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作品最多、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一場以濟南為名的藝術...

2020-12-24 海報新聞

12日晚,裝飾得頗具當代意味的山東美術館內,隨著空中飄來的一縷清越的簫聲,「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面紗」緩緩揭開,一場以濟南為名的藝術盛宴正式亮相。這是濟南「自己」的藝術雙年展,是齊魯大地展示國際級當代藝術的新平臺。這場藝術「大秀」將促進山東由美術大省、文化大省向美術強省、文化強省的跨越。同時,它更為濟南帶來了嶄新的機遇,以此為依託,將對濟南本土文化形成新的認知、新的概念、新的線索、新的凝練與提升,進而積極拓展文化載體、形成文化項目、打造文旅產業鏈條。

閆平 《大明湖》

三大亮點:

陣容強大、突破範疇、拓展邊界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分為三個板塊,山東美術館內展出的是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的是青年策展人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則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

本屆雙年展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388位藝術家的596組(件)作品參加展覽,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海內外著名藝術家萊安德羅·埃利希、安尼施·卡波爾、宮島達男、徐冰、隋建國、邱志傑、蘇新平、譚平、宋冬等人均有作品呈現。

展覽作品包括繪畫類、影像類、裝置類三大類,細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坦培拉、綜合材料、攝影、雕塑、視頻雕塑、影像、綜合媒體等十餘個小類,每一個小類又可以根據媒介的不同進一步細分。涵蓋極簡主義、新表現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諸多藝術流派。形式當代,形態多樣,藝術衝擊力強。

展覽亮點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藝術家陣容強大。策展人提名展參與的125位藝術家,多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知名藝術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萊安德羅·埃利希、伊曼紐爾·范德奧韋拉、徐冰、隋建國、邱志傑、劉慶和、尹秀珍、顧黎明、傑拉爾丁·託比等35位國際藝術家,結合展覽主題「和動力」,專門創作了新作品。接近一半的作品為國內首次展出,將極大地吸引國際藝術界的關注;再一個是突破藝術範疇的文明互鑑。受本界展覽主題「和動力」的啟發,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融入了本民族的哲學思考和體悟。在中國傳統文化重要概念「和」的啟發下,根植於古印度哲學、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未來主義等哲學的藝術作品在展覽中集中亮相,民族和地域的國際性交融,將突破藝術的範疇,在更深的層次上形成文明互鑑;最後一點是極大地拓展觀眾觀展視野和邊界。區別於傳統展覽,本界雙年展,作品的多種藝術形式分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給予觀眾審美體驗。某些實驗性較強的作品,注重與觀眾的互動,注重沉浸式體驗。觀眾可在參觀展覽過程中與部分作品互動,這種互動本身也是展覽的一部分。

以品牌帶動濟南

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展覽主題最終定為「和動力」,因為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和」是其核心理念,包含了中和、和睦、和諧、和合等內質,是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而在全球政治文化日趨割裂、隔離的當代,「和」主題的再次提出,較之以往無疑給人更深刻的啟示。

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協主席張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屆雙年展的創意產生於2019年下半年,是根據這幾年山東美術的整體發展狀況,希望能在山東創立一個文化品牌。雙年展展示藝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念,其模式是世界美術領域裡一個比較成熟的方式。濟南國際雙年展是山東建立美術話語權和自主品牌的第一次嘗試。而且,濟南國際雙年展採取國際通用的辦法,以城市命名,以這樣的品牌和國際活動帶動濟南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基本模式是省市共建的模式。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展展出的裝置藝術品

在前期舉辦的「和為突破」主題研討會上,張望說:「這個主題是雙年展的特色和立場,山東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的中心發源地,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和』的理念。『和』的理念目前是國家自身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最需要的理念,也是國際疫情下需要的理念。『和』與現代的形式『動力』結合在一起,更顯年輕、活力和當代性,也更有藝術氣質。」

