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2021-01-18 先知說歷史

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

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二名「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現在經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笨到無人能及的程度,但是這個成語最初其實是一種至高的讚美。這個詞出自《論語.公冶長》,孔子評價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寧武子的時候這麼說:國家政治開明,他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當君主昏暗無度,他就退居幕後裝糊塗。他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但那種裝糊塗,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現在用「愚不可及」來形容一個人笨到了極點,顯然是對孔子他老人家的誤解,「愚不可及」被誤解程度四星。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一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直是被用來鼓勵人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勵志金句。但是在原文裡這兩句之後,人家莊子可還有一句呢,「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就是說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不限的知識,實在是傻得沒邊了啊!換句話說,這段話本來非但不是鼓勵人們抓緊時間學習,反倒恰恰是鼓勵人們及時行樂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被誤解指數為五星。

像這樣的成語還有很多,例如「呆若木雞」、「罪不容恕」、「無毒不丈夫」、「捨不得還在,套不住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父母在,不遠遊」、「三思而後行」、「閉門造車」、「難兄難弟」、「空穴來風」、「炙手可熱」、「望其項背」等等。這些成語被誤解到這種程度,非但沒有走火入魔,還能廣泛流傳,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的語言藝術。你還知道哪些被誤解的成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2020-08-2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挑戰不可能》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絕對想不到!
    主持人撒貝寧被「喝西北風」「加減乘除」給迷惑了,甚至揚言發誓,如果它們是成語,就「吃掉手卡」,結果被連連「打臉」。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真成語
    對於常見成語,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典故是什麼?用法是什麼?而對於一些四字詞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這也是成語?藥店飛龍、酒店猛狗、慘綠少年、女子外向、空心湯圓……第一屆小眾成語大賞開幕啦!成語,字數不等,通常為四字,且常常伴有典故。
  • 三個被曲解最深的正經成語,本無關風月,如今卻讓人難以啟齒
    三個被曲解最深的正經成語,本無關風月,如今卻讓人難以啟齒我們經常說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在這歷史的長河中誕生了很多的文明,然而離殤在不斷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的更新,因此也產生了許多文化上的差異,其中語義的訛變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甚至有些詞語都失去了本來的含義,而被曲解成另一個含義
  • 那些年,你絕對誤解了的角質
    今天我給你們用最簡單最明白還最實用的方式,講講角質層。啥是角質?皮膚最外面那層。皮膚是一層一層組成的聽說過麼?你也別管到底有哪幾層,皮膚新生細胞經過層層生長、代謝,到達角質層時,就變成了已經死亡的扁平細胞。4~8層死細胞組成角質,起到保溼、防護的作用,防止皮膚裡面的水分流失蒸發,也能吸取外界的水分,保持皮膚柔軟滋潤。
  • 文化爭辯:成語《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誤解了!不要錯誤使用了
    本文重點破解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誤解的成語《三人成虎》。因為這個成語使用率比較高,有些時候部分人並不知道這組成語的真正含義,將錯就錯形成習慣,可能會對孩子們有誤導。本篇文章目的很簡單:正確認識成語,糾正認知錯誤,您能學到一點知識,本文也沒白寫。
  • 那些年被誤解的食物
    臺灣以美食著稱,但臺灣有一些食物的名字,因不明其義或遭到誤解,以致寫成了錯字,而臺灣人長久以來不求甚解,變成了渾然不覺。
  • 經常被誤解、誤用的「8個成語」,語文老師:我也用錯一個?
    筆者在前面的文章裡,曾給大家分享過最容易念錯的幾個漢字,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易錯」成語的內容。經過筆者多年的總結,以下這8個成語,經常被誤解、誤用,甚至有些老師都曾誤用過。您仔細看看,自己有沒有「尷尬」過呢?
