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和於正郭敬明的編劇戰爭背後,藏著國產影視的浮沉密碼

2020-12-23 肥羅大電影

郭敬明大概做夢也沒想到,一場汪海林和於正的戰爭,自己啥也沒做都能躺槍。

在16日的發文中,汪海林把於正和郭敬明歸於一爐稱:於正郭敬明被編劇界開除。

在此之前,於正發文疑似暗諷汪海林:你讀書少,沒啥作品公諸於世,整天嫉妒別人。在汪海林隨後的回懟中,給了他口中的「失足青年於正」七條建議。

而在16日的發文中,他又貼出了自「嶽飛大戰金兀朮」的貼圖,以及139位編劇聯名的圖片。但到目前為止,這位以炮轟著稱的名編劇似乎唯一沒有正面反擊的是於正這一句——

「沒啥作品公諸於世」。

這顯然不是事實,王海林上一部由張魯一佟麗婭擔任主演的《愛國者》還是2018年的作品,豆瓣5.7。除非於正真正的意思是:沒有(爆款)作品公諸於世。

16日才因為一屁股坐塌凳子,委屈喊話:我才100多斤喜提熱搜的於正,當然是有爆款作品公諸於世的。

但於正的上一部編劇作品實際上並不是許多網民印象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於正在該劇中的頭銜是製片人,在他的上一部大爆作品《延禧攻略》中同樣如此。

事實上以編劇身份聞名的於正已經三年沒有推出編劇作品,只是觀眾習慣上將所有於正擔任製片人的作品歸于于正,而這些作品中也的確處處閃爍著編劇於正的創作智慧。

作為編劇的郭敬明同樣不乏爆款,就在於正和汪海林的口水戰中,一直保持沉默的郭敬明擔任第一編劇、導演落落擔任第二編劇的《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14天,票房成功破3億,成為編劇郭敬明近年來又一部小爆的作品,雖然影片豆瓣評分目前是4.1分。

之前與汪海林同樣diss過於正的編劇宋方金在參加《吐槽大會》時最好笑的段子和於正郭敬明有關,「經常聽到有作家、詩人自殺的,編劇基本沒有,因為都是猝死,來不及自殺。跳樓前 6 個電話 5 個是讓改劇本的,還有 1 個是上個項目黃了。好不容易到了樓頂,一看微博,於正又又抄襲了,郭敬明又又又抄襲了,直接腦溢血了。」

但嚴格來講,在那場與瓊瑤著名的抄襲官司敗北之後,於正在公開報導中廣為人知的抄襲案例基本為零,而郭敬明雖然文學作品遭遇過抄襲之疑,可他編劇的作品在所有國產影視中如此獨樹一幟,當然也很少陷入抄襲質疑。

近年來中國影迷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梗是—— 「假如中國電影倒退十年。」

回到10年前,於正編劇的《宮》橫掃收視,從此於正開啟了向製片人和行業大佬的轉型,而郭敬明編劇導演的《小時代》則將在兩年後開啟一代人的記憶。

而汪海林那幾年參與編劇的最著名作品,則是鄭爽主演的《一起來看流星雨》。由於聯合編劇眾多,現在已經無從考證,那句最著名的「美特斯邦威」,到底是否來自汪海林的手筆。

十年、二十年之間,於正郭敬明作品在中國影視界載沉載浮,雖然屢遭爭議,但至少可以肯定是,從受歡迎程度來說,他們顯然並沒有被觀眾拋棄。

而就在這些名編劇的起落之間,中國影視浮沉隨浪,一代代觀眾只記今朝。

名編劇於正的崛起

相比於正郭敬明,作為編劇的汪海林當然成名最早,2001年他擔任第二編劇的《都是天使惹的獲》已經成為國內都市劇爆款,豆瓣7.1分,影片女主一夜之間成為全國男性觀眾夢中情人。雖然在我看來,當年劇中最美的是張延。

