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進運動:民族大遷徙的背後是對原住民的「大屠殺」

2021-01-13 歷史思維所

看不懂過去,也就看不懂現在,更無法預測未來。

今天的世界是由各個膚色的人種構成,實際上可以說,我們都是混血人。在本篇中,我將講述主要發生在十九世紀美洲大陸的「外來」民族(相對於原住民而言)大遷徙,講述它對近代美洲的重大影響。

四大人種

楔子

小李子

想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吧,那個復仇者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這部影片反映的正是當時美國的西進運動,而那些皮草獵人實際上正是西進運動的先行者,他們的經歷被這部電影改編成了一段傳奇人生。

《荒野獵人》中的一幕
《荒野獵人》中的一幕

西進運動是美國拓寬疆土、吞併土地的一種侵略行徑,它開發了如今的美國西部地區,消滅了眾多印第安文明,因為當時西部的土地都是印第安部落的。當時就有這樣一幫先驅者向西部探索,並和印第安部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一直行進到太平洋,就是現在墨西哥一帶。後來又有大量人員包括政府官員和軍隊湧入西部地區,通過誘導、欺騙、劫掠和屠殺印第安人,奪得土地並開發西部地區。

美國獨立後的現狀

獨立戰爭

美國通過從1775年至1783年的獨立戰爭,趕走了英國殖民者,從此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戰後美國經過了一系列改革重組,建立起了聯邦制共和國,從此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局面。

英國在北美最早建立的殖民地

尤其是工業革命開始後,美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迅猛,實力大大增強。資本開始了對外擴張,迫切需要資金、技術、原材料和勞動力,這個時候的美國就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工業革命

緣起

美國1783年獲得了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土地,1803年從拿破崙手中收購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佛羅裡達,1845~1853年通過美墨戰爭收購了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1867年從俄國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併夏威夷群島。

美國的對外擴張

早在北美殖民地時期,向西移民的運動就已經開始了。南部的奴隸主、北部的土地投機商和工業資本家、高利貸者和普通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獲得土地。19世紀初期以來,美國的領土擴張吸引了大批外來移民,移民隊伍向西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不斷地遷移到西海岸,參與交通運輸建設和發展農牧業,開採大量自然資源,促進了美國的工業化進程。

開發西部

大遷徙

美國故事:西進運動

美國東部居民向西部地區遷移, 始於18世紀末,終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進運動的進行,在美國軍隊的鼓動下,一批批的東部移民洪水般湧向西部地區。

美國軍隊

1830年5月,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通過了《印第安人遷移法》,立法把印第安人遷到密西西比河以西。這之後,派軍隊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殖民事業在這一地區迅速發展。「舊西南部」的土地主要被種植園奴隸主佔有,成為棉花的主要產地。「舊西北部」的殖民開發,是由於1785年通過的土地條例(按低價出售公有土地)和1787年《西北準州地區條例》而迅速開展的。

關於移民運動的報導

而在南北戰爭期間,北方為贏得民心以取得戰爭勝利,於是頒布了著名的《宅地法》,允許移民以低價購買西部的土地(前提是必須要開發當地),實際上就是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移民對西部印第安人領地的所有權。該法規的確很好地贏得了民心,壯大了北方的戰爭力量,為其實現統一奠定了重要基礎。可是這卻是建立在對原住民的壓迫之上的,極大地刺激了後來的移民運動。

移民隊伍

災難性後果

儘管西進運動確實對美國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對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壓迫之上。美國的這群外來移民,仗著自己的強大實力,對原住民展開了殘酷的驅趕甚至殺害,奪走了他們世世代代上千年來一直生活的土地,把他們趕進了所謂的「保留地」。

印第安人被迫離開家園

美國政府從開始正式建軍那天起後,就命令軍隊立即向西開進。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徵剿印第安人就成為了它的基本任務。美國聯邦正規軍隊和民兵從事的這種殘暴的屠殺和徵剿,從1803年一直持續到1892年,差不多進行了整整一個世紀。

