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2020-12-25 河北青年報

顏色鮮豔造型各異的磁力珠,被標榜為「益智類」玩具,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推崇。

可是今年以來,溫州僅一家醫院就收治了17個誤食磁力珠的孩子。他們大多腹痛難忍,出現胃腸道穿孔的嚴重情況。

醫生痛心呼籲,這些危險玩具,家長們不要再亂買了。

從3歲福建男童體內取出的磁力珠,整整32顆。

3歲孩子半個月來老喊「肚子疼」,醫生一查大吃一驚

浩浩(化名)今年3歲多,家住在福建省福鼎市。

半個多月來,浩浩老是喊「肚子疼」,經常玩著玩著,就捂著肚子叫「痛」,爸媽以為孩子只是尋常的肚子疼,沒有太在意。

就在一周前,一家人在家看電視,新聞裡講到了磁力珠的危害,浩浩的爸爸心裡一驚:之前給浩浩過一盒磁力珠,還是作為禮物送給孩子的。

浩浩爸爸馬上打開遊戲盒子一看,磁力珠的數量少了很多,孩子太小也說不清扔哪裡去了。他趕忙帶兒子去當地的醫院拍了X光,發現浩浩肚子裡有一串亮閃閃的磁力珠。

這可嚇壞了浩浩爸媽,趕忙開車把孩子送到了離家比較近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溫醫大附二院)。

4天前,浩浩被送來的時候,腸道已被磁力珠扭成了麻花狀,腹部有大量膿苔,還有不少糞水,腹部有四處大的穿孔,分別在胃、大腸、小腸的位置。

7月6日下午,小兒外科的主治醫生秦樂給浩浩做了腸胃修補術。

「磁力珠在腸道裡黏粘成團,光是小心分離磁力珠就花了半個小時,然後整個腸修補手術用了一個半小時。」秦樂醫生介紹,因為磁力珠的磁性很強,如果太用力分離磁力珠會導致腸壁破損更嚴重,所以整個手術只能小心翼翼進行。

「從手術的情況來看,孩子是分次吞下的這些磁力珠,一共取出32顆。」秦樂介紹,目前好好還在兒科住院病房,還需要幾天的觀察和恢復。

X光片拍到浩浩體內的磁力珠。

醫生:市場上磁力珠磁力甚至超標80倍

磁力珠作為一種兒童益智玩具,因可玩性高、可變換各種造型,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歡。殊不知,好玩的磁力珠一旦被兒童誤食,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

秦樂醫生介紹,國際上常用「高斯」作為磁力的單位,根據國際標準,兒童玩具的磁力不能超過50高斯,而市場上一般賣的磁力珠磁力高達4000高斯,比國際標準高出80倍。兒童誤食磁力珠後,它會穿過人體組織互相吸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阻塞,需要通過多次手術才可清除,一旦治療不及時,會造成感染性休克,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去年的時候,醫院也來了位兩三歲的小患者飛飛(化名),孩子送來時神志淡漠,腹部輕微觸碰就有哭吵,腹腔感染嚴重,開腹後腹腔內滲液很多,腹壁、腸管上到處都是膿苔。

送到醫院一查,孩子是因為吞下了許多磁力珠。

原來,飛飛家有兩個孩子,哥哥大概六七歲,磁力珠是家長買來送給大兒子玩的,當時爸媽還專門告誡哥哥,「磁力珠不能吃下去」。

哪知道哥哥沒有吃,反而把磁力珠當作「彩虹糖」餵給了2歲的弟弟吃,導致弟弟出現了很嚴重的胃腸穿孔。

雖然經過手術飛飛轉危為安,但是看到這些小患者的痛苦,醫生們連連慨嘆,心疼不已。

淘寶上有很多的磁力珠店鋪。

半年多17個孩子吞下磁力珠到醫院就醫

根據溫醫大二院的統計,半年以來,醫院兒童外科已經有15例因吞食磁力珠住院的孩子,基本上都造成了消化道穿孔,進而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等危重症。相比於去年一整年醫院收治14例,今年暴增的數據著實讓人擔憂。

