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下的內容消費,看喜馬拉雅引領新潮流?

2020-12-25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 李老師

隨著耳朵經濟崛起,喜馬拉雅等平臺迅速成為用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消費場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在深度布局八年後,喜馬拉雅將為用戶帶來怎樣的驚喜?「有顏有料」、「老少皆宜」且「方便取用」,喜馬拉雅123狂歡節詮釋了一場完美文化盛宴應有的樣子。

「有顏有料」——重磅好書好課雲集,多部優質作品首發,滿足用戶不同收聽需求。如《<魔戒>完整三部曲》、《<雍正大傳>多人有聲劇》、《樊登:可複製的領導力》、《每天聽見吳曉波·第五季》,更有平臺首發的《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創新模式的《蔣方舟與大家的書房》等。

「老少皆宜」——內容多元,每個人都能在平臺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比如,針對文學愛好者的《<紅樓夢>全本有聲劇》,歷史愛好者有《謝濤有聲歷史劇:三國到明清》,英語愛好者可聽《英語口語天天練》,小朋友們喜愛的《<三國演義>兒童廣播劇全集》等。

「方便取用」上——手機App、車載、居家、在路上、實體有聲書屋、線下有聲城市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喜馬拉雅的眾多「觸角」收聽到想要的優質內容。

得益於內容「大廚」多年積累與精心烹製,用戶得以享受這場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歷時5天,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過10.8億元,再破新紀錄,用「聽」進行學習、娛樂和自我提升,已成為國民流行的生活方式。

在這場全民文化消費狂歡的背後,是國內整體文化消費市場的趨勢向上,更是喜馬拉雅內容優勢的厚積薄發與生態的日趨完善。若往更深層的方向探究,則不難發現喜馬拉雅正引領國內創新文化消費往新的方向邁進。

內容消費崛起,
喜馬拉雅持續領跑

以教育、文化、娛樂為主的內容消費正是當下的超級熱點。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網際網路+文化」新業態逆勢上行,線上文化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相對於傳統線下文化產業,以網際網路原生內容為主的數字文化產業迅猛發展,截至2002年3月,我國已擁有8.5億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7.3億網絡新聞用戶,6.3億網絡音樂用戶,5.5億網絡直播用戶,以及4.5億網絡文學用戶。

數位化的內容消費已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主流形態,影響著大眾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表達方式。

龐大的用戶基數進一步提升市場繁榮程度。具體到知識付費領域,這一增幅更為明顯。艾瑞諮詢數據稱,2019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達到278.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392億元。

行業整體勢頭向上,賽道上的選手們更是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喜馬拉雅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0月,其內容消費總額同比去年增長90%,消費品類從328類增至393類,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

不僅如此,近年來掀起的新文化消費熱,讓終身學習成為「95後」、「00後」表達自我情懷和文化態度的新形式。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內容消費平臺抓住風口,馭風而行。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對音視頻產業來說,內容是壁壘,生態決定高度。喜馬拉雅從內容出發深挖護河城,並在內容之上打造的新消費場景,可謂其在過去與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

以內容為原點

先看核心要素——內容。在日常知識付費消費過程中,產品與服務只是載體,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滿足,「有用」和「有趣」是人們對知識付費的決策標準。

123狂歡節中購入超值低價的喜馬拉雅VIP年卡,「職場小白領」雪梅說這是她連續五年的習慣,這將是她整整一年職場進階、經史哲學習以及獨立女性養成的「精神食糧」。

在她看來,雖然搬家、加班、職場PUA、家長催婚等讓她的北漂日子頗為艱難,但在喜馬拉雅上找到有用、有趣、勵志的內容,為生活增加了不少色彩,「喜馬拉雅更像我的人生導師,想要什麼樣的內容都能找到。」尋找個人學習成長,找到職場、人生難題的解決方案,恰恰是喜馬拉雅之於用戶的現實意義所在。

喜馬拉雅對於優質內容的深度布局,在本屆123狂歡節期間展現出冰山一角。如果說前文所說的「有顏有料」、「老少皆宜」且「取用方便」是其展現於人前的冰山,那麼冰山之下的95%才是核心所在。

長期以來,喜馬拉雅一條非常重要的護城河是內容版權。早在2015年,閱文集團的戰略投資,構建了行業無以比擬的PGC內容優勢。不過,因版權和信息的處理易被替代,喜馬拉雅後續通過創新,幫助「聲音」建立知識服務體系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完善UGC內容。

