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一首與戰爭無關的戰爭歌曲,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2020-12-22 數學輕鬆學課堂

看過一則新聞,新華社曾在知乎網上發起過一項問答活動,名字就叫做「你好中國·問答70年」,作為該活動的首席提問官,胡歌提了一個觸及每個中國人內心的問題:「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所有的回答中,點讚量最高的就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1956年這首歌問世之後就傳唱遍中國的大江南北,成為觸動每個中國人的愛國歌曲。

電影上甘嶺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演唱,是為電影《上甘嶺》而做的插曲。這首歌有個大背景——抗美援朝,14萬中國人民志願軍長眠在異國他鄉,戰爭慘烈程度難以想像。而作為這部電影的插曲,《我的祖國》中沒有寫關於戰爭的隻言片語,有的只是對祖國山河的無比熱愛之情: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這首歌的歌詞寫得頗有講究,歌詞前半部分平淡樸實,親切感人,後半部分引出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營造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感情氛圍上非常成功。個人覺得這種歌詞的寫作手法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文學巨著《詩經》裡面的名篇。很像《君子於役》裡面的賦比興的寫作手法,單就歌詞而言,《我的祖國》歌詞中描寫的是平常易見的一些景物,包括那大江大河,高山流水,還有那平靜祥和的勞動場景,讓人自然而然就由眼前壯麗的山山水水聯想到偉大的祖國山河,感情自然升華,由景到情,水到渠成,這就造就了這首不朽的愛國主義歌曲;《君子於役》中每一闕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描繪了安寧祥和農村晚景,飛鳥歸巢,雞鴨進圈,牛羊緩緩下山,炊煙嫋嫋升起,夕陽漸漸西沉,這一幕幕都是自然景色,毫無雕刻的痕跡,但這畫面卻極其的溫馨感人,這一幕幕都是在深深的感染著讀者,後一刻就是思念遠徵未歸的家人,通過前面的對景色的渲染,最後一刻的抒情也顯得水到渠成。

江山如此多嬌

《我的祖國》這首歌感人之處就在於即使是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聽到一條大河波浪寬也會忍不住眼圈一紅,鼻尖發酸。有段時間在B站上看到一部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一口氣從開頭一直看到最後,在看志願軍遺骸歸國那段剪輯的時候,眼淚就關不住閘一樣。

志願軍遺骸歸國
我的祖國

一首歌曲如果能吸引一群人,那就是它確實有過人之處,如果一首歌曲能引起一個國家的一代人共鳴,那絕對是成功之作了,《我的祖國》就是這樣的成功之作了。戰爭年代遠去,山河故土猶在,國泰民安之下,這首歌更讓人動容

