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日本攝影鬼才,他的作品一定要看一看!

2021-02-07 涵莎攝影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而打好基礎,才是最最重要的。....................


細江 英公

Eikoh Hosoe


ほそえ えいこう



現任日本清裡寫真美術館館長

細江英公半個世紀以來致力於攝影創作及活動

是具有國際聲望的日本攝影家代表之一

細江英公被稱為是日本乃至世界攝影界鬼才

是戰後日本的第一代現代攝影教父大師

和暗黑舞踏宗師的大野一雄、波普教母草間彌生

並稱為日本國寶級人物

同時作為日本當代攝影大師

森山大道和松尾忠男的老師

細江英公的一生充斥著各種精彩的傳奇



縱觀他的作品

似乎都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且以其系列形成獨特的風格

增加了畫面的神秘色彩

他的和人體相關的畫冊

《男人與女人》(1961年)及其

續集《擁抱》(1971年)等

以夢幻的魅力贏得一代人的喝彩




細江英公·語錄


年輕人,嘗試每種可能性吧

吊死在一棵樹上那種頑固的事情,到老了再做


用作精密寫實,攝影能比其他藝術形式更有優越感

但如果一味去追求客觀表現,攝影的本體在哪裡呢?




如果我們把客觀和主觀想像成一個像地球的球體的話

比如說客觀在北極,主觀在南極,如果從北極走到南極

可以有無數條路線相通,可以從東邊走

也可以從西邊走,也可以從某一個角度去走

攝影家他想去哪裡這個決定權在他自己身上

而且這個選擇是不限的

在這種無限的可能性中

我們要追求自己的攝影表現,要有這樣的自由

那麼我所主張的球體寫真二元論

就是認為這個表現者他是自由的

——球體寫真二元論




這就是我的攝影

我和老一輩的攝影家有過激烈的辯論

我決不後退


我的作品完全是個人化的

觀者不需要放在東方或西方的語境下去評價

也沒有好或者壞,就是喜歡和不喜歡

這組照片看上去似乎有點色情,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它們和性有關,而性最深層的東西就是關於生命的感覺

不可避免地與死亡之神的觀念關聯

相比之下色情是多麼表面的東西

我只拍攝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人

我沒有辦法做那種突發拍攝

也做不到位一個陌生人拍攝肖像


拍攝的時候,我要把他帶到我熟悉的環境裡面

按照我的方式來拍,那就是我的『細江劇場』

在那裡,我是製作人、導演、觀眾,也是個評論家

被拍攝的人在為我做一場隆重的演出

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來拍攝

拋棄一切既成觀念,即使不是攝影也不在乎


我們,必須用各種各樣的化學手法

來爭取到我們所能想像到的效果!




1 9 3 3

3月18日

出生在日本山行縣

本名は敏廣(読みは同じ)

