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的現狀:巨嬰與照顧者

2021-02-23 心靈的圈子

作者:羅近月 出處|美靈心生活

ID:meilingxinli

為何巨嬰一詞讓人興奮?

  

我們都知道,最近心理圈出了一本暢銷書叫《巨嬰國》,是武志紅老師的最新力作。只這一個書名,就讓粉絲們大呼過癮,預售籤名版8萬冊被一搶而空,等我反應過來也想買一本時,才發現只能等再版了。

為什麼這本書能引起這麼大的轟動呢?我想大家的喜愛和熱捧,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我們生活中,對巨嬰現象早有所耳聞。

武志紅老師說:

我們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的事實有關,即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還是嬰兒。

中國式兩性關係的哲學——當嬰兒照顧,當神來崇拜。

 

我在跟人聊天的時候,當講不出某種感覺時,若被別人簡單深刻地說出來,就會有找到知己的興奮感。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感興趣,是因為它表達了我們想說卻沒有說出口或者找不到更確切的詞來形容的想法。

武志紅老師用他深厚的精神分析底子,用巨嬰來形容國人的心理不成熟狀態,一語命中了社會的痛點,遂激起了大家的熱烈追捧。

 

01

如何識別親密關係中的巨嬰?

在親密關係中,總會有一些情侶在一起非常難受,離開了又痛不欲生,甚至有部分人被不斷地被打擊、傷害、侮辱和虐待,卻仍然離不開那個讓自己活在地獄般生活裡的人,看起來似乎不可理喻。

 

這樣的畸形情感模式,常常是由巨嬰+照顧者角色組成。

 

巨嬰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要別人絕對的意見服從,稍有不滿就言行暴怒,但生活上又需要處處被照顧。

 

照顧者的角色剛好相反——喜歡壓抑自己的感受,從照顧他人的行為中獲得滿足感,非理性地崇拜所照顧的對象,不管對方如何對待自己,不管自己處境如何,都把對方放在首位,持續無條件地付出。

所以,武志紅老師說,中國式男人是專為中國式女人準備的

由這樣巨嬰+照顧者組成的親密關係中,嬰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全能感,讓另一半既崇拜又受傷。

對於一個習慣於順從關係、極度追求關係表面和諧的照顧者來說,似乎只要自己做的事情能滿足對方需要,就有無比巨大的能量去付出,做任何犧牲都值得。

關係轉變往往出現在這樣的時刻,當巨嬰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當然也會無視關係的邊界,他們可能肆無忌憚地出軌背叛。

 

而當關係的照顧者面臨著角色被剝奪的危險時,就會從甘心情願的照顧者角色退出,變成索取者或受害者,也要求對方照顧自己的感受。而這對於巨嬰來說,是一個無比艱難功課。

  

當巨嬰很難做到反思自己的問題和關照對方的感受時,面對伴侶的埋怨和要求,他們很容易從關係中逃跑,選擇另一段關係,或者轉移生活重心,拒絕跟伴侶產生更多的互動。

  

這時,處於照顧者角色的伴侶就會面臨強烈的內心衝突,一方面她們希望能繼續從照顧他人中獲得快感,另一方面她們又不能忽視角色被剝奪帶來的危機感。

也就是說,當她們過去用付出換取關係穩定的模式失效之後,她們不知道該繼續付出,還是從關係裡撤離。

  

這時候的她們,既無法像以前一樣擁有全身心付出的快樂,也做不到勇敢尋找活出自我的出口。她們的行為被內心的搖擺不定的想法所分裂,又無法立刻成長為照顧者之外的其他人角色。

 

這樣的無力感,是很大一部分女性在親密關係中遭遇的困境。

表面看是因為出軌問題,實際上是更深層次的心理衝突作用。 

02

是什麼讓巨嬰肆意橫行?


