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端起一杯英式紅茶的正確方法

2021-02-12 三聯生活周刊

英劇《唐頓莊園》劇照

不論是英國的復古電視劇還是電影,少不了的一個橋段就是喝下午茶。各位女士們先生們穿著華貴的衣服在一起談論著音樂、詩歌以及國家大事。標準的英式下午茶全套的裝備,高檔的銀器必不可少,全都銀光閃閃,在缺少陽光的英國,銀制的茶具透著人們對和煦陽光的渴望。

作為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今天,人們將英國下午茶的核心精髓概括為「用最好的茶葉,最好的瓷器,在最好的房間,邀請最好的朋友,談論最知心的話題。」這種聚會早就超越了單純的美食範疇,逐漸成為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的一種社交圈的風尚,並由此衍生出了各種禮儀、社交等元素。雅致的物質環境與社交功能看似比茶本身的滋味更為重要,但茶始終是絕對的主角,在英國,英式下午茶只能是紅茶,而且不能是茶包。


雅姆·蒂索的《音樂學院》

英式下午茶基本都是紅茶加奶。但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困擾了英國人150年:是把奶倒進茶裡,還是把茶倒進奶中?形成了陣營「敵對」的兩派,這兩派分別有著一個不明覺厲的稱謂:贊成前者的,被稱為MIA(milk in after),贊成後者的是MIF(milk in first)。兩派壁壘分明互不相讓,各自強調各自的理論,為此爭論了100多年。

在19世紀40年代,英國著名雜誌《家庭經濟學人》發表了言之鑿鑿的衝泡紅茶的心得,他得出的結論是:「先放牛奶後加紅茶」。這風格嚴謹的家政指南雜誌,讓另一派日漸式微,成為家庭主婦手最為認可的紅茶衝泡手冊。

司康餅的正確發音,茶匙攪拌的方向,這些都是英式傳統下午茶需要講究的。圖中這位禮儀專家William Hanson深諳其道。

100年後,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寫了一篇文章《一杯美味的紅茶》,其中對於如何衝泡出美味的紅茶,羅列出11條做法,他主張「先將紅茶倒入杯中,之後再加入牛奶」。此文一經發表,再度引發兩派相爭,老牌紅茶企業川寧公司亦推出了自己的出九條紅茶衝泡法,並主張「茶倒進奶中」。這仍沒有阻止兩派分裂之勢。

直到2003年6月24日,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發表了一篇論文《完美紅茶衝泡法》,這是經過實驗論證的黃金準則,堪稱英國「茶道」,讓紅茶和牛奶的順序安定下來並延續至今。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是世界級化學研究機構,成立於1841年,並在1848年獲得由伊莉莎白女王籤發的皇家憲章。這個歷史悠久的學術團體、權威機構,就紅茶衝泡的日常小事發表科學研究報告,是為了紀念喬治·歐威爾誕辰100周年。不過,他們推翻了奧威爾的主張,當年奧威爾的解釋不過是:「先茶後奶便於控制好加奶的量」。

這些科學家們花了數月時間研究紅茶衝泡,他們甚至研究了不同茶葉的衝泡效果和茶杯的形狀,最終得出結論:奶茶之所以美味是因牛奶中含有可抵銷茶的苦澀味的蛋白質,若將牛奶加入滾燙的熱茶裡,蛋白質會因過熱而變性失效,最早倒入的牛奶會急速變熱而散發出煮沸後的奶臭味;反之,將熱茶注入牛奶中,牛奶的溫度則呈慢慢的上升,二者混合過程中、牛奶受熱溫度較低,蛋白質仍能有效作用,更激發出濃釅茶香與奶香,連紅茶的澀味似乎在牛奶的溫和包裹下也會變得更加的柔和。

「英國茶道」總結出的金科玉律嚴謹而令人不禁莞爾:

茶葉,非袋泡裝;

軟水;

新鮮的低溫滅菌奶;

白砂糖;

 

1. 水壺中注入軟水,開火煮沸。控制好時間、水、火候等因素;

