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前段時間,田亮微博發了一段女兒森碟運動彈跳的視頻,下面的評論區徹底炸了。
米粒媽心說,這還是當年《爸爸去哪兒》裡的「愛哭鬼」嗎?現在的森碟,不僅身材高挑,而且肌肉線條相當完美、健康。
「別人家的小孩」背後,總是站著「別人家的父母」,不過葉一茜是出了名的「佛系媽媽」,她的「快樂教育」也一直被無數家長膜拜。
正巧,米粒媽最近發現了一個超好看的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也參加了。
6個一到三年級的小學生放學被接到託管班,葉一茜、傅首爾、陳建斌等明星變身輔導老師,給孩子們做課後輔導。
節目裡,明星、家長、教育專家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各種battle、PK,最愛吐槽兒子的傅首爾,居然是個「高能媽媽」,實在太多驚喜了
雞娃媽媽:童年沒有快樂的
《親愛的小課桌》裡,給米粒媽印象最深的就是7歲一年級男孩徐敬凱。
第一天到託管班,作業就是最後一個做完的,他才一年級啊,人家三年級孩子的作業都早早寫完,跑去玩了,葉一茜還在一直陪著徐敬凱寫。
後來一問才知道,學校老師留的作業,人家早就寫完了,怎麼寫都寫不完的是媽媽單獨留的作業
一張黃岡語文試卷,一張黃岡數學試卷,你沒有看錯,是黃岡衝刺卷
說起課外輔導書,真的把現代老母親們都逼成了專家,光黃岡考卷就分人教版、國學版、教育局版、武漢版
徐敬凱自己吐槽,媽媽給他做的試卷,100張都不止了。
孩子啊,你還是太天真,你媽媽給你算著呢,一個假期做了376張卷子
徐敬凱的媽媽說,在家裡,會給他規定時間做作業,語文、數學那兩套卷子,一般在家半小時就能完成。
米粒媽覺得,讓人更加震撼的是,徐敬凱的媽媽非常非常坦誠地對著攝像機說出了她的教育理念:沒有快樂童年。
感受一下大家聽到她這句話,有多震驚
她對徐敬凱講:人生就兩段,一段是小時候享福,長大吃苦;一段是你選擇現在學會堅強、強韌、剛毅、抗壓,你以後長大了,才是快樂的。
觀察間裡的嘉賓王櫟鑫早就坐不住了,第一個跳出來battle:
孩子長大後有的是苦要吃,家長為什麼不先給孩子吃甜的呢?
徐敬凱媽媽立馬反駁:你能護她一輩子嗎?你能陪著她上學、工作、交友嗎?
王櫟鑫露出了老父親寵溺的表情:我恨不得女兒一輩子不吃苦。我把女兒捧在掌心,捧她一輩子,到捧不動那天好不好?
嘖嘖,乍一聽,還真有點感動
我想說,連郭晶晶霍啟剛那樣的豪門之家,都在創造條件讓孩子從小吃苦,咱們有啥資格說把孩子捧在手心一輩子?(米粒媽之前還寫過郭晶晶的育兒觀《郭晶晶嫁入豪門7年,變身3個孩子的「虎媽」》)
▲在教育問題上,爺爺都要讓步
▲郭晶晶、霍啟剛帶孩子感受什麼叫「粒粒皆辛苦」
徐敬凱媽媽說,之所以給他布置額外的作業,因為孩子的成績很不穩定,一年級考100分是很正常的,但他只考92分,那8分的差距其實挺大的。
雖然徐敬凱才一年級,但媽媽已經跟他講到了未來的高考。
她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門檻,有很多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學習是每個孩子的基礎,如果你沒有學習,你怎麼能選擇以後自己去做想做的事呢?
不只是葉一茜、傅首爾實名反對,彈幕裡更是各種批判的聲音,全都在批徐敬凱媽媽「魔怔」。
不管你們信不信,一定有好多家長一邊批判徐敬凱媽媽的教育方式,一邊給孩子去下單黃岡考卷了
你看,坐在徐敬凱媽媽旁邊的另一個家長,已經一臉恐慌了。
更別提徐敬凱班上的同學家長▼
以及「沒給孩子放一天暑假」的徐敬凱媽媽的親戚▼
其實米粒媽反而非常欣賞徐敬凱媽媽的坦率。
說實話,這些年認識好多家長,有米粒同學的爸媽,有同事,有我和米粒爸的同學、朋友們。
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我可一點不雞娃」「我佛著呢」
但你再聽聽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給孩子選輔導書、報興趣班、研究各種網課、買學區房、凌晨在群裡討論孩子奧數題……),真的佛系家長!一!個!都!沒!有!
佛系葉一茜:學習不行,特長補
那葉一茜算不算「佛媽」?
森碟讀國際學校,網球、滑板、衝浪、遊泳、畫畫、小提琴……十八般武藝好像都跟課業沒啥大關係
葉一茜說自己是「順義媽媽」,更多的是規劃,比如學習不行,那體育可以也ok,所以她現在著重把森碟的發展放在打球上,以後通過在網球上取得的好成績,幫她申請一所好大學。
看到沒?人家的運動不是玩票。
森碟有強大的體育基因,人家爸爸還能請到網球界的傳奇巨星手把手指導。即便以後森碟不走運動員這條路,也可以靠亮眼的成績去申請大學。
葉一茜之所以能說出:「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快樂,能夠未來有主動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因為她為孩子選擇的不是高考這條路。
就像小提琴家呂思清(黃磊一家的好朋友),兒子鋼琴、小提琴樣樣出色;
就像鄧亞萍的兒子,雖然自己喜歡足球、籃球,但鄧亞萍還是逼孩子去練桌球(戳這裡《當世界冠軍生了個「佛系兒子」》);
就像王菲的女兒竇靖童,她從鼎鼎大名的北京四中退學,去美國學音樂,米粒媽一點不意外;
黃多多演話劇、配音、寫劇本、T臺走秀、彈鋼琴、畫畫、設計服裝……大概率也是會走演藝這條路。
這些所謂的「快樂童年」,跟「傻玩」能一樣嗎?