在塑造主播和打造好內容方面,喜馬拉雅一方面深入挖掘大IP背後的音頻價值,對應PCG的內容生產。另一方面成立喜馬拉雅大學,藉助平臺的版權內容培訓草根主播,從而形成廣闊的UGC內容來源。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完善,喜馬拉雅已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多元化的主播生態體系。喜馬拉雅八周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平臺上的主播人數已超過1000萬。2019年全年,主播從平臺分得16.34億元的收入。

喜馬拉雅語音直播上線三年,月收入過十萬的語音直播主播已達千名,收入最高的語音直播主播年入超千萬。主播群體大到作家明星、小到草根素人,實現了出版社、媒體、MCN機構、品牌主、播客等多領域的全面覆蓋,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提升聽的體驗。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在創新方面,喜馬拉雅獨創了PUGC音頻生產模式,郭德綱的《郭論》、陳坤的《世間》可謂代表之作。同時,《超級製作》已上線18個專輯,其中不乏《曉說2018》《表演者言》等多個爆款,高曉松、周迅、黃磊等多位一線藝人,也成為了喜馬拉雅FM強大導師陣容中的重要成員。此外,《林志玲的教養課》、陳坤朗讀的《倉央嘉措的情詩》、馬東的《好好說話》,都是對大IP的開發,從而形成熱銷產品。

此次莫言獲獎後的首部作品同樣選擇了喜馬拉雅作為首發平臺,背後彰顯的正是喜馬拉雅內容打造實力對於IP的吸引。值得一提的是,《蔣方舟與大家的書房》欄目,將於每月1場大咖直播對談,使之成為音頻行業首個「圓桌派」。喜馬拉雅據此打造的首個人文讀書圈子,實現了主播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深度交流。而人文讀書圈子的設立,表明喜馬拉雅在好內容的開發之外,已開始關注對用戶的服務和後續互動。

有好的內容,再在內容之上衍生更多的可能性,通過更多元的內容分發場景觸達更大範圍的用戶群體,正是喜馬拉雅引領行業的增長密碼。

從內容平臺出發
延展更多可能性

眾所周知,音頻行業整體體量不大的現狀困擾著所有的市場選手。喜馬拉雅雖穩坐音頻行業第一把交椅,但如何加快商業化進程仍是業界關注焦點。

早前,喜馬拉雅負責市場的副總裁馬永昶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喜馬拉雅已形成了內容付費、直播和會員、廣告四駕馬車一起往前跑的商業模式。事至今日,其在多元化盈利方向的成果擴展了商業邊界,再次抬高行業天花板,引領行業持續向上。

5G和AI等技術的日漸發展與應用,為音頻賽道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布局智能硬體,為聲音從手機拓展更多便利的使用場景,使之成為連接上下遊的「中樞系統」,正是喜馬拉雅深耕的方向之一。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喜馬拉雅將在「聽」的世界持續發力深耕,不斷為平臺用戶提供好聲音、好內容和更好的陪伴與支持,同時,加速聲音為特色的人工智慧產業研發和應用,連結上下遊,形成產業生態鏈積聚效應。

近年來,喜馬拉雅在汽車、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硬體終端皆有斬獲。如此前推出的小雅AI圖書館,該產品專注於服務聽書場景的智能硬體,不但囊括平臺上億好內容,還支持音樂、天氣、鬧鐘、視頻通話、智能家居等其他生活服務。

優質內容的多場景分發,使得喜馬拉雅高速增長。11月18日,易觀發布《2020年在線音頻平臺生態流量洞察》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音頻正在滲透居家、出行、親子等場景,改變用戶生活方式。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在線音頻平臺,不斷發力智能硬體終端布局,多場景分發內容,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收聽渠道。截至2020年10月,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流量破3.29億。

「萬物有聲」——萬物可以通過聲音這一介質傳遞信息,創造「新聲活」,為此,喜馬拉雅全力打造的線下有聲城市是其拓展的又一個重點領域。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喜馬拉雅「有聲城市」解決方案採用創新科技+文化的形式,全面升級市民、遊客的服務體驗,全方位打造全民有聲閱讀、城市故事庫及城市之聲,滿足用戶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輸出市民、遊客心之嚮往的好內容。目前已成功落戶蘇州、杭州、福建南平等多個城市。

在城市公共文化領域,喜馬拉雅推出線下「有聲圖書館」、「朗讀亭」、「城市有聲故事」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幫助人們隨時隨地加入聆聽、朗讀、消費等與聲音有關的活動中。