而2001年的於正,還在為星空衛視的真人秀《愛情夢工廠》寫劇本。

於正的外婆是一位傳奇人物,曾經風靡上海灘的百樂門和仙樂斯。有一次於正為了寫一部三十年代的戲,翻出上海的名媛志,還找到了外婆的名字和照片。從小就聽外婆講她和當時還是個窮小子的外公雪夜私奔故事的於正,一直喜愛愛情故事,尤其沉迷瓊瑤的電視劇,尤其是馬景濤喊破喉嚨的《梅花烙》,他劇情常常讓他哭到眼睛發紅。至於後來和瓊瑤的恩怨故事,當年的於正當然想不到。

為真人秀寫點愛情故事對當年的於正來說一點都不是難事,他一個月能寫四五篇,一集劇本就能賺到 1000 塊錢,許多年後於正還自豪回憶,「一個小朋友身上有四五萬塊錢是什麼概念啊。」

於正的創作天賦很快被導演李惠民發現,李惠民把他招進了自己在上海的工作室。

但在上海的兩年成了於正過得最苦的日子,他住著一個月300塊,全是下水道臭泥的小房子,回憶老鼠直接從脖子上爬過,那時候於正連收入都沒有,每天他還要倒貼40塊錢打車費去李惠民家寫劇本。

於正曾經跟媒體講當年的一個故事,說他以槍手的身份寫了40集《荊軻傳奇》的劇本,聖誕節時他收到了李惠民妻子給的一個紅包,打開一看,整個人驚了。具體的錢數他可能也記不清了,有時候說是500,有時候說是5000。

到 2004 年《荊軻傳奇》播出時,他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劇本,連編劇署名都沒有,直接把李惠民和電視劇出品方告上了法庭。

後來於正總結,劇本最大的問題是太深奧。

那幾年國劇市場最火爆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神醫喜來樂》這樣主角說著段子展現演技的古裝輕喜劇,其中當然也有汪海林的參與。

不過汪海林並沒有參與口碑最好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前兩部的編劇,那兩部的編劇是鄒靜之和陳文貴。到了2009年他開始參與編劇的《紀曉嵐3》,豆瓣評分已經下滑到了7.6,第四部則是7.4,當年有評論質疑故事品質下降,愛情戲過多。

2003播出《神醫喜來樂》的確是汪海林編劇作品,雖然主編劇也不是他,是周振天,但這部留下了李保田最佳電視劇表演和沈傲君最美熒幕形象的當年爆款作品,的確充滿了汪海林的編劇風格。

而當年的於正正因為編劇工作備受煎熬,「我曾經沒日沒夜給他寫劇本,交不起房租,他卻不給我錢。」

憤然離開李惠民的於正,一度也沒有獲得想像中的公正,反而很快就把國內編劇行業最黑暗的一面經歷了一個遍。

他曾經先後經歷過:寫好的劇本交上去,因為同組跑龍套的女演員和導演好了,劇本的署名就換成了那個女人,於正在博客上說自己「受到侮辱」。

其後他又先遭遇過:寫劇本不給他署名的,寫 40 集劇本只給 30 集錢的,還寫下一部才結清上一部錢的。

最經典的一則是:有用美元匯率賺 3 萬塊差價的。

被壓榨最狠的一次,於正今天寫完的劇本明天就要拍,老闆找保鏢跟著他,每天醒來啃個饅頭就要開始寫,洗澡的時間都沒有,「過的是非人的生活」。

有一次他接到母親的電話,患上食道癌的父親突然病危,想回家探望,但兩個保鏢攔著不讓他走,他只能從二樓的水管上爬下來,但也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

經歷了以上一切的於正矢志不渝,依然認為劇本和故事是他最寶貴的東西,他開始找尋自己的道。

《荊軻》的男主是一線小生劉燁,配角陣容也很強大,但收視慘敗。敏銳如於正從那時他就悟到,不費腦子才是收視王道。

在一篇文章中他號召編劇們要為市場服務、為觀眾服務,贏得收視和經濟效益才是編劇們要做的,「關鍵是要把劇本寫好,要了解市場,珍惜投資人的每一分錢,並以他們的利益為中心,懂得先給予再索取。」