「暑假已經開始,我們希望家長們能夠意識到磁力珠的危害,從根源上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秦樂醫生介紹,除了上半年的15例,今天又有兩個孩子因為誤食磁力珠被送到醫院救治。

磁力珠又被稱為巴克球,由幾百甚至上千顆球狀強磁石組成。這些彩磁球顏色各異,有亮銀、亮金、赤紅、寶藍等顏色,看起來很像糖豆,體積比巧克力糖還要小,直徑只有3到5毫米,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很容易把它們當成糖果吞下去。

小時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磁力珠十分暢銷。在網上購物平臺搜索磁力珠,不少店鋪中,磁力珠打著「狂暑季」的標籤,月銷量都在幾百至上萬不等。有些網店裡,會在商品詳情的不顯眼位置註明「禁止兒童使用玩耍」。

不過記者注意到,所謂的禁玩年齡並不一致,從「8歲以下」至「14歲以下」不等,需要在成人監護下使用。註明「巴克球屬於強磁物品,誤吞食,如不慎吞食請立即就醫。」

醫生建議,家裡買過磁力珠玩具的最好帶孩子去做個檢查

「有些孩子可能從小到大都會玩,家長以為磁力珠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卻不知道吞食之後的危害性。」秦樂醫生介紹,孩子常常把磁力球當作彩虹糖吃下去,「不是一整串吃下去的,而是一顆一顆分批吃進去,最後導致腸胃穿孔。」

磁力珠最大的危害就是,孩子分批將磁力珠吃進去後,由於先後吞服的磁力珠處於消化道的不同位置,彼此吸附。消化道由於被磁力珠壓迫缺血,最終導致壞死和穿孔。一旦穿孔發生,大量的消化道內的食糜和糞便就會流入原本潔淨的腹腔,引起嚴重的感染,甚至導致死亡。

在特殊情況下,磁力珠導致的穿孔會被周圍組織緊密包裹,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出現腹痛、發熱、嘔吐等家長能察覺到的症狀,但這個並不意味著沒有關係,因為腸管損傷也有可能在孩子日常活動中因為磁力珠摩擦、振動等情況突然加重,引起更為嚴重的症狀和後果。另外,醫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一些特殊醫學檢查(如核磁共振)時,也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風險。

根據溫醫大二院的統計,上半年15個誤食磁力珠的患兒,最小的不到3歲,最大的11歲,最集中的年齡段是在2-5歲,其中男孩9例,女孩6例。

「這類玩具應該像暴力玩具一樣,禁止生產和銷售,家長們根本意識不到誤食之後帶來的危害。」秦樂醫生說,儘管磁力珠的玩具使用說明裡有標註年齡限制,但仍然阻擋不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去購買。

秦樂醫生建議,如果家裡已經購買了此類玩具的,家長們最好帶孩子去附近醫院拍個X片,以避免小朋友誤吞磁力珠卻一直未發覺。

近年來,兒童外科處置的異物,除了磁力珠之外,還有水寶寶、大頭針、紐扣、棗核等。一旦發現孩子誤食異物後,要儘早去醫院處理,不要超過24小時。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相關焦點

