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訪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主持人小鈴 經典947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1956年,由作曲家劉熾譜曲,詞作家喬羽作詞的歌曲《我的祖國》隨著電影《上甘嶺》的放映為無數人所熟悉。其中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英雄主義氣概以及對祖國、家鄉的無限熱愛使它成為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經典,於作曲家儲望華而言也是如此。

時隔60多年,作為鋼琴協奏曲《黃河》的主要執筆人之一,曾經寫下多部廣受歡迎的鋼琴作品的儲望華接受上海音樂出版社的委約,創作了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作為獻給祖國的禮物。

2019年11月13日,單樂章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套裝版總譜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發,當晚由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張藝領銜上海愛樂樂團攜手青年鋼琴家孫穎迪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了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的世界首演。

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以鋼琴獨奏和樂隊協奏的形式,表現了對偉大祖國的讚頌和熱愛,對大好河山的讚美,對華夏人文情懷的謳歌。為此,經典947《名家與音樂》節目特別採訪了儲望華——這位名冠中外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名家與音樂》的主持人小鈴與儲望華

如何將歌曲《我的祖國》鋼琴化?

Q

創作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是怎樣的一個契機?

《我的祖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早已深入人心,我在2018年9月接到了上海音樂出版社的委約,如何把這首歌曲的內容、精髓通過鋼琴和樂隊的交織、交融、對話來表現,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儘可能地把歌曲的一些韻味在鋼琴上用不同音區、音域,不同色彩來表現。作為作曲家,一生的目標就是作品能讓更多的人聽到。

Q

談談您創作《我的祖國》的思路和創作特點?

《我的祖國》本身是一個民族性很強的歌曲。鋼琴這個樂器最大的特點是多聲性,具有多變的和聲與節奏。對中國作曲家來說,在鋼琴上表達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格,有很多東西需要去探索,因為過去的中國從來沒有這方面的音樂遺產留給我們,大多還是民族音樂或者傳統器樂作品。

把中國民間的本土文化遺產和歐洲的經典文化遺產有機地通過創作來結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漫長的,要通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挺喜歡《我的祖國》郭蘭英的原唱,我認為需要延續她演唱的基本風格,但在鋼琴上要有一些不同。

我更強調協奏起來是一種多維的、立體的感覺,既有柔美的、含蓄的一面;也有雄壯的、激昂的一面,剛柔相濟,把鋼琴樂器的特點發揮出來。

鋼琴協奏曲和一般鋼琴獨奏曲不一樣,鋼琴的聲音不能被交響樂團給淹沒。鋼琴在整個作品中一直是一個領軍指引的聲音,這也是寫作鋼琴協奏曲當中很重要的一點。

從《黃河》到《我的祖國》

得益於原歌曲優美旋律

Q

50年前,您作為創作小組的一員將《黃河大合唱》參與譜寫成了一首鋼琴協奏曲,如今,您又把歌曲《我的祖國》譜寫成了鋼琴協奏曲。談談您的創作感想?

《黃河》鋼琴協奏曲寫於1969年到1970年,有著時代烙印,而且是一個集體創作。《黃河》一直受到觀眾們的厚愛,這要歸功於原作者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表現了抗日戰爭年代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正是延續了《黃河大合唱》的基本風格,才能使《黃河》鋼琴協奏曲一直久演不衰,受到人們的歡迎。

同樣,今天的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也是要仰仗喬羽的歌詞,劉熾的旋律。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寫了一批作品,並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地的音樂院校都把它作為教材使用。大學畢業以後又寫了《解放區的天》、《翻身的日子》。特別是在1965年,我跟殷承宗一起共同創作了雙鋼琴曲《農村新歌》,並在北京首都劇場演出,獲得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讚譽。

這些創作經歷都為後來創作《黃河》鋼琴協奏曲做了很好的鋪墊。

我認為鋼琴協奏曲創作的最大要求就是「可彈性」,一定要能在鋼琴上彈起來順手。

從歐洲音樂歷史發展來看,很多鋼琴協奏曲的作曲家本身就是很優秀的鋼琴家,比如莫扎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等。當然也有作曲家請來優秀的鋼琴家幫助完善,比如柴可夫斯基請來了鋼琴家魯賓斯坦幫助他深化和更好地發揮了鋼琴的部分。

我覺得寫器樂作品,比如長笛、小提琴甚至民族器樂,首先要對特定樂器的演奏有了解,才能最大地發揮它的特點。

儲望華《薩克斯協奏曲》

Q

您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原創曲,一類是改編曲,還有一類是您到國外學習許多現代技法後新的創作。對於這些不同類型的創作,可否談談您的體會?

