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中國遊泳隊功勳教練徐國義因病去世,享年50歲。
1970年,徐國義出生於浙江寧波,10歲那年,徐國義走進了業餘體校,成為一名遊泳運動員,兩年後進入專業隊。以混合泳為主項的徐國義曾獲得全國第三,但自嘲惰性大的他沒能更進一步,1993年退役後留隊當了教練員。
「我當運動員那會兒,最好成績是全國前三,連人家先進國家的女子選手都遊不過。退役後做了教練,自認為在遊泳教學上還是有些辦法和經驗的。我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帶隊員上,我有這個能力,也有感覺、有自信。」
1994年至今,徐國義在浙江隊和國家隊的教練崗位上培養出多位冠軍級遊泳名將,如蝶泳名將吳鵬、「金滿貫」得主葉詩文、仰泳世錦賽冠軍徐嘉餘、「希望之星」李朱濠,成為人們口中的「金牌教練」。
執教泳壇26年,徐國義燃盡了自己的一生——他與妻子樓霞為了遊泳事業決定不要孩子,替徒弟們日夜操勞而未老先衰,甚至連腦癌這種惡疾也突然找上門來。「遊泳幾乎佔了我生命的全部,我喜歡這個事業,這輩子是離不開泳池了。」
2015年底在備戰裡約奧運會的關鍵階段,徐國義被查出患有腦部腫瘤,病情達到了四級。為了不影響備戰裡約奧運會,他曾對弟子們隱瞞了病情。在術後僅僅5個月,他就重新回到了遊泳隊中。
回歸泳池後,徐國義陪伴著隊員們備戰東京奧運會。無論是不停歇的每日訓練,還是強度更高的大賽,對於徐國義來說都是精力與心力的雙重挑戰。即使是日常訓練,徐國義也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他說訓練場上的教練員一定要有激情,「訓練中教練員要有氣場、有氣勢,就是喊個『預備起』都要用洪亮的聲音,進了訓練場,我就要精神抖擻、滿腔熱血地引導他們往前走。」
「我要對得起我的運動員,要麼我就不幹了,既然我站在遊泳池我就要做到最好。」徐國義的話語鏗鏘有力,這位徒弟眼中嚴苛又不乏溫情的父親傾盡一切燃燒自己,照亮膝下的孩子和中國遊泳。「我們肯定都是全身心的投入,都是在拿生命來換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