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刷爆所有社交媒體的動畫電影莫過於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也讓新海誠成為了繼宮崎駿之後日本影史上第二位票房成績突破百億日元的動畫導演,並一舉進入主流電影市場的舞臺。
提到新海誠,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也許你沒有看過他的動畫,但你一定用過他的電影截圖做壁紙。」 被稱為「壁紙狂魔」的新海誠畫風細膩寫實,如同梵谷莫奈那般的畫家一樣,他在使用CG技術製作動畫時,對於光線和夕陽的色彩的運用,有著近乎於偏執的追求。但這樣一個看似精益求精的技術宅卻是日本中央大學日本古典文學系畢業,是一個純粹的文藝男出身。了解了這樣一個集技術宅與文藝男於一身的新海誠,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位壁紙狂魔能擁有集導演、劇本、作畫、美術、剪輯的能力了。對了,他甚至還親自擔當過自己電影作品的配音聲優:在他早年所作的知名動畫短片《她與她的貓》中,新海誠就為裡面的主角,一隻名叫「咪咪」的公貓配音。這部作品也是新海誠走上製作動畫電影之路的契機:上個世紀末,在知名遊戲公司Falcom供職的新海誠,就像今天的程式設計師們一樣,是個每天對著電腦加班到深夜的普通上班族,這樣日復一日毫無新意的生活讓他突然想要訴說一個「肯定現實生活」的故事,將自己的心意傳達給這個世界。於是他利用下班時間,用家裡的電腦製作了這部只有五分鐘的黑白動畫《她與她的貓》。不過萬能的新海誠也有不擅長的領域,那就是音樂。好在新海誠在動畫之路上一直有著各種優秀音樂人相伴左右,使得他精美細膩的畫面擁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說到新海誠的電影音樂,不得不提到天門。在影評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天門之於新海誠,相當於久石讓之於宮崎駿。可見天門的音樂對於新海誠動畫是多麼重要的存在。早在個人玩票作品《她與她的貓》中,新海誠的好基友兼Falcom好同事天門(白川篤史)便開始為他的作品操刀配樂。這位在ACG音樂領域感動了無數少男少女的音樂製作人,和好基友新海誠在導演領域半路出家的套路如出一轍:他非音樂科班出身,甚至鋼琴也是自學的,但他卻對於二次元的配樂有著天才般的把控力。天門的音樂風格簡潔悠揚,留白意味明顯。他主要使用鋼琴與小提琴為基本旋律,作為構築優美空靈配樂的基石。新海誠這樣一種抒情含蓄,通過靠意境和藝術品般寫實的畫風感染人的作品,少了唯美的背景音樂肯定會折損許多。
《她和她的貓》在動畫圈獲得的小成功讓新海誠產生了獨立製作動畫的興趣。於是他辭掉工作,嘗試製作自己的第一部個人動畫《星之聲》。在二次元領域已經成為爆款的新海誠風格,正是從這部《星之聲》開始的:電車、路障、天空、電線桿、道別的情侶、迷離交錯的明暗對比,一一呈現。被美景治癒過的新海誠,也希望自己畫的風景可以治癒人。在一次採訪中,對於為什麼要執著於畫精細的風景這個問題,新海誠這麼回答:「有一次放學,我騎著單車看到了夕陽,雖然那是個平淡無奇的日子,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哭了,我突然有一種和世界融為一體的感覺。」
從《星之聲》到《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再到《秒速五釐米》,新海誠用不同的題材講述著同樣的屬於少年人的情結。漸漸地,被動畫電影行業所關注的新海誠開始被一些人稱為是「下一個宮崎駿」。然而這個形容是不恰當的。新海誠的世界裡,沒有宮崎駿「追求和平,拯救地球」的宏大冒險主題,也沒有押井守和今敏那般喜愛刻畫黑暗與惡。新海誠能打動人的地方,就在於真實和平凡,他講述的,是發生在所有平凡的人們心中最不平凡的往事。「我從沒有覺得,自己的作品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說不定能改變個人,讓他得到寬慰,能成為一個鼓舞人心的力量,我覺得就很好。」他這麼評價自己的作品。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釐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 ——《秒速五釐米》
