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吃飯時不小心吞了魚刺等異物時有發生,但是吞下竹籤並且吞進胃裡的情況並不多見。這兩天,在東陽橫店,一名年輕小夥不小心將一根四釐米長的竹籤吞進了肚子。
圖文無關
這名小夥子叫小杜,最近幾天,他隱隱感覺胃疼,以為沒什麼大事,也就沒當回事。直到三四天後,實在熬不住了,於是趕到橫店醫院檢查。
醫生建議小杜先做個胃鏡,檢查結果讓醫生也嚇了一跳:一根竹籤橫跨在小杜胃幽門上方,也就是胃和十二指腸連接口,竹籤兩頭插在胃裡,就像烤羊肉串一樣,如果再拖延下去,可能會出現胃穿孔。
這樣的症狀,讓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捏了一把汗,詢問小杜的病史,小杜也對自己胃裡有竹籤覺得不可思議,他說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吃下去的,也不清楚到底是吃了什麼裹進去的。
仔細檢查後發現,所幸這根竹籤還沒有將胃壁扎透。隨後,醫生用胃鏡將竹籤取出,小杜也感覺並無其他問題,就出院了。
由於人體內的胃不斷蠕動和牽扯,異物在其中會帶來種種不適,如胃痛、胃脹等。時間久了,有可能穿破胃黏膜,引起胃出血。因此,一旦不慎吞入異物後,最好及時就醫。
醫生介紹說,吞食異物的情況在臨床中比較常見,但是大部分病人對自己何時誤服、誤服了什麼都是比較清楚的,像小杜這樣平時不清楚何時吞下異物的情況,卻是很少見的。其實,平時大家只要注意一下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快,基本上就可以避免出現這樣狀況。
作者:楊林聰
來源:金華晚報
10歲少年摔了一跤,擦傷了腿部皮膚,沒想到竟然長出了13個瘤!
今年暑假期間,10歲的張偉(化名)在打籃球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擦傷了腿部皮膚,到磐安縣人民醫院處理傷口時,醫生發現他右側靠近膝關節的骨頭上長了米粒大小的突出物,還有滑動的感覺。因為不痛不癢,張偉和家人一直沒有察覺,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偉媽媽帶他來到了骨科門診。
磐安縣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厲一維接診後,並沒有馬上說是什麼毛病,而是讓張偉躺在診療床上,從頭到腳查了個遍,並且不斷地在張偉的身上做一些記號,看得張偉媽媽心裡直打鼓。
X光拍片後的檢查結果更是讓人大吃一驚,顯示「滑膜性骨軟骨瘤」,而且是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總共有13個。張偉媽媽已經緊張得快流下眼淚,哽咽著給張偉爸爸打了電話,小張偉也好像被媽媽的神情嚇著了。
「拍片的檢查結果和我的判斷是一致的,這個骨軟骨瘤並不可怕,你們不用如此擔心。」厲醫師的話讓張偉父母懸著的心稍稍平靜了下來。骨軟骨瘤經常長在關節附近,大小和形狀各異。小的如花生米,不容易察覺;大的與雞蛋不相上下。有的以很細的短蒂與骨相連,成管狀或圓錐狀,表面光滑;有的則以寬廣的基底與骨表面相延續,呈現碟狀、半球狀或菜花狀。
研究認為,骨軟骨瘤的發病原因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以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或青少年多見,20歲以下患者佔70%~80%。人們常在關節附近摸到不痛不癢、也不影響關節活動的硬性包塊。由於關節活動時,周圍附著的肌腱和肌肉在瘤體表面反覆摩擦,形成滑囊,不少患者是因為滑囊發炎引起局部腫脹、疼痛,去醫院就診時才發現的。
「不過,由於骨軟骨瘤有1%潛在惡變的可能,不少人為此提心弔膽。」厲一維說,骨軟骨瘤切除手術風險不大,難度也不高,所以,現在人們對骨軟骨瘤治療的態度傾向於早期手術切除。特別是有家族遺傳史的多發性骨軟骨瘤患者,惡變率高達10%~20%,更有必要早切除。有些患者希望保守治療,這時應加強自我檢查,當發現原來已經停止生長的腫瘤突然長大或生長迅速,並伴有麻木、夜間疼痛等異常感覺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若已經惡變,此時手術切除也為時已晚。
作者:周軒 韋霞光
來源:金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