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魏晉詩歌之《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賞析

2021-02-19 古詩文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讀山海經·其十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餘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麼會到來呢?

注釋
②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據《山海經·北山經》及《述異記》卷上記載,古代炎帝之女精衛,因遊東海淹死,靈魂化為鳥,經常銜木石去填東海。銜:用嘴含。微木:細木。 
③刑天: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後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山海經·海外西經》) 
④同物:精衛既然淹死而化為鳥,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過從鳥化為另一種物,所以沒有什麼憂慮。 
⑤化去:刑天已被殺死,化為異物,但他對以往和天帝爭神之事並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⑦良辰:實現壯志的好日子。詎:豈。這兩句是說精衛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豈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鬥志。 
⑨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 
⑩詎:表示反問,豈。


鑑賞

  陶淵明一生酷愛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詩重要的  主題,這首詩讚嘆神話形象精衛、刑天,即是此精神的體現。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起筆二句,概括了精衛的神話故事,極為簡練、傳神。《山海經·北山經》云:「發鳩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精衛為復溺死之仇,竟口銜微木,要填平東海。精衛之形,不過為一小鳥,精衛之志則大矣。「精衛銜微木」之「銜」字、「微」字,可以細心體會。「銜」字為《山海經》原文所有,「微」字則出諸詩人之想像,兩字皆傳神之筆,「微木」又與下句「滄海」對舉。精衛口中所銜的細微之木,與那莽蒼之東海,形成強烈對照。越凸出精衛復仇之艱難、不易,便越凸出其決心之大,直蓋過滄海。從下字用心之深,足見詩人所受感動之深。「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話故事,亦極為簡練、傳神。《山海經·海外西經》云:「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幹,盾也;戚,斧也。刑天為復斷首之仇,揮舞斧盾,誓與天帝血戰到底,尤可貴者,其勇猛凌厲之志,本是始終存在而不可磨滅的。「刑天舞幹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傳神之筆。淵明《詠荊軻》「凌厲越萬裡」之「凌厲」二字,正是「猛」字之極好詮釋。體會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實一筆挽合精衛、刑天而言,是對精衛、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語,淵明頗愛用之,亦最能表現淵明個性之一面。《雜詩·憶我少壯時》「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壯之志。此詩作於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說是借託精衛、刑天,自道晚年懷抱。下面二句,乃申發此句之意蘊。「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同物」,言同為有生命之物,指精衛、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衛、刑天死而化為異物。「既無慮」實與「不復悔」對舉。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時,下句言其死後,精衛、刑天生前既無所懼,死後亦無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發揮。淵明詩意綿密如此。「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結筆二句,嘆惋精衛、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復仇雪恨之時機,終未能等待得到。詩情之波瀾,至此由豪情萬丈轉為悲慨深沉,引人深長思之。猛志之常在,雖使人感佩;而時機之不遇,亦復使人悲惜。這其實是一種深刻的悲劇精神。

  淵明此詩稱嘆精衛、刑天之事,取其雖死無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揚,這並不是無所寄託的。《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一組聯章詩,第一首詠隱居耕讀之樂,第二首至第十二首詠《山海經》、《穆天子傳》所記神異事物,末首則詠齊桓公不聽管仲遺言,任用佞臣,貽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組詩當系作於劉裕篡晉之後。故詩中「常在」的「猛志」,當然可以包括淵明少壯時代之濟世懷抱,但首先應包括著對劉裕篡晉之痛憤,與復仇雪恨之悲願。淵明《詠荊軻》等寫復仇之事的詩皆可與此首並讀而參玩。

  即使在《山海經》的神話世界裡,精衛、刑天復仇的願望,似亦未能如願以償。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卻並非是無價值的,這種精神,其實是中國先民勇敢堅韌的品格之體現。淵明在詩中高揚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種精神之不可磨滅;「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則將此精神悲劇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壯,這就使淵明此詩,獲得了深切的悲劇美特質。

本號長期徵稿,稿酬從優,要求原創,QQ 917293188(微信同號)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相關焦點

