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后翼棄兵》

2020-12-27 廖鵬的娛樂天地

身體抱恙,周末窩在家裡刷了一部美劇《后翼棄兵》,嗯,我似乎總是與熱點脫節,眾人關注的東西換了一茬又一茬,我遠遠的拾著點尾巴。

今年總共看了兩部劇,年頭一部《想見你》,年尾一部《后翼棄兵》。

不是很愛看劇,倒沒有別的原因,因為我沒啥耐心,經常看著看著就走神了,往往一部劇看著看著漏了大把橋段只好算了。

年頭疫情窩在家裡打農藥瘋狂上分,Echo推薦了《想見你》,初聽這名,我是很嗤之以鼻的,又是「臺灣」「言情」「偶像劇」諸類的關鍵字眼,我內心一萬個不肯看。不知道哪天上分上的疲憊了,鬼使神差點開了這部劇,被許光漢套了頭,從此男友易名許光漢。一周更一次的頻率,讓我保持新鮮的情況下,也讓我追的難受極了。

扯遠了,回到《后翼棄兵》,只有7集,單集50分鐘,兩部電影時長,我很喜歡這種節奏。

這部劇又翻譯為《女王的棋局》,前者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方式,後者則帶點雙關,畢竟是大女主戲。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后翼棄兵》這個名字,充滿攻擊性,就像女主慣用的招數,擅長進攻,快節奏,中局拿下對手,絕不拖到後期殘局(最後一集與蘇聯大師博格夫的對戰中一改風格,也是很有自我救贖和成長的意思了)。

貝絲天生才賦,年少成名,當絕頂的美貌和天才匯集一身,旁人連嫉妒都不敢有。

她的經典動作是打敗對手以後,十指交叉疊住下巴,用大的過分的眼睛直視對方,嘴角微微上揚,動人的紅頭髮服帖的遮住半隻眼眸,真真兒是一朵凌厲帶刺的嬌豔玫瑰。

這應該是一部「天才養成記」,她跟內在的自己搏鬥,她跟世俗的社會搏鬥,當然結局也是喜聞樂見的大結局,但是看著爽啊,我愛看啊。

年少成名,也讓她驕傲。她快速的狠挫對手,快速的成名,快速的成長。在天賦的加持下,似乎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但是人生吶,怎麼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呢。接連兩次敗給博格夫以後,她像個小獸滾回自己跟養母的家,在那個家裡,她似乎被打上了生母和養母的雙重烙印,這個烙印死死的焊住了她,「女人在那個時代就是附屬品,只適合在男人的戰場上得體優雅的扮演美麗的花朵」。

她沉溺酗酒,一蹶不振。前男友來找她想幫助她,她對他說出刻薄的話奚落他。

轉折點在她的童年黑人女友在找她(這也是個很厲害的在那個年代和社會突破膚色挑戰自我的角色),通過她的西洋棋啟蒙老師-校工薩貝的去世,他這麼多年默默的關注她的成長,一張合影擊潰了她,她大哭,女王回來了。

她前往莫斯科,跟博格夫力戰兩日,拖到她不擅長的殘局,博格夫跟他提出和局,這時候解說員的旁白「要是她能接受和棋,就能帶著「與世界冠軍打平」的美譽離開舞臺,要是繼續對弈,一旦塵埃落定,殘局浮出臺面,她可能就會處於左右為難的狀況,博格夫是殘局高手,他以擅長下殘局聞名,哈蒙則不擅長下殘局,她以先發制人而聞名,一開始就讓對手失去鬥志,我認為她應該接受和棋建議。世人就會把此舉視為勝利,但和棋並非勝利,我們都知道伊莉莎白哈蒙,愛贏。」