細江英公是一名佛教祭師的兒子

不久就被帶去東京


人們現在談到這位大師時往往願意形容他為「鬼才」

而在自傳裡他曾透露

自己在小時候曾經在田野裡看到過戰爭的亡魂而受到驚嚇

這似乎為他日後悽厲詭異的影像風格埋下了潛意識的基礎


1 9 4 7

 戦後、新しい時代に備え

新しい名前をつけるよう従兄弟から勧められ

以後「英公」と名乗る



1 9 5 1

18歲時便獲得了日本著名攝影獎項

「富士フォトコンテスト」學生の部で

『ポーディちゃん』が最高賞を受賞

細江英公可謂是英雄出少年

他一生熱愛利用攝影展現人體之美


1 9 5 2

東京都立墨田川高等學校卒業

東京寫真短期大學寫真技術科に入學


「寫真サロン」11月號

月例コンテストで『銀座の乞食の子供』が特選


1 9 5 4

東京寫真短期大學を卒業し、フリーに

以後、寫真雑志、女性雑志の仕事を始める


1 9 5 9

與包括東松照明、奈良原一高等

五名年輕攝影師組建了攝影師團體VIVO

開始對傳統的紀實攝影進行反思

試圖在其中融合個人的情感化空間


1959 Man and Woman #1


1 9 6 0

個展「おとこと女」により

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新人賞を受賞


1960 Divinariane II, On the road in Meguro

1960 Man & Woman #2

1960 Man & Woman #6

1960 Man & Woman #8

1960 Man & Woman #32

1960 Man & Woman

1960 Man and Woman # 10

1960 Man and woman # 31

1960 Man and Woman

1960 Man and Woman #16

1960 Man and Woman #20


1960 Man and Woman #33


這有隻小鳥。如果這個男人的手一使勁,這兩隻小鳥就可能沒命了。我想在這裡可以感覺出一種佛教的思想。因為我是佛教徒,所以我覺得人是被環境滋養而活,並不是自己在活。這個想法滲透到了這張照片中。這是最後一張,我就把這個攝影集最後一張用了這張照片,作為一個象徵性的男女這樣永遠主題,那麼實際上在生活中各種領域,所有的層面,都是有男有女,有公有母,有藝術性的生命。所以我就用這樣的作品來反映人類中的某種這樣的活法。這是1960年發表的作品,在2011的現在,如果你問我還是這樣的想法嗎?我的回答是一樣的想法不變。像我這樣的始終如一,有這樣同樣想法的人,下面的工作就是要用新的作品證明我的想法不變。我這個作品現在還沒有做出來,能不能做,這個只能問老天爺,我可能還要多活幾年才能做出來吧。


1960 Man and Woman, #23

1960 Man and Woman, #24


1 9 6 1

森山大道が參加する直前に「VIVO」を解散する

前年の個展の寫真集『おとこと女』

(カメラアート社刊)を発表


1961 Barakei (Ordeal by Roses)


出版第一本書《男人和女人》

『おとこと女』Man and Woman

《男人和女人》拍攝於1950年末1960年春

強烈對比的原因是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使然

「反對安保!」「推翻岸!」口號震天;遊行隊伍

從銀座一直行進到國會議事堂前的大道上

在國會議事堂前,發生了遊行隊伍中一位女大學生

被卷進朋友的遊行隊伍,在混亂中被踩死的悲劇


1961 Novelist Yukio Mishima


在1959年到1960年發表的當時拍攝的《男人和女人》。當時的日本特別是攝影家說這哪是照片啊,這是另外一種東西,不承認。但是這就是一個攝影家認為的攝影,所以我當時和非常頑固的年長一些的攝影家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當時的黑白對比度非常的常見,但是可以看到它的一個過度,看出來白和黑之間的層次。當時的主流想法是能夠將這些照片的黑白處理的單純一些,這樣才是好照片。很多人認為這不是照片,但是我認為這是照片,而且堅持這個想法走過了60年。當時「男人和女人」基本的表現思想,我是想在傳統的對於男人女人關係的意識基礎上,能夠有所創新和突破。攝影的表現是一種非常高對比度,就像在叫喊這樣的一種手法。


後來無意在一家書店看到了

英國攝影家比爾· 布蘭特的一張人體作品

比爾·布蘭特作品

突然陷入了對自己人體攝影的困惑當中

並一度停止了這個領域的拍攝


1961 Ordeal By Roses #1

1961 Ordeal by Roses #2

1961 Ordeal by Roses #05


1 9 6 3

三島由紀夫をモデルに撮った寫真集

『薔薇刑』(集英社刊)

により日本寫真批評家協會作家賞を受賞


1961 Ordeal by Roses #6

1961 Ordeal By Roses #8-9

1961 Ordeal by Roses #13


而真正讓細江英公聞名於世又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

則是他和日本戰後文學大師三島由紀夫合作拍攝的

《薔薇刑》

Ordeal by Roses


1961,細江英公被三島由紀夫選中

為後者拍攝一組肖像

用於三島將要出版的第一本評論集的封套和卷首插圖

這組三島由紀夫的照片剛開始並沒有受到太多注意

直到1970年第二版準備出版時

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

《薔薇刑》新版本的出版被視為是獻給三島由紀夫的安魂曲

細江英公對這位作家的拍攝成為了彼此傳奇故事的一部分


1961 Ordeal by Roses #15

1961 Ordeal by Roses #17

1961 Ordeal by Roses #23


27歲就以《男人和女人》系列出名的細江英公

一直以實驗性的方式表現靈與肉的衝突

並且以東方人獨有的悟性

超越了一般的世俗生活的羈絆

完成了對人類精神領域的巨大跨越過程

這樣一個精神領域空間的探索

是很難訴諸於真實的圖像

因此作品所構成的超現實主義夢幻色彩

也是很自然的事

 真正讓他享譽日本的是《薔薇刑》

一組和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合作的作品

《薔薇刑》是日本出版商「講談社」指派的一項拍攝任務

開始於1961年9月的某天

當時他被指定去拍三島由紀夫給「講談社」出版的

他的第一本評論集做封套和卷首插圖——

編輯電話告知是三島由紀夫特別指定他去拍攝的

讓他受寵若驚

接下來他先是給三島由紀夫拍了一些肖像照片

隨後在複雜的、精心安排的攝影布景中逐漸發揮

通過三島由紀夫的身體與肉慾去探討一個生與死的主題

這些照片以《Killed by Roses》為名在1963年首次發表

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到了1971年,一位新的圖書編輯

將它改名為《薔薇刑》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因為就在這以前的1970年11月25日

