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思大數據解讀畢業生就業情況 畢業去小微企業的 三年後超一成...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在很多人看來,到大企業工作就像是龐大機器上的一顆 " 螺絲釘 ",依據分工幹好自己的活即可;在小微企業往往要身兼數職,把自己磨練成一個 " 多面手 "。

數據顯示,2016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畢業三年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4.5%,高於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後選擇創業的比例,高出 2.9 個百分點。

大學畢業生在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情況有哪些差異呢?日前 , 麥可思發布本科畢業生在不同規模用人單位的就業分析。

畢業三年後 當年選擇去小企業的畢業生跳槽比例更大

麥可思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在各規模企業的就業比例近五年比較穩定,2019 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的就業比例為 25%,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的就業比例為 22%。

在大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企業類型多為 " 國有企業 " 和 " 民營企業 / 個體 ",佔比分別為 45% 和 37%,在小微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企業類型多為 " 民營企業 / 個體 ",佔比達 75%。

不管在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還是在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也並非 " 一選定終身 "。進一步對 2016 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後任職的企業規模進行數據分析發現,畢業半年後曾在小微企業就業的群體,11% 的畢業三年後跳到了大企業,47% 的畢業生仍在相同規模的企業;畢業半年後在大企業就業的群體,6% 的畢業生三年後去了小微企業,63% 的畢業生仍在相同規模的企業。

不過需說明的是,畢業半年和三年後均在相同規模企業就業,並非三年間沒換過工作,只是他們在這兩個時間段就業的企業規模相同。

大企業就業滿意度高於小微企業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9 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和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的就業滿意度分別為 71%、64%。

在小微企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因 " 收入低 " 和 " 發展空間不夠 " 對工作不滿意的比例,分別為 72% 和 59%,分別高出在大企業的畢業生 15 個、11 個百分點。但在大企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因 " 加班太多 " 和 " 工作環境條件不好 " 對工作不滿意的比例偏高,分別為 37% 和 31%,分別較小微企業工作群體高 17 個、13 個百分點。

在月收入方面,企業規模越大,畢業生的起薪水平越高。具體來看,2019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大企業的月收入為 6099 元,與小微企業的月收入 4815 元相比,高出 1284 元。

就業滿意度和月收入上的差異,可能也與企業所在行業類型不同有關。麥可思數據顯示," 建築業 "、" 金融業 " 和 "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是在大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比例較高的前三個行業,佔比分別為 13.5%、12.5% 和 8.1%;

" 教育業 "、" 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 " 和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是在小微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比例較高的前三個行業,佔比分別為 23.1%、10.0% 和 9.8%

" 多面手 " 的創業比例高於 " 螺絲釘 "

另外數據還顯示,2016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不含已創業人群),畢業三年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4.5%,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1.6%,兩個比例相比,前者要高出 2.9 個百分點。

在不同規模企業工作的經歷,或許會對畢業生中長期職場發展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例如小微企業員工想要追求更高的收入,以及有時需身兼多職,擔任職場 " 多面手 " 會讓一些創業所需職業素養得到更多鍛鍊,均有助於他們創業念頭的萌發和行動。

麥可思通過對比發現,2016 屆畢業三年後在小微企業工作的本科生認為 " 責任約束感 "、" 環境適應能力 "、" 信息獲取和選擇能力 "、" 洞察力 "、" 策略謀劃能力 "、" 忠誠度認識 " 的重要程度,均高於在大企業工作的畢業生。佔比分別為 63%、82%、77%、60%、59% 和 37%,分別高於大企業工作畢業生 4 個百分點、2 個百分點、2 個百分點、3 個百分點、3 個百分點和 3 個百分點。

