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她說》是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一共8集分別演繹著不同的主題: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這類型的社會問題。預告中,8位演技超群的女明星分別演繹著不同的角色。
齊溪飾演的《魔鏡》催淚首發,講述的是一個對自己的容貌極度不自信的女孩,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打扮自己,來彌補自己容貌的不自信。
有一次齊溪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她認真打扮了3個小時,她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高中她暗戀3年的班長對她刮目相看,從不正眼看的班花讚嘆說,她的皮膚真好。那時的齊溪就像一個凱旋而歸的戰士充滿了勝利的喜悅。當她對著鏡子想重溫那時的高光時刻時,她發現她的雙眼皮貼掉落了下來,那一刻她渾身發抖充滿了羞恥和憤怒,就像一根魚刺扎進了她的心裡。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容貌焦慮?知道美醜這一件事源於我們的童年,由於外界對我們的反饋而形成我們的外貌的認知。你可能是由於長得太矮、太黑或者太瘦等等引來同學的調侃和譏諷。研究發現,小時候越是由於外貌受到評論和攻擊,長大以後越是容易陷入容貌焦慮。長大後,你會發現小時候那些地方被別人評價,長大後依然在意這些地方,你會由於過度在意而焦慮,接下來就是想盡辦法去彌補,就像齊溪每天都花很多的時間來裝飾自己一樣。
後來,齊溪為了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而選擇去整容。「長得很漂亮啊」整容的阿伯很慈祥地說,當時她強忍著眼淚差點沒哭出來。「有人覺得你很醜?」阿伯問。「也沒有」她嘟囔著說。
「那你自己這麼覺得」?「嗯,算是吧……」她哭著說。阿伯安慰她說,小姑娘你很漂亮,不需要整容,你只是不太自信。自信的女孩最漂亮。
容貌焦慮是有等級和程度的,輕度的容貌焦慮一般的容貌焦慮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夠好,可以通過化妝、裝扮來彌補。重度的容貌焦慮是直接彌補,比如整容。通過直接彌補的方法來糾正自己的外貌。容貌焦慮說白了就是不管怎麼彌補就是覺得還是不夠漂亮。這裡有一個聚光燈效應,就是把自己的問題無限放大,然而他人對我們的關注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多。容貌焦慮者看誰都比較好看,而自己再怎麼好看都覺得醜,就像《魔鏡》的主人公一樣。
於是有很多人都熱衷於整容變美,她們不是不美,而是想要更好,你知道嗎?對於容貌焦慮而言,問題就出現在這個更好上。因為沒有絕對的完美,所以根本停不下來。只有一直在彌補,一直在彌補的路上,這些都是容貌焦慮依然作祟的緣故。還有些人因為缺陷而去整容,但整容之後也沒有提升自信,反而更覺得自己的美是後天的,是加工的反而更加的自卑。
不錯,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看,你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彌補都是可以的,整容呢也不丟人。但是我特別想勸一句:記得適可而止。你真的想變美,那你就去變美,美了就好,別因為美了還覺得不夠美,美得不夠自然,美得不是天生的。關於想變美,不要想更好,這沒有止境,還會再次導致焦慮,那你這輩子就真的會焦慮得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