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同安影劇院樓上藏著一個電影博物館您知道嗎?
這是一家電影博物館,館藏裡有多種型號的電影放映設備、各種電影刊物、4000多張電影原版海報和主題海報。
一臺120多年前的第一代煤油燈手搖35毫米電影放映機更是少見。
我現在就是在同安電影博物館
這是一家電影博物館
而且是免費對市民群眾開放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博物館裡
收藏著很多電影資料
還有非常傳統的電影放映機器
這家博物館的創始人廖老師
給我(們)介紹這些很特別的電影放映機
世界上第一代煤油燈手搖電影放映機
這臺很古老
19世紀的電影放映機
現在還能使用
還沒有電燈時
就利用煤油燈來做光源
這些電影放映機的收藏者叫廖水深,對他來說電影放映機像他的老夥伴、老戰友一般。
廖老說,從19歲起,他就在同安汀溪電影放映隊工作,當時的任務是每天扛著200多斤的放映機、變壓器和發電機,徒步十幾公裡,到汀溪鄉的農村去放映電影。
當時農村山區 文化生活很少
我們到(那)農民都非常開心
電影當時是教育人 鼓舞人 鼓舞人心的那種
以前農村沒有什麼教育的方式
靠看電影 教育很多人
回憶起當時放電影的場景,廖老感觸很深,他說當時為了能給村民們準時放電影,自己背著棉被到山裡,時間遲了就睡在那兒,每個月有時只回家一趟。
以前放一部好電影
(對)放映員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非常負責任
無論從裝片 開關 兩機的配合
都要配合得很好
現在的電影機很先進了
一個放映員按一下開關
就可以從頭播到尾
聲音畫面都很好
離開電影放映員的崗位之後,廖老也並沒有離開電影行業,他來到電影公司工作,還自己鑽研各種電影放映機技術,並且從工作第一天就開始做筆記,每天記錄下放映的片名和觀眾人數,記錄機器狀況和維修心得,這個習慣他堅持了40多年,日積月累,這些寶貴的積累讓廖老成為了福建省內極少數掌握放映機寬銀幕鏡頭維修的專家。
廖老和電影、電影放映技術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對和電影有關的一切都十分熱愛和珍視,在工作過程中他把退役的電影放映機都收藏起來,還在經常在二手市場尋「寶」,把一些老式的電影放映機都收購回來收藏。
2005年,廖老在威尼斯考察時參觀了一家電影博物館,深受觸動,他也想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收藏。
因為現在的電影
沒有生產膠片電影
時代已經過去
我把膠片電影時代的膠片 電影機 海報
來做博物館
告訴大家現在的數字電影是怎麼來的
讓大家有個認識
我喜歡讓大家都來參觀
越多人來看越好
館裡還有各種制式的膠片電影放映機,可以匹配從8毫米到70毫米之間全部制式的膠片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放映機最早產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今還可使用。
博物館裡還展出了部分同安電影公司珍藏的電影海報。通過館裡的查詢機,參觀者可以看到上世紀二十年代至本世紀的4000多張原版海報。
★來源:廈門衛視《新聞鬥陣講》欄目
✎ 撰稿:鄭華堃
✎ 編輯:陳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