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常被用在奇怪地方的成語,測測你的文學積累程度

2020-12-22 說史可還行

成語亂用或者誤用這個現象其實早就存在了,對於大部分已經踏出象牙塔的人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在乎自己的成語是否使用正確。不過對於學生、教師,或者一些喜歡文學的人來說,有時候看到有人誤用成語,心裡總會感到彆扭。

糾正成語的用法,其實還是挺重要的,畢竟這些都是流傳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啊!有人說一個成語要是被誤用久了,最後可能就會變成正確的了,日常口語中也還好,但是對於那些需要考試的學生來說,正確的理解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考試的時候認的就是它原本的意思。

說起來,被誤解過的成語還是挺多的,來試試,以下的成語你是否曾經也用錯過呢?

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

這是一對離不開的難兄難弟,經常被用人形容人的出身或教養,比如「看你那沒文化的樣子,整一個下裡巴人」,就因為「下裡巴人」裡面帶著個人字,所以經常被誤用。

而下裡巴人的反義詞就是陽春白雪,兩組詞經常一起出現,於是下裡巴人成了粗俗之人的形容詞,陽春白雪成了高雅之人的形容詞。

其實這兩個都是形容文學藝術的,出自戰國時期楚人宋玉的《對楚王問》,宋玉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十大美男之一,寫出《九辯》的那位。

某次楚王問宋玉,他是不是人緣不好,怎麼那麼多人說他壞話。宋玉就講了個故事來回答,故事中提到兩首民間歌曲《下裡》和《巴人》,他說通俗的歌曲很多人跟著看熱鬧,一起合唱,但高深的歌曲卻無人能懂。

宋玉說高尚的人和高雅的藝術一樣,都是很少有人能懂的。沒錯,他就是在自己誇自己,告訴楚王,那些說自己壞話的人,是不會懂他這位志向遠大的高尚之士的。

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由此而出,本義是楚國的一種歌曲,後來成了形容通俗和高深、不通俗的文學藝術。比如「觀眾需要通俗的下裡巴人來調劑身心,也需要高級的陽春白雪來提高品味。」順便再說一下,曲高和寡也是這個典故裡出來的。

七月流火

這個詞在我看來很文藝,為什麼會給我這樣的印象,這完全是因為以前讀書的時候,時不時就會看到那些雜誌上的言情小說用到這個詞,那個時候,小說裡的女主角不是叫「七月」,就是叫「九月」,當然了,既然叫七月了,那弟弟的名字肯定要叫流火啊。

七月流火看起來很火很熱的感覺,所以給人一種這是用來形容天氣炎熱的錯覺,其實它的含義完全相反,是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就是農曆七月,算過來大致是公曆的八九月份,這個時候是夏天的尾巴了,最熱的時候逐漸要過去了。

而重點「火」是指一顆星球,沒錯,它不是表示天氣熱,而是古代「心宿二」的稱呼,又叫「大火」星,也就是天蠍座裡最亮的那顆星。

所以這裡的「流火」是一種現象,就是心宿二逐漸向西下降,就好比太陽在中午達到最高點,然後慢慢就往西邊下落一樣。這裡的「流」字可以解釋為下降、下墜。所以既然這顆「大火」星逐漸下降了,也就表示炎熱的天氣過去了,接下來會越來越涼爽了。

不忍卒讀

這是形容文章的,大方向基本不會篇,因為有個讀字嘛,但是表達情感就不一樣了。很多人會把它理解成是文章寫的不好,簡直不忍直視,常將它用作貶義,比如「你這什麼東西,寫的亂七八糟的,簡直不忍卒讀!」

但其實不忍卒讀是個褒義詞,出自清代的《壺天錄》:「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不忍,就是心裡不忍心,卒就是盡、完畢的意思,所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不忍心讀完」,也就是形容文章寫得悲切動人,看得人都不忍心再繼續看下去了。大白話就是「哎呀這文章寫得太感人了,我都要看不下去了。」

登堂入室

這絕對是被誤用的最慘的一個,現在你看到這個成語,是不是腦子裡出現了一個「她將他拒之門外,他卻邪魅一笑,不顧她的反對,登門入室,強行進入她的房間」這樣的場景?

