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0日)
清遠企業迎來復工第一天
為抗擊疫情,不少企業花式出招
開啟復工復產「防疫模式」
來看看企業都做了哪些防疫措施↓
10日上午,敏實集團旗下的清遠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清遠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廠區門崗前專門搭建近2米長的消毒通道,員工進廠區前「鞋底+全身」360度無死角消毒。
敏實集團在廠區門崗前專門搭建近2米長消毒通道。(朱文華 攝)
接下來,該企業將實行招工視頻面試、員工返程需隔離14天、全員配發防護口罩防護眼鏡等措施。
嘉博製藥有限公司已正式開工,中午如何安排員工安全就餐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嘉博製藥在正式開工前便對食堂進行調整,拓寬了員工就餐距離,至少間隔一個座位,建議用餐時不交流不閒聊。暫時不用的會議室、培訓室也改造成了臨時就餐點。
嘉博製藥有限公司加大員工就餐座位間隔,引導員工就餐不交談。
疫情當前,公司提倡員工自己帶餐,為了讓員工中午下班後能吃上安全熱乎的飯菜,專門購置了一批微波爐,供帶餐的員工加熱午餐。
位於佛岡的約克廣州空調冷凍設備有限公司採取了隔斷措施在餐桌上隔出了一個個獨立餐位。(黃超賢 攝)
位於佛岡的約克廣州空調冷凍設備有限公司為了防止員工吃飯通過飛沫引起交叉感染,公司採取了隔斷措施在餐桌上隔出了一個個獨立餐位。這一做法同樣發生在萬邦(清新)鞋業有限公司的飯堂。
約克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員工進入廠區後一直戴著口罩,只有用餐時會脫掉,在餐桌上設置隔斷,希望減少員工用餐時近距離接觸的風險。
延期復工和輪休也是企業的選擇之一。
原定了2月10日復工的廣東清塑實業有限公司,將開工復產時間推遲到2月15日。
通過延遲開工的企業,還有清遠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清遠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廣東新亞光電纜實業有限公司。該幾家公司都考慮到員工基數大,同一時間復工可能造成人員大量集中帶來安全隱患。廣東林中寶食用菌有限公司則考慮到口罩緊缺,無法全面復工,將實行輪班制。
廣東新亞光電纜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澤國說,面對疫情所導致的生產進度放緩,新亞正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推遲交貨時間,客戶也表示了理解。
位於佛岡縣湯塘鎮的廣東鑫統仕車用熱系統有限公司在給員工測量體溫,做好復工前防疫工作。(黃超賢 攝)
萬邦(清新)鞋業有限公司於10日正式復工,對於部分已返回清遠的湖北籍職工及假期期間去過湖北,或同疫區人員有過接觸的非湖北籍員工,自行隔離14天。
該企業在此前就明確通知員工,在目前的特殊時期,公司不會因為延期返崗的原因,而辭退任何一位職工。隔離期間或如因交通限制原因,無法按時返廠上班的職工,將按照廣東省政府文件的工資標準支付。
英德的奧克萊公司專門針對廠區與飯堂每天四次消毒,空留單獨的宿舍給予觀察隔離。每一位復工職工配發個人專用飯盒,實行錯峰分批用餐。企業全面落實進出人員、車輛測量體溫、消毒、登記,在崗職工每天測量兩遍體溫,廠區每天次消毒,辦公區域、員工宿舍每天次消毒等防控措施。
該公司員工將分三批覆工,目前第一批20餘人已到崗,目前生產75%的免水洗酒精噴霧,已為抗疫一線提供了一批免水洗酒精噴霧。
位於清新的丁守(清遠)鞋材有限公司就已對照防疫工作指示,詳盡地落實了各類防疫工作,在生產車間所有空調設備都貼了「疫情期間禁止開空調」的標語,在每個生產單元都貼了提醒小標語,讓員工自覺養成帶口罩,勤洗手,每日測溫的好習慣。」
清遠市工信局:正醞釀一攬子中小企業扶持鼓勵政策
2月10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工信局透露,聚焦企業在抗「疫」特殊時期的現實困難,我市正在醞釀一攬子中小企業扶持鼓勵政策,從強化企業金融支持、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大企業穩崗支持、支持企業技改擴能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中小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穩定發展,發揮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新聞發布會還具體透露了支持政策,如:
1、安排市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對車間升級改造及新增設備投資部分按不超過20%比例給予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勵對象不受項目實施規模限制。
2、由國開行廣東省分行向參與疫情防控企業實際需要提供低成本貸款。對因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困難的中小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申報。
3、對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由企業申請,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三個月。
4、符合有關條件的企業,可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繳費。
5、執行欠費不停電至2020年2月29日。
6、受疫情影響困難企業,在廣東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內,國有建設用地建設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動工、竣工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相應順延。
7、對不裁員或少裁員努力穩定就業,上年度未裁員率低於統籌地區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通過這些政策措施,盡力紓解當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燃眉之急,促進廣大中小企業輕裝上陣,堅定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