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首次授銜,有四位將軍不滿,他們是誰?最終為何接受?

2020-12-23 趣味論古今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這是在授銜的時候,主席的感慨。1955年的授銜,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授銜。這次授銜典禮上,有上千位解放軍的將領被授予開國將軍軍銜,這是讓人高興的事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將軍都滿意的,有四位將軍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他們或是讓上級幫助自己說情,又或是吵鬧,但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自己的軍銜,這是為何?

這四位將軍就是許世友、王近山、王必成,還有就是鍾偉將軍。

許世友將軍

我們都知道,許世友將軍是上將。在授銜典禮之前的擬定名單上,許世友看到自己的名字是在上將的名單中,而和自己資歷、戰功差不多的許光達將軍卻在大將的名單中,許世友的內心有點不平衡,於是許世友將軍就帶著自己的說辭去找了總理。

總理看著眼前的許世友哭笑不得,最終無奈地嘆了口氣說:「粟裕也只是大將啊。」許世友聽完這句話,也就不說話了。粟裕將軍原是許世友的上級,之前對許世友也是頗多照顧,自己又怎麼能和他平級呢?還有很多比自己戰功顯赫的人也只是上將軍銜,自己也是比不了的。想到這裡,許世友也就接受了自己的軍銜。

王近山將軍

王近山將軍,在戰爭的時候,他可是有著「王瘋子」的稱呼,他的勇敢和作戰技巧是毋庸置疑的。在抗戰的時候,他帶領戰士們消滅了敵軍一個「戰地觀光團」,那裡面可都是日軍的將領。而且這次戰鬥,也是王近山在趕赴延安的時候,沒有命令的戰鬥。主席在知道後,還誇他「敢打無命令的仗」。

在授銜的時候,王近山是副兵團級,被評為中將軍銜。王近山在知道自己是中將之後,心中很是不滿,經常發牢騷。後來他的這些話傳到了領導的耳朵中,將他叫過去批評了一頓,王近山之後就沒有再說什麼了。

王必成將軍

和王近山一樣,王必成也是中將軍銜,他的一生打過很多硬仗。在授銜的時候,王必成是中將軍銜。他可能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太過怨言,但是在知道和自己差不多經歷的葉飛是上將軍銜的時候,王必成就有點鬱悶了。

於是王必成就找到自己的上司,也就是譚震林將軍,讓他幫助自己說情,譚震林同意了。只是譚震林最後也被領導批評了一頓,事後找到王必成和譚震林說:「葉飛和王必成在抗戰初期,他們的級別是相同的,但是後來葉飛就成了王必成的上級。現在葉飛是上將,要是王必成再是上將,讓葉飛怎麼辦,授予他大將嗎?」

聽完領導的解釋之後,王必成也就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軍銜,還高興地和自己的家人合影。

鍾偉將軍

最後一位就是鍾偉將軍,相信對於鍾偉將軍我們很熟悉了。在授銜的時候,他可是說要將牌子掛在狗尾巴上的將軍。主席在知道後,也是哭笑不得。1955年的時候,鍾偉將軍是正軍級,是可以授中將的,但是最終只是少將,這讓鍾偉很是不滿。

其實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就像賀晉年將軍,他是副兵團級,還是陝北紅軍的創始人,也只是授予了少將。

其實咋授銜的時候,每位將軍被授予什麼軍銜,中央領導的心中都是明白的。他們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平衡每一位將軍的軍銜,該授予什麼樣的軍銜,為什麼授予這樣的軍銜,中央領導在擬定軍銜的時候,都是有原因的。