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帶有男尊女卑色彩的,甚至到目前,有些家庭仍然在秉承男性應該自由瀟灑,女性應該為家庭犧牲的陳舊觀念。在這樣家庭長大的男孩會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而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女孩更容易成為照顧者的角色。

  

巨嬰的心理難以發展成熟主要來源於父母養育過程中的兩種現象:溺愛和冷漠。

這會相應呈現出過度滿足或過度缺失的狀態——

  

每一個孩子都是從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中,去學會如何對待他人的。

當父母的邊界不清,越界或者不作為,孩子也就找不到與人相處恰當的邊界。

 

巨嬰很難考慮和尊重他人的邊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而照顧者角色,無法考慮自己的感受,無法衡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經常過度犧牲自己,把自己逼到痛不欲生的絕境,讓自己一個人去承擔。

  

在張艾嘉編劇的一部電影《華麗上班族》中,湯唯扮演的財務總監,為了一份不清不楚的愛,私自把自己無權支配的2000萬轉給陳奕迅做股票,把自己前途也透支了進去。

 

實際上,她知道這個男人不可靠,也並非真正像說的一樣愛她,但她還是忍不住看著他難受而不去幫助他。

  

從中可以看出照顧者的自我意識和感受是相當薄弱的,並不會因為別人對自己不好,就遠離這樣的對待。而是,只要看到對方有需求未被滿足,就特別渴望自己成為那個可以幫到他的人,不管這樣做有什麼樣的後果,可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婚姻是一個人的二次成長機會,當巨嬰和照顧者角色因相互吸引而結合時,實際上因彼此的滿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會讓婚姻呈現出相當高的滿意度。

 

這是後面婚姻出現問題時,很多人無法不願離開的原因,也是這個組合雙方都不能從婚姻中進一步成長自我的原因。

直到問題凸顯,二次成長的機會才真正出現,因為在衝突和爭執中傷痕累累,一部分人才突然醒悟,意識到自己心理成長的需求。


03

巨嬰的成長和心理邊界的建立 

有很多女性問我,覺得他們的先生像個嬰兒,希望知道要如何改變對方,才能挽回關係。

實際上,任何親密關係問題的呈現,所凸顯的不是一個人的過錯,而是關係模式上的問題。

 

巨嬰在關係裡存活,是因為有照顧者角色的參與。

武志紅老師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崇拜+照顧+豬腦子,是搞定巨嬰的絕招。

這三點是成功吸引巨嬰的途徑,也是關係維持穩定的根基。

 

巨嬰和照顧者角色的成長都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改變,而當關係中某一個人已有變化,比如巨嬰開始完善自己,或者照顧者開始覺察自己的需要時,關係就無法以過去的相安無事的模式繼續。

  

所以,當關係中的新需求已經出現,就不能單純以改變對方或者挽回關係來做定論。

而是需要看到在關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對等需求,和考慮對方是否有意願支持關係向新的模式發展,以及給出關係調整耐心和時間。如此,才能真正打破舊有模式,建立起更成熟的親密關係模式。

  

關係中的任何人都有權利保持不變,呆在自己更習慣的區域,也有機會追求自我成長的完整。

只是,已經成長的自我,將無法適應過去的模式。

如果我們不是強行要求自己退回到從前,關係中的新的機會和選擇就會出現。

這是一個人心理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恰當好處的挫折,雖然稍晚一些,卻有無比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THE END


作者:羅近月

高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善用獨特的視角,剖析兩性關係的真諦

助力女性內在提升和自我修煉

原標題|如何面對親密關係中的巨嬰愛人?

