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記憶裡,《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兒歌就像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每次唱這首歌都能觸碰心靈的淚點。這首歌唱的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人性的美,歌曲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愛。從80年代走過來的觀眾,在記憶中都看到過集體揮淚的場面,那時看過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人們,都受到這首歌曲真愛的洗禮,進一步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電影《苦兒流浪記》和《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插曲,這兩部電影都是弘揚家庭倫理道德的片子。《苦兒流浪記》是1958年在臺灣上映的,在當年獲得年度票房冠軍。該電影是根據法國小說家Hector Malot的《苦兒流浪記》改編所拍攝的家庭倫理道德經典名作。這部影片感人至深,但由於拍攝時間較早,對於大陸觀眾來說並不是很熟悉,而熱衷電影的朋友也會記得影片中的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人們最熟悉的還是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攝製於1988年,是臺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拍攝製作的倫理悲劇片。該片是根據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改編的,故事情節十分感人。主要描述了留學回來的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在醫院開展工作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名精神病人竟然是自己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林醫生用一首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了母親秋霞塵封多年的記憶,最終母子相認,得以團圓。
故事十分感人,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鏡頭歷歷在目。林志強的父母被林府拆散之後,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在林家無法過平靜的生活,常偷偷回鄉下找母親。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志強回鄉途中躲在廟外避雨,大家都沒有找到,第二天找到的志強已奄奄一息。當觀眾看到這個鏡頭,心頭如此震顫,大家都落下了眼淚,志強尋母思母的感人鏡頭烙在了人們的心上。
在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渲染之下,風聲、雨聲、小孩的呼喊聲及哭聲等,聲聲撕裂著觀眾們的心扉,看到這裡大家都黯然淚下,抽泣聲在場內也時起時伏,那場景令人永生不忘。這部電影在大陸上映時,去觀看的人們都得帶上一塊手娟,走出電影院都能瞧見大家眼圈紅紅的,手娟也是溼溼的,顯然他們的心靈與影片中的感人情節進行了一次對接。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首曾唱哭多少人,流下多少淚的《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是那麼親切,還是那麼感人至深。愛是永恆的,母愛是最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