  • 王源將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唱成歌后,粉絲的留言火了
    王源第二次參加的央視綜藝《經典詠流傳》播出,節目中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裝,以經典傳唱人的身份將陶淵明的《讀山海經》唱成歌。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王源堅定有力的演唱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悠久的《山海經》中所蘊含的「猛志常在」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正是自古以來自強不息的精神傳承,才使得中華兒女一直以來敢於追夢,敢於圓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 《讀山海經十三首》 東晉·陶淵明
    其九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其十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其十一巨猾肆威暴,欽駓違帝旨。
  • 種地使我快樂,田園詩鼻祖陶淵明5首最具代表的詩
    對於陶淵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作為中國田園詩開山鼻祖,陶淵明寫的田園詩數量最多,質量最好,成就最高。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他最為出名的五首。第三首:《讀山海經 其十》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 王源將陶淵明的詩唱成歌,二登《經典詠流傳》被評「沒偷懶!」
    王源這次帶來的是《山海經》(其十)的故事,凝結了我國著名詩人陶淵明讀過《山海經》之後的感想和體會。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經典傳唱人王源用他清透的薄荷音,將古詩詞與現代音樂結合,帶來的《讀山海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陶淵明最經典十句詩,句句如珍珠
    陶淵明鍾情自然,熱愛自由,追求真善美,人格強健,魅力四射,對後世詩人影響深遠。陶淵明詩如其人,質樸純真,妙句迭出,是無可爭議的中國田園詩派開山鼻祖。陶淵明不但詩名鼎盛,其散文成就也極高。《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均是千古名篇。讀陶淵明的詩,如飲醇酒,如沐春風,是一大人生享受。
  • 刑天舞幹戚 猛志固常在
    刑天舞幹戚 猛志固常在  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後炎帝被黃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一名天帝。
  • 蘇東坡最喜歡的詩人,如此評說:「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四、陶淵明的讀書:讀山海經(其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這是陶集中的臻品,在中國詩歌史上也同樣璀璨。其藝術水平之高相信放在任何一部偉大的詩篇前都毫不遜色。魏晉最重玄學,儘管陶淵明不是玄學家,但他也在「言意之辨」。想到他的「二頃五十畝種秫」、二萬錢悉送酒家,可見酒在他生活中的重要。
  • 《山海經》裡的妖怪這麼妖,這麼豔
    《山海經》裡跑出來的神魔鬼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一詩中,大力讚美精衛和刑天,視他們為堅毅民族的精神象徵!如:陶淵明《讀山海經詩》甚至直接抄《山海經》的句子;李白的尋仙思想和浪漫主義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都能算是對《山海經》很好的延續;「詩鬼」李賀更是在詩作中,把妖、魔、鬼、神應用到化境;志怪小說《搜神記》幾乎是脫胎於《山海經》;《封神演義》《聊齋志異》《西遊記》等小說
  • 三維陶淵明:不要說一個不在乎,二個不期望
    《文選》昭明王子蕭統的作者說「餘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蘇東坡從未丟棄過一首詩人寫的詩,詩人是陶淵明,沒有其他詩人得到子瞻的禮遇。我最喜歡的一位國學大師錢穆曾經有學生問,在先秦時期,你最想和誰交談的三位古人?錢穆想了一會兒說陶淵明,朱熹,曾國藩。陶淵明是這三位詩人中唯一的一位。(漢學碩士錢穆。)
  • 為什麼要讀《山海經》?
    《禹貢山川總會之圖》,可根據此圖判斷《山海經》中地名的方位很可惜,五四運動興起後,賽先生有如神靈般得到膜拜和供奉。《山海經》這種被打上「封建糟粕」烙印的「毒瘤」。近一個世紀過去,再沒有國人讀《山海經》。
  • 山海經魔神刑天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真正寓意是啥?
    《山海經》中,有不少著名的神話流傳,在後代影響深遠。大詩人陶淵明對其中一位名叫刑天的大神就非常景仰,他寫下詩歌讚頌道:「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道: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大意是說刑天與天帝爭奪神位,天帝將其首斬斷,葬在常羊山上。
  • 陶淵明《讀山海經·其一》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我)歡快地飲酌春酒,採摘園中的蔬菜。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快樂呢?這組詩共十三首,這是第一首。山海經:一部記載古代神話傳說、史地文獻、原始風俗的書。孟夏:初夏。農曆四月。
  •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人類誕生後,地面上幾乎沒有中斷過戰爭,特別是黃帝降世後,戰爭的幾乎遍布到神洲的每一個角落,它的直接後果便是令到天地間的戾氣增加到祥和之氣無法與之中和的地步
  • 為什麼《山海經》記錄的內容如此怪誕
    「從這裡來看,鯀與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類似,都是為了拯救人類而受到懲罰,只不過一個是為了偷土,一個是為了偷火。」 刑天舞戚的故事也來自《山海經》,這是在講炎黃兩勢力的戰爭。而同樣來自《山海經》的精衛填海則需要梳理一下,因為《山海經》記載,黃帝的一個孩子是東海之神,而精衛則是炎帝之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