這些「快樂」的背後全是日復一日枯燥的練習;
這些「快樂」的背後都有著強大的基因和天賦支撐;
這些「快樂」的背後是為人父母的深謀遠慮和步步為營。
這些「佛系父母」無一例外,全部為孩子選擇了「更可能成功的路」。
就像鄧亞萍坦言,自己為什麼逼孩子練桌球。
因為多年訓練的經驗、比賽的經驗、在乒壇多年的人脈跟資源……對孩子來說,是一條「捷徑」。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她能給予各方面的支援。
所以葉一茜們,真的一點都不佛,跟傳統意義上的雞娃媽媽相比,這樣的家長,才是咱們永遠都夠不到的。
傅首爾:持續自信+持續努力+一顆平常心
教育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
雞娃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是方法和度的把握。
比如前面米粒媽說的徐敬凱的媽媽,她是軍人家庭出身,從小接受的就是嚴苛的教育,所以軍事化管理對她來說非常得心應手。
但她的鐵腕方法用在教育孩子上,其實有點適得其反。
因為自己的好強和焦慮,拿孩子跟其他人比
因為怕孩子太「飄」,所以總對孩子說些打壓他的話
因為太想馴服孩子,所以經常用懲罰的方式去雞娃
因為太在意孩子的成績,反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養成、交友等問題。
因為總是打壓孩子,造成7歲的兒子對自己要求太高,太過不自信。
米粒媽想說,生活中多的是這樣的父母,只不過自我察覺是一件很難的事。放到節目裡,這樣的行為被集中放大,我們才會看出問題的嚴重性。
節目裡,傅首爾說的一點,米粒媽不能更贊同,她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持續的自信、持續的努力,加上一顆平常心。
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即便不能達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也一定是飽滿、充實、幸福的。
傅首爾親自上陣陪著徐敬凱做作業,不斷地去稱讚他、鼓勵他,孩子帶著自信和幸福感去做作業,真是做的又快又好。
她說:知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要給你額外布置那麼多作業?因為你寫得太快了,這些對你來說一點都不難,你太聰明了(這誇讚竟無力反駁)
她說:晚上我要好好問問你媽媽,怎麼養出這麼好的兒子的。
這讓一向自卑的徐敬凱開始慢慢相信自己了。
正因為媽媽的鐵血教育,讓徐敬凱有了些壓迫感,所以在媽媽視線範圍之外,總想逃避,不想做題,但在傅首爾的鼓勵下,他其實可以又快樂又高效地學習。
經常在公開場合吐槽老公、吐槽兒子的傅首爾,其實更是一點都不佛,她自己就是「終身學習」的代名詞。
她在《奇葩說》中講過自己努力奮鬥的經歷,她說生活就是奧運會,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所以,你看,沒有真正的佛系父母,所有人都在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雞娃。
海澱家長為什麼那麼狠?海澱應該是全國「考二代」最最集中的一個區域。學院路一溜名校的本碩博們畢業後紮根北京,結婚生子。
不管這些「考二代」是寒門逆襲,還是本就出自書香門第(甚至是「考三代」),他們比誰都明白高考的意義,學習到底能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什麼。
想讓孩子維持在自己的階層,不努力可能嗎?
海澱家長大多是高考的「獲益者」,他們對應試教育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大家都在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雞娃,在米粒媽看來,這跟田亮的女兒搞體育,王菲的女兒搞音樂,沒什麼本質區別
雞娃,本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前兩天,一位米粉給米粒媽的留言,讓我特別受觸動:
清醒的家長都在努力,隨波逐流的都在談快樂學習。
米粒媽想說,比我們更優秀,更有底氣對孩子「放手」的父母,都如此「狠」,我們真的敢「佛」嗎?
醒醒吧!
【我們一家人的故事】我的求學故事 | 我的愛情故事 | 我媽的雞娃史 | 我爸的寒門逆襲 | 我姥姥姥爺的故事 | 我的奇葩婆婆
【百萬爆文】海澱家長 | 零起點入學 | 小學減負 | 學區房 | 日本小學生午餐
【硬核觀點】雞頭鳳尾 | 高考加分 | 強基計劃 | 牛娃通貨膨脹
【國際視野】虎媽蔡美兒 | 芬蘭教育 | 留學生涯 | 中美本科對比
【雞娃飼料】英文繪本解析 | 英文動畫 | 海外資源 | DK免費看 | 頂配網課
一場秋雨一場寒,養生少女米粒媽上線給你們準備了德國🇩🇪過小腿足浴桶、MaxMara同廠同款100%羊毛開衫、奢品Acne同廠同款牛仔褲👖。作為實力派羊毛黨,必須把羊毛一薅到底鴨德國🇩🇪破壁機、韓國美白淡斑霜、Lofree洛斐美妝蛋全都是清倉抄底!趕緊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