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丨金庸筆下的福建武林高手

2021-02-25 福建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福建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據香港媒體報導,武俠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他的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大俠走好,江湖再見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資料圖:金庸作品。唐鴨鴨 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80年代初,廣州一家雜誌開始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的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內地。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誌。

翁美玲 1983《射鵰英雄傳》飾黃蓉。來源:金鷹網

李若彤 1995《神鵰俠侶》飾小龍女;1997《天龍八部》飾王語嫣。來源:金鷹網

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一個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它。

確實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受到了社會各階層讀者的歡迎,他曾獲得了兩岸三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愛。

1972年,《鹿鼎記》連載結束,金庸宣布封筆時,不少讀者為之遺憾。

2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資料圖:穆旦 來源:人民政協報

而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係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

蔣百裡——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裡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裡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

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

在書香環境的薰陶下,金庸度過了安逸的童年時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3歲的金庸隨學校南下,開始了千裡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沒有在戰亂的顛簸流離中頹喪。15歲的時候,金庸和兩位同學一起合作,編了一本《獻給投考初中者》,根據招考的題目,做些模範答案給學生看,大概相當於今天《五年模擬三年高考》這類的參考書。這個書做得很成功,讓他們賺了很多的錢。有人說,金庸是最會賺錢的文人俠客,這一點,金庸在中學時候就已頗顯鋒芒。而看起來溫和寬厚的金庸,年少時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學時,因不滿學校的某些行為,他寫文諷刺過訓導主任,也在大學時與訓導長爭辯過,結果便是遭遇了兩次被學校開除的命運。最慘的是第二次被開除後,因為沒有錢,他衣食都沒了著落。金庸向一位蔣姓表哥求助,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求學期間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成為一個外交官。但因歷史原因,他還是跟外交官的夢想擦肩而過。後來,金庸在另一所學校念起了國際法,而這段法學知識背景以及他後來的經歷與聲望,為他謀得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3

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這個身份或許是他享譽最盛的。而另一個在金庸一生中不可磨滅的標籤,便是報人,一個傑出的報人。

1947年,他進入上海《大公報》,從三千名投考者脫穎而出。第二年,《大公報》香港版創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歲。當時的香港與上海相比,並不發達,但金庸說,「我一生很喜歡冒險,過一點新奇的生活。」

作家李敖曾在節目中批評金庸武俠小說「那寫得什麼玩意」,他說俠義部分金庸自己沒一樣做得到,「不講真話、不做真事」。不過,作為報人金庸,他似乎並不是李敖所說的那般。

1959年,35歲的金庸創辦《明報》,便是看不慣《大公報》所報導的「虛假事實」。他說:

「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他的社評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俠小說,幾乎也是以日更的節奏推進,數十年間無間斷。

在這般工作狀態下,還有個頗有趣的故事。當年《天龍八部》在《明報》連載時,金庸曾數次離港外遊。小說連載不能斷,他便請好友倪匡代筆。在小說第89回中,阿紫的雙眼被丁春秋戳瞎,這個情節其實是倪匡寫的。後來,金庸則以換眼治療手段讓阿紫復明了。

電視劇《天龍八部》劇照

一手寫武俠,一手寫社評,奠定此生基業,30年時間,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

而這份報紙開辦之初,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在困難的時候,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說,「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4

金庸一生經歷極其豐富,獲頒榮銜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是一代傑出報人、是學者、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見證了上世紀中國無數重大歷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筆;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

在完成了一次次謝幕後

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兒女情長今猶在

江湖俠骨已無多

說起金庸小說和福建的關係,真可以用頗有淵源來形容,不管是人物、地方,還是風俗、文化,都有大量涉及。

在金庸的15部小說裡,和福建關係最密切的,當屬《笑傲江湖》。這本書中有許多故事都發生在福建。開篇描寫的「福威鏢局」,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府西門大街」,由林遠圖一手創立。此人原是莆田南少林寺紅葉禪師的弟子,法號渡元,在《笑傲江湖》中並沒有正面出場,卻是個關鍵人物。他在機緣巧合下看了《葵花寶典》,並把記得的內容寫在了隨身的袈裟上。


