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4年下半年開始,日軍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失利,其海上運輸線遭到了盟國海空軍力量的強力扼殺,損失越來越大。到44年底,盟軍的航空兵和潛艇的活動範圍已經開始逐步擴大到日本和中國沿海地區,迫使日軍船隻不敢大張旗鼓,只敢趁著夜晚貼著海岸線行駛,而這又增加了船隻觸礁和擱淺的概率。在1944年11月10日夜,我山東榮成根據地的楮島民兵就曾經利用有利條件俘虜了1艘日軍船隻。
當時這艘日船是由日本國內開往青島,為了避免被盟國的潛艇和飛機發現,船上的日軍開得非常小心,也不敢開燈,生怕暴露自己。在夜間行駛時,由於夜色和海潮的影響,日軍的船隻行至榮成楮島的東側時,迷航了,結果不慎一頭衝上了岸邊的沙灘上,船隻就此擱淺。
擱淺後,日軍船員急得上躥下跳,想通過倒俥把船倒騰出來,但是由於對當地的海況和地形不熟,越折騰船擱淺的越厲害,最終到了退潮,這艘船就和死魚一樣趴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11月11日清晨,島上的居民發現了這艘擱淺的日船。此時船上的日軍由於不清楚島上的具體情況,都躲在船上不敢下來,但是做好了戰鬥準備,外人無法輕易接近船隻。日船還拼命發電給青島的日軍,要求他們立即派船派人來營救自己。
這時島上的黨員和民兵已經動員起來了,大家經過討論,覺得這是一個趁機奪取敵船的大好時機,島上的民兵一面將擱淺的敵船包圍起來,防止外人接近敵船,一面立即派人去大陸上找當地的區政府和我獨立營,我獨立營隨即抽調部分精幹人員隨同民兵回到楮島,待機而動。
大約在上午8 時許,天色已經大亮,4名全副武裝的日軍戰戰兢兢地從船上下來,登島企圖打探情況。我方早就做好了準備,當地區政府找來了1個會日語的同志當翻譯,同時另外幾名敵工部的同志偽裝成當地「維持會」的漢奸,帶了食品和淡水提供給這些日軍,消除了日軍的警惕。
隨後雙方開始交談,日軍要求「維持會」儘快通知當地的日本駐軍趕來接應,並且組織人手協助日軍將擱淺的船隻拉到海裡。我方則套出了日軍的實力,這艘運輸船上有武裝日本軍警24人和17名水手,船上的貨物是160多桶汽油。船上日軍配備有1門甲板炮、4挺輕重機槍和幾十支長短槍。
搞清敵人的實力和情況後,我敵工部人員立即開始忽悠日軍,「邀請」他們下船到村裡休息,吃飯。饑渴難耐的日軍見終於可以上岸了,非常高興。他們除了留下個別人守船外,其他數十人跟著我敵工人員大大咧咧地進了村子。
村民們在村幹部的帶領下「熱情」地為日軍準備了酒菜和睡覺的地方,日軍在胡吃海喝後,一個個精疲力竭地睡了。到了當天晚上,我獨立營的主力登島,在民兵的配合下,對日軍發起了突襲。日軍倉促應戰,很快就紛紛落網。
最後除了3個守船的日軍哨兵因為警惕性較高,見我軍人多勢眾,乘著小汽艇迅速逃往外海而僥倖漏網外,其餘日軍被我軍斃傷5人,剩下的全部被俘,這艘運輸船和船上的武器、物資等也全部被我軍繳獲。
參考資料
《榮成市志》pp808
作者/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