我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主修鋼琴,又非常喜歡創作、改編,所以逐步走上了專業作曲的道路。實際上在1980年之前,我還沒聽過一堂正兒八經的作曲課,自學創作有20年之久。

儲望華演奏《午後西湖即興曲》

1959年,我大一的時候創作了鋼琴獨奏曲《江南情景組曲》;大三時又寫了一批前奏曲、練習曲等。所以儘管我在鋼琴系,但我一直沒有停止過創作。我在聽一首作品時還會額外留心它的創作理念、風格結構等等,因為這些理論可以指導我的創作和改編。

後來,我跟隨當時的副院長、作曲系系主任姜定仙教授接受了近兩年時間一對一作曲課學習,1982年取得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音樂碩士的獎學金,在那裡我終於系統地學習了作曲,也寫作了幾部不同形式的交響樂,同時也學習了12音序列等20世紀的現代作曲手法…

年輕時的儲望華

我的第一個正式出版和發表的鋼琴作品是1959年創作的鋼琴組曲,到現在我也創作和改編了很多的作品,比如鋼琴獨奏《茉莉花幻想曲》、《新疆隨想曲》、《二泉映月》、《南海小哨兵》,再早一點的還有《解放區的天》、《翻身的日子》等。

整個實踐創作的過程就是學習民間音樂和繼承西洋傳統的交融過程,是一個漸進的發展。同時,我要在實踐中去體會聽眾的反應,哪些是聽眾喜歡聽的,哪些是自己還不夠的。到現在為止,我依然在不斷學習、自我挑戰。

