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生活 第二季》理解和拯救

2020-10-12 青雲

fleabag直譯是邋遢的老婦人、生騷的動物。劇名譯成倫敦生活。

女主能和觀眾對白腦洞的拍攝創意,還有插敘倒敘的敘事手法,都緊緊抓住我的眼球。

看了兩遍,但還是忘了結局。印象最深的是女主和男主對話時,男主發現了「我」。這大概就是懂得吧。

大姐這條線也很好看,從流產卻不被關心、被綠,到化身職場精英一腳踢開自私的宛如一顆瘡痍的老公,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和社會價值。大姐的處境是當代職業女性在家庭中常見的矛盾,從大姐的轉變可以窺見當代女性的自我意識的成長。

女主之前的為人或者說綠閨蜜的一套操作,就是fleabag,但是fleabag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雖然嘗嘗搞砸,嘗嘗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但是女主始終是嚮往愛情、親情的,為了大姐也能奮不顧身。一次自我的解救,也是對fleabag的拆解。

相關焦點

  • 倫敦生活(第一季+第二季)
    她原本和最好的朋友Boo合夥在倫敦經營著一家咖啡廳,然而她的生活因好朋友的意外去世而發生變化。Fleabag的倫敦生活非常不如人意:和姐姐Claire(茜安·克利福德 Sian Clifford 飾)的關係疏遠;爸爸選擇和繼母生活而忽視女兒;男朋友又一次提出分手;最讓她難受的是,現在的生活看似早已恢復正常,但是昔日好朋友的身影時常閃現。
  • 《倫敦生活 第二季》會更好嗎?
    到了第二季,會慢慢認識到他們的冷漠中隱含著溫情,直接中夾雜著真實,笑著卻帶著憂鬱,怯懦中又閃著勇氣,內向中又帶著性感。這些角色讓你覺得,他們就是你或許面臨著或是面臨過喪喪的生活的縮影。或許讓你覺得,某個片刻在便利店偶然遇見,會遞上一顆糖加油,對他說:「嘿,生活太苦,吃顆糖吧。」這些角色有時誇張抓馬但卻又真實,每個人都有固執但有合理的設定,他們從一開始就擺脫偶像劇式人生中產生的幻覺。
  • 倫敦生活 第二季:大尺度 喪喜劇
    不管是哪一部,它們都把喪玩出了新高度,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同類型的英劇——《倫敦生活》第二季. 2016年,這部劇橫空出世,短短6集,每集不到半小時的劇情裡,女主用神吐槽和喪氣臉,告訴電腦前的你和我,把生活過得這麼尷尬的不止你一個。
  • 《倫敦生活 第二季》Fleabag
    倫敦生活第二季 (2019)
  • 《倫敦生活 第二季》弱者不適合愛
    現實生活中,女性往往處於弱勢,無論你多麼有錢,多麼有名。女性在感情關係中的不公遭遇,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也多有討論。近幾年的口碑英劇《倫敦生活》,在第二季中,借神父之口說出箴言:「需要勇氣才能甄別對的人,弱者不適合愛。
  • 《倫敦生活 第二季》粗淺的感受
    倫敦生活第一季以最親密的、替代母親存在的閨蜜的死亡與女主的關係為主線來挖掘她的內心、情緒、想做什麼又無能為力的無助感和罪惡感,展現出她與各種親密關係間的糾纏與喪。這些糾纏讓她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沒有能力去改變,越想抓緊越會受傷、失去。
  • 黑色喜劇《倫敦生活》第二季獲高分,屬於菲比·沃勒布裡奇的表演
    導語:2016年,一部黑色幽默喜劇色彩的英國劇集《倫敦生活》開播,講述了一個女孩在倫敦孤獨生活的悲喜故事。這部英劇被影迷冠以橫空出世,以全劇六集和每集半個小時的篇幅介紹了一位異類的女主角,先喜後悲的劇情發展讓人為之動容。今年3月,《倫敦生活》第二季回歸,它究竟又有哪些看點呢?
  • 《倫敦生活 第二季》如果愛上你,我的生活就全完了
    倫敦生活第二季這個結局騙我的吧????其實一開始看到菲比和神父陷入愛情的時候那我還覺得很神奇,覺得「啊,原來愛情是一個這麼難揣度難衡量的事物」,看到最後一集直接撕碎我的心,拉倒吧,趁早拉倒,什麼愛情都假的菲比「我愛你,我真的愛你」神父「會過去的」??????神父說什麼?他說會過去的?他說愛會過去的?????
  • 《倫敦生活 第二季》愛情是救贖
    倫敦生活第一季
  • 《倫敦生活 第二季》This is a love story
    非常喜歡《倫敦生活》第二季。這一季開頭就說this is a love story,這也確實是貫穿全劇的主題。女主父親說:你比我們所有人都更懂得如何去愛,所以你才覺得愛是件痛苦的事。愛是美好和快樂的嗎,是的,但絕不僅僅如此。與之相伴的痛苦和糾結,付出和犧牲,矛盾與衝突,懷疑和否定都絕對稱不上愉快輕鬆。也許快樂或痛苦都不足以去形容愛,客觀中肯的詞可能是複雜。
  • 《倫敦生活 第二季》what to buy tickets for