2. 在等待水煮沸的時間裡,將裝有四分之一杯水的陶瓷茶壺放在電子爐上,加熱一分鐘以溫熱茶壺;

3. 水壺的水煮沸的同時,將已溫熱的茶壺中的水倒掉;

4. 按一杯一茶匙茶葉的比例往壺裡放茶葉;

5. 將茶壺拿到煮沸的水壺邊,對準茶葉將開水一口氣衝下;

6. 悶泡三分鐘;

7. 最好用陶瓷製的杯子喝茶;

8. 往杯中先加牛奶,然後緩緩倒茶,茶奶混合後呈現出美味的湯色;

9. 砂糖隨個人喜好添加;

10. 飲用紅茶的溫度最好控制在60~65度之間,超過這個溫度會過燙不易入口,喝的時候容易發出不雅的啜飲聲。

 

科學家們沒有指出哪種茶葉最好,但根據去年倫敦一家調查公司的統計,中國的正山小種,仍舊是售價處於第一陣營的茶類,走進任何一家下午茶餐廳,Lapsang Souchong,即正山小種,是不可或缺的品類。

這種狀況延續至今有400年。據《中國茶經》記載,最早將中國茶葉帶到歐洲的是荷蘭商船。1610年,荷蘭商人首次從中國帶回了少量的武夷山紅茶,這種出自崇安縣(現武夷山市)星村鄉桐木村的正山小種,成為17世紀初荷蘭人將中國茶輸往歐洲時最受歡迎的商品。

那個時候,中國對於歐洲人而言仍然是一個神秘而富足的東方國度,來自中國的任何物品總賦予了高貴的氣息,茶葉更是如此,從東方來到西方,跨越了千山萬水,很多時候甚至需要一整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就更顯珍貴。從1757年至1783年的採購清單中可以看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對其他幾大茶類的採購量都有具體的數量要求,唯獨武夷紅茶一欄寫的是「as much as possible」,即越多越好。

時至今日,英國人將正山小種、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視為下午茶中顯示身份尊貴的主要茶品,那香氣高長帶松煙香的武夷紅茶變身為英式奶茶後,繼續成就著那極具識別性的味道。

生 活 市 集

【紅茶 · 正山小種】

世界紅茶的始祖,生長於武夷山桐木關的高山之中,皆由金駿眉創始人梁俊德手制此茶精裝和簡裝兩個版本,皆含煙雲(傳統)和繁花(新工藝)兩種口味,體現正山小種獨特的松煙味道和花果的甜香。