  • 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這種玩具很危險
    (原標題:貴州5歲男孩吞下123顆磁力珠被緊急送醫!這種玩具很危險)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近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收治了一名誤食磁力珠的5歲患兒,經過4個半小時的手術,醫生最終從孩子體內取出了123顆磁力珠。
  • 福建1歲女嬰誤吞磁力珠致8處腸穿孔
    「陸續有十多例小孩誤吞磁珠的事件發生,基本每個月都有類似的患兒,輕則通過胃鏡取出,重的因腸穿孔、腸梗阻導致化膿性腹膜炎及腸壞死,最後不得不行腸切除。」近期,福建省立醫院頻頻接收到孩子誤吞磁珠的病例,兒外科湯坤彬醫師希望大家能對此事引起重視!
  • 山東5歲孩子11處腸穿孔,至今未脫離呼吸機…罪魁禍首又是它...
    曲宏懿介紹,腸穿孔後,腸道內的腸液就會流入腹腔,造成嚴重的腹腔感染。而手術中,從鑫鑫腹腔裡就引出近1000毫升的膿性腹水。因為磁力球在鑫鑫不同節段的腸管卡壓在一起,已造成他大大小小的腸穿孔多達11處。「不過,好在這些穿孔都相對集中。」如果直接修補穿孔的話,術後有可能出現穿孔的不癒合,會再度出現腸漏的問題,孩子還要面臨二次手術。
  • 廈門一男孩把彩色磁力珠當「糖果」吞下 所幸發現及時
    近日,貝貝分次吞下了磁力珠,被帶到廈門市兒童醫院檢查。  把彩色磁力珠當「糖果」吞下  貝貝的同學跟他分享自己的新玩具——彩色的小珠子,它們會吸在一起,可以擺出很多造型,好玩極了。看著手裡漂亮的珠子,貝貝突然想到了彩虹糖,於是放嘴巴嘗了一下,珠子一下滑進了肚子,當時有點肚子痛,但他沒有在意。
  • 成都2歲寶寶誤吞27顆磁力珠 醫生呼籲:讓孩子遠離危險玩具!
    10月11日,2歲的小傑(化名)翻耍著最感興趣的磁力珠,玩著玩著就開始慢慢的將珠子往嘴裡放,並一粒一粒的吞咽下去,而家長卻渾然不知。等小傑告訴家長時,捏在手裡的27粒珠子已被小傑全吞下肚子了。這時家長才猛然意識到出事了。
  • 2歲女童胃裡取出51顆磁力珠
    磁力珠被作為減壓益智玩具,可以隨意凹造型,受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喜愛。日前,2歲女孩麗麗(化名)把五顏六色的磁力珠當成「糖果」吃,導致嘔吐和腹痛,被家人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救治。胃腸新生兒外科醫生通過急診手術,從小女孩胃中取出51顆磁力珠!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磁力珠因為可以隨意造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最近這些日子,蘭蘭爸爸為了孩子肚子疼的事到處奔波。原來從11月8日開始,女兒蘭蘭就開始腹痛不止。
  • 3顆磁珠在1歲男孩肚子裡待了4天險致胃穿孔
    涵涵(化名)是個剛滿一歲的小男孩。4天前,調皮的涵涵不小心吞下了數顆磁珠,雖然立即被大人摳出了幾顆,但還是有3顆被吞下去了。經過4天觀察,3顆磁珠遲遲沒有被排出。涵涵爸媽帶孩子到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複診時,遇到了在此坐診的杭州市兒童醫院專家陳雲龍副主任醫師。
  • 小珠子大危險 兩歲女童誤食51顆磁力珠
    日前,兩歲女童誤把磁力珠當成糖果吃下肚,通過急診手術,從小女孩胃中取出了51顆磁力珠。「磁力珠全部在胃裡面,形成一團,沒法通過幽門進去十二指腸,才造成孩子嘔吐。」通過觀察腹部平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胃腸新生兒外科郭振華副教授分析,磁力珠在女孩體內至少停留了一天時間。由於磁力珠的吸力強,如果在體內時間較長,磁珠中間會嵌頓入部分胃壁,造成胃壁缺血壞死,出現胃穿孔,導致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殺手」——磁力珠。  「嘗嘗五彩豆味道」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頗受一些家長和兒童喜歡。
  • 2.3克可致死!家有這6類玩具趕快扔