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初心,幾乎讓我們每個人都產生了代入感的《秒速五釐米》,成了二次元青春的經典之作。距離,思念,分離,這些都是屬於新海誠的「物哀」美學。而天門為《秒速五釐米》所作的配樂,更是恰如其分地傳達了這樣一份純潔、細膩卻帶著一絲愛而不得苦澀的少年心。
總是親力親為撰寫劇本的新海誠像是一個散文家。他曾經寫過多部散文小說,然後再將自己的小說改編成劇本、畫分鏡。《秒速五釐米》這部動畫電影便是新海誠從自己的小說裡挑出的三篇故事《櫻花抄》《太空人》和《秒速五釐米》融合而成的作品。這首當時已經成名多年,且發行年代與《櫻花抄》故事背景年代相似的《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便被新海誠一眼相中,成為了《秒速五釐米》的主題曲。
在《秒速五釐米》之後,新海誠推出了《追逐繁星的孩子》,並開始嘗試從獨立製作走向商業化。但這部電影雜糅了過多的元素和龐大扭曲的世界觀讓它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且不評價這部電影本身,它配樂還是一如既往的綺麗。《追逐繁星的孩子》主題曲《Hello Goodbye & Hello》由熊木杏裡製作並演唱。熊木杏裡用直接表現感情的歌詞和柔軟透明的聲音,獲得了各個年齡差聽眾的共鳴。電影的OST仍然由天門製作,但遺憾的是,在這部電影之後,新海誠與天門的合作也告一段落了。
「隱約雷鳴 陰霾天空 但盼風雨來 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 陰霾天空 即使天無雨 我亦留此地」
——《言葉之庭》臺詞,出自《萬葉集》雷神短歌
也許是對於《追逐繁星的孩子》做了反思與調整,在之後的《言葉之庭》中,新海誠放下了幻想和架空設定,轉而將筆觸放在樸素無奇的日常生活上。男主角孝雄在雨天逃課來到庭園。在一座安靜的小亭子裡,他邂逅了職場女性雪野。雪野邊吃巧克力邊飲啤酒的樣子引起了孝雄的注意。似曾相識的二人,每到落雨之日便從世俗的煩惱中逃脫出來,相會於這座鋼筋鐵骨都市叢林中宛若世外桃源的幽靜角落。在梅雨季節的日子裡,他們的心漸漸向彼此靠攏。志願成為手工鞋匠的孝雄,決心以雪野為模特做一雙鞋。雨過天晴,豔陽高照,庭園中久久不見他們的身影。劇中細雨、驟雨、太陽雨、暴雨作為本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佔去了全片80%的篇幅。作為對雨的呼應,《言葉之庭》的主題曲選擇了由秦基博演唱的《Rain》。秦基博清澈的聲線滿足了所有的關於日本的幻想:櫻花,街道,庭園,還有溫情。
於12月2日在國內上映的《你的名字。》可以說是新海誠對自己以往風格的一個「集大成之作」。電影的靈感是新海誠看到《古今和歌集》中的一首和歌時產生的: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
——小野小町
為了避免劇透,我們不如從音樂的角度來看看為什麼《你的名字。》能讓文藝心的新海誠從獨立製作人變為百億導演吧:在新海誠之前的作品中,製作流程基本上都是先作畫,等畫面製作完畢後再根據劇情、氛圍需要做配樂音軌,這樣情況下的電影音樂只是起到渲染情緒的作用,很難在劇情之間起到轉化和呼應的作用。
而在《你的名字。》的製作中,新海誠改為了先製作音軌,再根據音軌畫分鏡的製作方式。負責製作《你的名字。》所有劇中音樂的日本知名樂團RADWIMPS就是在聽新海誠講述了具體劇情之後,寫下與電影情節的契合度很高的插曲歌詞,你甚至可以從歌詞裡看到電影情節的縮影。
5次元にからかわれて
就算被第五次元耍弄
それでも君をみるよ
我還是會繼續看著你的身影
また「はじめまして」の合図を 決めよう
讓我們再次決定「初次見面」時的暗號吧
君の名を 今追いかけるよ
我現在馬上出發尋找你的名字喲
作為搖滾樂團的RADWIMPS與新海誠以往的小清新式配樂風格完全相反,這次新鮮的合作會帶來什麼樣的火花呢?當《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後,不僅是好評如潮的程度,各類觀後感也是強到令人髮指,「全場哭成一片」、「大男人嚎啕大哭」、「哭到片尾字幕滾完都無法行走」等等。至於RADWIMPS的歌詞裡會暗示哪些劇情發展呢,親自去影院感受一下吧~
P.S.記得帶夠紙巾哦
*註:本文由啟維文化原創,轉載請私信告知並註明出處同時保證公眾號信息完整露出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echo回聲APP,查看更多新鮮有趣的訊息,還有首創獨家3D音樂,顛覆你的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