登堂入室表示很委屈,人家可是個褒義詞,它的兄弟可是登峰造極、爐火純青這樣的頂級高手啊!

登堂入室出自《論語·先進》,是孔子表揚弟子子路的時候用的詞,從字面上來講,它就是指登上廳堂,進入內室,這比喻的是學問上的由淺入深,就是越來越精進的意思,所表示的水平還是很高的。比如孔子說子路的彈瑟水平是「很高,但還有遠未登堂入室。」

危言危行

這個詞被人誤會得很正常,誰叫它出現了兩個「危」字呢,難免會被人當成是危險的言論、行為。

危言危行其實是個褒義詞,出自《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這裡的重點是「危」,它指「正直」,沒錯,除了常用的危險之外,危還有許多意思,比如表示高聳——危樓,表示端正、正直——正襟危坐。這裡的危就是正直的意思,危言危行即說正直的話,保持正直的品格。如「官員要危言危行,注意工作作風,做好榜樣。」

慘綠少年

慘綠少年是真的慘,人家只是穿了件綠色的衣服而已,並不真的慘,也沒有被綠啊!

雖然日常生活中慘綠少年的出場也不多,但還是要知道一下它的意思的。這位少年出自《幽閒鼓吹》,這是唐代的一本奇聞怪事集,記錄了一些中晚唐時期的朝野遺聞。

慘綠少年是指穿著淺綠衣服的少年,慘這個字除了表示惡毒、悲慘之外,還可以表示程度,比如慘重、慘敗。慘綠少年的「慘」,應是用來修飾綠衣服的,不是悲慘的意思。

慘綠少年現在的意思是指穿著講究的青年男子,不用想太多,你只要知道它的近義詞是翩翩公子就行了。所以對一個男孩子說他是慘綠少年,絕對是在誇他,不信你試試......

還有許多被誤用嚴重的成語,比如目無全牛、炙手可熱,這些成語,大部分是因為人們僅從表面上的字詞意思來簡單判斷而誤用的,不知道的時候還好,要是知道了,最好改過來,因為有些東西並不是用的人多了,大家都在用就是對的,正確的文化知識就像正確的觀念一樣,還是早早糾正為好,這樣也不至於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相關焦點