在美劇電視劇行業中,編劇出身轉去做製作人的模式再常見不過,但國內編劇中很少。於正能成,當然因為爆款作品。

這部作品,就是讓他所有的努力都得到回報的、 2011 年的《宮》。

於正對市場的確有常人不及的洞察力和前瞻力,《宮》還沒開播的時候,於正就跟楊冪說,「你下一站一定是天后,2011 年是你的天下了。」

《宮》果然大獲成功,大結局的收視率位居五年來衛視播出平臺首位。那部古裝劇也讓編劇於正第一次體會到了真正的尊重,他拿到了有 14 個國家參加的亞洲電視節最佳編劇獎。

唯一的遺憾是半年沒空寫劇本。每天的生活除了應酬就是採訪,他說這令人感到不踏實。

雖然劇集爭議頻頻,但於正顯然樂在其中,「有人罵你是好事,最可怕的是根本沒人再談論你 。」

當記者直接問到有關抄襲的問題,於正底氣十足地說,「中國這麼多電視劇,你敢說那個段落是從來沒有過的。你說郭敬明抄襲,人家告了,他輸了,什麼時候有人告於正抄襲了?我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

話不能說太早,懲罰可能很快就來了。

郭敬明的小時代

就在於正古裝新劇大紅大紫的時候,國產古裝電影卻開始陷入審美疲勞。

其中一部代表作就是汪海林擔任編劇的《銅雀臺》。

三國的故事,傳奇的梟雄,宮庭的機謀,以至於佳麗豪傑的戀愛,蘇有朋演繹廢帝,周潤發演曹操,邱心志演心狠手辣的曹丕,劉亦菲有從影以來最突破尺度的演出,而影片最終豆瓣評分5.1。

國產電影的風向變了。

就在《銅雀臺》編劇汪海林在論壇上發表「中國文化要自信」的言論時,《小時代》的製片人安曉芬則在誇獎郭敬明是自己見過「最勤奮最聰明最用功的年輕人」,「對攝影、打光、找角度都很在行」。

而影片導演郭敬明同時當然也是這個系列的唯一編劇。《小時代》系列,就是徹徹底底的郭敬明作品。

他將本該為一部的《小時代》一分為二,前後放進暑期檔, 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瞄準年輕學生粉絲群體和暑期時間,以及借力IP屬性的知名度、楊冪等頂流明星的造勢能力,《小時代》一句爆紅,並順勢開啟「流量電影」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於正擔任編劇、周冬雨趙麗穎主演的電影《宮》曾和《小時代2》撞檔期,於正輸得慘烈,當年有傳說當年於正的愛將袁姍姍會出演《小時代3》,於正微博寫道「姍姍不是什麼爛片都上的。」

但從結果而言,2013~2015年暑期檔全部被《小時代》系列籠罩,系列累計18億元票房,編劇郭敬明充分證明了他的商業運作的成功性,也為他後續野心更加巨大的《爵跡》系列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撐。

2015年後,奇幻已然成為國產電影的下一個風口,視覺大片成為新王道。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郭敬明當然不會錯過。

2016年,郭敬明再下一城,將其創作的小說《爵跡》放在國慶檔上映, 1.5億元高額投資、魔幻題材、中國首部真人CG電影、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全流量明星陣容,都讓郭敬明和資本方也對該電影的票房成績充滿期待。