    我應該有不一樣的東西,和我之前許多的影響著我的男性創作者們不一樣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但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對於大部分女性創作者我不是覺得她們在不自知地依附於男性話語生存,就是立場過於激進以至於在內容上失去了合法性。
  • 《倫敦生活 第二季》一劑猛藥
    兩個人最好不要再刻意見面了、就像神父說的、不要再踏進他工作的教堂,然後各自繼續原來的態度——她可以繼續濫交和粗鄙,他可以繼續禁慾和奉獻,唯有這樣的愛才稱得上純粹,好比當年的一段廊橋遺夢。倫敦生活不是一部喜劇,創作者很嚴肅的表述關於婚姻與性愛的古老的黑,男男女女無限循環的追求所謂的真愛、搞得自己和對方遍體鱗傷精疲力竭、卻還要口口聲聲的歌頌其偉大,每一段破碎故事中的男女、收拾殘局再出發、旁觀者明明經過同樣的傷痛、也還要同聲附和讚美鼓勵。既然是定下的規矩、如果有人不按照規矩辦事、那麼這個人就是fleabak、自己瀟灑別人糟心,也有的人就走一個極端、乾脆禁慾和皈依。
  • 《倫敦生活 第二季》救贖和成長
    初看這部劇真的就簡單地把它歸為陰鬱諷刺黑色幽默系列,看完第二季才慢慢回味到越感受到這部劇的妙處。尤其是第二季充滿了宗教與救贖氣息。當神父第一次說出那一句「That thing that you are doing, it’s like you disappear.」我也才終於明白神父出現對於女主的重意義。他是第一個察覺到女主將自己與Fleabag生活抽離的人。
  • 《倫敦生活》第二季:愛就算是白天裡的鬼,你也讓我看見了它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安利一部英國喜劇《倫敦生活》,首先,說說第二季,跟隨女主一起和神父談了個痛苦而甜美的戀愛(罪過罪過)。另外編劇太了解年輕女孩子們的心理了,那個58歲阿姨的話,真的很有力量,讓我一直在反覆回味。想不開的時候就再來看一遍這個劇,看完神清氣爽。
  • 《倫敦生活》第二季,豆瓣9.5,這個渣女作出了年度最佳!
    不管是哪一部,它們都把喪玩出了新高度,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同類型的英劇——《倫敦生活》第二季Fleabag Season 22016年,這部劇橫空出世,短短6集,每集不到半小時的劇情裡,女主用神吐槽和喪氣臉,告訴電腦前的你和我,
  • 豆瓣評分9.5分《倫敦生活》[第二季][英國][英倫喜劇][百度雲/資源]
    >該劇圍繞綽號Fleabag的女主角與她身邊的人在倫敦生活的故事展開《倫敦生活》的翻譯並不貼切,相反該劇的英文解釋用來形容女主以及她的生活更為合適。神父的出現讓Fleabag終於開始正視生活裡出現的種種問題,同時,在一段註定不可能有結果的感情面前,Fleabag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 《倫敦生活 第二季》It『ll pass.
    「生活總是讓人跪地求饒,可我還是忍不住想笑。」想起鄭鈞的這句歌詞。英式喪劇。第二季比第一季溫暖了很多,大概是因為神父的出現。他太善良了。會給殷勤的服務員臺階,會對強顏歡笑的女主說我一直在這兒,會忍不住向她伸出手,低頭吻她。生活一團亂麻人人自顧不暇,只有他,笨手笨腳的樣子都可愛至極。怎麼能不愛上他呢?而女主,正如她父親所說,其實是最懂得怎樣去愛的人。
  • 《倫敦生活 第二季》Andrew的表演讓工具人神父道成肉身
    感謝《倫敦生活》讓我獲得近幾年最佳愛情劇觀賞體驗。我喜歡第二季勝過第一季,第一季是沉淪,第二季是救贖。編劇用很多精巧幽默的小段子讓諸如「沉淪」、「救贖」這類詞語不那麼苦大仇深。沒有重啟的力氣,這就是第一季的女主的生活。這種狀態下,她喪失了對自己的尊重,愛的能力決絕出走。
  • 馬克·斯特朗(MarkStrong)倫敦拍攝《地下診所》第二季片場照
    當地時間10月16日,馬克·斯特朗(Mark Strong)倫敦拍攝電視劇《地下診所》第二季片場照。馬克·斯特朗(原名:馬科·基斯普·賽盧梭利亞(Marco Giuseppe Salussolia),1963年8月5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演員,畢業於布里斯托戲劇學校,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馬克·斯特朗(Mark Strong)倫敦拍攝電視劇《地下診所》第二季片場照。馬克·斯特朗(Mark Strong)倫敦拍攝電視劇《地下診所》第二季片場照。
  • 《倫敦生活 第二季》A story of hope
    第一季整體的感覺是陰暗和壓抑的,仿佛所有一切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了Fleabag身上,好友去世、男友離開,母親死亡,父親的不管不顧,生意的慘澹,討厭和繼母還有不知如何親近的姐姐。但她依舊錶面故作堅強,在劇中的人物形象卻是經常搞事,樂觀幽默。而唯一對她知根知底的是觀眾,知道她內心的軟弱,渴望關愛,憤世嫉俗和對他人的毒舌吐槽,因為在她與內心對話的時候,永遠是面向鏡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