愛贏的貝絲當然拒絕了和棋,她自小靠嗑藥在天花板下棋的天賦異能,在這個時候,第一次在冷靜清醒的意識下展開,最終幫她贏得了勝利。

結尾這裡,貝絲棄後進兵,也預示著整部劇的中心:捨棄一些東西,破繭重生,貝絲跟內心和過往的封閉自己和解。

整部劇裡,刻畫了貝絲很多的毛病,嗑藥,酗酒,自控力差,易怒,她有好多好多的缺陷,就像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樣,可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接受這樣帶著缺陷的不完美的自己,不是麼。

更包容一點,更寬容一點,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

我尤其喜歡劇裡對她的著裝刻畫,這裡的著裝不單單指她劇裡的穿搭,而是在整部劇中,她對美的追求孜孜不倦。少女時代參賽拿到獎金,第一件事就是去服裝店,買下好看的衣服。以及在每一場賽事前,認真妥帖的準備好次日的服裝平順的放在椅背上,每一場都精心搭配,精緻的眼線,美麗的裙子,容光煥發的出現在眾人面前,在這個男人主導的一色黑暗的世界裡,她的搖曳生姿,格格不入,卻又恰到好處。就是要用毫不在乎的態度穿最漂亮的衣服,狠狠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些細節,打動我。

看完劇後,我看了部分劇評,一小部分集中在女權思想的爭論上,我倒覺得這部劇很公正開明,並沒有強行灌輸價值觀,編劇只是刻畫了一些角色,觀眾自有解讀,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態度。