點擊上圖即可購買

兩件及以上享9折優惠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由《三十而已》中的品茶會,帶你探尋英式下午茶的秘密
    但真正的貴族階層所選擇的則是矮桌茶「Low tea」,只有真正悠閒的人,才能在矮腳桌和沙發上享用傳統上的「英式下午茶」,茶點也會擺在較低的茶几上。隨著顧佳為王太太解惑,不僅獲得了王太太的信任,跨出了邁進貴婦圈的第一步,更為劇外的我們科普了參加正統英式下午茶的正確姿勢。下午茶起源於17世紀。
  • 伯爵茶、下午茶、英式早茶,這些經典英式紅茶的區別在哪裡?
    伯爵茶、下午茶、英式早茶以上說的這些茶,從目前來看的話,恐怕只有一二線城市中才會有,三線就會有一些勉強。像小約現在在的三線城市,正兒八經的這些茶是少見的,雖然茶餐廳是有。有人說,當前在英國市面上銷售的茶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來自於拼配茶。至於什麼是拼配茶,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英國不算是一件難事。
  • 維多利亞的英式紅茶
    與中國茶不同的是,英式紅茶的傳統喝法時一定要加牛奶的,這樣不但會衝淡Black Tea的濃烈的茶澀,更會加入奶脂的醇香。而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再加入少量的糖調味,其口感比English Afternoon Tea更加濃烈,之所以在早上喝,更有提神醒腦之效,對咖啡因敏感的朋友可以在早上試試英式早茶。
  • 解析英式下午茶美學 維多利亞的秘密
    度娘的神回覆:「這不是我的那杯茶」,結果即是對的,也是錯的,字面的解釋的確是拿錯了杯子,但是真正的含義是:「我對此沒有興趣。」這句是英國的一句俚語,英國人以茶比作自己的心愛之物,可見英國人對茶的熱愛是執著瘋狂的,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英倫生活,那麼下午茶是最恰當不過了。
  • 還在用保溫杯衝泡紅茶?別再荼毒好茶了,紅茶的正確泡法看過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天,有很多溫暖的事。如此一來,一款優質紅茶的好風味,難以彰顯。比如,世界紅茶鼻祖,來自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它的特點是「花果香,桂圓湯」。但這一特性,在保溫杯中並不能完全體現出來,淹沒了好茶的性格。
  • 【午後紅茶】高檔英式紅茶品牌你知道多少?
    一首英國民謠這樣唱的:「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精緻的骨瓷或銀質茶具,淡淡的茶香,三層架上豐盛的小點心,優雅的環境,這些想必是能滿足人們對英式紅茶的一切憧憬的元素。但,身在英國的你真的懂英式紅茶嗎?今天COTEL為大家介紹的是幾個較為高檔優質的紅茶品牌,TA可不是超市隨便買了紅茶來忽悠的哦!
  • 漫談英國茶文化:靜享英式下午茶裡的悠閒浪漫
    茶是1662年凱薩琳公主的私人嫁妝;1702年,安妮女王在宮廷宴會上放棄價值不菲的葡萄酒,只喝自己杯中的紅茶,這高傲的「以茶代酒」,讓貴族們迅速折服在茶的魅力之中;1840年,維多利亞時期,下午茶開始興起,每到下午四點,貴婦們放棄一切而必須進行的下午茶時間,充滿了優雅的浪漫。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
  • 【格調】英式紅茶怎么喝?
    FJ姐的很多閨蜜都鍾愛英式紅茶,對那種流露著馨香、和緩、舒適的生活方式留戀不已。英劇《唐頓莊園》就對英式下午茶有過細緻的場景描述詩人艾德蒙·沃勒在為女王譜寫的名為《茶,為女王陛下盛讚之》的詩作中這樣寫道:「……最英明的女王,最神奇的植物,那個勇敢的國王和公平的土地,提供著我們正在謳歌著的富饒產品
  • 茶書網:《紅茶小時光》
    目錄認識紅茶 1 排名靠前杯紅茶 填滿慵懶空閒的時光:茶品牌 01 Whittard of Chelsea蜜桃紅茶,排名靠前杯紅茶的幸福感 6 02 摒棄偏見,掌握衝泡紅茶的黃金法則 8 茶配方01 香甜的紅茶糖漿 11 03 Mariage Frères早茶,早晨的朋友 12 04 Celestial Seasonings 喜樂天然花草茶
  • 一杯紅茶,真是被英國人玩出了千百種花樣 | 好食
    綠茶叫「Green Tea」,白茶叫「White Tea」,但紅茶偏偏別具一格,叫「Black Tea」,這名字起的讓人一臉問號,照這麼幹的話,黑茶應該叫什麼?時至今日,英式紅茶的品類繁多,像我們熟悉的伯爵茶、英式早茶、下午茶都是其中代表。加上英式紅茶的拼配傳統,細分的茶葉種類數不勝數,這種由茶葉混合著花果、香料、精油的英式紅茶,到今天依然會有許多令人驚喜的新配搭誕生。