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也使這部作品一舉成名


1961 Ordeal by Roses #26

1961 Ordeal by Roses #36

1961 Ordeal by Roses #37

1961 Ordeal by Roses #38


其實正如攝影家所說:

「 如何用攝影表現自己的記憶

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攝影無法拍攝過去

但是它可以拍攝事物在時間中的變化

這種事物中存在的變化可以引起一種回憶

……再現一種歷史氛圍 」

這樣一種現在的歷史氛圍

在攝影家的鏡頭中變幻不定

也因此引起了觀眾難以訴說的迷惘

當然,作為一個生活在東方的攝影家

他作品中超現實主義的神秘感

還是顯得相當含蓄的,但是其中有一種無形的張力

給所有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細江英公就拍攝《薔薇刑》後的一段自述

也許對攝影家的創作會有更好的了解:

1961 Ordeal By Roses #40


《薔薇刑》是作為日本出版商講談社指定的一項拍攝任務,開始於1961年9月的某天。我被指定去拍三島由紀夫為講談社將要出版他的第一本評論集做封套和卷首插圖。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指派我去完成這麼重要的任務,編輯電話告知是三島由紀夫特別指定我去拍攝……

《薔薇刑》當中的一些作品1962年1月在修女秀組織(the group show Nun)首次展出,此前收錄在東京的松山百貨公司(the Matsuya Department Store)。在展覽開始之前我請三島給取個標題,第二天他就發來信函,有8個可選標題,其中就有「薔薇刑」。


1961 Ordeal by Roses #41


我一眼看中了「薔薇刑」這個名字。從形式和讀音上來看,每一個字的中文含義非常漂亮而且充分表達了內容。Bara意為薔薇 kei則意為處罰。照字面去理解是「薔薇的處罰」。經和三島由紀夫的商議之後,這些作品在1963年1月首次成冊出版,英文名定為Killed by Roses。

我試圖通過拍攝三島由紀夫的身體與肉去探討一個生與死的主題,但這個想法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那麼具體。然而,如同三島由紀夫在他書中的序文所寫的那樣,主題裡最重要的元素是在書中最後的幾個章節中呈現出來的。事實上在拍攝過程中我的想法開始一點一點的形成,在拍攝接近尾聲的時候我的概念已經清晰的建立起來。整個拍攝過程和概念成形的過程從1961年秋持續到1962年春。當一切具體明確的時候我知道這如同一個嬰兒的誕生。我真的想拍三島由紀夫年幼的兒子,但是知道不可能得到他的允許。然而,他確實允許我帶來一個不知名的孩子到他的房間,作為模特配合我的拍攝。


1961 Ordeal by Roses #43


儘管《薔薇刑》是關於生與死的紀實,書中提及的對於死的看法直到1970年秋之前都是禁忌。在1970年夏末的時候,我們調整了照片的順序和布局作為第二版出版。三島為每個章節挑選標題,並給最後一章節取名為死亡,然後徵求我的意見。我馬上接受了這些建議,理解所有的這一切也知道最後一個章節的本質是病態。就在這個決定後不久,1970年11月25日,他在一宮的高地切腹自殺了。

就在那天出版被取消,我絲毫不懷疑他這是對絕對意志的憂慮。《薔薇刑》新版本的出版是獻給三島由紀夫的安魂曲,在他38歲之際展示了他華麗的肉體和至高有力的身體。這就是三島由紀夫完美的身體,從不承認肉體的衰退。