對於「和動力」這個主題,本屆展覽總策展人之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表示,作為一種文化立場和精神屬性,一般而言,「和」的意涵主要呈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三是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本屆雙年展以「和動力」為主題,旨在以創新性的文化觀念與學術修辭,跨文化、跨媒介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傳統文化與當代創造之間建立新的關係,揭示當代藝術觀念與中國傳統思想的關聯性,發掘中國本土思想對當代世界的普適價值與文化貢獻力,推動中國藝術更好地根植本土、立足時代、照鑑未來。

徐冰《鵲華秋色圖》背面

期待成為濟南、山東、中國

連接世界的多彩藝術窗口

本屆雙年展究竟能給山東、濟南帶來什麼?

全國不少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雙年展,國際上就更多了,這是全球範圍內跟當代藝術和當代文化發生關聯的最直接的展覽形態和形式。威尼斯雙年展為威尼斯帶來了一半的收入,上海雙年展成為西方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窗口。濟南國際雙年展從主題就能讓人明白這是一場讓當代性紮根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的藝術活動。

在山東美術館一樓展廳裡,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中國藝術家徐冰的《鵲華秋色圖》。站在作品面前,看到的是一幅《鵲華秋色圖》的動畫作品,但當走到作品背後再看,才明白這是一件以光透過廢棄物形成重現古畫的新作品。據了解,這是徐冰受到趙孟一幅書法長卷啟發,以該長卷和《鵲華秋色圖》為基礎,加入了電線桿、蘋果電腦、報紙等現代文明符號,用傳統和現代的衝擊、融合,來探討中國文字的淵源和當代文化的衝突。17分鐘的動畫,消除五頻之間的界限,令最終效果猶如一幅書畫長卷,徐徐展開。

展覽現場

很多觀眾都會在這件作品前駐足很長時間,看畫面的光影變化,再去其背後感受當代物品組合的視覺衝擊。正是這種衝擊,讓觀眾不只在看的過程中感受到傳統和當代的融合,更能讓濟南人感受到自己身邊的景物與當代藝術的融合,感覺更為親切。

像這樣帶有濟南元素、山東元素的藝術品在兩個展覽中都有很多。濟南市美術館展區的青年策展人項目,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青年策展人前沿、創新的策展視野為雙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銳的視角。項目共有7個線下實體展覽項目和12個線上優秀提名項目。

在「藝術在他方」當代藝術的遊牧這個項目中,策展人李輝武與一個藝術團體(爬坡小組)密切合作,在當代中國高速通勤的時代背景中,以「藝術遊牧」計劃,用短期駐留的辦法,不斷地表達在地文化的他者的視角,以此獲得藝術家跨越地域文化對自我藝術創作的突破,尋求在當下語境下創作手段的嬗變與突進。這個計劃從洞庭湖畔的嶽陽開始,因此還有一個小主題:「過洞庭,遇濟南」。爬坡小組成員黃起才、程三娃、司建偉、王峰、趙小偉以「遊牧」的狀態和藝術方式,對這裡的鵲華秋色、趵突泉水、大明湖景等歷史人文和市井生活進行當代觀察,並從中找尋觀念線索,用綜合性的藝術語言進行表達,力求從一個藝術的側面釋放出對儒家文化在當代生活以及當代藝術家觀念中的影響和新的動力。

當這些濟南元素、山東元素不斷閃現在觀眾眼前時,本屆雙年展的主題內涵和地域特色體現得更為多元和明確,讓更多的濟南觀眾有了深深的代入感,也讓外來的嘉賓和觀眾對於本界雙年展的主題有了更好的理解。

