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的寶寶吐奶最嚴重,幾乎都是噴射狀,護理要注意這5點!

2020-12-28 欣媽育兒經

說到新生兒護理難題,最常見的就是寶寶吐奶,尤其對新手媽媽來講,看到寶寶呈噴射狀,直接從喉嚨裡往外噴奶,肯定會被嚇壞了。

@程七七:我家寶寶才2個月大,正在經歷一天吐兩次,每次能吐出來100毫升,吐完馬上就要找奶吃,像餓了一天似的,不給吃嘴巴就像撥浪鼓一樣。

@雨傘姑娘:我家寶寶3個多月了,每天晚上入睡前那頓奶,必須要吐,而且是噴射狀,弄的床單上哪裡都是,吐得我懷疑人生。

@蝴蝶夢:同樣的餵養方式,我家老大幾乎不吐奶,在餵養方面沒有操太多的心,但是老二一點都不省心,已經吐了兩個月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不吐。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吐奶實際上是嬰兒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從我接觸過的這些寶媽當中可以發現,90%以上的寶寶都曾有過吐奶現象,只是有些嚴重有些不嚴重。寶寶吐奶通常由以下三個方面原因所致:

1、生理原因: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容量本身很小,而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無法像成人一樣關閉,連接小腸處的幽門比較緊,加上新生兒吃奶時會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反流,所以才引起吐奶。

2、疾病原因: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比如寶寶的身體或胃腸道有病症,或者是器官有畸形發育等,需要通過檢查才能確定。

3、其它原因:餵養方式不當,比如寶寶吃奶太多,吃奶後沒有拍隔,吃奶後馬上平臥等。

如果你無法確認寶寶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可以觀察這幾點:

寶寶吐奶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有發燒的症狀,最近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寶寶近期吐奶,已經導致體重明顯下降,或者是一邊吐奶一邊咳嗽,嘔吐物裡面有褐色或綠色,噴射長度達到了79~80釐米以上,媽媽就要小心了,需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多大的寶寶吐奶最嚴重?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吐奶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通常嬰兒吐奶是從滿月到四個月之間,這三個月是最嚴重的階段,少數會持續到六個月,極少數會持續到一周歲。只要經歷了最嚴重的階段,往後寶寶會越來越好轉,也就是吐奶的次數會減少。

所以,家長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過於擔心害怕,因為這只是一種生理性吐奶。不過,在最嚴重的階段,要做一些防護措施,避免每次都手足無措。

另外,需要提醒一點,吐奶和嘔吐是有區別的。嘔吐是指胃裡面的食物,被強行擠壓進入食管,並通過口腔吐出。而吐奶僅僅是胃裡面的食物輕微反流進入口腔,並且會伴隨打嗝出現。嘔吐和吐奶最大的區別就是,吐奶一般沒有不適感,寶寶不會因為吐奶而哭鬧、煩躁等。

寶寶吐奶,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1、注意餵奶姿勢

有些寶寶吐奶就是因為餵奶姿勢不對,比如有些媽媽為了省勁,就讓寶寶平躺著吃奶,這樣做特別容易引起奶水反流。一般建議給寶寶餵奶時,媽媽要把寶寶抱在懷裡,頭高腳低,這樣寶寶吃奶後不易吐出。

2、餵奶後即使拍隔

給寶寶餵完奶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拍隔,建議把爸爸豎起來,讓寶寶趴在你的肩膀上,用你的手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並且從上往下撫摸,寶寶很快就會打嗝。

3、選擇合適的奶嘴

奶嘴的形狀分好多種,有的寶寶用圓形不易吐奶,有的寶寶用扁型不易吐奶,這個要自己去試驗。另外,就是選擇奶嘴開孔的大小,太小或者太大都不行,容易讓寶寶吸入空氣。

4、奶量要適中

千萬不要貪多,有些寶媽為了讓寶寶長快一點,就希望寶寶多吃點,這樣做非常錯誤。新生兒胃容量小,特別適合少量多餐,況且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還容易脹氣,然後就會導致吐奶。