撰文:小鈴

原標題:《「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訪鋼琴協奏曲《我的祖國》作曲家儲望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郭蘭英《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郭蘭英和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於1959年錄音。收錄於中國唱片集團公司1984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獨唱選》中。此歌曲也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它不僅獲得了1989年第一屆金唱片獎,更是成為了人民群眾心中愛國主義歌曲的翹楚之作。
  •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那些抗美援朝背後的故事,含淚...
    那是名副其實的「金剛川」——一條由血肉之軀鑄成的橋梁。  不得不承認,無論死守上甘嶺,還是強渡金剛川,在紙面實力上,我們都遠遠不及美軍。我們的戰士渴望喀秋莎的武力支援,我軍的橋是蟬,敵軍的榴彈炮是螳螂,我軍的喀秋莎則是黃雀。然而沒有人可以否認,最終讓我們的代表坐在板門店裡籤字的,不是我們的武器裝備,而是我們的信念、勇氣和意志。
  • 「一條大河」流淌出的故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第十二放映室,《我的祖國》作曲劉熾之子劉欣欣一邊唱起父親的作品,一邊講述著「一條大河」流淌出的故事……歌曲《我的祖國》,是長影拍攝的抗美援朝故事片
  • 4K超高清彩色修復版《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經典歌曲《我的祖國》出自1956年的黑白影片《上甘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首次利用4K+AI影像修復技術,為插曲《我的祖國》「上色」!看視頻↑
  • 《我的祖國》緣何風靡全國
    影片《上甘嶺》中護士王蘭歌唱《我的祖國》【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鮑宇雁】「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印刻在幾代人腦海中旋律,每每響起,便會讓人回憶起電影《上甘嶺》,這是我國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它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 導演找劉熾給《我的祖國》譜曲劉熾:這歌詞對不住偉大的抗美援朝
    每到節日,特別是國慶節,《我的祖國》就到處響起,往往聽得人熱淚盈眶。這首經典的歌曲,旋律抒情又激昂,歌詞深情又上口,穿越這麼多年,成為一代經典。大家都知道《我的祖國》這首歌,原本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它的誕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 全球南航人同唱一首歌《我的祖國》!
    青春,為祖國歌唱! 刷爆了南航人的朋友圈 南航人齊聲歌唱 用歌聲傳遞南航人的愛國情、報國志 如今,南航人再次放聲歌唱 一首《我的祖國》
  • 著名歌唱家張也身著軍裝,含淚演唱《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一首無比經典的《我的祖國》,陪伴著幾代中國人的成長。在《在黨的旗幟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上,張也還罕見穿上了軍裝,與中國人民解放軍66284部隊共同演繹了《我的祖國
  • 《我的祖國》:一首與戰爭無關的戰爭歌曲,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所有的回答中,點讚量最高的就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1956年這首歌問世之後就傳唱遍中國的大江南北,成為觸動每個中國人的愛國歌曲。而作為這部電影的插曲,《我的祖國》中沒有寫關於戰爭的隻言片語,有的只是對祖國山河的無比熱愛之情: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 《我的祖國》永遠讓人熱淚盈眶,來聽聽這首歌創作背後的故事
    《我的祖國》的詞作者喬羽2019年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再次唱響《我的祖國》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難忘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
  • 這個臺劇片段,歐陽娜娜的爸爸出現時,bgm是《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 最近,《我的祖國》這首歌被臺灣當局拿來各種做文章,威脅完歐陽娜娜,又去深挖其他哪些臺灣藝人曾經演唱過這首歌
  • 壓軸領唱《我的祖國》,廖昌永、周旋、金婷婷、易烊千璽唱響「飛天...
    點擊可觀看視頻 頒獎典禮上,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攜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旋、金婷婷,以及青年歌手易烊千璽壓軸領唱,用一曲無比經典的《我的祖國 視頻:廖昌永、易烊千璽、周旋、金婷婷壓軸領唱《我的祖國》 作為常駐舞臺的歌唱家,廖昌永、周旋、金婷婷都曾多次在大型晚會或舞臺上演唱過《我的祖國》,我們都比較熟悉。
  •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彩色4K超高清修復完整版【動圖和視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首次利用4K+AI影像修復技術,特別推出《我的祖國》彩色4K超高清修復版,給時光上色,為歲月拂塵 而其中的插曲《我的祖國》則用優美的旋律表達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和家鄉的深切思念
  • 從《我的祖國》《英雄兒女》歌詞,談詩歌的情境
    《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圖片來自網絡《英雄讚歌》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身忘死保和平。
  • 《我和我的家鄉》:風吹稻花香兩岸,藝術家回到鄉下去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是截然不同的作品。雖然仍然是目前電影市場中票房口碑雙雙穩健的主旋律題材,但其和以往的最大的不同是,用喜劇的方式講述通常以崇高的語調和悲劇的形式為主的家國題材。當然在歡笑之餘,感動常在。從這個方面說,《我和我的家鄉》也算是開創新風。
  • 歲月如歌|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音樂響起時,你的回憶裡,流淌著多少歲月的痕跡?曾經,為了取得戰役的勝利,王成高喊:「向我開炮!」曾經,為了甩掉貧油的帽子,王進喜振臂高呼:「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跨年晚會落下帷幕,《我的祖國》、《少年中國說》太燃太好哭了!
    結束兩天了,很多旋律依然在腦海裡難以忘懷,舞美創意、歌曲環繞,「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少年強則國強,跟許多觀眾一樣,在2020年這樣特別的一年,看得人無比激動,聽得人熱淚盈眶。」今年各家跨年演唱會都奉獻了經典曲目,但能讓人聽的一身雞皮疙瘩的,當屬江蘇跨年中韓紅一首《我的祖國》。
  • 膾炙人口的《我的祖國》竟來自河北民歌,田漢還在中間「插了一腳」……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每當熟悉的歌聲響起,人們總會想起那心潮澎湃的年代。
  • 《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歌詞誕生的過程竟是如此相似!
    《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祖國》都是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的歌唱祖國的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兩首歌的歌詞創作經過,竟然是如此的相似!1956年,喬羽接到任務趕到八一廠為電影《上甘嶺》創作歌詞。望著波濤滾滾、無比寬廣的長江,嗅著從江畔田野中吹來的陣陣稻香,一種寫作的衝動不可抗拒地產生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幾乎是一揮而就,膾炙人口的《我的祖國》便在喬羽的筆下誕生了。沙蒙再次來到喬羽的住處,接過喬羽無奈遞上的稿子看了足足半個多小時後,突然猛拍一下大腿說了一句:「好,就要這個!」
  • 喬羽:為祖國而歌
    愛黨、愛人民是他畢生的追求,「愛我中華」是他所有歌曲的主旋律。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是1956年喬羽為電影《上甘嶺》創作的插曲——《我的祖國》。這首歌唱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