照道理,哪怕已經是系列強弩之末的《小時代4》,在2015年也收穫了4.8億票房。而《爵跡》的投資和演員陣容,可比《小時代》系列強太多。

然而郭敬明沒有覺察到的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成長是飛快的。

最終《爵跡》在國慶檔很快被《湄公河行動》反超,最終以3.8億元票房、3.8分落幕, 「流量電影」這個票房公式首次失靈。

《爵跡》上映後第4天,郭敬明淚灑路演現場——

「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但郭敬明也別急,歲月總有伏筆。

名編劇來來往往,中國影視浮沉隨浪

有趣的是,郭敬明從一個巔峰到一個低谷的時期,於正也正在遭遇人生中的一場風暴。

2014 年底,76 歲的瓊瑤起訴於正的《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編權,並詳細列舉出了抄襲的 21 個橋段。

在法庭正式宣判之前,編劇界已經掀起了一場139 名編劇發表聯署聲明支持瓊瑤的行動,這些編劇把於正的成功視作對整個影視生態環境的傷害,編劇宋方金說,「一個壞榜樣的力量大過一百個好榜樣」。

這場官司以後,於正確實開始反思了,但反思很大程度可能來自於挫敗。

被他寄予厚望的轉型之作《半妖傾城》不及預期。

《鳳囚凰》剛開拍關曉彤的造型路透就被群嘲了一波,開播後豆瓣 3.1 分又創了於正作品的新低,有的自媒體的標題是「於正是如何從輝煌走向撲街的?」

然而正是在反思中於正開始從清史中找新素材,加上《我在故宮修文物》當年流行,於正很快嗅到市場的新變化,並在《延禧攻略》完成了創作的全面轉型,也是在這部劇中,於正首次創造了一個所向披靡的女主形象。

進宮後的魏瓔珞遇敵不斷。這部披著古裝戲外皮的清宮劇,實則是一部職場升級打怪戲。雖然沒有擔任編劇,但這種劇情存在諸多不合邏輯之處,但故事一路嗨到飛起的作品還是充滿於正風格,並以此讓很多人慾罷不能。

於正回想創作的心路歷程說,「做劇時,我感覺,魏瓔珞是我本人,皇上是觀眾,皇后是懂我幫助我的人。」高貴妃則是「一眾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人。」

《延禧攻略》當然也令於正打了一場翻身仗。《鬢邊不是海棠紅》則為其再下一城。

而一度折戟的郭敬明也捲土重來。2018年,郭敬明擔任第二編劇的《悲傷逆流成河在原著的基礎上,凸顯了校園霸凌的話題,加上任敏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影片以3.53億成為當年票房黑馬。

接下來由郭敬明監製並擔任第一編劇、落落執導的《如果聲音不記得》,集合了車禍、失憶、家暴、直播等流行元素,並將號稱將主題對準了抑鬱症,在一個雲抑鬱流行的時代,影片再次四兩撥千斤,票房輕鬆破3億。

而郭敬明手中還有一部重磅作品,則是即將在12月25日登陸大銀幕、他親自指導、並擔任第一編劇的《晴雅集》。

而指出郭敬明於正已經被移除編劇行列的汪海林,近年最大製作的編劇作品,除了票房慘烈的《銅雀臺》,還有2018年播出,被譽為抗日神劇的《愛國者》。

相比編劇作品本身,他近年更為人熟知的,是一次次開炮留下的名語錄。《鐵齒銅牙紀曉嵐》不拍了,鐵齒銅牙倒還在。

而也是在這段日子裡,於那套人盡皆知的 20% 理論更為廣為人知,即寫100集劇本,如果只有20集是借鑑的,那就不算是抄襲。

他喜歡舉林語堂的例子,說林語堂因為想把《紅樓夢》翻譯成英語不成,照著《紅樓夢》的框架才寫出了《京華煙雲》。

連續的爆款作品也提升了他的自信,他有時感到很委屈,「如果是抄襲,那我不知道該如何做電視劇了。每次看到的碟、書,如果不去參考、借鑑,也會有記憶殘留,如果每場戲都拿出來分析一番,你就完蛋了。」