5、母乳餵養要學會掐奶

有些媽媽奶水充足,寶寶吃奶時非常容易嗆到,繼而引起吐奶。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媽媽手動掐奶,控制奶液流量,避免奶水過多引起吐奶。

寶寶吐奶時的緊急處理方法

1、側向一邊:如果寶寶當時是平躺,馬上讓寶寶側身,防止吐出來的奶被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然後就是趕緊拿幹毛巾,把寶寶嘴巴周圍的奶液都擦乾淨。

2、拍打背部:如果發現寶寶有憋氣,或者是呼吸不暢,臉色發暗時,要趕緊把寶寶俯臥,放在你的大腿上,拍打寶寶的背部。

3、捏腳底板:如果拍打背部沒有反應,立刻用力刺激寶寶的腳底板,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感覺到疼痛而呼吸,避免造成肺部缺氧。

總結:雖然寶寶吐奶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家長還是需要對其進行了解,防止發生一些沒有必要的意外,讓寶寶健健康康成長。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怎麼辦?家長要找到吐奶的原因,再進行科學護理
    十個寶寶九個吐奶!特別是新生兒時期的小寶寶,吐奶情況很常見。每個父母幾乎都遇到過寶寶吐奶的情況,弄髒衣服不說,看著寶寶的難過的小表情,父母們很是心疼。這一段時間,小編收到不少新手媽媽們的私信,關於寶寶吐奶的情況較多。
  • 護理未滿一百天寶寶,這5個方面要注意,看看你中了幾招!
    小寶寶在出生滿一百天後身體才逐漸開始硬朗,而在寶寶未滿3個月,爸媽在平時的護理中,稍微的有一個不注意,都會對小寶寶造成傷害,下面小編就來給各位新手媽媽介紹寶寶護理中的5個禁區,各位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護理未滿一百天寶寶,這5個方面要注意1、臍帶護理不當小寶寶在出生以後,臍帶最少要1個星期的時間才會自然掉落,在這之前,媽媽們一定要做好新生寶寶臍帶的護理,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臍帶發炎,如果嚴重的話還很可能會引起敗血症的發生。媽媽們可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臍部,每天最少兩次。
  • 寶寶吐奶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新媽媽們都在擔心孩子吐奶的問題,今天若言媽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孩子吐奶的問題!在這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若言媽剛生若言的時候,出為人母什麼都不懂,看見若言吐奶便驚慌失措,看見奶從若言鼻子裡出來,神馬?還能從鼻子流出來!(寶寶你是怎麼了?)我那可玻璃心真是感覺碎了千百遍都不止!
  • 寶寶易吐奶?這些情況要警惕!
    粉哥導讀:前段時間朋友剛生了寶寶,高興的簡直要飛起來,這還沒滿月就天天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老是吐奶
  • 寶寶吐奶不尋常?這些情況要警惕!
    粉哥導讀:前段時間朋友剛生了寶寶,高興的簡直要飛起來,這還沒滿月就天天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老是吐奶
  • 寶寶為什麼老吐奶?最全防吐指南在這!
    少量的奶從嘴角溢出叫做溢奶,溢奶的主要原因是媽媽餵養姿勢不正確。喝奶的時候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在懷裡,稍微傾斜一點,託著寶寶的背和後腦勺。讓寶寶喝奶的時候休息一下,一定不能讓空氣進入寶寶嘴裡。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以在把乳頭塞進寶寶嘴裡的時候,儘量讓寶寶的嘴巴包住媽媽的乳頭,不要留有空隙。喝
