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耳的掩蔽效應

2021-02-14 鋼琴調律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在掩蔽情況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強度,使人耳能夠聽見時的聞閾稱為掩蔽聞閾(或稱掩蔽門限),被掩蔽弱音必須提高的分貝值稱為掩蔽量(或稱閾移)。

1.掩蔽效應

 已有實驗表明,純音對純音、噪音對純音的掩蔽效應結論如下:

A.純音間的掩蔽

①對處於中等強度時的純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現在它的頻率附近。
②低頻的純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頻的純音,而反過來則作用很小。

B.噪音對純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種純音組成,具有無限寬的頻譜

 若掩蔽聲為寬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它產生的掩蔽門限在低頻段一般高於噪聲功率譜密度17dB,且較平坦;超過500Hz時大約每十倍頻程增大10dB。若掩蔽聲為窄帶噪聲,被掩蔽聲為純音,則情況較複雜。其中位於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純音分量組成的窄帶噪聲即臨界頻帶的掩蔽作用最明顯。所謂臨界頻帶是指當某個純音被以它為中心頻率,且具有一定帶寬的連續噪聲所掩蔽時,如果該純音剛好能被聽到時的功率等於這一頻帶內噪聲的功率,那麼這一帶寬稱為臨界頻帶寬度。臨界頻帶的單位叫巴克(Bark),1Bark=一個臨界頻帶寬度。頻率小於500Hz時, 1Bark約等於freq/100;頻率大於500Hz時,1Bark約等於9+41og(freq/1000),即約為某個純音中心頻率的20%。通常認為,20Hz--16kHz範圍內有24個子臨界頻帶。而當某個純音位於掩蔽聲的臨界頻帶之外時,掩蔽效應仍然存在。

2.掩蔽類型

(1)頻域掩蔽

 所謂頻域掩蔽是指掩蔽聲與被掩蔽聲同時作用時發生掩蔽效應,又稱同時掩蔽。這時,掩蔽聲在掩蔽效應發生期間一直起作用,是一種較強的掩蔽效應。通常,頻域中的一個強音會掩蔽與之同時發聲的附近的弱音,弱音離強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離強音較遠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例如,—個1000Hz的音比另一個900Hz的音高18dB,則900Hz的音將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離它較遠的另一個1800Hz的音高18dB,則這兩個音將同時被人耳聽到。若要讓1800Hz的音聽不到,則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 45dB。一般來說,低頻的音容易掩蔽高頻的音;在距離強音較遠處,絕對聞閾比該強音所引起的掩蔽閾值高,這時,噪聲的掩蔽閾值應取絕對聞閾。

(2)時域掩蔽

 所謂時域掩蔽是指掩蔽效應發生在掩蔽聲與被掩蔽聲不同時出現時,又稱異時掩蔽。異時掩蔽又分為導前掩蔽和滯後掩蔽。若掩蔽聲音出現之前的一段時間內發生掩蔽效應,則稱為導前掩蔽;否則稱為滯後掩蔽。產生時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腦處理信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異時掩蔽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會衰減,是一種弱掩蔽效應。一般情況下,導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滯後掩蔽卻可以持續50ms—100ms。

 


本文來自:樂器學習網(www.yueqixuexi.com)


《歡迎加入「鋼琴調律」微信朋友圈》

1,查找微信公共帳號:鋼琴調律;