我現在很喜歡一個態度和觀點:不做刻意的道德評價,世界開放,萬物包容,做有必要的發聲,但絕不強求別人認同我的觀點。

一個強大的人,經歷過挫折,變得更強大,我愛這個故事。

相關焦點

  • 其實《后翼棄兵》也是一部時裝劇
    網飛年底直接來了兩部大女主的戲,《艾美麗在巴黎》和《后翼棄兵也有人覺得《艾美麗在巴黎》還是俊男美女那一套,《后翼棄兵》風格更加清奇、更加高風亮節。確實,從整體色調的角度,《艾美麗》明快嘹亮,《后翼棄兵》深沉悠遠。從開頭到結尾,《艾美麗》都是一個開心輕鬆的故事,但《后翼棄兵》從開頭就很壓抑,一直到後面才漸漸明朗起來。
  • 神劇后翼棄兵 看天才棋士逆轉人生
    神賜天分難解心魔后翼棄兵為西洋棋的一種開局方式,以犧牲皇后側翼的士兵來達成布局,而強勢的開局也是貝絲所擅長的。此片故事背景設定於美蘇冷戰時期,出生肯塔基州的主角貝絲,在擁有數學博士學位的母親自殺後,被送到孤兒院安置。
  • 美劇《后翼棄兵》裡的冠軍方法論
    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我忽然醒悟,原來看棋譜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后翼棄兵」是一種開局方法,意思是開局時將王后旁邊的、象前面的兵讓給對方吃掉,以換取己方王后和象可以迅速走出的優勢。
  • 后翼棄兵,攻與防,舍與得
    ,衡量自己是否獨立開始,聽說《后翼棄兵》是希斯·萊傑未及完成的遺作,接著,聽說原型是鮑比·費舍爾(Bobby Fischer),但劇中主角是女性,最後看了海報,以為是動畫片,女主長了一張二次元的臉,古靈精怪的。
  • 《后翼棄兵》:享受天才施虐的快感
    《后翼棄兵》中,西洋棋天才貝絲·哈蒙(右)憑藉驚人的天賦和技藝橫掃由男性主導的西洋棋界。(資料圖/圖)2020年10月最火的一部美劇,毫無疑問是Netflix推出的新作《后翼棄兵》。即使你沒看過這部劇,大概也曾在公眾號的封圖看見過這樣一張照片:棕色短捲髮的女主演安雅·泰勒,像一位端坐在棋盤前的年輕女王,用小鹿般的大眼睛專注地凝望著你。片子的口碑不錯,豆瓣評分9.2,總共七集,一集六十多分鐘,劇情極為流暢。
  • 《后翼棄兵》為什麼讓人感覺「爽」?
    作者:式微近來,網飛推出一部大女主劇《后翼棄兵》,甫一推出便贏得了極高的口碑。這部只有七集的迷你劇,能在爛番茄贏得雙滿分,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女性、象棋、天才、偏執,這幾個關鍵詞,或許可以概括這部劇的女主——伊莉莎白·哈蒙。
  • 《后翼棄兵》,一部精緻的爽劇
    《后翼棄兵》的故事邏輯,與這些爽文相差不多,女主角的超級技能就是高智商,升級路徑在西洋棋界,她如何從孤兒院的地下室,成長為打敗世界西洋棋大師博戈夫的新冠軍?光是這一點,這個故事就足夠吸引人。當然,我覺得這裡寫她死去,基本是功能性地,為了給女主角製造一次大型挫折,置其於死地而後生,甚至可能是對標題「后翼棄兵」的一次點題——queen's gambit 是西洋棋裡的一種開局方式,大意是主動犧牲自己一個兵棋子,以獲得某種優勢。《后翼棄兵》剛上線的時候,豆瓣上還叫它《女王的棋局》,後來大家就為它叫哪個名字更合適吵起來了。
  • 后翼棄兵:希斯萊傑去世前想執導電影版
    早在1992年,蘇格蘭編劇艾倫·斯科特就想要把《后翼棄兵》的小說改編成長片電影。近日隨著新劇的成功,艾倫·斯科特2008年的一段採訪浮出水面,他當年表示,希斯·萊傑去世前,曾經想要執導這部電影。  「每個人都知道希斯是要使用處方藥的,他年輕的時候也有藥物成癮問題,」艾倫·斯科特2008年的時候在採訪中說,《后翼棄兵》小說女主角Beth Harmon的嗑藥問題這一題材,讓也在與藥物成癮做搏鬥的希斯備受吸引。「電影行業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天才,我覺得他肯定可以成為一位傑出導演的。」
  • 做我所愛成為冠軍——《后翼棄兵》
    2020年秋季,Netflix又推出一部爆款原創劇《后翼棄兵》。《后翼棄兵》改編自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Walter Tevis)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國王、王后分屬棋盤兩翼,這左右兩翼也被稱為「王翼」和「後翼」。早年的王后可不像現在的王后,可以無視距離橫衝直撞,當年只能向八個方向走一格。下棋有很多開局方法,Gambit就是「開局棋法」的意思。其中「棄兵開局」就是開局一種。棄兵開局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開局快速棄兵,讓己方兵力可以更快投射戰場。
  • 霸榜一個月,《后翼棄兵》如何成為Netflix爆款劇集?
    它至今都沒有宣布任何續訂計劃,事實上,看了這部劇後也能明白,這部劇很難再進行續寫,它原本就沒有為故事續寫留下可能的空間。《后翼棄兵》是今年Netflix推出的一部在口碑和熱度上雙贏的迷你劇(限定劇),這部根據美國作家沃爾特·特維斯長篇小說改編的劇集,講述了天才西洋棋手哈蒙的棋壇成長故事。
  • 「后翼棄兵」你看了嗎