1961 Ordeal By Roses (Barakai) #32

1961 Ordeal by Roses#8

1961 Ordeal by Roses#11

1962 Ordeal by Roses #10

1962 Ordeal by Roses #12

1962 Ordeal by Roses #20

1962 Ordeal by Roses #29

1962 Ordeal by Roses #34

1962 森山大道「寫真から、寫真よさようならへ、ふたたび寫真へ、そして……」


《和服》

1963 Kimono #1

1963 Kimono #2

1963 Kimono #3

1963 Kimono #4

1963 Kimono #6


1963 Mishima Yukio

1963 Yukio Mishima as St. Sebastien


1964 New York 14th Street, Yayoi Kusama Studio

1964 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 Kusama and Accumulation #2. In her studio, New York


1 9 6 5

萌發了一種觀念

試圖拍攝對他來說更為重要的關於時間的記憶

《鎌鼬》

Kamaitachi

由此產生

1965 Kamaitachi #2

1965 Kamaitachi #3

1965 Kamaitachi #6

1965 Kamaitachi #11


1965 Kamaitachi #8


鎌鼬是動作非常快的動物,他是在田裡面的角落,總是悄悄的隱藏起來,然後會非常快的衝出來襲擊。(註:《鎌鼬》是細江英公和土方巽一起將舞蹈的舞臺搬到日本東北的鄉村,所完成的一組更為主觀化的紀實作品。土方巽是日本舞蹈的創始人。)三島由紀夫讓我來給他拍照,是因為他看了我以土方巽為拍照對象,拍照的《男人和女人》的這種照片以後。

這是秋田縣,也就是50年前土方巽在這裡出生,在這個地方,他回去的時候,一起去攝影,他在一個晾水稻的架子上,上到最頂上。這是他的家鄉,我的家鄉在秋田旁邊的山形縣,所以,水田這些記憶是一樣的。我曾經在小的時候去山形縣,這個離他很近的地方去疏散,那麼把我的記憶和土方巽的家鄉,他的記憶混在一起,這些表現為記憶的記錄。


1965 Kamaitachi #13

1965 Kamaitachi #14

1965 Kamaitachi #19

1965 Kamaitachi #22

1965 Kamaitachi #23


1968 Kamaitachi #37


媽媽在田裡工作,把孩子放在地裡筐裡面,給他餵奶的時候回來,然後再去幹活。當時發現那裡面有個小嬰兒,把孩子搶走了,說借你們家嬰兒用用,然後抱起來就往田裡面衝,用了15秒。拍完後把孩子還給他們說,謝謝,再見,今天晚上帶上兩瓶酒,到家裡去說謝謝你們,白天借了你們的孩子。

過了三十四十年,我在東京澀谷的美術館舉辦了一個攝影展覽。那個時候當時的嬰兒已經三十多歲了,他來看攝影展,看到了自己嬰兒的時候被人搶走的這張照片。他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對他說,哎呀,可了不得了,你被人家給搶走了,雖然當時馬上把你給還回來了,但是也把我們嚇壞了。他是這麼聽著故事長大的。當時我沒在,解說員在。解說員後來告訴我說,當時的這個嬰兒三四十年以後看到自己的照片非常感動。


1965 Kamaitachi #24

1965 Kamaitachi #25

1965 Kamaitachi #26

1965 Kamaitachi #33

1965 Kamaitachi #38


1965 Kamaitachi #32


這個老奶奶這張照片呢,有很深的意思。在日本的農村,我不知道中國怎麼樣,就是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奶奶,她們特別有權利。老奶奶的權威越強,她的家族越穩定。或者說,日本的老奶奶她們是在捍衛、保護這個家。日本的強,就是因為有這些老奶奶。


1965 Kamaitachi #40 (Hijikata Tatsumi)

1965 Kamaitachi #41

1965 Kamaitachi #43

1965 Kamatachi #17

1965 Portrait of writer and art critic Tatsuhiko Shibusawa

1965 Tatsuhiko Shibusawa and Tatsumi Hijikata at Bar Gibon


1965 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

1966 Yayoi Kusama, Walking Piece


1 9 6 7

東京寫真専門學校で教鞭をとる(1969年まで)


