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車友都吃過鵪鶉蛋,味道不錯,但要是和你說,人的體內也有鵪鶉蛋,相信沒多少人信,但在福州,卻有個男子的手部,長出了一個「鵪鶉蛋」。
近日,福州市第二醫院手足顯微外科楊文福醫生接診到一個34歲的男子,對方表示自己的右手手腕莫名鼓起個小包,近段時間越長越大,稍微碰觸,手指頭就麻木疼痛。這個名叫阿強(化名)的男子受不了疼痛,只好到醫院就診。
楊醫生諮詢詢問了阿強的病情,得知他在4年前就發現手腕內側有鼓起的小包,但剛開始小包不大,而且沒什麼不適,於是也沒在意。可慢慢的,小包越來越鼓,肉眼都可以很明顯看到手腕上多了個腫物,而且疼痛、麻木等症狀也顯露出來。
楊醫生立即安排,為阿強進行了手部超聲檢查,結合解剖理論,他分析,這可能是個神經瘤,而且很可能長在支配手指的正中神經上,建議立即切除。
12月初,手術進行,楊醫生在顯微鏡下劃開阿強的手腕,果然找到一個長3釐米左右、外表潔白的像剝了皮的鵪鶉蛋的腫物長在了阿強正中神經包膜上。阿強的手麻的症狀,就是因為它壓迫了神經。
「幸運的是,神經瘤沒有完全包裹神經,只是靠著一側,我們花了半個小時就很順利剝離,切除了腫瘤。」楊醫生介紹說,手術並不難,主要是要最大程度確保神經不受傷害,而手術後,伴隨阿強4年的麻木感果然消失了,也沒有留下明顯後遺症。
楊醫生介紹說,周圍神經源性腫瘤有良性和惡性區別,大多數是良性腫瘤,臨床常見是長在上肢、下肢神經上,頸部等部位也可能長,「一般情況下影響不大,但如果持續長大要或者出現疼痛應及時就醫,根據醫生的判斷及時切除,因為長大的瘤子會包裹、侵蝕神經,那麼對神經的傷害是不可逆的,甚至永久性的損害,也可能出現腫瘤惡變」。(通訊員:朱玉 記者、編輯: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