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靜說,雙年展是國際當代視覺藝術極高級別的展示活動,集中了國際最新藝術成果和前沿文化理念,是世界文化互融互鑑的最佳平臺和盛大節日。更重要的是,雙年展與舉辦地密切相關,這種關聯不僅是文化的,更是全方位的。首先,雙年展緊緊依賴於所在城市的資源,包括文化底蘊、學術力量、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其次,舉辦地以雙年展為依託增強自身文化實力,豐富本土藝術資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者可謂相互影響、相互成就。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峰在開幕式致辭中講道,「濟南國際雙年展是山東省首個由政府主辦,按照專業模式打造的國際化展覽品牌,自2020年起將每兩年舉辦一屆。本屆雙年展以『和動力』為主題,將國際視野和中國氣質融為一體。我們由衷相信,通過展覽活動的成功舉辦,一定可以推動中西文化之間的互學互通,促進多元文明之間的互鑑共融,也必將讓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加兼容並蓄、更加時尚多元、更加鮮活生動,為我們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真誠期待濟南國際雙年展能夠擔負起文明交流的歷史使命,踐行起文明互鑑的時代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開放的世界眼光,為文明交流提供寬廣的平臺,成為濟南連接世界、山東連接世界、中國連接世界的多彩藝術窗口。」

濟南國際雙年展的舉辦,讓濟南在特殊時期,成為一個用文化點亮全國、全世界人們眼光的中心點。濟南國際雙年展,以國際視野為契機,圍繞濟南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目標,令濟南擁有了自己的國際文化藝術高地,將會成為濟南市、山東省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牌項目,將會用文化交流講好濟南故事、傳播山東聲音、展示中國形象。

