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中的「織女的詛咒」:蒙昧村民為何要殺死女神?

2021-01-09 浩然文史

網劇《靈魂擺渡》簡直是靈異愛好者的盛宴。其中有一集是《織女的詛咒》,一個善良、美麗的女子——織女虔誠地為村子祈雨,最後她的祈求不靈驗了,村裡的男人們侮辱她,最終殺死了她。

從人的欲望、匿名導致的惡魔效應等角度進行分析當然有理,但卻忽略了其中有關織女神性的線索。從女神崇拜到殺死女神的急劇轉變,體現的是可以追溯到蒙昧時代的塔布禁忌。在首領塔布中,普通人對首領的愛恨交織讓他們患上強迫症,儀式的崩盤則會讓讓強迫症患者徹底失控。

一、塔布及其本源——瑪那

人類學家認為,遠離大陸的島國(如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紐西蘭等)上往往更好地保留著蒙昧人文化,是研究人類原始族群文化的好樣本。塔布(英文taboo)原本是一個玻里尼西亞詞,早已成為國際學界的慣用語。中國將塔布稱作禁忌。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云:「禁,吉兇之忌也」。

學界普遍認為,塔布有兩層相互矛盾的意義,首先是神聖、聖潔、不可侵犯的意思,其次是危險、可怕、不可接觸的意思。它比宗教還要久遠,在那個蒙昧時代支配著部落中蒙昧人之間的各種關係運轉,具有法律、法規、道德規範的作用。圖騰就是一種塔布,它規定了族群與族群之間的界線,還是族外婚制度中選擇可選配偶的依據。

《權力的遊戲》中史塔克家族的狼圖騰

塔布有三種。根據《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介紹,它們分別是直接塔布、間接塔布與中間塔布。直接塔布是「在人或物內在固有的瑪那作用下產生的自然塔布或直接塔布」;間接塔布是「在瑪那作用下產生的傳感塔布或者間接塔布」;中間塔布存在於「兩種因素都存在的場合」。可見瑪那是塔布產生與存在的本源。

《權力的遊戲》中狼家迎接勞勃國王

瑪那(玻里尼西亞語mana)是一種神秘的、超自然的魔力。首領、祭司的瑪那高於普通人。產生鬼神觀念之後,蒙昧人自然地將瑪那神力歸因於神靈。首領與祭司都是直接塔布。人們認為他們是瑪那的肉身載體,崇拜他們,但實際上崇拜的並非他們的肉身,而是他們身上存在的瑪那。

二、作為恩惠與恐怖之源的瑪那

瑪那是神聖的。蒙昧人認為,瑪那是神聖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瑪那進入那個充滿神跡的、魔幻的世界。巫術就是蒙昧人在發揮他們的瑪那。在美劇《吸血鬼日記》、《邪惡力量》中,女巫可以通過觸摸某個人的個人物品尋找到他的所在地,這種定位魔法就是女巫用自己的瑪那追蹤了某人的瑪那。嚴格說,定位魔法屬於接觸巫術。

《吸血鬼日記》中的女巫邦尼

瑪那可以產生恩惠。蒙昧人還認為,每個人身上的瑪那強度不同,首領、祭司身上有高強度的瑪那,普通人身上有低強度的瑪那,大臣身上的瑪那強度則居中。由於瑪那的強度之差,因此當瑪那主動從高強度一方流向低強度一方的時候,就成了對後者的恩惠。一直到中世紀,英國還普遍認為國王的觸摸能治病。

瑪那還是恐怖之物。瑪那具有傳染病一般的魔力,它可以通過高強度瑪那者使用過的物品、穿過的衣物等流動。根據蒙昧人的意識形態,普通人絕對不能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觸碰首領的衣物、食品等,否則會遭到滅頂之災。難怪到了清代,皇帝賞個菜賜個湯的,還是浩蕩隆恩呢。另外,大家還可以自行聯想下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中那個具有「神力」的「龍內褲」。這些其實都是遠古接觸巫術習俗的一些遺存。

《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拿著龍內褲

瑪那的雙重屬性導致蒙昧人對它愛恨交加,人們既希望獲得它的恩惠,又對它避之唯恐不及。「遵守著塔布的人往往對所忌諱的對象,抱有一種矛盾態度,歸因於塔布的那種魔力的一個基本效力是產生誘惑。」這種誘惑就源自瑪那。

