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星級酒店還是機場休息室? 現在航空公司把貴賓休息室打造的越來越多元化了,不惜花費驚人費用,從原本一個休息的地方,變成像一個美食餐廳,後來甚至讓人有進入五星級酒店的錯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打造一個集合奢華、舒適和功能性為一體的貴賓休息室, 而貴賓休息室的產品和服務,成為航空公司比拼的一個重要指針, 當然乘客是最終的受益者。
身邊許多商務旅行的朋友們都告訴我,他們飛商務艙或是努力維持高級別的會員資格就是為了能夠享用機場貴賓休息室,尤其國內出發的航班常會延誤,此時能夠在休息室裡安心的休息或工作,等待飛機順利起飛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因為一個延誤幾個小時就沒了是常有的。
漢莎航空頭等艙航站樓休息室
航空公司了解到提供貴賓休息室對於貴賓會員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尤其是在全球繁忙的大型國際機場,是做為整個飛行經驗的一部分。 許多航空公司都同意旅程始於地面,當機上頭等艙、商務艙的硬體設施能提供的差異服務相當有限時,地面上的貴賓服務就更顯得重要。
機場貴賓休息室也是航空公司做為區隔他們高端服務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航空公司們在主要全球門戶機場都會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本土總部的機場,不惜血本打造能代表航空公司形象的機場貴賓室,擦亮自己的品牌。
據報導,全世界第一個專門的機場貴賓休息室可能算是1939年12月由美國航空公司(AA)在紐約拉瓜迪亞機場所設立的紐約拉瓜迪亞機場(LGA)開通,當時僅為旅客提供酒吧和簡單的餐飲服務。
1939年全球首個美國航空休息室
現在航空公司的座艙產品越來越豪華,僅是平躺睡床沒什麼特別,都升級成空中套房了,在空中有酒吧和淋浴間,也不是新聞,而比之搭配的是地面的服務配套,機場的貴賓休息室也成為航空公司競技爭寵的重要一部分,貴賓休息室儼然變成小型五星級的酒店,美食餐廳、SPA中心、管家服務,也提供一些特別的禮遇,例如燙衣、旅行安排,特別安檢和快速通關,像是英國航空就讓乘客們能夠穿過門就可以從休息室直達飛機。
阿提哈德航空讓旅客可以在豐富多樣的奢華休息室空間裡工作、休息或玩樂,享用由大廚打造的精緻餐飲、在水療中心放鬆,在美甲店享受精心呵護,還有傳統剃鬚(wet-shave)服務,休息室專門設置了一間雪茄室,也建造有健身房供客人鍛鍊,航空公司還在這裡提供專業保姆,全天候提供照護,讓父母可以享受不被打擾的寧靜享受。不管使用率高不高,只要旅客想要的,航空公司就想辦法做到。有的貴賓室設計有健身房、有的提供瑜伽室。
阿提哈德航空阿布達比機場頭等艙休息室
許多航空公司的貴賓室都引入了水療按摩服務,比如法航在戴高樂機場的休息室是和嬌韻詩Clarins美容中心合作的,英航則是英國知名護理品牌Elemis合作,阿提哈德航空的按摩水療服務是由Six Senses(第六感水療) 提供,阿聯航空是Timeless水療中心等,國泰航空也有足部按摩服務。
英國航空休息室Elemis Spa
為了方便長途旅行的高端旅客在到達機場後參加商務活動,專門提供淋浴設施並配備專業理髮師提供免費理髮和剃鬚服務,甚至提供免費衣物燙熨服務。總之,儘可能提供豪華五星級飯店所能提供的一切服務。
阿提哈德航空頭等艙休息室服務
許多長途飛行客人也認為,即使在商務艙裡睡了一覺,也比不上在地面貴賓休息室裡踏踏實實的休息一會,衝個澡,喝點小酒享受在地面空間的自在。根據調研,許多商務旅客在休息室的時間更為放鬆或能有工作效率,他們偏好在上機前簡單的吃點東西,減少消化負擔,上機後只想工作或休息,幷不會特別要求用餐,因此對他們來說貴賓休息室裡的餐飲質量,比在機上還重要。
航空公司想盡方法來寵愛他們的貴客,無不比拼他們的專享高端服務,甚至是連安檢和專用信道都特別設置,這樣的貴賓服務可謂真正的VIP。漢莎航空在法蘭克福給頭等艙客人的私人航站樓,客人都不需要到機場去,到達時會有保時捷或是奔馳車接送到航站樓去休息,有專門人員前來迎接,有臥房和私人淋浴間和浴缸可以休憩,最後再將客人直接送到飛機停放的登機坪去登機,不用去登機口。這段時間內他們可以用餐、休息、睡覺、談公事,有人時時注意他們的航班動態會過來提醒。這樣的服務,讓他們與其他歐洲航空公司拉開距離。