2,或搜索微信號zzhzh1688
                      點擊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人耳的掩蔽效應解析及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
    人耳掩蔽效應中聲強與頻率的關係圖,圖片來源:百度知道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
  • 如何妙用「掩蔽效應」調出理想音效
    上述情況之所以會發生,其實就是一個聲學上的物理現象在起作用:掩蔽效應。關於掩蔽效應,準確而簡要的定義是:某個頻率的聲音,會阻礙人耳感受另一個頻率的聲音的現象。具體而言,有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一把聲音「掩蔽」另一把聲音的情況的發生,而我們把這兩種情況分別稱之為「頻域掩蔽」和「時域掩蔽」。
  • 情緒記憶的馬賽克效應:好結果掩蔽過去的消極情緒
    薈萃心理學各領域新進展、新動態作者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李愛梅團隊  李馨 孫海龍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好了傷疤忘記疼」的體驗。他們好像得了情緒健忘症,對過去的情緒記憶出現馬賽克式的掩蔽效應。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李愛梅教授團隊將這種現象概括為「情緒記憶的馬賽克效應:好了傷疤忘記疼」,認為好結果對負性情緒體驗具有遮蔽效應,為了驗證事件結果到底如何影響人們的情緒走向,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科學研究。研究一邀請了65名研究生參加,他們需要在真實情境中參加兩次情緒評估任務,第一次評估是在參加研究生面試以後立即進行,第二次評估是在開學第一學期結束後進行。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 耳朵嗡嗡作響,小心耳鳴找上門|化膿性中耳炎|耳鼻咽喉科|附屬第二...
    在極其安靜的環境中,耳內聽到一些嗡嗡或者嘶鳴的聲音,這時可要小心了,當心耳鳴找上門。若耳鳴持續時間久,會影響人的精神生活,影響聽力甚至耳聾,嚴重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那麼耳鳴應該如何預防?怎麼治療呢?今日,記者採訪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鄧丹,她將為我們解答耳鳴的相關問題。
  • 暈輪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暈輪效應時間:2020-05-08 14:2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暈輪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暈輪效應 又稱光環效應,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 耳熱眼跳寓意著什麼
    民間常有類似「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和「耳熱是有人念叨」的說法,還有一些法門會通過耳熱眼跳的時間來判斷吉兇,其實這只是大家累積的一個經驗而已,有很多人都無法利用這些來準確的判斷自己的情況,那麼接下來,我就把我總結出來的耳熱眼跳寓意的法門講解出來,希望可以幫上大家。2.耳熱眼跳寓意著什麼(一):在薩滿仙門中,仙師常說這樣一句話,即耳熱眼跳不安然,就知道弟子把我念。
  • 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亞當與夏娃效應」了解一下
    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亞當與夏娃效應」了解一下時間:2020-04-04 19:1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禁果效應什麼意思什麼梗? 亞當與夏娃效應了解一下 禁果效應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
  • 柴犬為什麼會飛機耳?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飛機耳?
    柴犬真是個迷人的小生物,尤其是當你看到它向你展示自己的飛機耳時,簡直是可愛的要命,讓人忍不住rua一下。所謂飛機耳就是指耳朵變成飛機平行的形狀似的。那麼柴犬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飛機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在高興的時候柴犬在高興的時候除了能看它的眯眯眼和招牌微笑之外,那可愛的飛機耳也是必不可少的,柴犬通過飛機耳向主人傳達出自己此刻很開心,想要和你分享它的喜悅,並且還有希望你能夠抽出時間陪它玩耍的目的在這裡面。
  • 什麼是首因效應?什麼是暈輪效應?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見鍾情會涉及到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首因效應」,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曾經講過,在1957年,他用實驗證明了這樣一個首因效應。指的是當我們初次接觸到另外一個人的時候,這些信息會迅速形成對這個人的印象,這些印象會影響到我們以後在行為中對這個人的判斷和評估。
  • 出馬仙_耳熱眼跳寓意著什麼?
    民間常有類似「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和「耳熱是有人念叨」的說法,還有一些法門會通過耳熱眼跳的時間來判斷吉兇,其實這只是大家累積的一個經驗而已,有很多人都無法利用這些來準確的判斷自己的情況,那麼接下來,我就把我這幾年年的薩滿修行總結出來的耳熱眼跳寓意的法門講解出來,希望可以幫上大家。
  • 曼德拉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是什麼意思,本文我們將簡單了解「曼德拉效應」。」
  • 暈輪效應是什麼?|暈輪效應在心理學上有什麼應用?
    暈輪效應,也叫光環效應,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一個心理學效應。受單一聚焦影響,將某一點放大,並持續影響,就叫暈輪效應。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一旦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愛屋及烏」、「一俊遮百醜」都是暈輪效應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 什麼是哈曼曲線(Harman Target Curve)
    什麼是哈曼曲線?或者說哈曼曲線是怎樣得來的?再或者,說的更廣一點,目前的一些標準曲線是怎樣得來的?
  • 什麼是沉沒成本效應
    她們應該是這麼想——反正都是花270,湊夠300拿返券……這家餐廳的食物是否好吃,筆者對此不置可否。但「消費滿三百返五十」無疑是商家精明而智慧的選擇。這正是利用了經濟學中的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某天晚上你花50元錢隨便看了一場電影。
  • 什麼是「逆火效應」?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本來做一件事,是想推動事情往一個方向發展,結果事與願違,事情反而向相反的方向發展了。 「逆火效應」這個概念,是一個名叫大衛·麥克雷尼的美國記者在2011年的時候提出來的。他發現,當一個人面對公共輿論的指責的時候,你越想辯白,但是奇怪,越是擺事實講道理,就越是引發更進一步的攻擊。
  • 狗狗的飛機耳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可能你會問什麼是飛機耳了。飛機耳就是狗狗的耳朵會變成像飛機一樣平行的狀態。從狗狗正臉看上去非常可愛,賤萌賤萌的表情讓人忍不住給它拍照。那麼你知道狗狗為什麼會出現飛機耳嗎?當狗狗的身體呈現僵硬的狀態,甚至還會發抖的狀態的時候,表明狗狗像是被什麼嚇到了一樣,在這種狀態下也會呈現飛機耳。其實導致狗狗出現飛機耳的原因是有很多的,狗狗的飛機耳並不只表示害怕恐懼。
  • 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什麼是三維量子霍爾效應 詳解
    這次我們發現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為今後的進一步科研探索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另外,在應用方面這個材料體系具有非常高的遷移率,電子的傳輸和響應很快,可以在紅外探測、電子自旋方面做一些原型器件。  課題背景  量子霍爾效應是20世紀以來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迄今已有四個諾貝爾獎與其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