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9日訊(通訊員 從昕) 5月25日,濱醫煙臺附院接診了一位因頻繁嘔吐一天、無排便的患兒,該患兒18個月齡大,就診時體貌痛苦,無法清楚表述自己的病史,家長也不清楚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及時的超聲診斷
超聲醫學科冷曉晨醫生緊急為患兒做超聲檢查,發現患兒腹腔小腸腸管明顯擴張,出現了嚴重的腸梗阻表現。經過反覆認真掃查,最終在患兒右下腹發現了梗阻點並懷疑腸腔內存在異物。
冷曉晨醫生作出初步判斷後,馬上請柳忠鋒副主任醫師一同會診,最終超聲診斷為:患兒消化道內異物(20-30枚磁力珠的可能)合併腸梗阻、腸穿孔、腹腔積液。並第一時間通知臨床,為患兒進行腹部平片檢查,結合腹部平片情況,診斷更加明確。
找到「真兇」
確診後的患兒及時進行了手術。術中發現「真兇」磁力珠已經穿透腸管,導致腸穿孔。醫生說,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如果此前診斷不及時,患兒極有可能因急性腹膜炎而發生休克,後果不堪設想。
目前,患兒術後生命體徵平穩,恢復良好。家長很是感激濱醫煙臺附院超聲醫學科對寶寶做出的正確診斷,同時對醫院的診療水平給予了高度的讚揚。而這也是濱醫煙臺附院診斷出的首例嬰幼兒吞服大量磁力珠病例。
後期據患兒家長描述,這些磁力珠可能是患兒6歲的哥哥陪弟弟玩耍時誤將這些磁力珠當成糖果餵給弟弟的。
嬰幼兒眼中的「糖果」
磁力珠又稱巴(百)克球,直徑約5mm,具有磁性,色彩亮麗,彼此可以相互吸引,排列組成各種不同形狀。
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些彩色珠子很像糖果,極易造成誤食。由於磁力珠停留在不同的腸道,相互吸引導致不同的腸管貼合在一起,腸管蠕動困難,從而出現腸管擴張、梗阻。蠕動的腸管因磁力珠的摩擦最終穿透腸管導致腸穿孔。因此呼籲廣大家長儘量不要購買此類玩具,一旦發現孩子誤食此類玩具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