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用成語,但是其實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被用錯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誤解最深的成語。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三名「無奸不商」
這個成語最早的說法是「無尖不成商」,「尖」說的是米堆的尖,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格當商人。所以「無奸不商」最初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商人都奸猾。「無奸不商」被誤解的程度是三星。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二名「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現在經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笨到無人能及的程度,但是這個成語最初其實是一種至高的讚美。這個詞出自《論語.公冶長》,孔子評價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寧武子的時候這麼說:國家政治開明,他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當君主昏暗無度,他就退居幕後裝糊塗。他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但那種裝糊塗,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現在用「愚不可及」來形容一個人笨到了極點,顯然是對孔子他老人家的誤解,「愚不可及」被誤解程度四星。
那些年被誤解最深的成語第一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直是被用來鼓勵人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勵志金句。但是在原文裡這兩句之後,人家莊子可還有一句呢,「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就是說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不限的知識,實在是傻得沒邊了啊!換句話說,這段話本來非但不是鼓勵人們抓緊時間學習,反倒恰恰是鼓勵人們及時行樂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被誤解指數為五星。
像這樣的成語還有很多,例如「呆若木雞」、「罪不容恕」、「無毒不丈夫」、「捨不得還在,套不住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父母在,不遠遊」、「三思而後行」、「閉門造車」、「難兄難弟」、「空穴來風」、「炙手可熱」、「望其項背」等等。這些成語被誤解到這種程度,非但沒有走火入魔,還能廣泛流傳,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人的語言藝術。你還知道哪些被誤解的成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