委屈之餘,他日益熱衷在網上和網民鬥嘴。16日,於正曬照發文為母親慶祝六十八歲生日。

有網友留言道:「你媽快七十了都還沒抱上孫子,兒子不孝」,於正回復道:「她有孫子,我妹妹有孩子」,另一網友評論:「這一世的榮辱不是已經有人繼承了嗎」,於正則回覆:「哪裡來的謠言你也信」。

看起來,也是一副鐵齒銅牙。

而國劇那個鐵齒銅牙領軍的時代早已過去,主演張國立更多是出現在演技綜藝裡,讓觀眾看到他日益深厚的表演功力,但演得好又如何,《鐵齒銅牙紀曉嵐》 這樣的好劇本找不到了。

那些充滿智慧與機鋒,充滿內心熾烈的情感,隨便一場戲就金句頻出的國產劇,早就將舞臺讓給了層出不窮的甜寵古偶劇。

一切背後,儘是時光的流變,世事的沉浮。

回到當年,青年編劇於正曾在自己的博客裡寫《論中國編劇之現況——爛片是怎樣練成的》這樣的日誌,痛斥內地編劇圈的各種亂象。

他當年深情寫道,「比如瓊瑤阿姨,王蕙玲女士,丁亞民先生對待晚輩都是極好的,因為他們自信,知道自己無法超越」;「編劇當家能否成事,前有瓊瑤成功的例子,後面還有很多後來者」。