  • 2021山東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本文主要介紹2021山東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查看更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資料,請點擊並收藏(Ctrl+D)>>>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頻道。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多考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裡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於我們的詞彙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做填空題目中,有一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永遠是廣大考生的心頭痛,所以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給大家,幫助大家做積累,來應對這類題目。
  • 圖畫成語:一雙手和一顆愛心是什麼成語,你知道麼,猜猜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趣味十足的圖畫成語題目,一起和朋友來試試看,看看誰能猜出的多。(成語教育)1 這個好猜嗎2 這個需要想一下4 一個奇怪的人8 好地方啊開心一刻:早上和老婆吵了一架。然後晚上下班回家看到老婆沒做飯,我一聲不吭的坐下玩手機,心想看誰能耗。過了好一會兒,老婆主動開口了:「咱出去吃飯吧。」
  • 2021公務員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在做填空題目中,有一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永遠是廣大考生的心頭痛,所以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給大家,幫助大家做積累,來應對這類題目。望其項背,錯例: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分析:能夠望見脖子和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不能誤解為:比不上,差得遠。
  • 行測易錯成語積累,這些常見易錯成語,你全記住了嗎?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在多拿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裡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於我們的詞彙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做填空題時,有一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永遠是廣大考生的心頭痛,為此,中公教育整理了一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給大家,幫助大家做積累,來應對這類題目。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2020-12-20 11:09:47| 中公教育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山東中公國家公務員考
  • 2021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的積累方法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家的成語積累量比較少,不僅一般的詞語沒有掌握住,高頻成語也沒有掌握住。而這些成語的掌握是我們做對題目的第一步。關於成語積累,很多考生認為在網絡上下載公務員常考的幾百個成語來背就可以了,但是會發現幾天過去了,我們記憶的成語依然只是以「一」開頭的幾個成語,後邊的都沒背。為什麼?因為前邊的背著,我們忘著,後邊的成語永遠都沒辦法開始。
  • 2021安徽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_安徽中公教育
    2021安徽省考行測備考易錯成語積累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的過程中,為了多考一些分,很多同學非常努力的刷題,但是各位同學在刷題的同時也要關注基礎知識的積累,特別是言語理解裡面的邏輯填空題目,對於我們的詞彙量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 【每日成語積累】一曝十寒
    在《孟子》的《告子上》一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地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陽下曬十天,然後再把它放在陰冷的地方凍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強的植物也會死。我見到齊王的機會少之甚少,即使給了他些良好的影響與幫助,我一離開,一些和我主張不同的人,又帶給他許多不好影響。
  • 【每日成語積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這些稀奇古怪的成語,英文說法你一定不知道
    說起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基本都是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已經形成了固定格式。你把成語說出來,大家都能知道它的出處和典故,並且還覺得你引經據典,有文化有內涵。,盤點之餘再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些「不像成語的成語」地道英文應該怎麼說~斯明誠 David Symington英國人,博雅教育專家,戲劇表演專家,資深電視媒體人;牛津大學古典學學士、碩士,復旦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致力於博雅教育實踐,在戲劇表演、西方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 【每日成語積累】捕風捉影
    【成語】 捕風捉影 【拼音】 bǔ fēng zhuō yǐng 【釋義】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成語的積累方法_北京中公教育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家的成語積累量比較少,不僅一般的詞語沒有掌握住,高頻成語也沒有掌握住。而這些成語的掌握是我們做對題目的第一步。關於成語積累,很多考生認為在網絡上下載公務員常考的幾百個成語來背就可以了,但是會發現幾天過去了,我們記憶的成語依然只是以「一」開頭的幾個成語,後邊的都沒背。為什麼?因為前邊的背著,我們忘著,後邊的成語永遠都沒辦法開始。
  • 2021安徽公務員考試行測成語積累之「不同」的不同_安徽中公教育
    2021安徽公務員考試行測成語積累之「不同」的不同 選詞填空題目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重要題型。之所以重要,既是因為題量佔比較大,也是因為這類型題目比較靈活多變。
  • 長知識的看圖學成語,不一樣的看圖猜成語,積累更多得知識財富
    首先我們自己要積累一定量得詞彙,可以先從記憶成語開始,為什麼呢?首先成語大都保留古義,學習成語能夠更好理解文言文意思,更好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成語大多會令人望文生義,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發現語文的魅力。同時成語也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也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文化底蘊。能更好去發現漢字的魅力。
  • 心理測:大腦退化程度測驗,來測測你大腦是否退化了!
    2020-12-23 08:21:46 來源: 美人魚蛋蛋 舉報   心理測:大腦退化程度測驗
  • 小學生「滿分」作文火了,短短200字用了14個成語,真絕了
    下面這篇「滿分」作文,就是因為成語連篇受到了老師的注意,不僅給了滿分,還留下了「自然不如」的評語!看看這短短的兩百來字,竟然用上了14個成語!再仔細讀一讀,真是絕了!難怪有網友說這篇成語用的「出神入化」,每一句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每一句用的都很奇怪!
  • 【古城文韻】那些與南皮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嗎?(五)
    【古城文韻】那些與南皮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嗎?作為漢語言文學特有的表達方式,它們大多來自於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和詩詞文章,是歷史史實的概括。每條成語的背後往往會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南皮作為千年文化古縣,在這片土地上形成的成語典故頗多,有的已收入《成語大詞典》中。
  • 通過讀書積累素材,你可以這樣做!
    總是用馬或者騾子馱著兩個奇怪的大箱子。路人看到就很好奇,於是就問他,箱子裡面裝的是什麼?顧炎武微微一笑,說,這可是我的無價之寶。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箱子裡裝的全是書籍。顧炎武學識淵博,從小就勤奮學習,對待學問非常認真。每當外出旅行時,他都用馬或騾子馱著沉甸甸的書,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讀書對於我們寫作者來說,讀書積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 二歲「成語王子」火了,成語接龍張口就來,網友:不如穿尿不溼的
    自2016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在這檔節目中我們看到了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才,他們對詩詞歌賦、歷史文學等等了如指掌。在選手作答之後,還會有嘉賓進行深刻解讀,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文學背景等等。在生活中,詩歌對答、成語接龍似乎成為了很多人的娛樂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