三、塔布禁忌:蒙昧人的強迫症

以瑪那的屬性為基礎,蒙昧人發展出了塔布禁忌。在這種禁忌中,瑪那既是被放上神壇的聖物,又是被隔離、被逃離、被敵視的忌諱之物。在弗洛伊德看來,蒙昧人都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神經症,一般都有某種患者意識不到的某種根源。患者一次次地回憶某個場景,折磨、審判、批判自己,欲罷不能!這種不能自制的回憶是強迫症患者的儀式。強迫思維患者只是強迫性地回憶,有的患者還伴有強迫行為。

強迫症患者的儀式性動作是對本能欲望的壓抑。在不斷重複中,患者既檢查、確保欲望依然在被壓抑中,不會爆發、進入意識,又在這種壓抑中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享受著與潛意識的親密「接觸」。壓抑機制是什麼?當然是道德。強迫症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道德病(當然它也有生理基礎)。

重複洗手是一種常見的強迫性行為

塔布禁忌可以視作最初的道德規範的確立,道德產生了,強迫症的種子也就隨之種下了。塔布禁忌是對蒙昧人本能欲望的規範。弗洛伊德認為,即便在壓抑下,人的本能欲望也不可能消失,它只會進入潛意識,塔布代表的是蒙昧人的心理態度與觀念文化。塔布禁忌與本能之間的衝突持續存在,最終形成了一種固著,沉澱為儀式性動作。

弗洛伊德將塔布禁忌的儀式與強迫症患者的重複性行為類比。在強迫性行為比如重複洗手中,神經症患者既是在洗滌手,確保手的衛生,也是在一次次的衝洗動作中確認髒東西的存在!在塔布禁忌的儀式性動作中,人們既是在強化對欲望的壓抑,也是在滿足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本能。

四、首領塔布

蒙昧人需要首領塔布。他們認為,首領具有強大的魔力,確保族群正常的生活。但是,由於瑪那是可傳導的,所以普通人不能接近首領,以免受到傷害。因此,首領的身體成了傳導或隔離瑪那的唯一屏障,也成了部落儀式的核心!儀式既是對首領的崇拜,也是對他的控制。

首先,首領的身體是神聖的,是崇拜的直接對象。首領的身體是不能隨便觸碰的,甚至首領碰過的東西也是不可接觸的聖物。人類學家弗雷澤在紐西蘭發現,在某個部落中,有一個飢餓的奴隸吃了首領的剩飯,他都快要吃完了,這時別人告訴他飯菜是首領吃剩的,他聽到後全身痙攣、腹部絞痛,真的死去了。

接受跪拜的清朝皇帝

其次,首領的身體是恐怖的,是需要防範的對象。弗雷澤認為:

君王只為臣民而存在,只有當他履行職責,為人民的幸福而支配自然過程時,他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只要他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那麼人民對他的關懷將是無微不至的,同時也迫使他無時無刻不檢點自己的行為。這類君王生活在儀式性禮節的藩籬中,如網的禁忌和禁制並不是旨在提高他的尊嚴和增加他的享受,而在於限制他的行動。

人類學的研究發現,首領完全是一種折磨人的負擔,甚至是個沒人想幹的苦差事。古羅馬朱庇特神的最高祭司不能騎馬,不能帶完好的戒指,不能隨便剪頭髮,不能在戶外脫衣服,他剪下來的頭髮和指甲都要埋在樹底下;在西非的某個地區,選個首領太難了,人們甚至把他們想選擇的首領關起來,什麼時候他同意了才能出來……表面上看,承受這些折磨的是首領的身體,但是人們的真實目的是改變他的心意,讓他心甘情願地主動駕馭他的瑪那。

首領的身體成為了首領塔布的核心作用對象。表面上看,首領高高在上、眾人敬仰、養尊處優;從另一個角度看,首領是眾人「嫌棄」的孤家寡人,真是高處不勝寒,寡人好孤單啊!

五、殺死織女:蒙昧村民對女神的恐懼與敵視

從首領塔布禁忌角度看,村民們之所以殺死那個被當做織女的女孩,是因為他們在不下雨的狀況下打破了塔布禁忌,他們的強迫症失控了!女孩的身體就成為了村民發洩仇恨的對象。

(一)作為瑪那載體的女孩

回到《靈魂擺渡》中可憐的織女。她到底是個普通的村姑,還是具有神性的織女?從祈雨的結果看,她是個村姑,大多數觀眾也是從這個角度理解的。但是,在劇本中,她其實是女神織女的後裔,身上依然存在著不同尋常的瑪那。

女神織女降落到了村裡之後,和村民之間經歷了一段「蜜月期」。村裡人照料她,她主動施展瑪那祈雨。後來,由於村民不想讓她離開,雙方進入了敵對期。為了能繼續使用她的神力,她被迫生下了人類的孩子!她的孩子是人類與天神的混血兒,身上自然有高強度的神性瑪那。