各種新式武器運用於西進運動

南北內戰後,《宅地法》大大刺激了向西的移民運動。隨著白人全面佔領西部土地,與印第安人的衝突也急劇增加。有學者做過研究,在美國建立後的128年中,聯邦軍隊共進行過114次戰爭,參加過8600次左右的戰鬥與衝突,其中絕大部分是鎮壓印第安人的行動,而這些戰鬥大多是發生在內戰以後。

一場不對稱的「大屠殺」

1860年,在科羅拉多北部派克山脈附近發現了金礦,許多白人蜂擁而來,闖進了切恩涅族人和阿拉帕霍族人的保留區,並要求美國軍隊把這些印第安人趕走。

美國印第安人的變遷

雙方的衝突持續了3年,最終印第安人被迫放棄這塊土地答應遷往科羅拉多東部一個較小的保留區。在遷移過程中,700多印第安人輕信了科羅拉多總督的諾言,到他指定的地點集中。當他們晚上入睡時,J·M·齊溫頓上校率領的1000多民兵包圍了這些印第安人,極其殘酷地將他們殺害。一個目睹這次屠殺的商人在作證時說:這些印第安人「被剝去頭皮蓋,腦髓被敲出,士兵用小刀剝掉婦女的皮,用棍棒打小孩,還用槍敲打他們的頭顱,割斷他們的四肢」。

美國軍隊的攻擊

關於到底有多少人死於這場大屠殺,學界仍存在很多爭議。目前最可靠的數字是有21586名雙方人員在1850—1890年衝突中受傷、被俘和死亡。另有學者認為有45000名印第安人在這段時期被殺,這一數字包括了雙方被殺害的婦女和兒童。其他的數據則從5000—50萬不等。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白種人在戰爭中的野蠻暴行——美國人發動的摧毀式的軍事行動。

弱小無助又可憐的印第安人

就連美國的「祖國之父」華盛頓,都曾強烈表示過對印第安人的極大厭惡,以及對驅逐行動的強硬指示。而積極推動這種「殘酷地驅逐印第安人的行動」的「當時美國許多傑出的民主領袖」中,就有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賦人權說的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國第三屆總統託馬斯·傑斐遜。後面的政府甚至還專門頒布針對屠殺印第安人的獎勵法令,可謂是細思極恐。

原住民向「外來」民族屈服

尾聲

美國對本國貧困落後的弱勢族群進行種族滅絕,使得政府一舉甩掉了本應承擔的沉重的包袱和責任,又能無償地徵用他們的多達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地產和無以計數的自然資源,從而使美國能夠毫無負擔地發展經濟。

19世紀末美國的對外領土擴張基本完成

令人很遺憾的歷史事實是:處於萌芽狀態的美洲文明被毀滅,印第安人作為人類的幾大人種之一,整體上被基本滅絕。如今在美國大陸上,僅僅剩下約100萬人左右。

碩果僅存的印第安人
美國印第安人分布圖

題外語

西進運動大大加速了美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卻讓古老的印第安人面臨著生存危機,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反思。

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但現代化不應該拋棄那些弱小的民族和群體。

任何民族大遷徙都是一定時代和歷史的產物,它們都會對歷史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下期見,小夥伴們。

