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嘗試和孩子放慢節奏去生活

2021-02-19 萌動上海

 別對孩子說「快點」

 「起床!起床!快起來!快去洗臉!快去刷牙……」前不久,一個叫《媽媽之歌》的視頻在網絡暴紅。創作並演唱《媽媽之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Anita Renfroe),48歲的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一次靈光乍現,她將自己催促兒女的話寫成了歌曲。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不容置疑的急切:「快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讓中國人聽了忍俊不禁——原來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媽媽之歌》描述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孩子與大人一樣,每日生活在大小諸事的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為最基本和最理所當然的生活狀態。

 曾經,父母叮囑孩子的口頭禪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著」;現在孩子聽到最多的是「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快點彈琴,快點睡覺!」甚至是「快點玩!」

 被打斷的節奏

 中國科技館,4歲的瀟瀟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升起,再落下……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麼意思,再玩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則不停地掙扎回頭……

 「每次看到2歲半的女兒笨拙地、慢慢騰騰地舉起小勺子吃飯,我就在一邊按耐不住了,儘管女兒也能慢慢地把飯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節奏,於是乾脆拿勺舀起飯往女兒嘴裡塞,而且成了常態。」王豔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裡我才會安心。」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父母來說,並不陌生吧?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力的就是順應自身的生理節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常被打亂節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徵,或截然相反,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第一類孩子學會了取悅他人並優先滿足他人的願望,第二種卻因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壞孩子」,從而失去自信。「這兩種情況都毫無例外地讓孩子喪失了自我的基礎。」法國的兒童精神專家、心理學家克裡斯汀·弗拉薇尼惋嘆。

 停不下來的父母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功論導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標準,這些都促使了中國的父母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去催促孩子,就像虎媽帶著孩子不停轉場地去學琴的場景,猶如打仗一般緊張。這其中,孩子的節奏問題普遍被忽視了。

 尤其是周末,節假日時間,讓孩子趕緊吃飯,吃完趕緊做作業,畫畫,彈琴……孩子們不僅在學校裡承受著各種快節奏的壓力,出了校門依然不得清閒。但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周末不僅應該是放鬆的日子,也是用來深切了解孩子各種需求的最好時機。

 妮莎,41歲,在兒子8歲生日那天備受打擊:孩子想要的生日禮物竟然是一個「什麼都不用幹的周三和周末」,「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覺到孩子內心的痛苦,而這種感覺深深地震撼了我。」

 巴黎的麗薩也面對同樣的情況。她沮喪地說,「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們平日裡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快一點!』」但她覺得自己不得不這麼做。她有3個孩子,分別為3歲/6歲/11歲,她堅信這種凡事求快的規則是有必要的——一旦生活節奏慢下來,就很有可能被別的孩子超越。她說:「儘管我也感受到這種節奏並不合理,它不僅會剝奪我們應有的正常生活,也與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馳。」

 家長催歸催,可孩子依然快不起來。兒童精神學家尼可·卡特琳娜認為,家長們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節奏放在眼裡,是因為他們渴望孩子與自己「同步」。「我們是一個家庭,一個整體,有著共同的生活節奏。這種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家長去顧及孩子的特殊感受。一個慢性子、愛做夢、做事拖拉的孩子讓父母焦慮恐慌,他們似乎從孩子日常行為中的反應度及活躍性中看到了他的將來。最終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種欠缺,從而埋下了將來引起孩子焦慮的隱患。」最終,家長們變得緊張敏感,對自己生活中的空洞與空虛充滿恐懼,於是自然而然地充當起孩子的教練。

 在遊戲中把節奏還給孩子

 對於這種生活中的催促,心理專家姬雪松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催促在生活中是一種正常現象,它具有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適應外部世界的功能。「但是,當催促過多地表現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時,通常是因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當父母無法升華這些焦慮,將它們過多轉嫁給孩子時,傷害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孩子會質疑自己的生活節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麼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麼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演繹生活,並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展示對父母的憤怒。」