  • 看似簡單的英式下午茶,吃錯就糗大了
    下午茶,不單單是指傳統的中式下午茶,還指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喜歡的英式下午茶。下午茶,喝的不僅僅茶,也是情調;吃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是為了氛圍。中式下午茶,一盅兩件,簡單隨意。而英式下午茶則更為講究,不僅僅是對品嘗的順序有要求,就連餐桌上的禮儀,也需要相當注意,總體來說,就是要優雅!
  • 英式下午茶,品出來的紳士感
    英式下午茶大抵是一直給人以優雅、紳士印象的英國人,保持得最好的傳統了。飲茶時要潤飲;品點心時則慢嘗;交談要輕聲細語;言行舉止要優雅從容。如今的下午茶禮儀雖已簡化許多,自家享用更是以舒適、輕鬆為主,但是營造點小氣氛,把玩點小情趣,卻也是必不可少的。
  • 《極品基老伴》裡,他和他的英式下午茶
    沒有人會一集一集地看,正確的觀看方式應該是,一季一季地刷。二十多分鐘一集笑料和情感超濃縮的性感尺寸不留任何被詬病的餘地,比起《神探夏洛克》的參差不齊,幾乎要讓人讚嘆英國人的精明。它的精明之處不僅在於老臉賣腐卻劇質緊緻,而且,它特別「英國」。英式的刻薄和情深,英式的嬉皮和優雅,還有,少不了的英式下午茶。
  • 被裝腔英劇圈了粉的格調君 最近中了「英式下午茶」的毒
    英國人總把生活過得很有儀式感,下午茶對於他們的意義早已不是一杯茶那麼簡單。而《翡翠酒店》(The Halcyon)就精準的傳達出了,下午茶對於英國人的非凡意義和難忘歷史。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喝下午茶也是要嚴肅對待,容不得半點馬虎。
  • 就這樣,醉倒在半島酒店的英式下午茶裡
    看報導說,「梁朝偉有時閒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機場,隨便趕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機,比如飛到巴黎,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TM才叫生活。」雖然我們沒有飛去巴黎餵鴿子,但是約了香港直通車,直接開到半島酒店喝個英式下午茶的生活,也是率性的一塌糊塗。
  • 去倫敦利茲酒店喝下午茶
    阿薩姆的茶比不上大吉嶺的茶,通常用作奶茶;而肯亞和錫蘭紅茶都是茶界中較為普通的產品。不過用今天的話說,英式下午茶,茶只是個場景,重要的是氛圍、儀式感與人情世故。下午茶本質上是一場社交,舉手投足,每個細節都要講究起來。比如端茶杯,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柄,而不是通常的用食指勾住杯柄。正確的姿勢就像拿小提琴的琴弓,錯誤的則像扣板機。倒茶要使用茶漏,防止茶渣衝入杯中。
  • sambal afternoon tea|民園三三初秋英式下午茶
    某個悠然、輕鬆的午後,一杯曾傾倒過無數的皇家貴族、迷人而香濃愜意的英國紅茶吸引你的是茶的香氣,點心的甜蜜,更是人情的溫暖。
  • 有趣的英式下午茶,應該怎么喝?原來是這樣
    茶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歐洲卻沒有足夠悠久的歷史,去支撐傳承我國的茶文化,所以他們在飲茶過程中,自己形成了一套茶文化,也就是英式下午茶。在英國,招待朋友、鄰居,甚至是商業談判等,下午茶都是有格調的方式。英國人認為,浸泡時間過長的茶葉,可能會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故他們會在熱水衝入茶壺後的幾分鐘內,馬上將茶水倒入杯中品飲,使茶葉與茶水儘快分離,所喝的茶水也會清淡許多。一開始女士們出於禮節使用碟子喝,後來改用無柄的小茶碗。
  • 小尹在倫敦的日常:一杯 一杯又一杯
    如果說上午是滿溢咖啡味道的工作時間,那到了下午有點兒睏倦,不如來一杯下午茶。 只有cuppa這一杯是不夠的,配上了小點心才能真正稱之為afternoon tea。英式茶大多選擇紅茶,特別是大吉嶺,過濾掉茶渣之後倒入杯中飲用,一般會佐以牛奶或者方糖。
  • 冬日茶包推薦|沒有什麼是一杯茶解決不了的!
    每每氣溫下降~覓文就喜歡喝點熱fufu的東西,一杯下去感覺渾身都暖洋洋的,非常舒服!這段時間我就迷上了泡茶喝,以前一直認為喝茶屬於養生的範疇,沒想到它有一天也會被列入「真香」的範圍裡啊!現在每天幾杯的節奏根本停不下來,基本上就代替喝水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