出處|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圖片來源|Harriet Lee-Merrion



盧老師 | 伯圖 | 張德芬 | 學習  |  人際

斷舍離 | 成長 | 情緒 | 諮詢 | 催眠 

乾貨 | 漫畫  | 財富 | 潛意識 | 測試 | 拼盤

回復以上關鍵字  獲取更多精彩推送 」


☟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巨嬰,正在毀掉三代人
    但這群健康成年人的巨嬰行為,同樣令人寒心。別人幫助你,是對你的情分,惡意利用他人善良,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那麼不幫助你,也是本分!什麼是「巨嬰」?就是有了成年人的年紀和身體,但心智還停留在嬰兒階段,呈現「幼態持續」狀。他們極度自私,只求索取沒有奉獻,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所有人都要圍著他轉。
  • 巨嬰,中國家庭幸福的最大殺手
    一位年輕母親,產後8個月。老公不理家事,在外閒混,沉迷遊戲,把他媽媽叫過來照顧妻子。結果婆婆天天和妻子吵架。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婦女患有產後抑鬱症狀的人群比例高達50%-70%,超過10%的人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這其中,固然與中國重男輕女的不健康社會文化有關,但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巨嬰爸爸。
  • 從《千與千尋》到《夏洛特煩惱》,談中國巨嬰
    坊寶寶與中國式的巨嬰何其相似——雖說《千與千尋》出自日本,但對於巨嬰的評判標準,國與國之間是沒有界線的,而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且長期深受儒家影響,兩國人在某些方面思維方式驚人的相似,電影中的坊寶寶便與中國式的巨嬰一脈相承。
  • 巨嬰老公,到底是誰養出來的?
    嬰兒是比較弱的,是需要被照顧,需要這個世界圍著他轉的。如果不圍著他轉,他就會比死還難過。就好比,我的一些來訪者經常會跟我討論說,我丈夫是個巨嬰,他在家什麼都不做。我生了孩子之後,不僅要照看小孩,還要照顧他。他在工作上跟人發生了衝突,也是一個勁的指責同事。
  • 出生時就重達14.5斤的「巨嬰」,曾獲得全球矚目,現狀如何
    說起巨嬰,女明星秦海璐的孩子剛出生就重9斤,已經超出正常範圍許多,但經過夫妻二人精心照料,孩子也健康地長大了。不過,相比37年前誕生在美國新澤西州一家醫院裡的「巨嬰」,還是小巫見大巫。那麼,這個「巨嬰」寶寶現狀如何呢?如今是否有健康問題呢?美國媒體再次找到Kevin,他已成長為一名英俊的小夥,身高達2.1米,體重140公斤,站在人群中仍是最高大的一個。
  • 16歲富家女竟要媽媽餵飯,父母的溺愛,造就多少「中國式巨嬰」
    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一個個「中國式巨嬰」頻頻曝光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有些「巨嬰」,其行為更是令人有種匪夷所思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變形記》這個節目,還記得有一期節目來了一位叫劉思琦的富家女,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為什麼劉思琦能夠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呢?
  • 柔力量:揭開60%家庭的遮羞布,讀懂無處不在的喪偶式婚姻
    數據調查顯示,目前中國60%的家庭正處於喪偶式婚姻。如果你的丈夫有如下特點,那你面對就是喪偶式婚姻:一、丈夫自私,只為自己,對家庭缺乏責任感二、丈夫不給錢,賺錢只管自己,不給家裡費用三、丈夫無心家庭,不關注陪妻兒。
  • 為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
    為什麼中國的男人越來越不成器了呢?不負責任、逃避責任、巨嬰式男人為什麼越來越普遍?為什麼現在的女人越來越強、男人越來越弱、出軌越來越司空見慣、離婚越來越家常便飯。喪偶式育兒有好事者把今天這種男人缺位的社會狀態總結成「喪偶式育兒,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並稱之為中國女人四大「不幸」。先說說這個喪偶式育兒,這個詞看起來新鮮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很多中國媽媽背後都站著一位缺位的隱形爸爸。
  • 恐怖的恆河猴實驗到中國式巨嬰,多少孩子正承受著以愛之名的傷害
    中國式巨嬰,一直以離譜的行為引得各位網友的無法理解和憤怒,在一則視頻裡,一位頭髮都帶著斑白的阿姨,在街頭走著的時候,突然被一男子從後面衝過來抱著摔扭
  • 巨嬰國:「中國式」家庭關係,不允許個體有獨立的「精神生命」