由此,喜馬拉雅圍繞內容、平臺、多場景分發渠道的音頻「聲」態圈已打造完成。喜馬拉雅也正以全新的姿態擁抱創新文化消費產業。

結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消費結構不斷變化。人們在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費比例逐漸降低,對教育、文化、娛樂為主的新文化消費需求大幅增長。毫無疑問,這將是一個較之音視聽行業更為廣闊的新藍海。

始於音頻,並不止步於音頻,喜馬拉雅打造的圍繞聲音生產與輸出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正浮現出來——前端有完善的播客生態系統;在平臺,已搭建起多元且持續完善的內容體系;分發端,擁有線上線下多元化場景布局;到用戶側,擁有超過6億的用戶。

可以預見,在新文化消費需求日益旺盛的當下,喜馬拉雅既是重任在肩,亦是前景可期。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有聲閱讀助力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
    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娛樂、製造業受到嚴重打擊,線上新經濟逆勢上升。喜馬拉雅大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聲閱讀人數呈爆發式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3%,總收聽時長增長近100%。
  • 喜馬拉雅八周年致敬「攀登者」 打造音頻生態圈擁抱在線新經濟
    作為「耳朵經濟」的引領者,總部設在上海的喜馬拉雅八年來以「用聲音分享人類智慧」作為企業使命,努力為平臺上6億用戶的美好生活服務,也為1000萬主播實現了創業夢想。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日漸成型。
  • 新經濟下引領家居生活方式的匯森家居迎接消費「新風口」
    拉長周期看,在租房人群增加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匯森家居更將憑藉其優質、環保的產品,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供需關係長期穩定,匯森家居未來可期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收入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匯森家居「To B」的銷售模式,也決定了其收入具備極強的可持續性。
  • 從喜馬拉雅818會員寵愛節,看2020音頻聲態蒸蒸日上
    抗疫期間線上貢獻,助力在線新經濟 其實不光是「818會員寵愛節」,進入2020年以來,喜馬拉雅就動作頻頻。年初,疫情期間不少人被迫禁足在家,也正因如此網際網路引領的線上經濟迎來一波爆發。從電商到遊戲、從視頻到音頻,網際網路技術帶來了商業版圖的改變,也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圖景。
  • 喜馬拉雅2020年終成績單:助力在線新經濟崛起,喜馬拉雅還在「長高」
    這一年,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在悄悄改變,喜馬拉雅等網際網路平臺迅速成為用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消費場景,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在這一年再次迎來高速發展期。2020年,在賽道中領跑的喜馬拉雅一刻未曾停下腳步。
  • 得物APP「先鑑別 後發貨」助力潮流新消費
    來源:時刻頭條進入「20年代」,在線新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主題。以90後為代表的Z世代正在成為在線新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是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批人。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基礎生活需求之後,對附有文化價值的消費品的需求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 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再創新紀錄 內容消費火熱
    12月5日24點,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再破新紀錄。用「聽」進行學習、娛樂與個人提升,已成為國民流行的生活方式。多個重磅好內容在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發,暢銷榜中新專輯佔比達42%,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施展李筠力薦:人文通識100講》《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魔戒>完整三部曲》《少兒英語啟蒙課 - 牛津樹入門(4周)》等,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已經成為內容創作者喜愛的新品首發舞臺。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10.8億
    12月5日24點,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再破新紀錄。用「聽」進行學習、娛樂與個人提升,已成為國民流行的生活方式。多個重磅好內容在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發,暢銷榜中新專輯佔比達42%,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施展李筠力薦:人文通識100講》《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少兒英語啟蒙課——牛津樹入門(4周)》等。
  • 潮流內容融合線下業態,愛奇藝六大綜藝賽道滿足年輕人娛樂消費、賦能品牌成長
    除了《青春有你3》《中國新說唱2021》《奇葩說7》等經典IP將升級歸來,《哈哈哈哈哈》《地球百子》《冬日滑雪屋》等多個賽道的全新綜藝也將陸續上線。從現場發布的資源來看,聚焦年輕人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的打法,將在愛奇藝2021年的綜藝布局中繼續得以體現。同時,將潮流內容與線下業態相結合,從線上到線下全方位滿足年輕人娛樂消費需求,愛奇藝將不斷拓展內容的商業價值。
