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生兒護理難題,最常見的就是寶寶吐奶,尤其對新手媽媽來講,看到寶寶呈噴射狀,直接從喉嚨裡往外噴奶,肯定會被嚇壞了。
@程七七:我家寶寶才2個月大,正在經歷一天吐兩次,每次能吐出來100毫升,吐完馬上就要找奶吃,像餓了一天似的,不給吃嘴巴就像撥浪鼓一樣。
@雨傘姑娘:我家寶寶3個多月了,每天晚上入睡前那頓奶,必須要吐,而且是噴射狀,弄的床單上哪裡都是,吐得我懷疑人生。
@蝴蝶夢:同樣的餵養方式,我家老大幾乎不吐奶,在餵養方面沒有操太多的心,但是老二一點都不省心,已經吐了兩個月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不吐。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吐奶實際上是嬰兒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從我接觸過的這些寶媽當中可以發現,90%以上的寶寶都曾有過吐奶現象,只是有些嚴重有些不嚴重。寶寶吐奶通常由以下三個方面原因所致:
1、生理原因: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容量本身很小,而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無法像成人一樣關閉,連接小腸處的幽門比較緊,加上新生兒吃奶時會吸入空氣,奶液容易反流,所以才引起吐奶。
2、疾病原因: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比如寶寶的身體或胃腸道有病症,或者是器官有畸形發育等,需要通過檢查才能確定。
3、其它原因:餵養方式不當,比如寶寶吃奶太多,吃奶後沒有拍隔,吃奶後馬上平臥等。
如果你無法確認寶寶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可以觀察這幾點:
寶寶吐奶後精神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有發燒的症狀,最近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寶寶近期吐奶,已經導致體重明顯下降,或者是一邊吐奶一邊咳嗽,嘔吐物裡面有褐色或綠色,噴射長度達到了79~80釐米以上,媽媽就要小心了,需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
多大的寶寶吐奶最嚴重?
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吐奶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通常嬰兒吐奶是從滿月到四個月之間,這三個月是最嚴重的階段,少數會持續到六個月,極少數會持續到一周歲。只要經歷了最嚴重的階段,往後寶寶會越來越好轉,也就是吐奶的次數會減少。
所以,家長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過於擔心害怕,因為這只是一種生理性吐奶。不過,在最嚴重的階段,要做一些防護措施,避免每次都手足無措。
另外,需要提醒一點,吐奶和嘔吐是有區別的。嘔吐是指胃裡面的食物,被強行擠壓進入食管,並通過口腔吐出。而吐奶僅僅是胃裡面的食物輕微反流進入口腔,並且會伴隨打嗝出現。嘔吐和吐奶最大的區別就是,吐奶一般沒有不適感,寶寶不會因為吐奶而哭鬧、煩躁等。
寶寶吐奶,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1、注意餵奶姿勢
有些寶寶吐奶就是因為餵奶姿勢不對,比如有些媽媽為了省勁,就讓寶寶平躺著吃奶,這樣做特別容易引起奶水反流。一般建議給寶寶餵奶時,媽媽要把寶寶抱在懷裡,頭高腳低,這樣寶寶吃奶後不易吐出。
2、餵奶後即使拍隔
給寶寶餵完奶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拍隔,建議把爸爸豎起來,讓寶寶趴在你的肩膀上,用你的手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並且從上往下撫摸,寶寶很快就會打嗝。
3、選擇合適的奶嘴
奶嘴的形狀分好多種,有的寶寶用圓形不易吐奶,有的寶寶用扁型不易吐奶,這個要自己去試驗。另外,就是選擇奶嘴開孔的大小,太小或者太大都不行,容易讓寶寶吸入空氣。
4、奶量要適中
千萬不要貪多,有些寶媽為了讓寶寶長快一點,就希望寶寶多吃點,這樣做非常錯誤。新生兒胃容量小,特別適合少量多餐,況且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還容易脹氣,然後就會導致吐奶。
5、母乳餵養要學會掐奶
有些媽媽奶水充足,寶寶吃奶時非常容易嗆到,繼而引起吐奶。如果是這種情況,就需要媽媽手動掐奶,控制奶液流量,避免奶水過多引起吐奶。
寶寶吐奶時的緊急處理方法
1、側向一邊:如果寶寶當時是平躺,馬上讓寶寶側身,防止吐出來的奶被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然後就是趕緊拿幹毛巾,把寶寶嘴巴周圍的奶液都擦乾淨。
2、拍打背部:如果發現寶寶有憋氣,或者是呼吸不暢,臉色發暗時,要趕緊把寶寶俯臥,放在你的大腿上,拍打寶寶的背部。
3、捏腳底板:如果拍打背部沒有反應,立刻用力刺激寶寶的腳底板,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感覺到疼痛而呼吸,避免造成肺部缺氧。
總結:雖然寶寶吐奶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家長還是需要對其進行了解,防止發生一些沒有必要的意外,讓寶寶健健康康成長。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