漢莎航空頭等艙豪華轎車服務
休息室越蓋越大,越來越豪華,即使在寸土寸金的機場用地裡都要騰出地方來為這些高端客人服務。2004年,德國漢莎航空在法蘭克福國際機場開設了迎合頭等艙乘客的航站樓,這種作法也引起中東航空公司紛紛仿效,像是阿聯和卡達航空,重金為商務艙和頭等艙各自建造專屬的航站樓。
阿聯航空在全球六大洲30多個國際機場自有專屬的貴賓休息室,在杜拜國際機場T3航站樓擁有6個貴賓專屬休息室,其中單是A380 頭等艙專用休息室佔地面積就達9050平方米,擁有1491個座位。
阿聯航空杜拜機場專屬休息室
而卡達航空在多哈的商務艙休息室面積就約1萬平方米。另外,位於伊斯坦堡阿塔圖爾克機場出發大廳的土耳其航空貴賓休息室佔地也有6000平方米,座位容量超過1000個。就算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機場,國泰航空的玉衡堂頭等貴賓室在完成大規模翻新工程後,面積也達到了2061平方米,可容納231位客人。 這種旗艦代表貴賓室的市場宣傳,也是航空公司互相較量的一個重點。
提醒你,不僅是出發航站樓,到達航站樓有時候也都會設有入境貴賓休息室 (Arrival lounge), 尤其是全球那些主要的國際大機場。為什麼到達還要休息?一般人到達目的地後不都是急著通關離開嗎? 不會想多在機場逗留,過去我也沒想到要去利用這個服務,許多人甚至不曉得有到達貴賓室的存在。
土耳其航空伊斯坦堡機場到達休息室
其實隨著現代飛行網絡的複雜,尤其是許多長途航線都是跨時區,來自北美/南美去歐洲,或是由亞洲出發到歐美,許多都是晚上的航班出發一大早到達。在一些國際大機場,轉機的航班也多,例如香港、倫敦、雪梨、新加坡等都有入境貴賓休息室。
除了飛行時間長,加上時差的問題,客人剛到達目的地,有些酒店還沒有登記入住的時間,有的等下就要直接由機場去見客戶開會,航空公司體諒到客戶的需求,在客人在落地之後,能夠享受沐浴,有燙衣的服務,提供熨燙服務,讓客人從行李箱拿出的西裝,可以等會體面的去見客戶。為你做個背部減壓或肩頸按摩,使你容光煥發,精神奕奕,不然也可以享用健康豐富的早餐開啟忙碌的一天,都是特別貼心的服務。
在倫敦T3航站樓,美國航空的才剛開始啟用新的入境貴賓室,裡頭就有29個衝澡的位置以及燙衣,現做早餐, 阿提哈德航空的到達貴賓室還提供刮鬍服務。
美國航空倫敦希思羅機場到達休息室
過去的機場貴賓休息室就是接待自家會員,但是自從航空公司們互相結盟合作,形成航空聯盟成員共享資源、節省成本時,一下子機場貴賓休息室的使用率大大提高,熱門的機場還常常形成貴賓休息室人滿為患,像是星空聯盟與成員航空公司高級會員一下子變成可以使用全球超過1000個貴賓休息室,天合聯盟的會員也有全球600多個貴賓室可以使用,而從過去航空公司自營機場休息室,這些聯盟航空成員也共同拿出資金來建立聯合休息室。
天合聯盟杜拜機場休息室
像是天合聯盟去年底在北京建造了佔地800平方米的休息空間,是繼香港之後第二個在亞洲自營的聯合休息室,也是全球第六個(另外四個份別位於倫敦、雪梨、伊斯坦堡和杜拜國際機場)。今年年底前還會在溫哥華機場開放全新的第七個貴賓休息室,這種自營聯合休息室的方式也確保了會員旅客能夠在全球範圍內享受同一水平的機場體驗。
天合聯盟倫敦希思羅機場休息室
坦白來說,國航或是東航即使加入了全球的航空聯盟,但是在機場休息室的硬體設施和服務上仍然差了一段距離,讓海外的高端會員旅客使用這樣的休息室也許有些為難,聯合休息室的出現改善夥伴航空休息室的不足。
不是航空公司金銀卡的會員、不坐頭等艙、商務艙的客人是否就無縁在機場好好的休息等候? 那也未必,一些公司像是環亞機場貴賓室 (www.plaza-network.com) 和美國運通自己經營的Centurion Lounge的休息室,利用會員制的方式來維持運營,成為貴賓級的會員,讓你即使是持經濟艙的機票仍然能夠享用到貴賓休息室的服務。
環亞機場貴賓室
環亞機場貴賓室有19年的歷史,創始人原為投資銀行家,創業後需要經常出差,但由於乘坐經濟艙,無法享用以往的機場貴賓室服務,令他深感旅程有所欠缺,而且也難以在旅途上處理公務。當他發覺機場增值服務的需求後,於1998年於香港及吉隆坡國際機場開設首間環亞機場貴賓室,成為全球首間獨立的機場貴賓室。