  • 日本最貴的菜你絕對想不到「屎宴」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要說美食文化那絕對非中國莫屬,但是在日本有一道你絕對想不到的菜 而且價格不菲,就算有錢消費那也是需要膽量來品嘗的。
  • 周杰倫幾首最適合中秋聽的歌,除了《東風破》,這首你絕對想不到
    周杰倫幾首最適合中秋聽的歌,除了《東風破》,這首你絕對想不到眼看著中秋節已經近在眼前,但是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歸家,在外漂泊,只能望著明月,飲一杯濁酒,家鄉的月是否圓滿。家鄉那桌團圓的飯,是不是在等著你呢?
  • 古今被誤解最深的一個詞語
    「一絲不掛」恐怕是古今被人誤解最深的一個詞語了吧!其實它是一個佛學名詞,它最早是形容人一絲煩惱也沒有。而今天呢,我們形容一個人赤身裸體時往往會用「一絲不掛」。其實在這個成語的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溫州淨居寺有一位比丘尼名叫玄機,整日參禪打坐。
  • 那些年被誤解的臺灣食物
    臺灣以美食著稱,但臺灣有一些食物的名字,因不明其義或遭到誤解,以致寫成了錯字,而臺灣人長久以來不求甚解,變成了渾然不覺。
  • 因為誤解,貴州被這兩個成語黑了幾千年,如今是該更正了!
    然而,由於貴州省從古至今都屬於比較偏僻落後的地方,使得全國各地的人都對貴州省有著不太好的印象,有幾個成語更是加深了人們對貴州省的刻板印象,甚至讓人誤會了千百餘年。第一個與貴州省相關的成語是「夜郎自大」,背景是在西漢時期,有個使臣出訪夜郎國,夜郎王馬上接待了他,但由於自己長期居住在偏遠狹窄之地,居然不知道何為大漢,甚至還發出「大漢和我們夜郎哪一個更大」的問題。而他這個問題同樣也被記載了下來,還被人嘲笑了幾千年。
  • 你對範冰冰的誤解有多深?
    不囉嗦,直奔主題:如果你是吃瓜群眾,恭喜你進對房間了。好了,咱們書歸正傳,你對範冰冰有多少誤解呢?誤解一:範冰冰的個人生活被誤讀。誤解二:範冰冰的所謂「炒作」問題國際巨星範冰冰還用得著炒作嗎?很多網友說範冰冰喜歡炒作,有的甚至說炒糊了,其實,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當作者,畢竟流量為上,吸粉絲為上嘛。網上很多有關範冰冰的事情,都是各路媒體小編借著頂級流量範冰冰的話題,來進行大肆渲染的,什麼最吸引眼球就寫什麼,根本就顧不上實事求是。
  • 連阿貓阿狗都是成語?!那些年被我們誤會的真成語
    在你的印象中,「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卿卿我我」,是成語嗎? 如此具有高度迷惑性,央視主持人撒貝寧也曾被打臉。 一起來看看,那些年我們誤會過的真成語。
  • 娛樂圈最窮的女明星,你絕對想不到
    娛樂圈最窮的女明星,你絕對想不到如果說有些明星即便拿了很多獎項、演了很多電影,依然很缺錢,你會不會感到非常疑惑?但現實生活中還真有明星是這樣的。2007年發起&34;等公益活動;2008年5月14日成立&34;前往汶川災區支持救援;2009年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12年5月9日發起並註冊成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同年被評為&34;候選人、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2016中國慈善名人榜,韓紅名列第一。
  •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
    你想不到的驚豔好名!這些名字出自成語,個個氣質如蘭、氣宇軒昂!成語起名是起名技巧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雖然常見但是卻不落俗套。成語起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成語本身,因此選一個具有極佳內涵的成語至關重要!成語自然是很多的,但是適合寶寶起名、好寫好聽的成語還是比較少的。
  • 小學生心中最閃亮的星是誰?有些你絕對想不到!
    開學典禮上,每個年級的少先隊員代表上臺介紹了暑假期間尋訪的「心中最閃亮的星」,向大家傳遞紅色精神,鼓勵全體少先隊員沿著紅色足跡,開啟「以紅養正 立德樹人」系列活動的新徵程。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誰?記者在《文東小學微平臺》上看到了文東小學部分少先隊員和預備少先隊員的文章,發現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周恩來、袁隆平、鍾南山、李蘭娟、楊利偉、李四光、鄧稼先、錢學森等政治領袖和科學家,還有抗疫英雄和抗洪救災的英雄。二年級二班的喬琳馨同學在這次紅領巾尋訪活動中尋訪到的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爺爺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是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
  • 那些常被用在奇怪地方的成語,測測你的文學積累程度
    成語亂用或者誤用這個現象其實早就存在了,對於大部分已經踏出象牙塔的人來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在乎自己的成語是否使用正確。不過對於學生、教師,或者一些喜歡文學的人來說,有時候看到有人誤用成語,心裡總會感到彆扭。糾正成語的用法,其實還是挺重要的,畢竟這些都是流傳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啊!
  • 那些「出人意料」的成語
    自從令人噴飯被新聞聯播帶「火」後,不像成語的成語引得眾多網友持續圍觀。今天,小科也想涉獵這個全新的領域,與你分享幾個「出人意料」的成語。是不是沒想到,一個看似粗淺的詞,背後竟有這麼深的意味。03 慘綠少年這裡的「慘」通「黲」,指顏色暗淡。這個成語出自唐代張固的《幽閒鼓吹》,故事中的少年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