證據:村姑小芳自認有織女血統

這是個閉塞到有些詭異的村莊,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村民之間是內部通婚的。那麼千百年後,那個看似被隨意推選出來的織女也不是凡人,她身上依然有著些微神性瑪那。村民們的選神方式看似愚昧,其實具有合理的內部邏輯。

(二)祈雨儀式中被崇拜的女孩

在電視劇中的祈雨儀式上,那個穿著古裝的女孩端坐在前方高臺上,接受眾人的供奉與跪拜。這時的女孩是神聖的。因為瑪那神力只有附著在她的身上,通過她的主動祈禱才能見效。人們對她種種優待,免除她的勞作,讓她的身體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恩惠,就是為了讓她身心投入地祈雨!

《靈魂擺渡》中祈雨的織女

(三)祈雨儀式中被放棄的女孩

電視劇中還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村裡大旱已久,女孩在前方費心費力地祈禱,但臺下村民的臉上已經不再是敬慕與期待,而是無奈、絕望、唾棄。既然織女不能讓天下雨,那她的神力就不奏效了,我們對她的供奉都落空了。如果女孩是泥胎,相信村民們早就用木棍、石頭砸碎它了。

祈雨儀式中失望的村民

在某個瞬間,村民們心中敵視、仇恨的潛意識凝聚成了不言而明的集體意識,他們行動了。他們不再掩飾自己的鄙視與仇恨,打破了千百年的首領塔布禁忌——祈雨儀式,比女神提前離開祈雨場所。被欲望驅動的男人們還一個接一個地在深夜潛入女孩房間,發掘她身體的剩餘價值。壓抑強迫症患者的重複性儀式消失了,敬畏與敵視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了。

(四)敵視女神的頂峰:殺死女孩

女孩受到了前後截然不同的對待。之前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村民,突然變成了欺凌、侮辱自己的惡魔。她想不通,但她知道自己在村莊裡的處境不會改變了,唯一的出路是逃走。

在出逃失敗後,她又一次與全村村民碰面。但是,這一次,村民不再是有頭有臉的村民,而是被頭套包裹的魔鬼。在頭套的掩飾下,他們仇恨的集體意識完全浮上水面,在這最後一次女神崇拜儀式中,他們要完全發洩仇恨,殺死織女!

村民們用石頭毆打織女,將她趕入迷宮

最終,織女的弟弟在精心設計的織女祈雨儀式上謀殺了全村!或許,千年前,第一代織女用自己的瑪那詛咒了這個村莊,褻瀆女神者,安得善終!

文史君說

《織女的詛咒》很像一個寓言,裡面的村民雖然著裝現代,卻演繹出蒙昧人的強迫症。在弗洛伊德看來,規則、組織與宗教都是壓抑人類本能欲望的強迫症,他視野中的強迫症就是人類文明社會。在現代社會,當有人動輒就說生活中缺乏儀式感時,或許就是我們的蒙昧人祖先在說話。在文明程度更高的現在,希望我們通過儀式能更多地傳承文化精華,滌蕩那些帶有殺意的糟粕。