    Anya Taylor-Joy 主演影集《后翼棄兵人氣女星Anyataylorjoy 主演Netflix 最新影集《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已於上月正式上映,以 Rotten Tomatoes 首波影評 100% 新鮮度打響名號,可謂話題與實力兼具。
  • 《后翼棄兵》的藝術魅力與思想意義
    作者:葉路加近期熱播的美劇《后翼棄兵》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女在西洋棋界的成長故事,有著電影般的精妙質感。劇作力求將故事性與專業性加以平衡,採取長鏡頭、分屏等不同方式,對原著中大量的專業象棋場面做了巧妙處理。這樣,即使觀眾不了解西洋棋,也能獲得連貫、舒適的觀劇體驗。
  • 《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是安雅·泰勒-喬伊的紀錄片?
    | Anya Josephine Marie Taylor-Joy 安雅·約瑟芬·瑪麗·泰勒-喬伊生於1996年4月16日 美國佛羅裡達州 邁阿密女演員兼模特近期,一部名為《女王的棋局/后翼棄兵而這部劇的火爆程度是意外的,本以為會在《新變種人》這種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中獲得演繹事業的突破和認可,卻沒想到是因《后翼棄兵》得到了蛻變,從「小公主」到「女王」,安雅也如願擺脫了在《女巫》《分裂》等恐怖片中的標籤。
  • 《后翼棄兵》女主Anya Taylor-Joy再也藏不住了
    圖片來自WENN《后翼棄兵》劇照圖片延伸閱讀:劇照新劇剛播到第三集的時候,編編就有被身邊的朋友們強烈安利觀看。劇情梗概關乎成長,看女主如何一步步升級「打怪」《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 是根據作者Walter Tevis於1983年的一部小說所改編。故事發生在1950-60年代,自幼喪母的古怪女孩Beth Harmon成長於美國肯塔基州的一所孤兒院,並被孤兒院的一名管理員發掘了驚人的西洋棋天賦。
  • 安雅泰勒喬伊被《后翼棄兵》廣告陣仗給嚇壞
    今年24歲新生代女演員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於2020年末憑藉著Netflix迷你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在全球掀起西洋棋熱潮,不僅觀看量飆升至Netflix史上第一高收視迷你劇,更在聖誕佳節前夕帶動美國西洋棋市場爆賣1048%,甚至有不少觀眾希望
  • 《后翼棄兵》造就今年好萊塢最火女星-安雅·泰勒-喬伊,自述被星探...
    最近,一部高口碑劇集《后翼棄兵》引爆全球網絡(豆瓣評分9.1),也成功將女主貝絲·哈蒙的扮演者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送到了聚光燈下,她獨特的魅力讓觀眾都認識到了這位好萊塢新星;在此之前,觀眾對其印象都不深,直至今年的《后翼棄兵》讓其在今年爆發了
  • 《后翼棄兵》,你的年度大爽劇
    英文原名The Queen's Gambit,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直譯過來就是「后翼棄兵」(棄掉皇后一側的兵),可能是叫起來彆扭,也有翻譯成《女王的棋局》,which也不錯,因為直接給出了關鍵信息:主角真的很「女王」。今天就隨便談談這部劇,會有劇透。天才怪咖主題的劇是默認的香餑餑,只要不砸鍋,一般得分都不低。
  • 《后翼棄兵》女主安雅:自認不漂亮長相怪異
    近日,網飛新劇《后翼棄兵》大火,上線4個星期(28天)觀看用戶數突破6200萬,刷新了網飛旗下限定劇集的觀看紀錄。而女主安雅·泰勒-喬伊更是因為此劇被許多影迷熟知。而安雅在接受採訪時還坦言到:自認長相併不是好看類型,甚至還有些怪異。
  • 《后翼棄兵》,一個標準的「大女主」熱血職業好故事
    最近,Netflix 推出的迷你劇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在中外都獲得了很好的口碑。連恐怖大師史蒂芬·金都發文稱讚它為年度最佳。金在推特上寫道:「在這個被詛咒的一年中,我看了許多劇集 ——我知道不是只有我這樣而已 ,而這些佳作之中最棒的就是《后翼棄兵》。我以為沒有作品能打敗《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但這部辦到了。」在豆瓣上,《后翼棄兵》也斬獲了9.2分的高分。
  • 《后翼棄兵》女星安雅·泰勒-喬伊成長之路
    最近,一部高口碑劇集《后翼棄兵》又讓她走到了聚光燈下。在驚悚題材之外,這位好萊塢新星也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魅力。      安雅·泰勒-喬伊1996年4月16日出生於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是家裡六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      安雅的母親是位西班牙與英國混血攝影師和室內設計師,父親是位蘇格蘭與阿根廷混血快艇競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