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血淚交加的歲月——解讀美國原住民史

2021-01-22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在世界歷史上算得上最具戲劇性的一場不同文明的遭遇,莫過於英格蘭殖民者和美國原住民之間的狹路相逢。英格蘭人因後者皮膚黝黑,而概稱其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可被劃分為不可勝數的部落,各部族的不同口音和方言達五百餘種(美國原住民的這一情況也常被殖民者作為依據,推斷原住民可能是以色列消失的部落。因為他們曾屬於一個民族,但是因為他們狂傲自負想要造通天高塔被上帝詛咒,受到責罰分裂成不同部落,以及說不同的語言)。


許多部落和別的部落之間戰事頻仍。那些從舊大陸來的人看到印第安人的文明,除了極少數的例外,都認為文明處於持久不息的戰爭狀態。戰鬥中的勇猛鬥志以及對於嚴刑拷打的超凡忍耐力是生活在部落中的人的最高境界。幾乎在任何方面,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間總會表現出文化樣式上的截然不同。在北美大陸的東部,大多數原住民都是能徵善戰的獵手,這些人特別驍勇,體力極其充沛。他們在廣袤的土地上自由逡巡,並沒有地產權的概念,也沒有正義的概念。殘忍、暴力和無休止的戰爭是日常生活的本真。而且歐洲的思想家也前所罕見地著迷於「高貴的野蠻人」這一概念。引領啟蒙運動的哲學家伏爾泰和盧梭,都認為人類社會腐朽而墮落,已經背離了自然人的質樸和簡約。他們把野蠻人浪漫化,因為在他們看來野蠻人更貼近自然,他們的智慧也不會因為教士般的迷信,或是因為社會習俗、時尚、貪心或者野心弄得雲山霧罩。伏爾泰曾寫過一部小說名叫《老實人》,是關於一個印第安人來到法國,在各個地方的各種遭遇以及如何看穿法國人生活的膚淺和虛假:無論是宗教、哲學、政府還是上流社會,都被揭露是空洞無物而且俗不可耐的。


以上是18世紀出現的一些現象。可是在前一個世紀的種植園主以及新大陸的定居者,他們對印第安人的看法不盡相同。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個印第安人要麼是等待被上帝無上榮光所拯救的可憐異教徒,要麼是一個駭人的異域怪客和一種致命的威脅。大多數來到新大陸的英格蘭探險家和種植園主都是滿懷虔誠想要給美洲的野蠻人帶來歐洲基督宗教的福祉。然而這項工作實際上卻是出乎尋常的艱難。