1967 Eikoh Hosoe and Ken Domon

1967 Exhibition of eikoh hosoe - Tatsumi Hijikata by Tadanori Yokoo

1967 Kamaitachi #7

1967 Kamaitachi #44

1968 Kamaitachi #5

1968 Kamaitachi #12

1968 Kamaitachi #16

1968 Kamaitachi #20

1968 Kamaitachi #27

1968 Kamaitachi #28

1968 Kamaitachi #29

1968 Kamaitachi #31

1968 Kamaitachi #34

1968 Kamaitachi #35

1968 Kamaitachi #45

1968 Kamaitachi #46

1968 Kamaitachi #47

1968 Kamaitachi #49

1968 Kamaitachi #50

1968 Kamatachi #4

1969 Kamaitachi #42

1969 Kamaitachi

1969 「舞踏之父」土方巽 Tatsumi Hijikata

1969 Untitled (Tatsumi Hijikata)


1 9 7 0

東北を舞臺に、舞踏家の土方巽を撮った

『鎌鼬(かまいたち)』

で芸術選奨文部大臣賞を受賞

1970 Embrace

1970 Kamaitachi #1

1970 Return to Hiroshima

1970 Summon a private landscape, Tokyo


細江的創作更加的自由

他到世界各地旅行

受了義大利中世紀藝術的影響

創作了一系列夢幻般的作品


1971 Azuma Bridge, the Sumida River, Tokyo

1971 sans titre (12)

1971 sans titre (33)

1971 sans titre (36)

1971 Simmon a private landscape

1971 Simon -- A Private Landscape

1971 Simon Yotsuya

1971 Untitled-from Simmon

1972 Artist Yuri Nonaka


1972 Eikoh Hosoe, Photographer 東松照明Shomei Tomatsu, Okinawa

1972 Simon, A Private Landscape

1972 Tatsumi Hijikata training his follower Korichi Tamano, Tokyo

1972 Untitled

1972 Yoko Ashikawa, Butoh Dancer


1 9 7 4

若手寫真家による寺子屋形式の學校

「WORKSHOP寫真學校」

(文京區後楽)の設立に參加


1974 On the Great Plain Rock, Yosemite


1 9 7 5

東京寫真大學短期大學部教授となる


1975 Man on Rock Top


1976 Eikoh Hosoe

1976 Naked School, # 8235-26 Arles, France

1977 Casa Milla

1977 Gaudi, I

1977 Gaudi, II

1977 Gaudi, III

1977 La Sagrada Familia (Gaudi)

1977 Parque Guell 14

1978 Casa Batllo 1 from Antoni Gaudí, Barcelona,  Spain

1978 Explore Eikou Hosoe, Guell 1

1978 Finca Guell 3

1979 Casa Batllo 2

1979 Casa Battlo, Gaudi 123

1979 Casa Mila (from 'Gaudi' 72)

1980 大野一雄 Kazuo Ohno


1981

日本寫真家協會副會長となる


1984 Finca Guell 5

1988 Kazuo Ohno, Dancer, Yokohama, Japan

1992 Black Waterlilies, Woodstock, New Yor

1992 Sunflower Song


1 9 9 4

東京工芸大學芸術學部教授に就任


1994 大野一雄 Kazuo Ohno

1 9 9 5

清裡フォト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の初代館長となる

1 9 9 8

東京工芸大學芸術學部及び大學院

芸術學研究科(修士)課程教授となる




2 0 0 0

寫真集

『細江英公の寫真絵本[妖精物語]ルナ・ロッサ』

(新潮社刊)を発表

2000 Luna Rossa


2001 Baja California

2001 My Homage to Bravo, Baja California


2002 - 2004

《浮世繪投影》


2002 Ukiyo-e Projections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版畫,不少是春畫,我把這些浮世繪輻射到這些跳舞的人身上,然後喊四個數就曝光,大家形態都不一樣。然後讓他們停,開始數四個數,四秒曝光,照下來。全部是四秒曝光,照的時候是三維,但是在曝光四秒的時候,這些彩光三維變四維的過程是不可思議的,這種不可思議只在四秒曝光才會出現,這就是細江英公的四維玄理數。


2003 Ukiyoe Projections


2006 Eikoh Hosoe in San Diego


2 0 0 6

《蝴蝶夢》

Butterfly Dream


2006 Kazuo Ohno from The Butterfly Dream


大野慶人是現在代表日本的舞蹈家,他的父親大野一雄是把土方巽編排的舞蹈傳遍世界的這樣一個非常有名的舞蹈家。然後下個禮拜,我要和大野慶人到雪梨,來參加我的一個攝影展的開幕式,請他在那兒去跳一個舞。