  • 讓世界聽見蘇州講好蘇州故事,喜馬拉雅與蘇州達成戰略合作
    交匯點訊 11月20日,喜馬拉雅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在上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喜馬拉雅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將緊扣「讓世界聽見蘇州」一個主題,共同推動蘇州「文旅融合示範城和數字文化示範城」雙城建設戰略,推進城市品牌新傳播計劃、主播&網紅新消費計劃等。
  • 蒂姆·斯坦納引領生鮮電商消費潮流
    奧卡多發展迅速,在其引領下,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如今在英國成為一股新的潮流。今年人們對於線上購物的需求量暴增,為了更好地應對大量訂單帶來的挑戰,奧卡多創新性地使用了無人駕駛送貨車、自動取貨機等。斯坦納在科技投資上非常慷慨,他認為技術是線上服務平臺的基礎,為此他斥資2億英鎊收購人工智慧公司來研發可以代替人來揀選和包裝的機器人採摘臂。
  • 攜程集團CEO孫潔: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 有趣的內容成旅行「粘合劑」
    攜程集團CEO孫潔發表《旅行不變 夢想不滅 重塑世界旅遊新經濟》的主題演講。她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在線新經濟帶來新機遇。創新激發行業發展潛力,內容拓寬了旅行的邊界。人們對旅行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攜程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元旦,國內深度遊目的地熱度上漲320%。「未來,更多旅遊需求將被釋放,我們歡迎大家在旅行的同時,來攜程進行內容創作,把旅行之美分享給大家。」
  • 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來了,海量優質好內容新品首發
    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分為兩大階段:預熱場為11月24日至11月30日,正式場是12月1日至12月5日。即日起,用戶登錄喜馬拉雅App搜索「123」即可進入主會場。   123狂歡節是喜馬拉雅於2016年率先發起的國內首個內容消費領域的狂歡節,是內容消費領域的年度盛事。
  • 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10.8億
    來源:時刻頭條12月5日24點,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再破新紀錄。用「聽」進行學習、娛樂與個人提升,已成為國民流行的生活方式。喜馬拉雅平臺上的內容品類從以往的328類增至393類。多個重磅好內容在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發,暢銷榜中新專輯佔比達42%,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施展李筠力薦:人文通識100講》《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魔戒>;完整三部曲》《少兒英語啟蒙課 - 牛津樹入門(4周)》等,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已經成為內容創作者喜愛的新品首發舞臺。
  • 恆利商城全球起航 引領消費升級新時代
    孫曉華先生致辭塗李華先生致辭本屆論壇現場還特別邀請到了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教授和王福重教授為到場來賓帶來了精彩的主題分享,從新時代、新消費、新經濟等多個角度切入,重構傳統消費觀念,重新詮釋消費模式創新的時代意義。
  • 喜馬拉雅殘疾人主播已超過8000名,年收入最高的近百萬
    新冠疫情之下,在線新經濟崛起,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在悄悄改變。在網上購物、聽書、雲逛博物館成為主流和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日常。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內容消費網際網路平臺,在這一年再次迎來高速發展期。2020年1月至10月,喜馬拉雅內容消費總額同比去年增長90%,品類從328類增至393類。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與此同時,喜馬拉雅的主播生態愈加繁榮:出版社、媒體、MCN機構、品牌主、播客、明星等紛紛加速入駐,聯合喜馬拉雅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提升聽的體驗。
  • 京東跨界時尚雜誌見證中國男性消費時尚新潮流
    在這場引領男裝時尚消費趨勢的熱潮中,作為匯聚國內外頂級時尚品牌的中國零售電商行業巨頭,京東此次與國內領先的男性時尚平臺《時尚先生Esquire》達成戰略合作,將科技與時尚有機融合,發布反映男性購買訴求和消費意向的六大中國男性興趣圈層風格指南。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掀起聽書熱潮 經典作品受青睞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精神消費、文化消費、內容消費已成為消費升級的必然,「新經濟需要新模式、新連結,這方面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音頻內容如何更緊密地和大眾日常相結合。喜馬拉雅在世界讀書日推出423聽書節,今年已經是第三年,就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 劉津:設計就是策劃 之 深挖文化新經濟
    文化新經濟是一個經濟概念,不是文化概念。」--劉津先生解釋道。作為年輕傑出設計師,劉津先生歸納總結並提出:「時代變化之快,對於現代設計師的要求也不斷變化;隨著90/00後以及輕資產階級的崛起,如何聯動產業實現文化新經濟,如何重整文化產業新業態刺激新消費,如何讓傳統文化與這些年輕群體產生共鳴,是如今運營推廣的主要發力方向,更是作為設計師應該運用文化為設計作品賦能的關鍵趨勢。」
  • 2020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正式啟動:海量好內容參戰,品類更多元
    123狂歡節是喜馬拉雅於2016年率先發起的國內首個內容消費領域的狂歡節。一年一度的123狂歡節是用戶以優惠價格集中購買一家人精神食糧的好契機,今年不僅呈現品類更多元、用戶更多元的特點,更成為優質好內容新品首發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