文中他真誠地希望圈裡人放棄槍手代寫、放棄倚老賣老,期望日後回頭來看今天的作品,能「對得起天地良心,沒有遺憾」。還希望中國的電視劇有一天能走出國門得到世界的認可。

最後他總結道,「我堅信有這一天,我將為此付出我終身的努力!」

也不知這十年裡,一部部爆款新作,一場場罵戰爭議後,當年留下的豪言壯語,是否還入過他的舊夢。

而國產影視終究不得不與那昨日的世界告別。爭奪爆款的路上依然人聲嘈雜,汪海林吐槽於正郭敬明的編劇風波比許多國產影視劇的故事更精彩好看。

名編劇來來往往,中國影視劇只管向前,只有眼前路,哪管身後身。

相關焦點

  • 汪海林、瓊瑤、156 名影視人的聯名呼籲,恐怕還是擊不倒郭敬明和於正
    12 月 21 日晚間,一道核彈級消息引爆了輿論圈,包括宋方金、汪海林、瓊瑤等 111 名知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在微博上發布聯合籤名書,抵制於正和郭敬明,呼籲「抄襲剽竊者不應該成為榜樣」。到了 12 月 22 日晚間,事件又進一步升級,編劇宋方金髮布微博表示又有 45 名影視行業從業者加入聯名抵制名單中。
  • 拳打於正,腳踢郭敬明,汪海林憑啥這麼敢?
    汪海林和郭敬明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汪海林稱這是一次「噁心」的接觸。汪海林表示,郭敬明要演花澤類,不反對;他要演杉菜都行;但硬要炒作劇本創作有他一分功勞,堅決不行。引發汪郭爭議的《新流星花園》就是日後要去美特斯邦威買衣服的《一起來看流星雨》,國產雷劇先鋒,至今依然是國內偶像劇收視率的第一...
  • 汪海林談抵制於正郭敬明:二人早已被編劇行業開除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12月22日,111位影視從業者發表聯名公開信抵制於正、郭敬明,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多宣傳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尊重原創,引發熱議。此後,編劇宋方金在微博發文透露,又新增45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和郭敬明。
  • 對話汪海林:郭敬明於正藐視法律,是對行業的侮辱
    網易娛樂獨家連線到參與署名的著名編劇汪海林,他獨家解析這次公開信背後、以及對於正、郭敬明的看法。他表示,之所以有人一直站出來指責於正和郭敬明兩人的「抄襲」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文化責任,因為於正、郭敬明被捧為這個時代的文化英雄,他們站在文化的中心舞臺上。
  • 編劇圈也要塌房了嗎?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和郭敬明
    兩個人都是編劇,而且於正和郭敬明還特別擅長在網上和網友玩文字遊戲,懟起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於正和郭敬明在這檔節目中也是吃到了不少紅利,所以於正可能是分割了編劇行業的市場。首當其衝就是汪海林表示於正就是一個抄襲者。難道年底了編劇圈也要塌房了嗎。
  • 於正被撕,郭敬明躺槍!汪海林細數於正七宗罪:想看於媽罵哭小四
    果不其然,於正成了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的流量擔當,比郭敬明有過之而無不及。近日,《我就是演員》開播,作為可以和《演員請就位》一較高下的演技類真人秀,節目對標郭敬明,請到了自帶流量的於正導演。作為編劇兼導演,於正以敢說會說而著稱,而與郭敬明的劇喜歡用大帥哥不同,於正的劇捧紅了很多知名的女演員。
  • 郭敬明、於正遭「圍剿」,唯流量論背後的「影視困局」
    日前,這圈內大震動莫過於郭敬明、於正被超150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從此次輿論引導者編劇宋方金在微博上發布的公開信來看,主要呼籲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公開舞臺。眾所周知,近段時間,郭敬明、於正分別被《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兩檔綜藝節目捧為導師,在節目內不斷製造話題,創造收視率。
  • 編劇汪海林揭秘:瓊瑤、高群書等111人籤名抵制於正、郭敬明的幕後
    21日晚,瓊瑤、高群書、束煥、王小平、趙冬苓等111位影視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發表署名公開信,在冬至深夜向行業和社會發出強烈呼籲:抄襲者不應成為榜樣,公開抵制於正、郭敬明出任演技類綜藝節目導師,批評最近播出的《
  • 瓊瑤、餘飛、汪海林等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合籤名抵制於正、郭敬明
    這百餘位名單中包括瓊瑤、趙冬苓、董潤年、束煥、汪海林、王立扶、白一驄、馮元良、高群書、何秀瓊、劉沛、王小平等知名影視從業者。記者注意到,幾天前編劇汪海林就曾發文稱,於正和郭敬明是被中國編劇行業開除了的,在編劇這個行業裡「社會性死亡」了,「任何正規的編劇活動裡都不會有他們出現……」郭敬明、於正近期分別參加了表演類綜藝《演員請就位2》和《我就是演員3》,兩人都因在節目中的言行與編劇圈發生了爭議。
  • 對話汪海林:還原於正、郭敬明遭百名從業者抵制事件
    東方網·縱相新聞訊 12月21日晚,編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發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名信,呼籲抵制抄襲剽竊者,聲討有抄襲劣跡的於正、郭敬明等人。針對此事,東方網·縱相新聞對知名編劇汪海林(代表作:《鐵齒銅牙紀曉嵐》)進行獨家專訪,還原這次百名從業者聯合籤名事件的前因後果。 汪海林表示:「資本和平臺現在對內容的幹預已經到了價值觀的層面,所以這是一次對抗的公開化,實際上打向的是他們追捧的內容標杆。」
