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銜,他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何享上將待遇
在新中國開國將軍中,同時具有黃埔軍校和留蘇經歷的並不多,許光達大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還是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最年輕的大將,年僅47歲。
許光達,湖南省長沙縣人,1925年入黨並進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在革命隊伍中可謂岀生入死,福大命大。
1932年在擔任紅三軍第九師二十五團團長時,他居然上了夏曦領導的「肅反委員會」的黑名單,大戰己經打響,保衛人員卻來抓捕他,若不是在血戰中身負重傷,他必然就會在「火線肅反」中被殺掉。
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他身負重傷連開四次刀,子彈卻仍取不出來,生命岌岌可危,賀老總派人把他送到上海地下黨控制的醫院裡治療,險些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在手術臺上,後又被暗中送到蘇聯治療,終於歷盡劫波把那顆距離心臟僅十公分的子彈取了出來,保住了性命。
在蘇聯傷愈後。他於1937年回國,在以後的革命戰爭中他屢建奇功。解放後,根據軍隊國防建設現代化的需要,許光達被中央軍委任命為新組建的裝甲兵部隊的司令。
55年授銜時,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堪稱是十大將中最大一匹黑馬,為什麼這麼說呢?
至少有兩位都比他更有資格評大將。
其中一位是蕭克將軍。他是從井岡山走出來的,在井岡山時期,曾歷任連長、營長、縱隊參謀長、師長,參加過第一、二、三次反圍剿,後來還擔任了紅八軍軍長;長徵初期,擔任了紅六軍軍團長;解放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0師副師長;
而許光達因為受傷去蘇聯接受治療,即使留在國內,最多也就是八路軍的旅長,肯定沒辦法和蕭克比。
另外,他的革命資歷也沒法和王震將軍比較。
土地革命時期,王震曾擔任紅八軍的政委、代理軍長;長徵初期,擔任紅六軍團軍政委;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120師軍政委員會委員、359旅副旅長、旅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一兵團司令兼政委;
而許光達在紅軍時期,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雖然他與王震同為第一野戰軍兵團司令,但顯然王震才是第一主力,後來進軍新疆的也是王震兵團。
所以,論革命資歷和貢獻,許光達沒法和這兩個人比,若評大將,他們比許光達更有資格。
而在授銜這件事上,許光達大將也彰顯了一個老革命家的高尚情操,當他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將軍銜時,不僅沒有半點喜悅,反而滿臉愁容,深感不安,反覆思考之後,他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舉動:申請降銜。
於是,許光達向賀老總提出降銜申請,賀老總對他說:「你有大革命的經歷,有內戰的經歷,有抗日戰爭的經歷,有解放戰爭的經歷,還有蘇聯紅軍的經歷,我覺得應該授你大將軍銜。」
在幾次面請降銜無果後,許光達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向中央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降銜申請書》:「我誠懇、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請:授我上將銜。另授功勳卓著者以大將。」
主席得知許光達的主動讓銜後,拿起他的《降銜申請書》說:「這是一面明鏡,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五百年前,大將徐達,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後,大將許光達,幾番讓銜,英名天下揚。」
對於許光達的降銜請求,軍委始終沒有同意。最終仍然授他大將軍銜。於是,許光達再次要求降一級自己的行政級別,這樣一來,10位開國大將中,有9位拿的是四級薪金,只有許光達一人拿的是五級薪金。
多年以後,國學大師季羨林這樣評價許光達:「光被四表,譽達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