  • 嬰兒吐奶別擔心,吐奶方式要分清!
    很多爸爸媽媽在給剛出生的寶寶餵奶的時候,都會遇到過寶寶吐奶,很多不懂的爸爸媽媽就很擔心,以為孩子身體出現問題,其實吐奶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有數據表明,大約40%的嬰兒會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吐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新生兒寶寶吐奶的問題。
  • 新生兒吐奶,「拍嗝」並不是最佳辦法,試試這幾招比「拍嗝」好用
    可是再小心謹慎,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其中吐奶就是最常見的一個人問題,每個新生兒發育不同,吐奶情況也不一樣,有的特別嚴重,吃了就吐,而且經常糊一臉,有的吐奶很輕,幾乎不吐。那新生兒為什麼會出現吐奶呢?一旦吐奶該怎麼處理?該如何預防吐奶問題呢?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
  • 寶寶吐奶了怎麼辦?7個方法可以緩解,但要分辨這2種嘔吐
    新手媽媽最幸福的瞬間,可能就是餵奶時,看著寶寶咕嘟咕嘟地大口喝奶吧。可是有時候,剛把喝完奶的寶寶放到床上,他就把喝下去的奶全吐出來了。小樣有一次正好是平躺的姿勢,吐的滿臉都是,把他自己都嚇哭了。我看著是既心疼,又著急。你一定想問,「寶寶吐奶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會不會影響生長發育,要去看醫生嗎?」
  • 嬰兒嘔吐 嬰兒嘔吐嚴重怎麼辦最有效方法
    護理嬰兒嘔吐,應根據嬰兒的嘔吐原因,對症下藥,就可以有效解決。1、餵奶適當餵奶後多給寶寶拍嗝,每次餵的量少一點。另外,在寶寶進食後半小時內,不要讓他劇烈活動,幫助他保持身體豎直,以幫助消化。媽媽可以豎抱著寶寶,如果家裡有嬰兒汽車座椅或後背式嬰兒背包,也可以讓寶寶坐在裡面。但要記住:讓寶寶保持完全直立會給他的胃造成壓力,使他再次嘔吐。
  • 一文讀懂丨寶寶吐奶塊(奶瓣)、豆腐渣樣奶、水樣奶、原樣奶情況
    比如剛喝完奶就躺下、劇烈運動、餵奶過急、吮吸時吸入過多空氣等,都很容易造成奶液從胃中反流到食道、口腔,也就是溢奶或者漾奶。一般這種情況發生比較快,喝進去的奶液還沒怎麼消化,所以吐出來的奶液還是原來的樣子。通常也不會引起其他不適症狀,也不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們在餵哺時注意適量,同時要採用正確的餵養姿勢,餵奶後還可以給寶寶拍嗝,有助於預防和緩解吐奶。
  • 寶寶吐奶頻率增多,看看是不是拍嗝方法錯了,當心寶寶再嗆住
    估計家長都經歷過小寶寶吐奶的階段,尤其針對6個月之前的寶貝,由於寶寶身體器官的特殊性,寶寶吃完奶之後很容易吐奶,但是有的寶寶吐奶特別嚴重,而有的寶寶吐奶的情況就很輕,有的媽媽總以為是孩子的問題,殊不知孩子吐奶頻繁,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呦!
  • 寶寶吐奶怎麼辦?
    和因為腹肌和膈肌收縮收縮引起的嘔吐不一樣,吐奶主要是胃裡的食物返流到食管及口腔,孩子通常不會不舒服,所以又稱為「溢奶」。吐奶主要發生在一歲以內的嬰兒,大多會隨孩子發育逐漸好轉、消失,吐奶通常也不影響孩子生長。但頻繁的吐奶也讓一部分家長擔心,或者因為吐奶產生的一些相關問題而困惑,也有小部分吐奶是因為孩子存在胃食管返流病,這是一種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發育的疾病,是需要治療的。
  • 每個新媽媽都會問的:寶寶吐奶怎麼辦?
    寶寶吐奶對剛當母親的新媽媽來說是件讓人又著急又擔心的大事,無論是在QQ群還是在微信後臺,經常遇到新媽媽諮詢寶寶的吐奶問題,她們總是急切詢問:「我的寶寶老愛吐奶,每天都吐好多次,每次都吐得很多,有時還把吃進去的都吐出來,怎麼辦呢?這可真急死人了。」其實,遇到寶寶吐奶的情況,新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首先我們應該穩定一下情緒。