遼瀋晚報記者 朱柏玲

【來源:遼瀋晚報·ZAKER瀋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畢業去小微企業的 三年後超一成跳槽
    麥可思大數據解讀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去小微企業的三年後超一成跳槽在很多人看來,到大企業工作就像是龐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依據分工幹好自己的活即可;在小微企業往往要身兼數職數據顯示,2016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50人及以下」小微企業當「多面手」,畢業三年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4.5%,高於在「3000人以上」大企業做「螺絲釘」後選擇創業的比例,高出2.9個百分點。大學畢業生在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情況有哪些差異呢?日前,麥可思發布本科畢業生在不同規模用人單位的就業分析。
  • 去小微企業就業 一次性補貼3000元
    去小微企業就業 一次性補貼3000元 2020-05-27 10:53:36   來源:市場星報
  • 2018大學生就業報告:2017本科畢業生月薪4774
    據麥可思研究 11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1.9%,與往年基本持平,月收入4774元,應屆畢業生起薪持續增長。  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整體穩定 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
  • .| 小微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申請社會保險補貼
    小微企業作為「穩就業」的主力軍,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維護就業穩定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新出臺的《湖南省社會保險補貼實施辦法》再次明確小微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且依法履行了社會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繳納義務,並與之籤訂了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按規定申報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 文科畢業生就業:近4成靈活就業 哲學專業最難就業
    原標題:數據揭秘文科畢業生就業現狀:近四成靈活就業,哲學專業最難就業伴隨著近期高考志願填報的陸續開展,每一位考生都將面臨新一輪挑戰,因為它不僅決定著學生在未來幾年中在何種環境中生活,也決定了其未來的就業方向及發展前景。那麼選擇文科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如何?
  • 909萬畢業生的「後疫情」就業季
    不少在秋招時持觀望心態的學生,原本想在春招期間大展身手、斬獲理想offer,哪承想學校乃至全國都沒有線下招聘會了,加之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求職壓力倍增,『二戰』考研、慢就業、不就業等情況明顯增多。」於涵宇說。相對於疫情衝擊下的措手不及,為了應對2021屆畢業生的求職壓力,於涵宇早早就開始作準備。
  • 滄州市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來啦~
    2.初次創業社會保險補貼: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初次創業領取營業執照(包括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小微企業和在民政部門註冊的社會組織,除國家限定行業外,下同)、登記就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且繳納社保的,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每人只享受一次。
  • 赫山區 | 積極落實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為鼓勵支持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赫山區積極落實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對吸納畢業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與之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高校畢業生個人應繳納的部分。
  • 今年成大學畢業生最多一年 英語等專業登失業榜
    本科生籤約率下滑逾一成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今年全國將有699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19萬人,這也是建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    社會知名調查機構麥可思一份針對2013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2013屆碩士畢業生籤約率為26%,同比下降9%;本科畢業生為35%,同比下降12%;高職高專畢業生為32%,同比下降13%。    這份調查報告是該機構聯合騰訊所作,始於2012年10月29日,截至2013年4月10日,共收回52827份獨立IP位址的有效答卷。
  • 2019屆大學生就業數據:月入5440元 計算機專業領跑
    從畢業中期看,本科專業類中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持續穩居榜首,工作五年月收入達到13790元。另外,管理科學與工程類、電子信息類專業在工作三年和五年的月收入排名均進入前五,月收入優勢明顯。高職專業類中,畢業三年後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專業月收入優勢明顯。
  • 智聯招聘發布《後疫情時代小微企業現狀研究》小微企業現狀:四成...
    記者今日從智聯招聘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聯合發布的《後疫情時代小微企業現狀研究》報告中獲悉,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以及針對6802家企業和4775名求職者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疫情對各類企業均造成了衝擊,但小微企業受影響程度更為顯著。
  • 抗疫周觀察 | 應屆畢業生憂慮就業形勢,超三成企業減校招;房地產...
    本周提要:金三銀四的畢業生求職季遭遇疫情,使就業市場顯得有點冷清。報告顯示,超三成企業縮減校招需求,京滬兩地應屆畢業生新增職位佔比最高,成都躋身第三位。疫情對房地產衝擊大,對此全聯房地產商會提出四個方面的自救方案。
  • 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增至874萬人 2020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其中普通本專科招生914.90萬人,比上年增加123.91萬人,增長15.67%;在校生3031.53萬人,比上年增加200.49萬人,增長7.08%;畢業生758.53萬人,比上年增加5.22萬人,增長0.69%。根據日前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從各省市來看,2019年共有10省市畢業生人數超30萬人。
  • 2020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到底有多嚴峻?我們看幾組數據就知道了
    在以上二者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加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成為當前全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不僅直接關係到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因而解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意義重大,每年國家相關部門都會出臺大量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做好應屆畢業生的保就業、穩就業工作。
  • 武大畢業的學生都去哪啦?
    小研 研三的師兄師姐們都在忙著找工作,我們也想提前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可是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你能幫我分析往年的就業數據,看看師兄師姐們都去哪了嗎? 當然可以啦。統計這個數據我可是花了好大功夫呢!話不多說先上數據!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首超903萬,即將畢業的學生如何就業?
    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主要面臨以下就業困難:1、疫情防控導致就業面試受到影響,網絡招聘受到限制,就業壓力增大。2、高等就業普及化,每年的畢業生畢業人數每年以上百萬的人數增加,而疫情影響就業崗位卻沒有增多,就業競爭力大。
  • 大數據揭秘:9所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為了讓公眾了解2020屆高校畢業生去向,我們著重整理、解讀了2019屆C9高校的畢業生去向數據,並就其中一些數據進行了幾年來的統計分析。按照地區分布情況統計,其2019年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分布於東南地區,為48.46%,意味著幾乎一半的畢業生都沒有留在學校所在地,而到東北和華北就業的比例僅為38.84%。不同於中國科大,哈工大的畢業生選擇中部地區就業的比例最小,僅為4.46%。
  • 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這些激勵政策很給力!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關係千萬家庭幸福,關係財富創造、高質量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拓寬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 2019年應屆生平均期望月薪8431元,然而企業在縮編,公司在裁員...
    不過,在企業支付薪酬上,海外留學生與國內大學生沒有差異。這是由於此次調研的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企業非常看重求職者的實習經歷。中期發展是衡量大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參考,從這方面來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有何差異?麥可思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就業的2014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後月收入從4609元增長到9297元,漲幅為102%;高職高專生的月收入從3852元增長到7637元,漲幅為98%。
  • 智聯招聘發布後疫情時代小微企業現狀研究:截至8月,4成小微企業...
    為進一步摸清制約疫後經濟復甦的薄弱環節,提高六穩六保政策的精準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與智聯招聘形成課題組,根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追蹤全國小微企業的人才供需情況,並針對6802家企業和4775名求職者開展了問卷調查,從經營狀況、融資環境、用工需求、創新升級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