    發現,這四款「史萊姆」水晶泥全都含有硼砂,而且相關劑量超標,最大超標量達到歐盟標準近3倍。要知道,硼砂作為劇毒物質,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都早已被禁止其作為食品添加劑。而且就算人體只吸收少量的硼酸,也會影響食慾,造成抑制營養素吸收的後果。如果玩「史萊姆」水晶泥時,孩子誤食或接觸口腔、皮膚破損處,就極容易被吸入體內,引起中毒!
  • 3歲娃肚子痛不想吃飯,去醫院一查……醫生怒問「是真有魔力」嗎?
    "這磁力珠難道真有魔力?那麼多娃喜歡。又一個寶寶受害了。"連夜做完手術後,5 月 7 日早上,金華市中心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胡東來發了一條朋友圈。孩子嘔吐腹痛,體內竟然有一串"手鍊"6 日晚,一名 3 周歲的小女孩被家人從江西老家送來金華市中心醫院急診。孩子已經吐了一天,看起來懨懨的,哭個不停。" 4 日那天,小孩子玩磁力珠吞進去幾顆,當時奶奶看見了,及時摳出來 2 顆。"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偏偏很多家長還當好東西網上曾有一段視頻,專門講解為什麼磁力珠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列舉了好幾大危害。有寶媽看過後想起自家孩子也喜歡玩這個,就隨口問了句,沒想到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都吃下過數顆磁力珠。
  • 澳大利亞女嬰吞下32顆球型磁鐵後發高燒,經手術後竟奇蹟般存活
    圖:X光片 據英國《太陽報》5月6日報導,4月中旬,澳大利亞一名女嬰在玩耍時無意識吞下32顆球型磁鐵,經過手術後,目前正在康復中。 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18個月大的伊莫金·弗格森吞下磁鐵後不得不進行緊急手術,幸運的是,醫生現已將這些致命鋼珠從她的胃部和腸道中全部取出。
  • 兩名11歲男童將磁力珠塞入尿道,專家:兒童兩性教育待加強
    1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獲悉,最近該院兒泌尿外科3天裡收到了兩例同為11歲的患兒病例。醫學專家提醒家長,全方位提升孩童安全意識,尤其是對於青春期孩童對性的好奇心,應該加強引導。院方透露,第一例11歲患兒是因為反覆尿路感染前來就醫,他從2019年9月份起開始出現尿路感染症狀。
  • 澳洲一歲女孩腹痛劇烈急做X光,胃和腸道竟查出32個磁鐵球
    據悉,這名吞下磁鐵的女孩名叫伊莫金·弗格森(Imogen Ferguson),十八個月大的她在母親不注意的時候,竟吞咽了32顆磁鐵滾珠,送醫後醫生趕忙為她做了緊急手術。據報導,事發前,伊莫金的母親把她和她四歲的姐姐留在一起,並離開了一會兒。沒過多久,小女孩就出了意外。
  • 奪命玩具要警惕,1歲寶寶腹中驚現大量磁力珠
    冷曉晨醫生作出初步判斷後,馬上請柳忠鋒副主任醫師一同會診,最終超聲診斷為:患兒消化道內異物(20-30枚磁力珠的可能)合併腸梗阻、腸穿孔、腹腔積液。並第一時間通知臨床,為患兒進行腹部平片檢查,結合腹部平片情況,診斷更加明確。
  • 5歲孩子11處腸穿孔,罪魁禍首竟然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玩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導躺在兒科重症監護室裡的鑫鑫(化名),看上去十分脆弱,11處腸穿孔、切掉了15公分腸子,由於肺部感染嚴重,至今還未脫離呼吸機……但經歷了這麼多,他總算又「活」了過來,生命體徵已漸趨平穩。而差點就要了鑫鑫性命的罪魁禍首,竟又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玩的磁力球。
  • 磁性玩具致兒童「腸穿孔」?明智的父母買玩具注意這幾點
    波妞老爸在網上看見這樣一則新聞,山東濟南有一位名叫琳琳的小女孩,剛剛一歲多,琳琳跟她父母一家三口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但是最近有段時間,父母發現女兒總是不吃飯,並且出現嚴重腹痛嘔吐的症狀。父母帶琳琳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琳琳腹部已經存在重度腹腔感染及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