  • 寶寶吐奶、溢奶、嗆奶怎麼辦?6個問答案例,看完後恍然大悟!
    首先,大家要理解吐奶、溢奶、嗆奶的區別:吐奶,指的是寶寶吃奶後,從嘴裡嘔吐出來,具有噴射狀;溢奶,指的是寶寶吃奶後,從嘴角流出,奶液並不多;嗆奶,指的是在吃奶過程中,出現了嗆咳症狀。理解這三種不同的表現後,咱們接下來講具體的問答案例……問題1:寶寶3個多月,一直吃的是奶粉,但總是吐奶,每次看到寶寶吐奶,心裡都特別難受,應該怎麼辦?
  • 寶寶為什麼總吐奶?提醒:別每次都只會豎抱拍嗝,當心有危險
    但如果黃色滲液類似於尿液並伴有尿味,或滲液具有惡臭味,則屬於結構異常或局部感染,這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診斷處理了。三、臍帶脫落前後如何護理護理新生兒每天早中晚都要對臍部觀察和消毒,如果臍部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增多,有異味,這就說明臍部發生了炎症,需要加強消毒。
  • 寶寶摔東西、吐奶、驚跳、不愛喝水……怎麼辦?你問OK媽答
    寶寶這幾天吃完奶拍嗝老是吐奶,噴射得吐怎麼回事啊?答:吐奶分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大多數的吐奶屬於生理性吐奶,不需要特別擔心和加以幹預,它會隨著寶寶的發育而消失。這種吐奶會痛苦,如果寶寶出現吐奶的量很大,有時候會吐出一些豆腐渣狀的半消化物質,在吐奶時非常痛苦,甚至哭鬧,體重增長緩慢。2. 幽門狹窄。也是一種常見的嬰兒胃部異常,需要外科治療。如果寶寶吐奶非常嚴重,呈噴射狀嘔吐,爸媽應該趕快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檢查是不是存在這方面的問題。3. 過敏/不耐受。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濤濤從出生後便有吐奶的情況,媽媽起初以為是生理性吐奶,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吐奶並沒有有所緩解,反而愈發嚴重。前幾天濤濤媽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原來是牛奶蛋白過敏了。蛋白過敏會引起孩子的腸道不適。濤濤由於長期吐奶導致營養無法吸收,身高體重已經遠遠落後於同齡孩子,處於瘦小的水平,這讓媽媽後悔不已!幾乎所有的寶寶都經歷過吐奶的問題,很多媽媽簡單地以為是生理性吐奶。
  • 早產兒吐奶、漾奶、噴奶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噴奶、漾奶這幾個詞聽起來好像差不多,出現時候的場景也差不多,都是奶從寶寶嘴裡出來。但是這幾個現象是有一個輕重緩急的,也就是說寶寶出現了這幾種情況以後,有些情況是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而有些情況是以這正常的生理現象。首先我們先來說漾奶和吐奶,因為這兩個詞所表達的意思似乎最接近,也最讓人難以分清。
  • 寶寶吐奶別再只是傻傻的拍背了!試試這幾招比「拍嗝」好用!
    其實,吐奶不是什麼稀有的事情。實際上,有一半的寶寶會遇到吐奶的情況,且主要發生在寶寶1歲內。很多新手媽媽第一次面對寶寶吐奶,往往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處理。其實,媽媽們只要在餵奶時多注意一些細節,相信寶寶吐奶的情況就能緩解很多哦。寶寶的胃好比一個口袋,小小的,但這個口袋不像成人是豎的,它是橫的,這樣奶就容易「倒」出來。口袋的出口(醫學上稱為幽門)比較緊,就造成奶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而入口(醫學上稱為賁門)又比較松,這使得奶容易反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