    武志紅認為,婚姻關係有3個階段:1+1=1、1+1=0、1+1=2。他認為,只有經歷過,1+1=0的婚姻,才能長久。文 /求心內佛今天繼續讀《巨嬰國》,還沒讀完,但是感受很深,代入感很強。1不過,這本書顯然帶著一種很特別的「個性」在裡面,並且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一種「偏見」在裡頭,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他是用心理學的視角,「解構」傳統文化。這本書是「被下架」了的。
  • 聖母和巨嬰,哪個更嚴重?
    這個基本特質放到巨嬰身上,也可以變成,巨嬰一方面渴望得到周到的照顧,同時又渴望被視為神。 這一點可以引申出一個方法論:如果你想哄一個巨嬰開心,那麼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對方當嬰兒照顧,當天神崇拜。 網絡上各種關於女人(我關注的主要是中文網際網路,所以其實是中國女人)該找什麼樣的男人的段子,其精神可以總結為這樣一句話:把女人當嬰兒一樣照顧,照顧到無微不至;把女人當女神一樣崇拜,崇拜到絕不說一個不字。
  • 「喪偶式」婚姻:女人永遠的痛
    這不就是「喪偶式」婚姻麼? 在婚姻裡,女人最大的痛,就是「喪偶式」婚姻帶來的折磨: 老公就像沒斷奶,他玩遊戲你累趴; 伺候完孩子伺候他,你是保姆他是爺; 你這裡生孩子,他那裡「坐月子」; 你明明結婚有老公,夜裡卻孤獨得像條狗。
  • 《中國式離婚》揭露婚姻的真相:寬容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中國式離婚》恍然發覺,不管宋建平有沒有出息,林小楓都會離婚的~劇中宋建平是一名醫生,除了工資不太高,有社會地位和名聲。妻子林小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叫噹噹。經濟實力尚可的三口之家,有名聲有地位,也可謂幸福美滿了。
  • 蒼煙空:彼得潘的「巨嬰綜合症」
    顧名思義,巨嬰國裡的市民一定是身患巨嬰綜合症的一群人。武志紅先生描繪的巨嬰症,與人們廣泛理解的巨嬰症似乎又有著相當程度的不同,也就是說,簡單地用不成熟的成年人來形容巨嬰症,也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解,至少,是對社會觀察還不夠敏銳細緻的表現。武志紅先生提出的巨嬰概念界定為控制型巨嬰,控制巨嬰的公式為:控制型巨嬰=全能自戀 + 偏執分裂。
  • 疫情下的喪偶式婚姻:妻子帶娃頭昏眼花,丈夫八天去六次網咖?
    有網友憤怒地點評,這是典型的「巨嬰不顧家,喪偶式育娃」, 活脫脫的「喪偶式婚姻」!在「喪偶式婚姻」中,老公成了甩手掌柜,對家務不聞不問,對孩子不理不睬,對老婆冷淡漠視,很多身陷「喪偶式婚姻」的女人,都是苦不堪言。超級巨嬰式喪偶玲玲與老公是在玩網路遊戲時認識的,後來線下奔現,見面後一見鍾情,相處沒多久就結婚了。
  • 中國式巨嬰,到底有多可怕?連解放軍都不放過
    有太多的中國式巨嬰,把啃老當作理所當然,心安理得地拒絕長大。 他們雖然生理年齡已經是成人,但心理年齡仍似嬰兒般。 總是一味向父母、社會索取,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然而,有太多喜歡溺愛孩子的中國式家長,養出了遍地的中國式巨嬰。 他們沒有獨立能力,喜歡坐享其成,喜歡一味索取,最後成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中國式巨嬰,把自己當成了宇宙的中心。 他們不僅認為父母應該對自己百依百順,甚至認為整個世界都應該為他們服務。
  • 丈夫8天去網咖6次,老婆2次帶娃看病買7次包子:喪偶式婚姻難
    1:喪偶式婚姻裡,都是獨角戲25歲丈夫8天去網咖6次,26歲妻子2次帶娃看病,在同一家店買了7次包子。這是這兩天網紅的一對夫妻,在一周以內的生活軌跡。誰也沒有想到一段婚姻的背後,居然是這麼慘烈的事實。老婆自己帶孩子看病,購物買包子,為孩子操心,老公卻在網吧,麻辣燙,回家之間徘徊。
  • 秦海璐5年前生下巨嬰症孩子,為照顧他放棄星途,如今怎樣了?
    常說的巨嬰症主要是和寶寶在母體內時長有關,寶寶出生時超出四千克的寶寶即稱作巨嬰。母親若為糖尿病人或易患有糖尿病體質者,出現巨嬰症的比重就較高,與此同時巨嬰症伴有著較多的不良反應,比如:休克、孕婦分娩時骨折、孕婦分娩麻木、正常呼吸阻礙等。
  • 電視劇《安家》揭露婚姻裡的3個「痛點」,細思極恐
    這種喪偶式婚姻裡,經常性的,是妻子不僅有著自己的工作,還承擔了養育孩子,侍奉老人,照顧丈夫等等的責任。缺乏家庭責任感的丈夫,卻只認為自己只要負責賺錢,養活老婆孩子就好了。家裡的家務活,很少搭把手;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幫著輔導。妻子也有自己的工作壓力,家務活從來都不是妻子專屬的工作。
  • 《安家》宮蓓蓓婚姻惹關注:跟這種男人過日子,是女人最大的悲哀
    這種喪偶式婚姻裡,經常性的,是妻子不僅有著自己的工作,還承擔了養育孩子,侍奉老人,照顧丈夫等等的責任。缺乏家庭責任感的丈夫,卻只認為自己只要負責賺錢,養活老婆孩子就好了。家裡的家務活,很少搭把手;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幫著輔導。妻子也有自己的工作壓力,家務活從來都不是妻子專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