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世上只有媽媽好》唱遍全國,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唱,簡短的歌詞讓人容易記住,朗朗上口的旋律很容易就能學會。可是現在,幼兒園的兒歌裡已經很少能夠看到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首歌最早出於1958年的一部電影《苦兒流浪記》,是其中的主題曲,由當時影片中年僅11歲的童星蕭芳芳演唱。
1988年,由臺灣拍攝的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再次啟用這首歌作為主題曲,影片1990年在全國放映,創造票房奇蹟,因為悲苦的劇情特別讓人感動,無數人在從影院裡出來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哭紅了眼睛。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簡單的歌詞把媽媽和孩子之間那濃厚的親情展現的淋漓盡致,聽者動容,聞者落淚,讓人無限感傷。
也正因為它極具催淚感染效果的歌詞和旋律導致了它註定在某些場合不適合播放和演唱。眾所周知,由於各種原因,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他們也許媽媽已經不在,也許父母已經離婚,也許並不能經常感受到媽媽的溫暖,如果再時常聽到這首歌,可以想像得到,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是每一個有愛心的人不願意看到的。
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它單方面渲染媽媽對孩子的愛,會直接影響到爸爸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進而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本文系春土隊原創,轉載請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