相關焦點

  • 30多個國家和地區596件作品參加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此次展覽包括三大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人入選項目,青年策展人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本屆雙年展展出作品形式包括繪畫、裝置、影像三大類,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
  • 91秒丨30多個國家596件藝術作品已就位!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等你來...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12月12日晚,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美術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美術館協辦的「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並將於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3月12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設計創意團隊服務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
    作為山東省第一個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此次展覽希望以「和」為破局之動力,探討「和」的文化內涵與當代藝術創新的關係。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幕式展覽包括三大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
  •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12月13日至2021年3月12日,「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舉行。作為由山東省政府主辦的首個國際雙年展,本次展覽期望以「和」為破局之動力,探究「和」的文化內涵與現代藝術創新的關係。展覽包括三大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法進行展示。最後,本屆雙年展共展出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8位藝術家(國外藝術家93人)共596件作品。
  • 前沿藝術線上線下大集合,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幕 用當代藝術詮釋...
    12日晚,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圖為開幕式演出《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之一。本屆雙年展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385位藝術家的596組(件)作品參加展覽。其中,提名藝術家132位,參展作品186組(件),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位國外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引藝術熱潮
    ,迎來了一場高熱度的展覽——濟南國際雙年展,596件當代藝術作品帶來強勁的衝擊波,引發了久違的當代藝術熱潮。  本次國際雙年展是我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分為三個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其中,提名藝術家132位,參展作品186組(件),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位國外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
  • 132位藝術家596件作品,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如何為山東文化賦能?
    展覽現場此次參展作品有近一半作品為國內首展,約1/3的作品是圍繞本次展覽主題「和動力」全新創作,很多參展作品中都融入了濟南或山東元素,作品類型涉及國畫、雕塑、裝置、影像、人工智慧、生態藝術等,展覽地點為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十三日免費開放
    「立足於山東深厚文化底蘊而設立的濟南國際雙年展,將為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精神內涵與藝術表達,探索出新的路徑與形式。」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說。胡上山表示,山東一直以來缺少具有全國影響的原創性展覽品牌,這與山東經濟、文化大省的地位並不匹配,而濟南國際雙年展正是山東建立學術話語權和學術品牌的有益探索,搭建山東藝術走向世界的廣闊平臺,為山東文化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於全球當代藝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威尼斯、光州等著名國際雙年展紛紛延期舉辦。
  • 國內外藝術「大咖」作品免費看!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喊你來逛展
    該展覽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  本屆雙年展以「和動力」為主題。孕發於山東的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作為儒家文化核心理念的「和」包含了中和、和睦、和諧、和合等內質。
  • 國際雙年展將永久落戶濟南 自202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
    ,濟南國際雙年展是經山東省委宣傳部批准設立的山東省第一個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確定以「和動力」為主題,今後國際雙年展將永久落戶濟南,自202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表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確定以「和動力」為主題。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開啟當代藝術新引擎
    本次展覽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和」是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全球面臨巨大挑戰的今天,更需要用藝術上的和諧去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這一主題也得到了全球各地藝術家的廣泛回應和支持。
  • 互學互通 互鑑互融——「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盛大啟幕
    其中,提名藝術家132位,參展作品186組(件),包括91位國內藝術家創作的114組(件)作品,以及41國外藝術家創作的72組(件)作品。青年策展項目共有253位藝術家創作的410組(件)作品參展,包括199位國內藝術家的350組(件)作品,以及54位國外藝術家的60組(件)作品。其中,7個項目為線下實體展覽,共展出91位藝術家的129組(件)作品。
  •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正式啟幕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華,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李國琳,濟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峰,濟南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光,比利時王國駐華大使高洋,省直有關單位、省內外文化藝術機構、濟南市有關部門領導,本屆雙年展藝術委員會、策展人、參展藝術家代表
  •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和」風吹來 藝見當代
    作為山東首個由政府主辦並按照專業模式打造的國際雙年展活動,濟南國際雙年展憑藉學術性與多元性並重的策展視角、本土性與國際化結合的藝術構成、前瞻性和創新性並舉的展示方式,集中展示了國際最新藝術成果和前沿文化理念,極大拓展了觀眾的藝術視野和邊界,也賦予了泉城濟南更加兼容並蓄、時尚多元、鮮活生動的文化氣質。
  • 全國最大規模青年藝術項目落地武漢,致敬英雄城市
    一個特殊年份,一場特殊盛會意義非凡,規模非凡武漢大藝博,是大藝博成立八年來的第12個博覽會,也是歷屆大藝博中最特殊的一屆。作為一個從創立之初,便以發掘、扶持、推廣青年藝術為己任的專業藝術機構,大藝博第一次,將一座城市放在了首位。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來到武漢這座城市,大藝博懷抱一個初衷,就是集結國內青年藝術力量,以一場規模空前的青年藝術盛會,助力武漢城市文化生活復甦,重啟美好生活。主辦方深信,藝術的終極關懷是人,藝術不僅能賦予一座城市高度,更能賦予一座城市溫度。
  • 權威發布丨「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將自2020年12月13日...
    通過打造濟南國際雙年展,讓山東觀眾能夠有機會領略到全球的當代藝術發展前沿,還可以發現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本土藝術創作隊伍,提升我省藝術創作水平,搭建山東藝術走向世界的廣闊平臺,為山東文化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國內規模最大 參展陣容最強 日本平面設計展在深開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0日訊(記者 潘潤華 實習記者 李日成)8月20日,2020深圳設計周分會場——日本平面設計展於益田假日廣場Yealife藝術空間展廳展出,持續至9月20日。據展方介紹,本次展覽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展陣容最為強大的日本平面設計群展。
  • 260位名家參展 「陽光普照」成都藝術新高地
    這是成都近年來參展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藝術展。展覽藝術總監、著名畫家米金銘表示,此次展覽將在5000多平方米的展場裡展出260位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包括油畫、國畫、書法及紅光藝術公社幾個展區,展覽還邀請了法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的藝術名家。
  •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藝術方式向世界傳達中國精神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當下,在中國濟南舉辦『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藝術的方式,向世界傳達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12月3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相關情況。
  • 2020年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舉行 山東參展商亮點多
    山東作為體育製造業大省,本次有超過百家企業帶來了最具科技創新的產品參展。本次體博會也讓海內外朋友對山東體育產業有了更多認識。體博會是亞太區域規模最大、最權威的體育用品盛會,今年已是第38屆,共有1183家參展企業,其中山東企業137家,數量佔到全部參展企業的12%,參展規模和整體實力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