相關焦點

  • 《我的祖國》永遠讓人熱淚盈眶,來聽聽這首歌創作背後的故事
    《我的祖國》的詞作者喬羽2019年元宵晚會上,90歲高齡的歌唱家郭蘭英再次唱響《我的祖國》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難忘的記憶,封存在內心深處。
  • 為什麼《我的祖國》最令中國人熱淚盈眶?答案震撼人心!
    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  1  時間會湮沒許多記憶,但有些其實並未消失,只待一個密碼,頃刻激活。對於中國人來說,《我的祖國》這首歌,就是一個激活集體記憶的「密碼」。他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而祖國也因為他們在上甘嶺的堅持,凝聚了無數國人的心,愛國主義熱情,若火焰熊熊燃燒。上甘嶺,是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高地,從此成為一種再大困難能奈我何、強敵當前敢於勝利的精神象徵。
  • 一首愛國詩篇,終成一代經典歌曲,揭秘《神聖的戰爭》背後的故事
    有這樣一首歌曲,它在二戰的炮火中誕生。經過七十餘年的傳唱,從一首簡單的戰爭動員歌曲,變成了一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不朽之作。當每一年的勝利日和國家慶典到來時,這首振奮人心的歌曲都會在大街小巷中被無數國民所傳唱。
  • 神聖的戰爭(前蘇聯歌曲)
    (副歌)4、祖國遼闊的天空,不許敵人闖進,祖國廣大的土地,不許敵人蹂躪。(副歌)5、用槍彈射中那魔鬼的頭顱,把一切人類的叛徒,都送進墳墓。(副歌)副歌:讓正義的憤怒像巨浪滾滾沸騰,進行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
  • 山東省三代歌唱家隆重推出——原創公益歌曲《祖國知道》
    從1月31日到2月15日,從創意策劃,到遠程統籌,經歷了這麼多天、這麼多人的無私付出,李百華教授感慨萬千:「我們這支首次合作、臨時組建的合作團隊成功了!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手拉手、肩並肩,日日夜夜地共同戰鬥過!相信,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這次偉大的戰疫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 一首樸實的童聲歌曲感動無數人
    未來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劉夢夢)「媽媽,媽媽,好多人回家你卻離開家。媽媽,媽媽,多少次夢見你最美的笑容  等那春暖花開,平安回到家」。這是近日發布的童聲公益歌曲《最美的媽媽》的歌詞。  歌曲一經發布,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在網上和媒體廣泛傳播。  王厚明告訴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東支援武漢醫療隊「請戰」出徵,勇敢「逆行」,一批批的醫務隊員舍小家為大家,詮釋人間大家,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一直以來致力於公益歌曲創作的他,想著要用音樂的方式為這種精神鼓鼓勁。
  • 巴赫慕託娃夫婦作品《戰爭之歌》——我們有許多事情,要講給祖國聽聽.戰爭留下難忘經歷,撞擊所有人心靈.
    我們有許多事情 要講給祖國聽聽。 戰爭留下難忘經歷 撞擊所有人心靈。2.暴風雪並沒有停止, 陣地上彈雨槍林。 前線的女友在等待, 度過了戰爭風雲。 我們那親愛的祖國 走過了炮火煙塵 我們用無畏的雙臂, 守護著城市鄉村。
  • 三代歌唱家傾情演繹 「十八勇士」攜手上陣——原創公益歌曲《祖國...
    從1月31日到2月15日,從創意策劃,到遠程統籌,經歷了這麼多天、這麼多人的無私付出,李百華教授感慨萬千:「我們這支首次合作、臨時組建的合作團隊成功了!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手拉手、肩並肩,日日夜夜地共同戰鬥過!相信,在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這次偉大的戰疫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 最新戰爭大片, 感人的伊拉克戰爭人狗情未了
    主要講述參軍的海軍陸戰隊下士梅根·利維與軍犬雷克斯奔赴伊拉克戰爭前線,在兩年間完成數百次任務,拯救無數人生命的故事。所以說可被稱作是「一條狗的使命」的伊拉克戰爭版。現實生活中的梅根·利維與軍犬雷克斯很多人都希望大學選擇一個離家很遠的地方,甚至畢業後工作也要擠在北上廣這樣的人堆兒裡。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想把我唱給你聽,超好聽的俄羅斯戰爭歌曲
    你喜歡聽俄羅斯歌曲嗎?《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裡出現了好幾首俄羅斯歌曲。其中,熱尼亞吉他彈唱的歌曲名字是《無論生活中有多少別離》,我覺得特別好聽。雖然,聽不懂歌詞,但是特別喜歡那樣的調調。我覺得,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最早聽過的俄羅斯歌曲應該是《喀秋莎》和《小路》。
  • 歌曲《我的祖國》詞作者喬羽:這條大河是中國人共同的記憶
    喬羽近照「希望電影沒人看了,歌還有人唱」電影《上甘嶺》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取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敵我雙方動用了10萬餘兵力,鏖戰43天,激烈程度在戰爭史上實為罕見,這場戰役也徹底改變了朝鮮戰場的形勢。電影《上甘嶺》海報「為電影《上甘嶺》插曲寫詞時,我才29歲。
  • 《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激蕩愛國情懷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歌唱節目《我愛你,中國》中,近3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匯聚天安門廣場,共同觀看莊嚴的升國旗儀式。在歌曲原唱、84歲高齡的歌唱家葉佩英和歌手蔡國慶的領唱下,大家同聲高歌,盡情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 另一場「抗美援朝」:《傳記文學》10月號新刊推出封面專題「戰爭與...
    其中,以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巴金的《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電影《上甘嶺》、歌曲《我的祖國》為代表的一批抗美援朝文藝作品聚焦戰爭環境中的典型事件、人物及其互聯關係,表現出了足以感染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向內深度指涉的而向外又大幅拓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抗美援朝戰爭已成歷史,但抗美援朝文藝永不過時。
  • 抗美援朝歌曲:受訪者最愛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受訪者主要通過影視作品和媒體報導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當年那些振奮人心的歌曲,至今依然在傳唱。
  • 歌曲《歌唱祖國》誕生記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和我的祖國,像海和浪花一朵」……為什麼這些歌曲,年代再久遠,一聽仍會心潮澎湃?為什麼這些歌曲,即便很久沒聽,旋律一響,仍會熱淚盈眶?  因為這歌聲中有家國,有她的篳路藍縷,有她的艱辛曲折,有她的拼搏奮鬥,有她的欣欣向榮;因為這歌聲中有風雲,有一代代人的血和淚,有無數人的悲與歡,有一個民族的屈辱與自信,有一個國家的光榮和夢想。  這是歷史之歌,也是未來之歌。
  • 為何《我的祖國》成為最感人的歌?
    新華社發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眾多網友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首歌——《我的祖國》。一時間會湮沒許多記憶,但有些其實並未消失,只待一個密碼,頃刻激活。
  • 《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這些歌曲竟是這麼誕生的!
    上周王菲獻唱了《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70周年的慶賀氛圍濃烈,身邊突然颳起了一陣聽愛國歌曲的熱潮,從各個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都被翻了出來。於是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都在哼,一個人哼其他人也跟著哼,最後就哼成了大合唱。網友紛紛表示「已經被洗腦」。
  • 戰歌故事|歌曲《我的祖國》詞作者喬羽:這條大河是時代,也是歷史...
    《我的祖國》因電影《上甘嶺》而誕生,但歌中所表達的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真摯情感,使之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的記憶。 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文旅中國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我的祖國》詞作者喬羽,聽他為我們講述《我的祖國》和他的故事。
  • 震撼人心的《我的戰爭》女神王珞丹淚灑現場
    《我的戰爭》顯然突破了這三道關,把一部主旋律戰爭片拍出了人味,借一個連隊的士兵給人民英雄塑起了豐碑,這部電影,讓革命不單單是一個口號,雕塑,而真實地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面孔,一段段濃烈的感情,這樣的手法比以往戰爭片更真摯生動,貼近人心。
  • 魯迅年輕時的一首詩,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最後一句讓人熱淚盈眶
    1902年,魯迅去日本留學,身處異國他鄉感慨萬千,此期間寫下一首詩,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最後一句讓人熱淚盈眶。《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從題目可看出,是魯迅為自己創作的一首詩,當年他年僅22歲,離開親人留學海外。作為愛國才子,魯迅時刻關心國家發生的一切,舉目無親的孤獨能夠忍受,卻忍受不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舉動。眾所周知,1900年的時候,發生八國聯軍侵華事件,當時魯迅十九歲,此後動蕩不安、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