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到大企業工作就像是龐大機器上的一顆 " 螺絲釘 ",依據分工幹好自己的活即可;在小微企業往往要身兼數職,把自己磨練成一個 " 多面手 "。
數據顯示,2016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畢業三年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4.5%,高於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後選擇創業的比例,高出 2.9 個百分點。
大學畢業生在不同規模企業的就業情況有哪些差異呢?日前 , 麥可思發布本科畢業生在不同規模用人單位的就業分析。
畢業三年後 當年選擇去小企業的畢業生跳槽比例更大
麥可思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在各規模企業的就業比例近五年比較穩定,2019 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的就業比例為 25%,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的就業比例為 22%。
在大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企業類型多為 " 國有企業 " 和 " 民營企業 / 個體 ",佔比分別為 45% 和 37%,在小微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企業類型多為 " 民營企業 / 個體 ",佔比達 75%。
不管在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還是在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也並非 " 一選定終身 "。進一步對 2016 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後任職的企業規模進行數據分析發現,畢業半年後曾在小微企業就業的群體,11% 的畢業三年後跳到了大企業,47% 的畢業生仍在相同規模的企業;畢業半年後在大企業就業的群體,6% 的畢業生三年後去了小微企業,63% 的畢業生仍在相同規模的企業。
不過需說明的是,畢業半年和三年後均在相同規模企業就業,並非三年間沒換過工作,只是他們在這兩個時間段就業的企業規模相同。
大企業就業滿意度高於小微企業
麥可思數據顯示,2019 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和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的就業滿意度分別為 71%、64%。
在小微企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因 " 收入低 " 和 " 發展空間不夠 " 對工作不滿意的比例,分別為 72% 和 59%,分別高出在大企業的畢業生 15 個、11 個百分點。但在大企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因 " 加班太多 " 和 " 工作環境條件不好 " 對工作不滿意的比例偏高,分別為 37% 和 31%,分別較小微企業工作群體高 17 個、13 個百分點。
在月收入方面,企業規模越大,畢業生的起薪水平越高。具體來看,2019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大企業的月收入為 6099 元,與小微企業的月收入 4815 元相比,高出 1284 元。
就業滿意度和月收入上的差異,可能也與企業所在行業類型不同有關。麥可思數據顯示," 建築業 "、" 金融業 " 和 "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是在大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比例較高的前三個行業,佔比分別為 13.5%、12.5% 和 8.1%;
" 教育業 "、" 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 " 和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是在小微企業就業的 2019 屆本科畢業生所在比例較高的前三個行業,佔比分別為 23.1%、10.0% 和 9.8%
" 多面手 " 的創業比例高於 " 螺絲釘 "
另外數據還顯示,2016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在 "50 人及以下 " 小微企業當 " 多面手 "(不含已創業人群),畢業三年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4.5%,在 "3000 人以上 " 大企業做 " 螺絲釘 " 後選擇創業的比例為 1.6%,兩個比例相比,前者要高出 2.9 個百分點。
在不同規模企業工作的經歷,或許會對畢業生中長期職場發展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例如小微企業員工想要追求更高的收入,以及有時需身兼多職,擔任職場 " 多面手 " 會讓一些創業所需職業素養得到更多鍛鍊,均有助於他們創業念頭的萌發和行動。
麥可思通過對比發現,2016 屆畢業三年後在小微企業工作的本科生認為 " 責任約束感 "、" 環境適應能力 "、" 信息獲取和選擇能力 "、" 洞察力 "、" 策略謀劃能力 "、" 忠誠度認識 " 的重要程度,均高於在大企業工作的畢業生。佔比分別為 63%、82%、77%、60%、59% 和 37%,分別高於大企業工作畢業生 4 個百分點、2 個百分點、2 個百分點、3 個百分點、3 個百分點和 3 個百分點。
遼瀋晚報記者 朱柏玲
【來源:遼瀋晚報·ZAKER瀋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