從1960年到2005年,連續拍照的55年。他現在很有名了,但是在我剛剛拍攝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我也不知道他。我是被這個大野一雄的舞蹈迷醉了所以一直跟蹤拍攝他的55年。因為我的基本的主題是人的生與死,有生就會也有死。大野先生103歲去世,他的一生真是辛苦了,我有這樣的想法。他後邊這些照片,是八十多歲的時候。照片裡是他和他的夫人。


picture of 大野一雄 (Kazuo Ohno) from the book 胡蝶の夢 (Butterfly Dream - 2006)


2 0 0 7

 4月に旭日小綬章受章

7月に核兵器とその脅威をテーマにした

『死の灰』(窓社刊)を発表


2008 Un Homme Rodin



2 0 1 6

11月攝影家鍾維興來社拜訪交流學習

並參加鍾維興發起的「世界攝影大師」拍攝項目


Eikoh Hosoe, Shomei Tomatsu, Kikuji Kawada, Akira Sato, Ikko Narahara and Akira Tanno Photo by Shu Sakurai

Divinariane III

hosoe hanadorobou

Kazuo Ohno (1906~2010)

Shōmei Tōmatsu provoke protest and performance photography in japan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刪除。




相關焦點

  • 【攝影論壇】如何欣賞一副好的攝影作品
    ⬆關注公眾號,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經常看到好的作品,但就是說不出哪裡好?本文教你如何欣賞一副好的攝影作品!
  • 陝西名家 張小鬱 攝影作品欣賞
    展覽作品欣賞展覽現場張小鬱,1956.12生於西安,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法律專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西安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於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代傳媒實驗中心。八十年代中期從事攝影,主要工作新聞攝影,記錄攝影和暗房,1993年《我國首例安樂死案例綜合資料庫的建立和利用》獲陝西高等學校優秀教學一等獎,1994年編入《陝西攝影人物(二)》 ,1997在山東煙臺舉辦《西安煙臺攝影交流展》 ,1999年《中國攝影家全集》入集攝影家,同年作品《黃土高原民居》入展中國攝影藝術精品展,並收入作品集《人與自然》 ,2000年獲首屆西安市德藝雙馨獎,2008年被評為西安市傑出攝影人物
  • 英年早逝的藝術鬼才 石田徹也作品欣賞 他的作品不敢看第二遍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畫家是日本畫家石田徹也,說到石田徹也,了解日本美術界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石田徹也於1973年出生於靜岡縣,父親是原燒津市議會議員,妥妥的官二代。他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原本希望讀美術系高中的他,迫於父母的壓力而選擇了普通高中。這種劇本應該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法苑文化|攝影作品欣賞 2020-12-2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被譽為「日本最有才華的黑白攝影大師」,他的作品值得一看!
    日本街頭攝影師箱山淳一(Junichi Hakoyama)的攝影理念 是建立故事想像的空間 去除顏色 於是畫面中的一個人變成了現實中的每一個人 每個人都能從他的作品中看到自己曾經的某個時刻 視角的確定
  • 喜歡攝影這麼久了,應該懂得如何去欣賞和評價攝影作品?
    ,學會欣賞攝影作品也是攝影者的基本功之一,因為會欣賞才能從別人的作品中吸收營養,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喜歡攝影這麼久了,你居然還不懂得如何去欣賞和評價攝影作品?小編認為,欣賞攝影作品大概分為四種類型:簡單的只能說出風景漂亮,小哥哥、小姐姐很漂亮、顏色鮮豔、照片清楚之類的評價,其實只要掌握好天氣,只要你到了風景點,或者妹子長得漂亮一些,是較容易拍出好看照片的。拍攝的人也容易產生成就感。難怪一些導師不主張攝影初學者多拍這樣的片子。
  • 大江攝影作品欣賞(67期)
    心學攝影這是一個影友作品的展示空間;一個影友相互切磋技藝的空間;一個影友實踐藝術創作的空間;一個作品賞析點評的空間;同時配以文字,或介紹、或言情,對攝影的表現形式作了新的嘗試。《農貿市場》分三個部分,嘗試在同一主題下,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表現手段、主觀介入創作,使作品的觀賞層次更加豐富、更加多樣、更加深入。讓我們跟隨大江老師的步伐,一起對我們身邊的世界進行觀察和思考,感受生活、感受人生…… 點擊藍色字即可自動連接 《大江攝影欣賞》