 當然,一味地指責家長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家長們也承受著無窮的壓力。社會現狀已經不再存在有利於人體自身發展的節奏,找到一個合適照顧孩子和指導的方式更是越來越困難和複雜。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改變的可能性。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意識到並嘗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奏去生活。克裡斯汀·弗拉薇尼肯定地說:「我們雖然教會了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體與頭腦,卻沒有讓他們學會如何產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畫並形成各種概念。而這些技能,往往只能在遊戲中才能獲得。」

 而放慢速度絕不僅僅是為了停下來喘口氣,更是為了感知和感受周圍,去想像,去思考。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去吃飯、穿衣,從而讓他了解到自己是誰,會做些什麼。讓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耍,以促進他把事物形象與概念化,從而區分想像與現實,言語與行動。這一切能使他獲取身體、情感、才智等各方面的經驗,幫助他發現自己並了解他人,最終形成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

 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其實並不需要各種繁雜的指導與指南,父母們便可輕鬆減慢日常生活的速度。專家們強調遊戲在其中扮演的重要性。沒有挑戰也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們簡單地在浴缸中玩耍,在餐桌上與食物消磨時間,在房間裡和自己或小夥伴自說自話,對著天空的雲朵發發呆,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看蜘蛛結網……一些在家長看來也許無趣無聊的事情,正是孩子自己的節奏所在。而對家長們來說,讓禪宗哲學在忙亂的早晨給自己帶來一絲恬靜的氣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課。

歡迎關注「萌動上海」微信號,分享城中萌事,共度懵懂少年時光。

如何關注:

(1)搜索微信號「mengdongsh」

(2)或查找微信公共帳號【萌動上海】

(3)或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共(官方)帳號→關注即可

(4)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癌症康復日走近癌症康復達人 生病是生活在提醒我:放慢節奏
    在北京癌症康復會,記者見到了不少積極樂觀的康復達人,他們也曾有過對疾病的恐懼,對命運的抱怨,都忍受了治療的痛苦,但是他們憑藉豁達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經歷了涅槃而浴火重生。老閆以為是年輕時生活不規律導致的胃炎。不過,這「胃炎」好像有點麻煩:吃了兩三種胃藥,也不見好。於是他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他做個胃鏡。結果出來後,醫生感覺不好,又做了一系列檢查,最終建議他住院手術治療。閆茂順清晰地記得那是在1996年1月5日,他接受了胃部分切除手術。術前,閆茂順問醫生: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醫生說:要是良性的就少切點,惡性就多切點。
  • 為什麼專業健身人士,會要求健身訓練時,要將動作放慢?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訓練過程當中節奏太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適當地放慢動作,那麼會更加容易去控制動作本身。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在今後的訓練當中可以嘗試一下。當你放慢了動作之後,會發現肌肉的感受度在上升,而且在放慢動作的時候,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注意力去關注動作本身了。
  • 疫情,不該只讓你放慢了腳步,更應該讓我們的心放慢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個視頻,在現在這個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一個領導去下面村裡去查看農村防控疫情的情況,被一個老大爺堵在了村口,領導問了幾個問題後,老大爺竟隨手說你們也是生人,要是沒有什麼事,也請你們趕緊離開,看似有點讓人忍俊不禁,可也讓我們看到了這次疫情的嚴重,不得不承認,這次真的有點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了。
  • 守護「快節奏」下的「慢能力」
    網約車司機為救嬰兒連闖三個紅燈,孩子家長拒絕作證?最近,這一引起諸多網友憤慨的社會事件出現劇情反轉,據當事司機和當事家屬稱,這是烏龍,起因系醫院提供的電話是錯的,找錯了孩子家長。如果媒體在發布新聞之前進行調查確認,排掉這個烏龍並不難。
  • 一味指責不可取,請尊重孩子的磨蹭!
    整首歌只聽到一位母親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聲:「快點啊,快點啊,不然就來不及了!」中國人聽了忍俊不禁——原來普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32歲的何女士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裡,我才能安心。」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父母來說並不陌生吧?大人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
  • 放慢腳步,回歸煙火生活
    我開始在工作和家庭尋找一個平衡點,因為看過太多太多的至親離別,也感嘆人在拼命努力掙錢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時間,直到自己有所體會才意識到重要性,哪怕只是受傷,也足以觸及到內心的最柔軟。天下父母心的偉大之處數不勝數,在她們的年代苦過,累過,各種不如意過,是我們後輩很難理解體會的,即使兒女們的言語再動人,也不如陪伴來得安心。
  • 放慢節奏 漸入佳境 三首搖滾大神慢歌推薦
    為了和大家分享轉正成功,也是希望在這個全球疫情之下。大家的心靈有所慰藉。我這篇文章,特意和大家分享,我聽過的優秀慢搖歌曲。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的時候需要聽聽慢搖作品來舒緩自己的神經。耐心一直都是音樂世界的重要美德,尤其是在搖滾樂的世界裡,總是有很多歌曲願意放慢節奏,慢慢的漸入佳境,而不是一開始就全速狂飆。
  • 人,只有放慢腳步用心去品味生活,才會發現生活美的軌跡
    生活猶如一座蘊含著豐富瑰寶的大山。不同的是,這座大山裡的瑰寶,需要用一顆純真的心去發掘,去感知。人,只有放慢腳步用心去品味生活,才會發現生活美的軌跡,才可能於生活的平淡處發現光彩,從細微處獲得生活的真知,從生活的深層次蘊含中,獲取可以補益人生的真、善、美。
  • 故意放慢節奏的懸疑劇,到底想要觀眾知道什麼?
    現如今懸疑類型的劇集越來越受觀眾歡迎,因為這類劇燒腦的劇情和緊張的氣氛,能夠輕易讓觀眾代入其中。最近愛奇藝&34;又放大招,推出最新懸疑精品劇《非常目擊》。眾所周知,多數懸疑劇的風格就是節奏緊張,但導演楊苗卻不走尋常路,他有意將劇中的節奏放慢,一開場先是拋出了一樁駭人聽聞的殺人案,之後各路人物登場,查案的現實細節和人物的回憶交織在一起,可見導演是想試圖將觀眾引入人物的內心,讓觀眾明白這場殘忍的兇殺案背後隱藏著怎樣的&34;,為什麼要殺人,謎底是什麼,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觀眾讀懂這個社會。
  • 【奇樂兒】請尊重孩子的磨蹭,給他的時間多留點白