相關焦點

  • 【真相】《荒野獵人》:美國西進運動中的罪與罰
    但是,這部片子背後折射出的歷史故事,折射出的人性,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這背後的西進運動,體現著美國人的罪惡,美國人殺掉了幾乎99%的印第安人,而他們敢於正面揭露這段歷史,也值得我們欽佩。荒野獵人的故事大致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劇中給出了幾個線索。
  • 民族大遷徙:歐洲國家的起源
    公元375年,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匈人入侵東歐,導致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等蠻族被迫西遷,開啟了近200年的民族遷徙運動,史稱「民族大遷徙」。 其一、西哥特人的遷徙 匈人襲擊西哥特人-西哥特人定居巴爾幹半島(375年—378年) 376年春,西歐民族的另一支西哥特人遭到匈人襲擊 ,他們得到東部羅馬皇帝瓦倫斯的恩準,以「同盟者」身份,渡過多瑙河,移居巴爾幹半島北部的色雷斯,是為民族大遷徙的開始。
  • 西進運動:一部對抗與融合交織的活劇
    從電視劇《西部風雲》看西進運動對美國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影響。▼2005 年,史蒂文·史匹柏製作推出了一部名為《西部風雲》(Into the West ) 的電視劇。在這部電視劇中,他以一個來自維吉尼亞州的車匠家庭與一個西部拉科塔(Lakota)部族的印第安人家庭為切入點,描述了個人、家族、民族以及整個美國國家命運的百年沉浮。
  • 何為美國原住民保留地?
    在16世紀到19世紀,印第安人遭受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據統計,大約被殺印第安人高達2500萬人,在美國獨立前十三個殖民地,種族滅絕政策,變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金。比如:每剝一張印第安人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印第安人都可以得到大約40鎊的賞金,而且隨後價格變得越來越高,美國獨立後對印第安原住民的驅趕、屠殺依然沒有停止,僅美國的西進運動就造成大約100萬印度安人被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對於疆域擴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 大屠殺、種族隔離、歧視,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悲慘境遇
    大屠殺開始了,手無寸鐵的原住民被當作了「害蟲」。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某些牧場主還以射殺所有他們所見到的原住民而驕傲」。澳洲政府對原住民實施的這種民族同化政策是對原住民作為一個民族的基本權利的侵犯,在原住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仇恨印記。
  • 美國不同地區的原住民:生存空間被擠壓,人口少,政治權利不多
    美國原住民保留地美國獨立前,在密西西比河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仍有很多印第安人生活在那裡,1830年美國時任總統傑克遜一改之前用條約「合理」侵佔印第安人土地的方式,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強制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貧瘠山區的
  • 橫掃小視頻平臺的曲子,帶火一部電影,了解一段民族血淚史
    《最後的莫西幹人》(一作莫希幹)不僅僅是一首曲子,它更是一個民族的血淚史。而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則充滿了血淚。十七世紀美國獲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本來與原住居民毫無關係的事情,卻因為美國的一條政策而打破寧靜。這就是對美國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滅絕政策。
  • 盧安達大屠殺
    此外,比利時還引入了顱相學和身份證制度來進一步區分胡圖族和圖西族。1933年,比時利殖民者在盧安達—烏隆迪進行了人口普查,通過測量他們的鼻翼長、寬度與顱骨尺寸,在他們的身份證上標註胡圖族、圖西族或特瓦族。
  • 你可能聽過、看過《最後的莫西幹》,但你知道背後的這些事兒嗎
    《最後的莫西幹人》(一作莫希幹)不僅僅是一首曲子,它更是一個民族的血淚史。國外有一部電影就叫做《最後的莫西幹人》,這部電影最初上映於1992年,與網絡上走紅的音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信即使是不懂音樂的人,在最初聽到這首曲子時也會感覺非常地動人。或悲傷、或遙遠,它的聲音像是來自遠古時代的呼喚。而這首曲子背後的故事,則充滿了血淚。