相關焦點

  • 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2020年僅4位健在,他們都是誰?誰最高壽?
    1927年南昌起義的槍聲,打響了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第一槍,經過22年的艱苦奮戰,我軍終於取得最終的勝利,建立起新中國,1950年羅帥最先提出:總幹部管理部準備進行軍銜、獎勵的準備工作。在各項工作予以實施,充分準備完畢後,1955年,我軍第一次舉行授銜儀式,共1040位高級將領授予將銜,這就是令我們致敬的開國將軍。
  • 1955年大授銜,10位大將都是誰?分別擔任什麼職位?
    01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獲得元帥軍銜的有10個人,獲得大將軍銜的也是10個人。有不少人好奇,這些元帥大將在紅軍時期誰的級別最高呢?今天筆者就來先說說10位大將誰級別最高。05第四位來說說陳賡將軍。他可以排在粟裕後面,軍事才能出眾。但可惜的是,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特科工作。進入紅軍隊伍時,從團長直接升為了紅四方面軍參謀長。長徵後,他任幹部團團長,管理著一群幹部,這是什麼概念?級別很高。
  • 1955年,主管授銜工作的四位負責人,分別是什麼軍銜?
    引言1955年,我國針對一些在戰場上做出特殊貢獻的將領舉行了授銜儀式。授銜儀式完畢後,有人覺得自己的軍銜低了,也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軍銜高了。不管怎麼說,大部分將領都是很滿意的,因為是根據很多方面綜合評定的。
  • 全國還有多少開國將軍健在?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開國將軍,我們心中永遠的偉大英雄!他們帶領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為保衛祖國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
  • 55年授銜,他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何享上將待遇
    55年授銜,他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何享上將待遇 在新中國開國將軍中,同時具有黃埔軍校和留蘇經歷的並不多,許光達大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還是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最年輕的大將,年僅47歲。
  • 盧漢為雲南解放貢獻巨大,為何1955年沒被授銜?資歷太深不敢授!
    繼任後,盧漢也沒有大告天下,而是繼續保持低調謹慎的作風,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最終成功帶領雲南起義,投奔新政權。但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猛將,1955年卻沒有得到任何授銜,教人疑惑。傳奇人生,跌宕起伏盧漢出生於1895年雲南昭通的一個奴隸主家族。十六歲時,盧漢和兄弟龍雲、鄒若衡一同外出收購木材時,因丟失貨物不得不另謀出路。
  • 歷史上1048位開國將軍,至今仍健在的僅剩4位,他們是誰?
    1955年,我國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以表彰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將領們。據記載,當時的開國將軍有1048位,其中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10位,開國上將55位,中將175位和少將798位。不過,新中國成立後,他們都被分配到各個地方,繼續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今天,離1955年舉行的授銜儀式,已經過去65年了,不知不覺,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原來的開國將軍也陸續離開了我們。現在,在世的開國將軍只有四位。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這四位英雄。
  • 大決戰拍攝時,有三位開國將軍擔任了軍事顧問,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三十年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主旋律電影大決戰三部曲,可謂是此類影片的一個不可超越的巔峰。這部空前絕後的大製作,動用了五個軍區的十多萬軍隊協助拍攝,並邀請了七位親歷過三大戰役的革命先輩擔任軍事顧問,可謂是做足了工作了。這七位親歷過大決戰的革命先輩中,共有三人是人民軍隊的開國將軍,他們分別是誰呢?在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呢?
  • 紅25軍只有三千人,卻出了97位開國將軍,軍長因何未授銜
    紅25軍的長徵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讚歌,他們轉戰近萬裡,抗擊了國軍30多個團的兵力,途中還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最終成為長徵中第一支抵達陝北的隊伍。 紅25軍在1933年成立時,只有三千多人,是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後,由留在大別山繼續堅持鬥爭的餘部所組建的,由徐海東擔任軍長。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