參考文獻

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九州出版社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公雞醬伴侶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靈魂擺渡中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故事之織女的詛咒
    織女的詛咒?!如果這是一個美好的傳說,為什麼織女要在這個村莊留下詛咒。趙吏更清楚人性,那個時候他就知道織女的傳說遠遠沒有故事中那麼美好。 真相也許往往都是醜陋的…傳說的真相慢慢被揭開。
  • 《靈魂擺渡》中,幾個細思極恐的故事,挑戰最黑暗的人性
    "《靈魂擺渡》,這部劇是一部懸疑恐怖類的網劇,劇情就非常精彩,當然也有一些細思極恐的故事。
  • 《靈魂擺渡》中,幾個讓人細思恐怖的故事,卻暗含人性
    《靈魂擺渡》是一部懸疑恐怖類的網劇,劇情緊湊精彩,當然也有一些細思恐怖的故事。在第一部中,有一個鬼魂從地府逃出,附身在一個屍體上,而作為鬼差的趙吏卻不敵惡鬼,被抓起來。還需要冬青去救他。在第二個故事中,「織女的詛咒」。很多人剛開始看不懂故事要講什麼,隨著劇情的發展,發現織女並沒有詛咒村民,反而是村民以為織女詛咒他們。織女本事是村民選出來,為村莊祈福的。但是隨著旱災出現,織女並沒有給村裡帶來更多的祈福。於是村民們開始迫害織女,最終被村民殘害。隨後織女的弟弟為了復仇,又把一村人全部害死。
  • 靈魂擺渡-需要擺渡的是人心
    最近沒有什麼特別好看的電視劇,翻回去看了好多年前的網劇靈魂擺渡,只能說還是不錯的,因為是小成本網劇裡面所以只有五毛錢的特效還有相對於現在來說很一般般的拍攝畫面質感,但是這些不能掩蓋它的成功,每個小故事折射出的現實意義都很值得發人深省的。
  • 《靈魂擺渡》:先愛上劇,後愛上女主的神劇
    》之前,雖然網劇已經有了,但基本都是些粗製濫造的垃圾劇,而《靈魂擺渡》之後,網劇迅速進入的黃金時代。所以客觀上,《靈魂擺渡》是網劇的開山之作,拉開了網劇時代。這部劇的選材,應該說是十分新穎的,是一部靈異題材的劇。擁有陰陽眼的大學生夏冬青,靈魂擺渡人也就是鬼差趙吏,以及傻傻的瘋丫頭王小亞,在命運的牽引下,相遇在444號便利店。
  • 《靈魂擺渡》:及其恐懼的故事,反應了黑暗的人性
    導語:《靈魂擺渡》:及其恐懼的故事,反應了黑暗的人性《靈魂擺渡》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網劇,剛剛上映的時候就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這部劇是在2014年2月上映的,主要講述的是一些心事未了而滯留人間的靈魂故事。
  • 靈魂擺渡之織女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神話都是經過演繹的
    周影問冬青還能不能看見鬼魂,他還告訴冬青發現迷宮的事情,那個迷宮就在山頂,就在他們來的那條路上,但他說迷宮確實有點問題,那個昨天出殯的就是死於迷宮中的。迷宮有個傳說,說是裡面住著織女,進入迷宮的人會被詛咒。
  • 你有沒有想過,織女其實只是一個被強暴的受害人?
    這個村莊有一個巨大的迷宮,相傳織女的靈魂就被困在這棟迷宮之中,凡進入迷宮者必將受到織女的詛咒而死。村民將迷宮封鎖起來,假稱迷宮中封存著「織女不願別人打擾她休息的詛咒」,一如幾百年前強姦了織女的牛郎一樣,將自己的禽獸行為美化成「偷看織女洗澡後與織女一見鍾情」,將阻止織女回歸天庭的行為美化成對抗「王母娘娘棒打鴛鴦」。
  • 靈魂擺渡3豆瓣評分8.2 靈魂擺渡3被稱為最窮劇組的良心製作
    其實她並沒有死,而是變成了植物人,靈魂游離在肉身之外。在冬青的幫助下,小亞回到了身體中,又活了過來。這之後,夏冬青、趙吏、王小亞組成了「捉鬼三人組」,和各種鬼打交道。更多的劇情,橘子君就不劇透了。說到底,《靈魂擺渡》在講鬼故事的同時在一步步揭曉三人組身世的秘密。很多觀眾在《靈魂擺渡1》的時候,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就是,窮。
  • 《靈魂擺渡》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劇情,你還記得嗎?
    《借屍》借屍講的是同性戀的故事,一個死去的男鬼借屍還魂圓自己舊時愛戀的故事,《靈魂擺渡》中的神來之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舞臺劇在當年就演過,當時有兩個羅密歐,而且這兩個羅密歐還是戀人,但是其中一個男人娶了女人,生了女兒。