  • 紀實人像攝影作品欣賞
    《笑呵呵》 攝影:郭永明紀實人像攝影,顧名思義,就是用紀實的攝影手法拍攝人像,也就是紀實攝影與人像攝影的交集。攝影中的紀實人像,一般是指人物性格命運真實寫照的人像往往帶有敘事背景的現場環境,所關注的是人之生存狀態,是和整個社會的變化變化發展密切相關的。一般的人像攝影著重於藝術性和觀賞性,而紀實人像攝影更著重於思想性和社會性,因而後者具有更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並且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 宮藤官九郎必看作品12選,日本鬼才編劇的日劇電影你看過了多少了呢?
    日本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所寫的劇本無數,他的作品帶有獨特的節奏感深受觀眾喜愛。
  • 日本藝術家用口罩做成微型攝影,作品趣味十足,網友卻不買帳
    喜歡微型攝影的朋友們,一定都見過微型攝影大師田中龍也的作品,說田中龍也是微型攝影大師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他的微型攝影創作已經堅持了近十年時間,幾乎每一天,他都會創作一個由微型人物和常見日用品組成的趣味圖片。
  • 學攝影,就要多看大師作品(102)
    資生堂社長前旅居巴黎半年,當時他在塞納河畔拍攝的作品於一九二二年集結為名攝影集《巴黎與左岸》。福原信三同時也是企業的開創者,由他創建的化妝品部門,使資生堂成為現今日本最知名的化妝品牌,資生堂經典的「花樁」標誌也是福原信三所設計。
  • 2019年 IPPA手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2019年7月25日,iPhone攝影獎項(IPPAWARDS)宣布2019年度獎項的贏家。
  • 黑白攝影大師段嶽衡的EOS R攝影作品欣賞
    歷史上很多攝影大師都鍾愛拍攝黑白照片。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攝影師,就是鍾情於黑白世界的段嶽衡老師。一下這些攝影作品是段嶽衡老師使用佳能EOS R拍攝的。出色的細節表現和準確的測光,EOS R拍攝黑白照片的性能獲得了段嶽衡老師的認可。
  •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文化|日本鬼才大師的夢幻紙雕,作品精細到「變態」 2020-09-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江攝影作品欣賞(69期)下篇
    同時配以文字,或介紹、或言情,對攝影的表現形式作了新的嘗試。讓我們跟隨大江老師的步伐,一起對我們身邊的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感受生活、感受人生…… 《邂逅機緣》  採風有感–––江汀日本人喜歡「出會い」這句「言葉」。譯成中文,詞義與「邂逅」相近。人來到世上,就不斷的以各種形式與各色「人物」、各色「事物」邂逅。對此,佛家稱之為「緣」。
  • 「攝影黑皮書」封面作品欣賞06-大衛·西摩
    我甚至覺得那些將目光從演講者身上轉移到攝影師這裡的人,才是有話要說或比較有主見的人。當然,大衛·西摩拍攝這個集會是帶著任務來的,倘若照片中半數聽眾的注意力都沒在演講者那裡,給讀者的印象可能會覺得:一是演講者的演說不大吸引人,二是聽眾對演講主題或許沒有太大的興趣。
  • FUJITEC攝影優秀作品欣賞(一)
    為期兩個月的華升富士達首屆「最美生活」攝影比賽於2014年12月31日順利截稿,本次比賽共收到來自廊坊工廠各部門、全國各分支機構投遞的近三百幅優秀作品,在大眾評審團成立之後,本周四進行了統一評審投票,經過大眾評委組認證公平評審,現將得票前50名的優秀作品分兩批在微信平臺上公布(排列不分先後),請關注微信號:FUJITEC-GH。
  • AC模玩網吃貨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 《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度攝影作品欣賞
    最終,墨西哥攝影師Sergio Tapiro Velasco憑藉一張正在噴發的火山的照片擊敗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5000幅攝影作品,獲得了本屆賽事的總冠軍及自然組別的第一名。除2500美元的現金獎勵外,獲獎者還將會獲得為期十天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雙人免費旅行獎。
  • 朱永康 攝影作品選
    在大運河畔晚櫻環繞的梁韻閣,我們欣賞到新近出刊的《佳能園地》攝影雜誌,封面是綠色水面上,一頭美麗的綬帶鳥一飛沖天,藍色的頭頸高昂長鳴,奮力展翅,白色長尾如風箏飄帶優雅搖曳,帶動水珠劃出優美的弧線,平靜的水面激起漣漪的畫面,賞心悅目,一看就是朱永康的力作《飄逸》。翻開卷首,以整整8個頁碼發表著名媒體人聞丹青對朱永康的專訪和12幅精湛的禽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