相關焦點

  •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考慮選擇新墨西哥州國會眾議員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如果提名獲得確認,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據報導,哈蘭德的提名得到了一些進步派團體和原住民部落的支持。內政部的職責包括管理聯邦土地、陸地和離岸自然資源、原住民事務、國家公園、環境安全等。
  •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_中國網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 2020-12-18 10:3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考慮選擇新墨西哥州國會眾議員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
  • 澳媒:澳大利亞對原住民的歧視堪比美國「弗洛伊德事件」
    」,而需「引以為戒」,澳大利亞司法體系對於原住民的種族主義歧視,比美國更加嚴重。澳媒指出:類似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暴力執法致死的種族主義事件,其實在澳大利亞屢見不鮮,很多原住民慘遭種族主義行徑蹂躪,如果聽之任之,必將引發嚴重社會事件。 近30年,澳大利亞警察對於原住民的暴力執法事件,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2015年,年僅26歲的原住民戴維·丹蓋在雪梨的監獄中,因遭虐待而窒息死亡。
  • 拜登就職典禮上她唱的歌,讓美國原住民不爽了
    美國當局與原住民的土地爭端由來已久。去年12月,拜登提名一原住民擔任內政部長,使美媒一度高呼「雙方關係將迎來重大轉折」。
  • 美國西進運動:民族大遷徙的背後是對原住民的「大屠殺」
    《荒野獵人》中的一幕可是這卻是建立在對原住民的壓迫之上的,極大地刺激了後來的移民運動。移民隊伍災難性後果儘管西進運動確實對美國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對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壓迫之上。
  • 美國或誕生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是綠色新政支持者
    據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7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擬任命美國眾議員黛比·哈蘭德為內政部長,如果得到參議院的確認,她將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部長職位的美國原住民。哈蘭德是綠色新政的支持者,此前她對曾媒體表示,將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利用以應對氣候變化。
  • 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 為美國歷史上首次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為美國歷史上首次【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在拿下306張選舉人票正式贏得美國大選後,正在組閣的拜登又做出了一個「創造歷史」的決定。據《國會山報》12月17日報導,拜登當天正式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原住民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下一屆美國政府的內政部長。若這項提名獲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哈蘭德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美媒形容拜登這一提名是個「歷史性的選擇」,稱這將會給美國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帶來「重大轉折」。
  • 美國最後一位「野生」原住民——印第安靈魂已離去
    正如大家所知,人類文明發展史並非田園牧歌式的悠然旅途,偉大徵服和輝煌榮耀也從來只存在於勝利者筆下。說來這歷程更像一場不容重來的競技賽跑。中國和羅馬曾經遙遙領先,阿拉伯世界也表現不俗,接著歐洲各國大步趕上,稍後美利堅的異軍突起讓人側目。慢上一步,可以奮力追趕;慢上十步,便受制於人;若是慢上百步......
  • 拜登提名原住民哈蘭德擔任內政部長,為美國歷史上首次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在拿下306張選舉人票正式贏得美國大選後,正在組閣的拜登又做出了一個「創造歷史」的決定。據《國會山報》12月17日報導,拜登當天正式提名新墨西哥州民主黨眾議員、原住民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擔任下一屆美國政府的內政部長。
  • 美國不同地區的原住民:生存空間被擠壓,人口少,政治權利不多
    美國原住民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5%左右,根據分布地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美國本土的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島民。由於美洲大陸原住民已同舊大陸的人類隔絕了上萬年,對舊大陸常見的天花、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毫無免疫力,更無相應的預防意識和策略,很快原住民們就「莫名其妙」地遭遇「天災」成千上萬的倒下。
  • 美國史上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拜登提名這位女性是誰?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據美聯社周四報導,拜登計劃任命眾議員哈蘭(Deb Haaland)為內政部長,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提名,60歲的哈蘭是來自印第安部落的普韋布洛人,她將成為首位擔任內政部長的美國原住民。
  • 美國原住民做出瘋狂決定,獲民主黨高度贊同,為何最後卻慫了?
    據相關媒體報導稱,在暴亂日益升級,或將走向失控邊緣之際,美國再現驚人一幕。美國原住民做出一個瘋狂決定,要將雕刻著4名前任總統的拉什莫爾山推翻。該山又名美國總統山,雕刻著4名對美國有著傑出貢獻的美國總統,分別是林肯、華盛頓、傑斐遜、羅斯福。
  • 何為美國原住民保留地?
    在16世紀到19世紀,印第安人遭受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據統計,大約被殺印第安人高達2500萬人,在美國獨立前十三個殖民地,種族滅絕政策,變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金。比如:每剝一張印第安人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印第安人都可以得到大約40鎊的賞金,而且隨後價格變得越來越高,美國獨立後對印第安原住民的驅趕、屠殺依然沒有停止,僅美國的西進運動就造成大約100萬印度安人被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對於疆域擴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哈蘭家庭背景介紹為什麼獲得提名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據美聯社周四報導,拜登計劃任命眾議員哈蘭(Deb Haaland)為內政部長,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提名,60歲的哈蘭是來自印第安部落的普韋布洛人,她將成為首位擔任內政部長的美國原住民。
  • 美國多地哥倫布雕像被毀 自稱要為美洲原住民發聲
    ,最終颳倒了美國各地的「哥倫布」。被推倒後遭焚燒的哥倫布雕像 視頻截圖據美聯社報導,推倒雕像的示威者稱是在為美洲原住民發聲,認為美洲原住民的悲劇就始於哥倫布。他不應該再因為掠奪土地、同時在美國歷史性野蠻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受人尊敬......新的雕像應該致敬萊納佩人(Lenni-Lenape,美洲原住民),他們才是紐約市的第一批居民。」哥倫布雕像被毀隨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激烈討論。推特上,一位自稱是美洲原住民的網友諷刺地表示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配了一張中指圖。
  • 沒有贏家的賽局:從電影《荒野獵人》(The Revenant)談原住民共同遭遇的歷史經驗
    因為他熟悉印地安區域,所以擔任毛皮獵隊的嚮導(臺灣也有毛皮貿易史,可惜沒人拍成電影)。當時美國西部的開拓過程,大概有一種有點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制度,幾乎由開墾公司代表某一主權跟印地安人談條約或買賣土地。    查了一下原著說明,1823年之時,毛皮貿易商安德魯·亨利隊長(多姆納爾·格裡森飾)率領的一群狩獵者到美國路易斯安那購地,現為達科他州的一片冰雪叢林中狩獵毛皮。
  • 華盛頓橄欖球隊種族問題壓力改名 冒犯美國原住民
    @中國日報7月14日消息,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華盛頓職業橄欖球隊「紅人隊」(Washington Redskins)宣布將更改隊名和印第安人頭像標誌,糾正冒犯美國原住民的行為。
  •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第一輯)上市
    100餘年積澱 30種圖書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第一輯現已上市現代出版社「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由多位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製圖家、攝影師、插畫家和編輯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精心創製。
  • 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如何變成國家少數裔的?
    美國人口約3.30億(2019年12月),其中非拉美裔白人約佔62.1%,拉美裔約佔16.9%,非洲裔約佔13.4%,亞裔約佔5.9%,混血約佔2.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約佔1.3%,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約佔0.2%。作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佔比為何這麼小呢?
  • 自新大陸 1:拉丁美洲原住民之歌
    電影再現歐洲人心目中的的大航海時代先行者、不屈不撓的勝利者代表,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發現」拉丁美洲,並給當地原住民「命名」的歷史。殖民掠奪史形象地展示了缺少文明交流的「落後」印第安人的殘酷下場。17世紀的殖民者勢力範圍如圖所示:印第安人的音樂文化被當做異教徒的文化,一併被殖民者徹底打壓。流傳至今為世界所知的印第安音樂不多。其實在西班牙殖民者到達拉丁美洲之前,這是一片樂聲飄渺的土地。有人做過調查,僅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就發現了1000種土著樂器,分為400個不同發聲種類,其中最主要的是笛與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