  • 柬埔寨紅色高棉大屠殺
    面臨大屠殺從1970年3月到1975年4月,經歷了5年殘酷戰爭的南亞小國柬埔寨已經是滿目瘡痍,氣息奄奄,誰料到這卻是她更加深重苦難的開始。1975年4月17日,身著黑衣的紅色高棉部隊 (俗稱烏衫兵)進人金邊。
  • 【時評】勿讓盧安達大屠殺事件在菲重演
    勿讓盧安達大屠殺事件在菲重演作者:魯天(原載於《商報》)最近朋友借我一本書,是美國記者菲利普·古裡維奇(Philip Gourevitch)所著《我們想告訴你明天我們和家人一道將被殺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個族群衝突愈深,套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海方的話,「這是民族解放運動時期的反殖民主義思想,而表達的詞語卻變成了黑人(胡圖人)反對白人(圖西人)。」其實,在我們眼中,圖西人仍然是黑人,只是膚色比胡圖人略白,鼻子略高,並非我們印象中的白種人。
  • 美議員抹黑「中國5000年歷史都是作弊和偷竊」,反醒美國的歷史吧
    這也是後來美國成立的根基。越來越多歐洲殖民者陸續湧入北美大陸。他們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搶奪其財物,佔領土地。西班牙人吸收原住民成為基督徒,並使其居於指定地區。英國在1763年宣告將阿帕拉契山以西地區撥給原住民,有效期至英國統治結束而終止。
  • [恐怖]加拿大對原住民實行「種族滅絕」 ?Genocide指什麼?
    再看也很權威的《劍橋英漢詞典》(網上版)的genocide中文翻譯,那是:「(尤指對整個民族、種族或宗教團體的)大屠殺,種族滅絕」,據此,除了說「種族滅絕」,也可譯作看似沒那麼嚴重的「種族大屠殺」。報告指出,2001至2015年間加拿大被殺婦女多達25%是原住民;而原住民在加國總人口中所佔比率只是5%左右,可見原住民婦女謀殺案具針對性且規模相對的大。儘管特魯多這次認了,有人還要趁機挖掘歷史瘡疤,引用聯合國公約對genocide一詞更寬鬆的解釋,指斥加拿大早就對原住民進行過genocide!
  • 美國最後一位「野生」原住民——印第安靈魂已離去
    正是這般巨變之時,一段不合拍的插曲卻泛起了早被普通美國人遺忘的陳年往事。(1910年美國辛辛那提市街景)(美國國土擴張過程。紅色為原英國殖民地,黃色為法國路易斯安那,深黃色為墨西哥所屬)8月29日上午,不久前發生的森林大火搞得美國西海岸四處餘煙瀰漫,炎炎夏日炙烤更讓人們略顯煩躁。這時,距離舊金山東北方不遠的奧羅維爾鎮(Oroville)傳來一則爆炸性消息。
  • 課本上沒有提及的,臺灣原住民對日本的反抗
    1915年,臺灣被日本統治20年時,臺南廳人餘清芳於臺南市「西來庵」假借神佛的名義來宣揚其抗日行動,之後其認識了臺中人羅俊及楠梓人江定,密謀組「大明慈悲國」,並以宗教方式催眠信徒,宣稱日本據臺20年,氣數已盡,他受到王爺的神示,擔任「臺灣人的皇帝」,更宣稱中國將派大軍支援。同年5月,由於計劃暴露,日本臺灣總督府開始全面準備肅清這場運動。
  • 盧安達:大屠殺陰影之後,如何強勢崛起?
    由於歷史原因,早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盧安達內部的民族矛盾已經不容小覷。而德國和比利時的「神助攻」,令兩大民族之間的區別越發清晰,民族間的矛盾也徹底激化,更為將來的民族衝突埋下了伏筆。20世紀60年代,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通過長期鬥爭,盧安達終於在1962年獲得了獨立。但此時的局勢,卻與之前大不相同。
  • 日耳曼尼亞與民族大遷徙
    元老院一看不行啊,就說你們這樣吧,你們也別走了,就選一個保民官,代表你們的利益,保民官權力挺大的,這樣咱們制衡一下。一起決定打不打,打完了怎麼分(這是重點哈哈)。所以共和時代前中期開始就把這個制度定下來了,權力機構由各個階層組成,代表整個民族的利益,所以整個民族團結一心,打架就特別厲害。 羅馬共和時期,就把周圍打了一圈。
  • 這雙Kyrie 6與歐文原住民身份簡直絕配
    直到2016年美國聯邦立法,他們才擺脫Indians這個飽含血與淚的名字,稱呼被美國原住民(Native Americans in the United States)取代。經過幾百年的融合,美國原住民和新移民明面上已經可以和平共處,互相通婚的情況也逐漸變多。
  • 湖南原住民去哪了?
    對於這次大遷徙,民間最流傳的說法是,朱元璋血洗湖南,所以把江西的人遷到湖南來。民間對於傳說深信不疑,也有人將史書中的記載作為朱元璋血洗湖南的證據,「湘潭土著僅存數戶」,不過,這只能說明在元末的戰爭中,作為主戰場的湖南,人口損失巨大。「血洗湖南」的說法並不可信。    按照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的說法,江西往湖南的移民,「幾純為經濟」。
  • 楊雲鬯:民族志與原住民電影:相互融合的社會實踐
    民族志電影和原住民電影雖然在概念層面存在區別,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它們之間並不需要劃出明確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