  • 1955年大授銜,解放軍軍銜同外國軍銜等級對比,有什麼不同?
    1951年2月15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解放軍評銜的指示文件,明確表示要根據「德、才、資」來評定軍銜,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經過幾年的努力,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誕生了。
  • 1955年授銜時,這三人對自己軍銜最為不滿,三個鬧得最兇的是誰?
    我們的國家自1955年開始實行軍銜制度,儘管在授予名單出來之後,許多將軍對他們的軍銜感到不滿,認為他們的軍銜太低了。其中鬧騰的將軍有三個,他們鬧得最兇,他們分別是王必成、王近山和鍾偉。所以,1955年授予軍銜時,這三個鬧得最兇的人,最後到底是哪一個?
  • 至2020年,1955年首批授銜的將帥尚餘幾人
    今年是2020年,距離新中國1955年第一次授銜儀式,已經過去了65年。首批授銜了1048名將帥,至今尚餘幾人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編遍尋檔案材料,發現開國將帥至今尚有4位還在人世,且均已是百歲老人。尚在人世的分別是:106歲的黎光將軍、105歲的詹大南將軍、105歲的鄒衍將軍、101歲的楊永松將軍。他們是紅色的記憶,是屬於我們的驕傲和脊梁,希望他們永遠康泰。1955年授銜儀式中,10名開國元帥,10名開國大將,55名開國上將,175名開國中將,798名開國少將。
  • 1955年授銜,大將候選人有15位,評上了10位,還有5個人是誰?
    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開展了授勳儀式,給曾經為中國付出血與淚的將士們授銜,期間一共有15位大將人選,不過最終只評選了10位大將,那麼剩下的這5位都是誰呢?實際上除了戰死的那些傑出將領以外,很多將軍都有資格本評選為大將,但是大將的名額卻只有十個,因此最終還是有將軍遺憾落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這些落選的將軍吧。
  • 1955年授銜時,上級領導特批2位開國將軍晉升一級,他們做了什麼
    在1955年授銜時,由於各個軍銜人數的限制,因此很多有功的將軍的軍銜都是由高入低,這也使得軍銜評定出來以後引得很多將軍情緒的不滿。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部分將軍的軍銜是由高入低外,還有少部分人獲得了晉升,其中上級首長就特批了兩位開國將軍晉升,他們是誰?他們又做了什麼?
  • 55年授銜儀式前,段蘇權將軍扯掉少將肩章:這玩意兒我不戴了
    掉隊三年1955年9月,解放軍第一次全軍授銜儀式即將開始,這次授銜,是經過5年醞釀才定下來的,總共有1048位開國將帥,他們大都因為自己往日的功勳獲得了相應的銜位。會場上,大家追憶往昔的崢嶸歲月,暢想未來的光明前景,一派祥和肅穆的氣氛。
  • 五五授銜時,都有哪些原紅四方面軍的將領授銜偏低了
    授銜時,按照原則,戰功突出的副兵團級也是可以授上將的,王近山完全符合這個條件,但最終因為名額有限,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確實過低了。再說說粟裕手下的兩位左膀右臂:陶勇和王必成。這兩位將軍都是出身於紅四方面軍系統,從抗日戰爭時期就是粟裕手下的驍將,抗戰勝利後,粟裕在蘇中打出了七戰七捷,最為倚仗的兩位將軍就是陶勇和王必成。
  • 1955年全軍大授銜後,哪個省的開國將帥最多?詳解排名前十的省份
    1955年首次大授銜的時候,全軍共授予元帥和將官1052名,其後又有一些補授情況,截止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時,將帥授銜總數達到了1614名。中國革命和工農紅軍興起於南方和長江中遊地區,因此造成了有五個省份將軍數量較多的歷史事實,他們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和河南。
  • 1955年的授銜中,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第一名分別都是誰?
    ——卡爾·貝克 在1955年的授銜中,朱德元帥名列十大元帥第一位。朱老總出身於滇軍系統,在滇軍中做過旅長、昆明警備司令員等職務,在滇軍中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蒙自剿匪等滇系軍閥的一系列戰事。後來,為了追尋革命理想,朱老總離開滇軍,併入了黨,在組織的安排下。先後前往德國、蘇聯留學深造,歸國後在南昌擔任公安局長,並訓練出了軍官教育團,成為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 1955年授予了1048個開國將帥,如今只有4位少將尚存,他們都是誰?
    簡介:1955年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根據解放軍軍官的功勞分別授予將銜,而這一次授銜是公認的含金量最高的一次授銜。當時一共授予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798名少將,共計1048個開國將帥。如今已經過去65年了,好多將星都已經隕落,只剩下4位少將尚存。這四位少將都是誰?他們都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