天寫完作業,或者吃飯前都會練琴,基本上是抓緊零星時間。周末會突擊一下,因為要上學,所以時間方面其實並不靈活,都是安排死的,照著去做就好。但是!而且那個時期的孩子,聽力、模仿能力、音樂感知力、學習能力遠比成年人要來的彪悍。零散的學習、練琴,也能達到成年人幾倍的效果,同時伴隨另一種沉浸式學習:聽打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