    一、請尊重孩子的磨蹭,二、給孩子多一些留白時間。說的是一個核心問題,我們是不是要逼迫孩子按照大人認為合適的速度、節拍、效率去做各種事情?是不是要把孩子每天該做什麼按大人的意志安排得滿滿當當?值得反思一下的問題。
  • 艾薇兒:放慢腳步去發現生活美好的細節 英語輕鬆學 瀟瀟
    今天的學習材料來自艾薇兒經典歌曲《Innocence》Slowing down, I look around, and I am so amazedI think about the little things that make life greatI wouldn't change a thing about it放慢腳步環顧四面
  • 朗誦:放慢腳步,珍愛人生
    當你和朋友、熟人見面時,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說:太忙了,太累了,好累呀!話樸實,道真情。過度勞累,透支健康,成為現在很多人的一個生活常態,網上經常會看到一些讓人扼腕嘆息的消息。每一對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都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在孩子教育上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從胎教、早教、幼兒園,你讓孩子開始上很多輔導班。孩子上學了,輔導作業像一個緊箍咒套住你,不斷地接到指令,檢查作業、籤字。你要變成各科全能老師,變成教育專家。年輕的父母很累,孩子想輕鬆都難,早早地承受了很大的競爭壓力。
  • 催促中的孩子結果會怎樣
    這樣催促乃至代勞的場景,對大多數父母來說,並不陌生吧?總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節奏行事。其實,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力的就是順應自身的生理節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 開車的朋友們,看到背這種橙色書包的孩子,請務必放慢車速……
    細心的小新立刻去調查了一番↓↓「橙色書包」是真的!「橙色書包」是由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於2016年發起的一個專門針對聽障兒童的公益項目。他們用眼睛記錄下所有的陽光和彩虹.他們是聽障兒童。由於聽力缺陷,他們不能準確感知從遠處開來汽車的速度和距離,在交通出行中危險極大。
  • ...年恢復正常」;《星戰 9》上映後,迪士尼將放慢星戰電影節奏...
    請點擊這裡訂閱。中國要求今年存欄豬量止跌回升,"2021 年恢復正常"中國農業農村部上周五印發行動通知,指示各地開展「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因為在有效疫苗控制疫情前,非瘟不會消失,集團化企業經歷過第一輪的幹擾後,資金、技術和人力的全方位配套基本具備疫情防控能力,這種優勢不是幾個或者一群散戶聚在一起幹就能追上的。《星戰 9》上映後,迪士尼將放慢節奏12 月 20 日凌晨,《星戰 9:天行者崛起》上映,這是星戰正傳 9 部的最後一部,同時也是迪士尼收購重啟星戰後的一個轉折。
  • 掌握桌球的第五元素,愛好者應學會用節奏去打球
    在看過電影《第五元素》後突發靈感,感覺桌球中也存在一個第五元素,那就是「節奏」,它是連接力量、速度、旋轉、落點這四種元素的關鍵點和靈魂所在。所謂「節奏」解釋為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的完整運動形式。用反覆、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後連貫的有序整體(即節奏)。節奏不僅限於聲音層面,景物的運動和情感的運動也會形成節奏。
  • 放慢減肥速度,你每周能瘦0.5公斤不復胖!來嘗試一下
    核心提示:現在減肥的最新方法,就是放慢速度,緩慢運動減肥。只要減肥過的人都知道,減肥這麼難、這麼令人挫折,誰不想早點脫離苦海?所以緩慢可行的計劃才能在終點贏得減肥。   現在減肥的最新方法,就是放慢速度,緩慢運動減肥。只要減肥過的人都知道,減肥這麼難、這麼令人挫折,誰不想早點脫離苦海?
  • 白羊座1月感情運勢查詢,要避免激進求愛,放慢節奏,發展更順利
    大部分白羊座的感情本月較為平淡,不過自己有那麼一瞬間有些厭倦和質疑身邊的人,但是隨即會打消這個念頭。小部分白羊座的感情容易受異地或者因為一些客觀的事情而聯絡減少,聚少離多。下半月隨著金星進入白羊座的秘密宮,你可能需要態度強硬一點,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不滿,如果白羊座之前一直在遷就的更是需要如此,這一時期需要多加注意感情穩定,容易鬧情緒或者是出現彼此都想靜一靜的情況。
  • 孩子學習茶藝有哪些好處?
    很多優質的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都會投放茶藝的工作的材料,讓孩子從體驗中學習。小編為各位讀者從三個方面總結了學習茶藝的好處,供大家品鑑。一、知識方麵茶葉是我國的古老文化之一,它蘊含了很多的知識,值得孩子們去了解探索。
  • 跟著樹懶放慢節奏,一起去植物園聽音樂
    小編覺得是因為大家的內心深處都渴求著慢節奏的生活啊!齊格勒經常與電影音樂作曲家合作錄製專輯並擔任音樂監製,包括「電臺司令」樂隊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性本惡》、《血色將至》)、霍華德·肖(《指環王》和《霍比特人》)、馬克斯·裡希特、邁克·吉亞奇諾、馬克•艾沙姆和埃爾夫·克勞森(《辛普森一家》)。常指揮英國皇家愛樂樂團演出約翰·威廉士的作品。同時齊格勒也與流行、搖滾、爵士樂手合作跨界唱片的錄製與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