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6日18時訊(記者 王慶煉)鮮紅的企業疫情防控宣傳標語每50米定格一處,微風過境的公路邊已悄然翻出零星粉色的桃花,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伴著返程返崗的升溫,井口工業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提上日程。今(2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沙坪垻區了解到,連日來,井口街道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轄區內類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物資和民生供應企業 優先復工復產
位於井源路重慶和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300平米的車間內,機器切割的火星閃耀四濺,4名工人正在工具機上加班加點趕製生產精密零部件。
和康機械主要為上遊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重點企業提供零配件。
作為一家規模以下小企業,和康機械本不在這次復工復產的政策之內。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應,經過協調,和康公司復工復產綠色通道很快打開。
井口街道派專人上門服務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這讓公司雷經理很是感動「企業將奉行安全生產宗旨不放鬆,保障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努力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據悉,井口街道成立復工復產工作小組,對企業開展逐一上門摸排,逐個登記建檔,通過篩查分類形成企業臺帳。對涉及疫情防控物資和民生供應企業列入「白名單」,優先指導復工,確保疫情防控物資生產,滿足群眾生活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對於「散亂汙」企業和有安全隱患的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復工。
具備條件的「規上」企業 規範有序復工
「這是我們的生產車間,車間各個角落包括機器全部進行了消毒,我們每天早晚兩次要對車間進行消殺。」上午9點,園區重慶華振塑膠製造有限公司法人江智忠正向來公司現場驗收的街道、村居工作人員介紹疫情防控措施。
自2月初開始著手準備復產復工到現在,像華振塑膠這樣具備條件的「規上」企業申請復產復工,都要經歷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摸排所有員工春節出行軌跡、採購防疫物資、開展員工崗前培訓、環境硬體改造提升等諸多環節。
在籌備復工復產過程中,各企業未雨綢繆紛紛出絕招。重慶嘉陵嘉鵬公司從大年三十開始便每天定位打卡,保證員工節日期間安全,方便返崗;小康控股集團提高後勤保障,集體宿舍升級單間配套,減少人員聚集風險。井口街道經發辦負責人邱偉說:「街道嚴格按照企業復工復產政策要求,認真落實五個必須加五個到位,加強企業復工復產指導,符合開工條件的有一家開一家,不盲從、不搞一刀切」。
已復工及在產企業 嚴格監督檢查
坐標定位到重慶水泵廠廠區入口處,進廠員工保持1米間隔,量體溫、登記、消毒依次有序進入廠區。廠區內「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職工健康監測」的標語警示人心,隨處可見;「一手疫情防控、一手促企業發展」的告示樹戰疫情信心、提企業發展幹勁。
這是井口工業園區第一家復工復產的企業。
企業於2月10日通過驗收恢復生產,目前在產員工有661名。「我們企業已經復工10日了,復工並不代表著疫情防控告一段落,實際上,最艱難的任務在落實上,我們企業要做好內部監督同時還要經得起外部的檢查」,重慶水泵廠負責人李方忠說道。
據了解,工業園區乃升至轄區所有企業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每個企業從車間、食堂、辦公區到住宿區的疫情防控都不容一絲馬虎。
轄區企業重慶萬旦良制麵廠對員工實行「8小時之內加8小時之外」的嚴格監督,確保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安全無縫對接。
井口街道針對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首先在宣傳上下功夫,張貼宣傳資料1000餘份,懸掛橫幅400餘條、保證每個企業門前統一懸掛兩幅標語,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大排查,組織村居、應急辦、環保等部門對轄區所有復工及在產企業共20家實行不間斷式抽查監督,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