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風平浪靜》算是半出好戲,我給6.5分吧。
前半部分我覺得都很好,後半部分呢確實有點拉胯。
主角章宇宋佳表演都挺好地。
我很喜歡他倆之間的感情戲,我覺得他倆的感情戲可以單獨出一個片子,叫「如何搞定鋼鐵直男」。
《風平浪靜》的片名靈感,來自臺灣客家語歌手陳永濤的一首同名歌曲。
歌詞裡的南風撩人,小貓憨狗,描繪了一種最為美好的安穩平和生活。
最「性感」的章宇,最「靈動」的宋佳,卻遇上了風不平浪不靜。
上映首日,《風平浪靜》票房位居第二。
在這之前,它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犯罪片」,從上影節到平遙影展都一票難求,獲得了上影節金爵獎最佳劇情片提名,無疑拉高了我們對它的期待。
而它之所以這麼備受關注,關鍵在於主創團隊。
影片最初是入圍了金馬創投,雖然最後沒有獲獎,但是卻讓當時評委之一的黃渤留下了印象。
於是電影劇本出來後,導演李霄峰第一時間就拿給黃渤看,之後黃渤就成了這部電影的監製。
另外,電影的主演全是一眾實力派,章宇、宋佳、王硯輝、李鴻其。
他們各自的代表作也都是耳熟能詳的高分佳作,像《我不是藥神》《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烈日灼心》《地球最後的夜晚》等等......
《風平浪靜》講述了18歲的高三優秀學生宋浩保送生資格被副市長兒子擠佔,陰差陽錯失手殺人被迫逃往他鄉,命運軌跡隨之完全改變,十五年後重返故鄉奔喪,卻遭遇更大欺騙和沉重打擊,飽受良知折磨的他最終忍無可忍,奮起反擊……
應該說,《風平浪靜》的題材不錯,涉及高考保送資格之爭、官員貪腐、暴力強拆、社會不公、富二代違法等多個敏感社會話題,故事情節也沒有導演李霄峰以往所拍文藝片的晦澀難懂。
但是,從影片不斷下滑的豆瓣評分(從上映前的7.3分下降到目前的6.5分)和上座率來看,普通觀眾對該片的評價遠低於文藝青年和影評人,導致其票房後勁不足,截至11月9日下午,其單日票房已被排片佔比少很多的《我和我的家鄉》反超。
儘管片名叫《風平浪靜》,但這部直刺「優等生名額被頂替」社會話題的犯罪劇情片,卻與「風平浪靜」絲毫不沾邊。
片方起的這個名字,甚至有些反諷的意味。
一個原本即將保送清華、有著大好前途的天之驕子宋浩,因保送名額被頂替,激憤之下陰差陽錯誤傷了路人甲土豪,從此成為了淪落天涯的底層人。
命運開了如此大的玩笑,你管他叫「風平浪靜」?
直到他時隔十五年後因母親病逝再度返鄉,遇上光一樣的潘曉霜。
而宋佳出演的這個角色,不僅重新給予宋浩生活的色彩,更是給予這部灰暗壓抑的片子堅定與勇敢的力量。
影片講述的故事內容極具戲劇張力,但是從形式上看,影像畫面又是如單純記錄、複製影像活動信息般地平靜克制。首先表現為對情節的省略與凝練。
影片開頭自以為保送一事已完全穩妥的宋浩在遊戲廳打遊戲,後被校長輕描淡寫地告知宋浩無緣保送的不公事實。
在這一場景中,校長作為符號人物,通過表現他溫和慈祥面部神情體態以及無懈可擊的話術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反面形象,正因校長及其背後財權勢力的不義勾當,導致了之後的一系列人物悲劇。
影片在講述這一關鍵性事件的過程中,直接將事件結果呈現出來,而選擇性地省去了事件發生的動因,以一種與觀眾心照不宣的方式對催化悲劇的多種原因過少談及或直接避而不談。
雖然電影的槽點瑕不掩瑜,但還是不吐不快。
宋浩為什麼會誤入李唐家隔壁的房子?
15年後李唐解釋了原因,因為他父親不允許其帶同學回家,所以宋浩因為不能確定,而正好李家隔壁那個房子的門半開著,所以導致了後面一系列的悲劇發生。
宋浩「誤殺」(真相是誤傷)人後逃亡15年,「真兇」宋建飛似乎掩蓋了一切,這個案件在整部電影裡幾乎都沒了後續,怎麼解釋?
我覺得這個槽點是硬傷,沒得解釋。
敢拍是《風平浪靜》的特色,但導演的野心實在太大,90年代到2000年初的敏感話題都想提及,父子作案、自我救贖與無盡深淵的噱頭都想擁有。
想表達的內容太多,便導致宋浩的自我救贖的主線被衝淡,很多時候觀眾的情緒剛被宋浩帶起來,卻又被零散的內容打壓了回去。
導演李霄峰需要慶幸,慶幸《風平浪靜》找來了章宇、王硯輝、小宋佳幾位精湛的演員,他們用演技消化了部分硬傷,把角色的內心完整傳遞給了觀眾。
但也很遺憾,這部電影原本可以更好。
講到角色的難度,或許最大的還是王硯輝飾演的宋建飛。
作為宋浩的父親,宋建飛的15年前和15年後都由王硯輝飾演。15年前,他是為了兒子保送名額在雨中騎著自行車想找副市長理論的「建委宋建飛」。
15年後,他作為建委主任與李家父子聯手圈錢,是把二婚的妻兒送去國外的官場敗類。
而在王硯輝的表演下,這兩個不同的宋建飛都呈現得恰到好處,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句臺詞,就足以讓觀眾體會到長時間的腐化對這個人物產生的深入靈魂的影響。
當他們的表演足夠好時,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通過人物的生動與浪漫,彌補故事本身在邏輯上的還不太成熟的細節。
看完整部影片覺得,電影的片名其實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故事中的人都可以過上平風浪靜的生活,畢竟安穩才是一個人最後的歸屬。
在電影的海報上,寫了這樣一句話:願善良的你,有顆勇敢的心。
如果故事中的主角足夠勇敢,在做錯事後勇於承擔,可能就不會一步步的墜入深淵。
影片用一個悲劇告訴了觀眾這個道理,就是為了讓觀眾在生活中學會勇敢和擔當,這樣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和積極的生活觀念。
當然,影片中的故事也應該被社會重視,當一個人的人生被替換的時候,他該以何種態度面對今後的生活,他是否還會有再次重來的勇氣?
偷來的光彩人生,會光彩一輩子嗎?
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