  • 汪海林談抵制於正郭敬明 呼籲內容生產不要一味追求流量
    汪海林談抵制於正郭敬明 呼籲內容生產不要一味追求流量時間:2020-12-23 12:40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汪海林談抵制於正郭敬明 呼籲內容生產不要一味追求流量 網易娛樂12月23日報導12月22日,111位影視從業者發表聯名公開信抵制於正、郭敬明,呼籲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
  • 郭敬明、於正遭「圍剿」!唯流量論背後的「影視困局」
    日前,這圈內大震動莫過於郭敬明、於正被超150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從此次輿論引導者編劇宋方金在微博上發布的公開信來看,主要呼籲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公開舞臺。眾所周知,近段時間,郭敬明、於正分別被《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兩檔綜藝節目捧為導師,在節目內不斷製造話題,創造收視率。
  • 於正汪海林互相diss,被罵得更狠的郭敬明為何一言不發?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摘要:郭敬明與汪海林和於正一樣,都是網友心目中的話題人物,在《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無理佔三分,犀利回懟李誠儒,面對爾冬陞時卻委屈落淚,讓不少人都印象深刻。【汪海林diss於正郭敬明,只有於正回懟】12月13日,汪海林轉發了其好友譚飛的微博,雖然沒有明確吐槽郭敬明和於正,但是也算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12月14日,於正「以牙還牙」,吐槽汪海林和譚飛是「一汪臭潭」,這下算是惹惱了汪海林。
  • 汪海林斥於正郭敬明抄襲,他的《流星雨》卻為何不算抄襲?
    近日,於正郭敬明抄襲的風波不斷升級。這次的風波是由同是知名編劇的汪海林首先發起的。12月14日,汪海林突然發了一條「給失足青年於正的七條建議」的微博,直指於正抄襲、行賄、動用關係刪帖控評、騷擾男演員等在內的幾條罪狀,於正的抄襲一事再次被揪了出來。說到於正抄襲,主要是指於正所拍的《宮鎖連城》抄襲了瓊瑤的小說《梅花烙》。後來於正被瓊瑤告到了法院,《宮鎖連城》遭到禁播,於正被判賠償500萬元並要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
  • 汪海林領銜編劇圈同仇敵愾,於正孤立無援略顯心酸
    近日,郭敬明、於正先後參加《演員》節目做節目導師,進行話題炒作收視率,這種一切唯流量論的做法引起了相關從業者和社會的巨大反感,不少編劇及媒體人都出面痛批於正是「文賊」,不應被追捧。於正抄襲事件在圈內已經傳開了,在瓊瑤起訴於正抄襲案中,編劇圈內有139名編劇聯名支持瓊瑤,抵制抄襲,汪海林作為瓊瑤方的代表專家人出庭,而於正卻找不到專家願意為他出庭辯護,汪海林曾在訪談節目中談及此案,痛批於正的抄襲行為。
  • 汪海林組團大戰於正郭敬明,看撕X詭辯哪家強
    昨晚刷微博刷到#新增45名…#這個開頭嚇一跳,差點以為哪裡的疫情反覆突然確診了這麼多人…還好不是,是聯名抵制於正和郭敬明的影視從業者又增加了。這個事前天南風也刷到過,當時是一百多個影視從業者發起,基本都是編劇,聯名抵制他倆。
  • 為何要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宋方金汪海林這樣說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為何要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 宋方金、汪海林這樣說……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5日電 (張燕徵 趙佳然)近日,知名編劇宋方金、汪海林等人在微博上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等影視從業者聯名的公開信。
  • ——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背後
    於正(右)在《我就是演員3》中擔任製片人考核官。 (資料圖/圖)2020年12月21日深夜,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發表了致媒體公開信《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呼籲抵制此前已被法院判決剽竊他人作品的於正和郭敬明,此二人不應以節目導師身份出現在綜藝節目中。
  • 編劇宋方金曬第二批名單,新增45名影視從業者抵制於正郭敬明
    12月22日深夜,編劇宋方金再次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抵制抄襲名單,第二批一起抵制抄襲的影視從業者又增加了45人。宋方金髮文稱:他寫道:「第二批聯名籤署名單。加上第一批共156名同仁。同氣連枝,同聲相應。為了光遇見光,大家遇見了彼此。」
  • 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正義和資本的戰爭誰能贏
    汪海林果然沒有食言,12月初他嚷著要讓於正不好過,12月中旬他就做到了。12月21日晚間,汪海林發布了一則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聯名發起的抵制抄襲剽竊者的文章。資本代表在這次事件中,自然是於正和郭敬明。正義道德的代表則是這111位影視從業者。我們來說說當下的影視圈環境。現在的影視圈從內容製作上來說,根兒已經是爛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