  • 為什麼《靈魂擺渡》劇組那麼窮,卻成為豆瓣評分8.2的良心劇?
    說到底,《靈魂擺渡》在講鬼故事的同時在一步步揭曉三人組身世的秘密。很多觀眾在《靈魂擺渡1》的時候,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就是,窮。那種「窮」和《太子妃升職記》把它當做賣點,充分利用起來不一樣。當然《靈魂擺渡》中也有正能量的故事。比如《懸劍》。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通過微博帳號@懸劍揭露社會黑暗面的女記者。在她調查化工廠汙染真相的過程中,被壞人害死。
  • 【終評】《靈魂擺渡》:世間無鬼,人心有鬼
    白牡丹是否是趙吏的靈魂轉世?趙吏又是否存在在夏冬青的身體裡?婭背叛了崑崙,為什麼沒有受到懲罰?等等。可能需要觀眾自己腦補,又或者,在他們言明要拍的院線電影中揭曉?不得而知。但作為系列劇,《靈魂擺渡》確實完結了。這部劇雖說打著鬼片的招牌,但給人的感覺卻極其溫暖,一以貫之的是「愛」這個主題。在崑崙,愛是人類染上的一種無法醫治的疾病,要治癒,只能飲水失憶。
  • 靈魂擺渡《舊事》,一窮二白的網劇裡,展現了教科書演技般的話劇
    在小編前期對《靈魂擺渡》兩篇番外電影做解讀的時候就發現很多網友都非常喜歡單元劇《舊事》篇,該集單元劇也被評為最受觀眾喜歡的聚集。但《靈魂擺渡》從第一季的恐怖到第二季的搞笑,再到第三季的填坑,小編發現好看的聚集單元篇不只《舊事》篇,今天就盤點一下在靈魂擺渡系列中廣受好評的單元劇。
  • 《靈魂擺渡》今日完結!編劇小吉祥天卻偷偷藏了線索,你造嘛?
    12月10日,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靈魂擺渡3》完結季正式結束了……一入靈擺深似海,茶飯不思等劇來。當初等劇時的渴望與焦急,如今此刻目前,都化為和靈擺說再見的不舍。從《靈魂擺渡1》到《靈魂擺渡3》完結季,一章章故事說得是志怪,讀得是人心。
  • 《靈魂擺渡人3》文字完整版
    為了追這部劇,小愛賴死賴活的好不容易求了個愛奇藝會員,終於熬到凌晨兩點看完了《靈魂擺渡3》,說精彩不精彩,說不好看也願意堅持看,總之投其所好,都是為你們!因為整部的劇情是分段式的,無法整部評說,所以小愛給大家每一集每一集的講述。
  • 《靈魂擺渡》通過這三個線索就可以看出,趙吏的前世是什麼人!
    一部以懸疑為題材的網劇《靈魂擺渡》,這部劇不但幽默,而且還非常有深度,而且他藉助樂妖魔鬼怪和神靈來反應了人性,正如這部劇中所說「神生於人心,死於人性」其實整部劇都是圍繞著靈魂擺渡人趙吏和可以看到鬼的夏冬青,還有九天玄女王小亞來寫的,而唯獨大家不知道的是趙吏的前世到底是什麼人?
  • 《靈魂擺渡3》迎來完結季,填完的大坑你是否買帳?
    單元故事:恐怖+懸疑+反諷=《靈魂擺渡3》的靈魂《靈魂擺渡3》跟自己同系列相比,雖然不及第一季給觀眾的驚喜感大,但依然是懸疑、恐怖題材中難得的精品網劇。《織女的詛咒》和《空墟之海》也大致採取了相同的表現方式,對人們認知中的織女和鮫人也重新進行解讀,前者對人類的私慾揭露得徹徹底底,很多人認為那些害死織女戴著頭套的人是現今躲在屏幕背後的鍵盤俠的化身,正好映射了網絡暴力的現實。
  • 《靈魂擺渡》就這樣完結了?小吉祥天其實偷偷藏了這些伏筆
    所以,只要熬夜瘋狂追過劇的北鼻們一定都理解妹妹現在這種心情,從《靈魂擺渡1》到《靈魂擺渡3》完結季,一章章一幕幕都是妹妹熬夜一點一點追起來了的啊!三年的時間,《靈魂擺渡》帶給劇迷們太多的震撼與感動,這說完結就完結…..那麼寫出這麼精彩讓人回味無窮的故事的是誰呢?當然是我們厲害的編劇大大小吉祥天。
  • 《靈魂擺渡》三季全
    冬青再也找不到以前那間作為靈魂驛站的便利店了,它仿佛不曾存在過世間。沒有一個人認識那個叫王小婭的大學女生,也沒有一個鬼魂見過那個叫趙吏的靈魂擺渡人。但趙吏的臨別贈言猶在耳畔:「當月亮變成紅色的時候,我會回來找你」。當月亮變成紅色的那一天,趙吏沒有回來,但王小婭回來了。小婭再次出現在冬青面前,身份已經變成了九天玄女。而此時的趙吏身受重傷,神志不清地躺在一間精神病院中。
  • 【影評】靈魂擺渡:世上無鬼人心有鬼,三季都是良心國產不多見!
    它叫《靈魂擺渡》,大家應該都看過或者聽過。它是靈異鬼片三季豆瓣評分都不錯,國產裡難得的良心。但《靈魂擺渡》是在以鬼說人,就像他們的宣傳語「這個世界沒有鬼,是人心有鬼」。在最新一季《織女的詛咒》篇章中,一群村民帶著白色頭罩遮住臉,就能肆無忌憚的傷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