陸續設計、營運及管理自營和及其他航空公司的機場貴賓室, 也同時經營過境酒店、私人休息室、貴賓接待服務、按摩護理中心、餐廳、商務會議中心及豪華專車接送的配套服務,目前經營140多間機場貴賓室,遍布全球35 個機場,費用上標準會籍5次使用費的會費為USD 219(RMB1462);
同樣類似採用會員制方式,卻不擁有實體機場休息室的是 Priority Pass(www.prioritypass.com),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機場貴賓室服務計劃,一個專為渴望擺脫旅程中紛亂繁擾的旅客而設的會籍,可以讓會員使用全球1000多個機場貴賓室。今年適逢第二十五周年也推出25%的優惠,年費為74美元(RMB494),單次使用費僅為27美元(RMB180),如果交年費249美元(RMB1662)則首10次免費使用,其後每次27美元,讓旅客可以視自己的飛行需求而彈性選擇。
美國運通機場貴賓室
美國運通向來為公司企業和商務人士所使用的信用卡,也把它們的需求放在行動上,在美國為持卡人自建自營機場休息室Centurion Lounge,海外也與Priority Pass 合作。在歐洲,也有類似的第三方貴賓休息室會員制的機制,像是www.executivelounges.com/aspireplus。而航空公司也開始提供給旅客付費進入使用貴賓室的機會,像是全日空今年四月開始,提供給客人付費升級使用貴賓休息室服務的機會,提早在網上預定支付,費用為4000日元(RMB242),機場櫃檯當天則是6000日元(RMB363)
航空公司總是力所能及的體現當地與自身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地面服務競爭突出,比如芬蘭航空休息室將北歐設計與芬蘭的自然環境協調,燈光、色彩每日每季更迭變換,餐具為當地Marimekko和Iittala兩個知名品牌,還有芬蘭建築大師設計的的經典座椅,而一大賣點是還有休息室裡提供傳統芬蘭浴的桑拿房。
芬蘭航空赫爾辛基機場貴賓休息室
國泰航空香港機場把將香港生活元素搬進機場,法國航空盡現法式情懷。土耳其航空的休息室融合了奧斯曼帝國與塞爾柱王朝的建築特色,給人一種如身處於當年皇宮的感覺。
香港國際機場環亞機場貴賓室
不僅是在空間設計上,在餐飲上頭也是突出地道特色,新加坡航空樟宜機場休息室會有新加坡特色小吃叻沙米粉、星洲炒粉等;香港有魚蛋,還有自行研發有香港特色的啤酒;臺灣有小籠包和水餃。
土耳其航空有新鮮準備的Pita餅和有當地特色的baklava蜜糖果仁千層酥;澳洲航空的休息室,長年都是有提供由澳洲名廚Neil Perry的設計菜單。
澳洲航空頭等艙休息室由Neil Perry設計的菜單
常常在機場貴賓室,會看到有人站在入口處觀望,觀望什麼呢 ? 就是想選擇個合適的座位,機場貴賓室都有分區,讓客人依照需求選座,有些人想用餐,想離餐檯近同時可以有放食物的小桌面; 有些客人則是想要安靜的角落,不要一直有人在身邊走動。有些客人想要工作,要靠近電源插口,有個象樣而方便的工作檯,有的想休息,要有隱私性。
香港國際機場寰宇堂
如何在多用途的公共空間中較好地保留私人空間是一大挑戰,除了功能性的分區,航空公司挑選搭配用的家具也都要特別上心,考慮到要讓商務旅客使用起來更順心順手,像是手邊會有個工作檯,座位可以用餐也可以工作,高度合適,有半隔間有隱私,有插頭可以充電,國內的機場貴賓休息室喜歡擺放沙發,連放東西在身邊的位置設計都沒有,僅是擺張椅子了事。
像是國泰的Solus椅,由倫敦的Foster + Partners專門設計,請了義大利家具商Poltrona Frau製作,還專門取名了叫泰樂椅,具有邊桌和閱讀燈,有包覆性。
香港國際機場休息室Solus椅
工作區設計成一種私人商務工作場所的感覺。用餐區則有居家設計感,像在自己家的餐桌取餐的感覺。新加坡航空休息室裡的部分椅子,靈感則來自於頭等艙的座位,有隱私感,更方便於靈活工作。美聯航則主推他們最新的Polaris真皮座位,專門的義大利奢華家具公司專門打造的座椅,讓客人舒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