藏在眾多武林秘籍後面的暢銷書——《闢邪劍譜》

幾個月後,林遠圖還俗,歷經數年時間,修煉成七十二路「闢邪劍法」,從此名震江湖。他臨死前,把記錄著《葵花寶典》殘篇,也就是「闢邪劍譜」的袈裟,藏在了福州向陽巷的林家老宅裡,從而引發了後來江湖上的一場腥風血雨。


影視劇裡的林平之

林遠圖的曾孫林平之,是金庸小說裡數一數二的美男子。林平之是金庸小說裡數一數二的美男子。土生土長的福州人林平之,後來勾走了令狐衝心愛小師妹嶽靈珊的心。


在《笑傲江湖》第八回《面壁》中,嶽靈珊還唱起了林平之教給她的福建山歌,聽得令狐衝心思如潮。起初聽她發音古怪,只聞其音,不辨其義,心想:「小師妹幾時學了這首新歌,好聽得很啊,下次上崖來請她從頭唱一遍。」突然之間,胸口忽如受了鐵錘的重重一擊,猛地省悟:「這是福建山歌,是林師弟教她的!」


影視劇裡的林平之

除了山歌,金庸在《笑傲江湖》裡還曾側面評價過福建方言:「鄭萼聰明伶俐,能說會道,來到福建沒多日,天下最難講的福建話居然已給她學會了幾百句。」

《笑傲江湖》中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寫到河北滄州遊擊吳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參將,在上任途中欺壓百姓,被令狐衝教訓了一頓。後來令狐衝還假扮成吳天德,暗中幫助恆山派弟子。


影視劇中的吳天德

除了《笑傲江湖》,金庸小說裡還有許多來自福建的高手。《天龍八部》裡的劍神卓不凡,是福建建陽「一字慧劍門」的傳人,出現在第三十八回《糊塗醉,情長計短》:

卓不凡哈哈一笑,說道:「這位姑娘當真好眼力,居然說得出老朽的門派和劍招名稱。難得,難得。」眾人都想:「從來沒聽說福建有個『一字慧劍門』,這老兒劍術如此厲害,他這門派該當威震江湖才是,怎地竟是默默無聞?」


《天龍八部》裡的劍神卓不凡,金庸寫其容貌為「面目清秀,長鬚飄飄」

 

此外,《書劍恩仇錄》裡莆田南少林寺的天虹、天境禪師,以及《書劍恩仇錄》和《雪山飛狐》裡均有出場的閩籍大俠、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相信金庸迷們都不會陌生。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福建人


在金庸小說裡,還有不少大俠來自現實生活,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鹿鼎記》裡的天地會總舵主陳永華,在書中,他的另一個名字--陳近南被叫得更響,江湖上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

影視劇中的陳近南與他的徒弟韋小寶

馮錫範在《鹿鼎記》中是頭號大反派。書中描寫他來自福建,是崑崙派高手,人稱「一劍無血」。他隨鄭克塽降清,最後被韋小寶偷梁換柱為茅十八替死,身首異處。歷史上的馮錫範是漳州龍溪縣(今龍海市)人,他後來確實領著鄭克塽內渡,歸順了清朝,算是因勢應變,並沒有書裡描寫的那麼心狠手辣、陰險至極。


影視劇中的馮錫範

另一位出現在《鹿鼎記》中的福建人施琅,來自泉州晉江,雖然是名大將軍,卻因為「背鄭降清」,留下許多爭議。金庸在《鹿鼎記》中記述了施琅收復臺灣的事跡,還多次借韋小寶的口調侃他,如第四十六回:

韋小寶搖頭道:「那倒不然。施大人本來是臺灣國姓爺部下的大將,回過頭來打死臺灣的兵將,死了的冤鬼自然心中不服。這可跟別的將軍不同。」

於中華民族而言,施琅力排棄臺之議,保全此一大片土地於中國版圖,功勞可說極大。存在爭議的人物,還有明末降清的洪承疇。他是泉州南安英都人,明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後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大學士。對於清朝,洪承疇獻計甚多,功勞極大,但其行為在當時多為漢人所不齒。金庸在《碧血劍》第十三回裡寫到了皇太極對洪承疇的評價:「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

不管怎樣,歷史不能用簡單的是非對錯來評價。撇開這些不談,在金庸小說裡,還有兩位老當益壯的高手,不得不提。一位是《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太師父,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丰。早前有學者考證,歷史上的張三丰祖籍可能為福建邵武。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創立的太極招式源自《九陽真經》。


影視劇中的張三丰

另一位,則是自創與《九陽真經》相對的《九陰真經》的道學高人黃裳。歷史上的黃裳,是福建延平(今南平)人,他博覽道學書籍,對延年養生之術頗有研究。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裳原本是大內文官,卻在校對道學書籍時悟出武功道理,無師自通,成為一代高手。


影視劇中的黃裳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應該算是《倚天屠龍記》裡最熱鬧的一回,江湖上叫得上名頭的高手幾乎都來了,最終卻成就了一個無名小卒張無忌。而這場衝突的矛頭,指向的正是稀奇古怪的明教。

《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是元末紅巾軍起義的發起者和組織者,金庸把韓山童、彭瑩玉、郭子興、陳友諒、朱元璋這些真實的歷史人物,都寫成是明教信徒,說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後來國號才稱為「明」。


張紀中率領《倚天屠龍記》劇組在福建武夷山取景拍攝

歷史學家吳晗認為,歷史上明朝的國號,就是出於明教。只是後來朱元璋為了防止秘密教會危害統治,下旨禁止一切邪教,這才直接導致了明教的滅亡。

在泉州晉江羅山鄉的一座草庵裡,有尊1.52米高的摩尼光佛坐像,是迄今發現世界僅存的一尊明教石雕像。金庸曾在晉江草庵前留影,感嘆道:「看,明教不是我杜撰的,許多讀者還不相信明教的存在呢。」弘一法師李叔同生前也非常喜歡這個草庵,不僅住過一段時間,還留下不少書法作品在柱壁上。


晉江草庵的明教石刻

從福建開始,被時間吞沒


在金庸的武俠江湖中,很少有沒拜師入派就出來混的,就連清高孤絕的小龍女都有古墓派傳人的名頭。因為講究傳承,就有了眾多的門派組織,少林、武當、崑崙、峨嵋、華山、崆峒、全真教、丐幫、靈鷲宮等等,名字一聽就響噹噹。事實上,有許多門派,是金庸根據史實改編的。

少林寺

《鹿鼎記》裡,韋小寶是陳近南的關門弟子,後來成了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他所在的這個神秘組織天地會,號稱反清復明,集結了一大批江湖義士。書中第七回、第八回對天地會的一番描述,是金庸考據史料後寫下的。文獻記載,天地會有前五房後五房,和小說裡的十堂數目相符。

清初,天地會在福建、粵東及臺灣一帶流傳,後來成了中國南方最大的秘密結社。關於天地會成立的3個版本,都和福建有關,傳說中起源地分別在莆田、平和、雲霄,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莆田。金庸小說中提到的天地會歷史,正是取材於此。

莆田南少林寺

傳說,清順治年間,鄭成功派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5人喬裝至莆田南少林,拜方丈智通為師。他們就是天地會前身「洪門」的「前五祖」。

後來,南少林的高手因故被康熙任為軍官,遠徵西藏,卻在凱旋後遭人誣告造反。朝廷派人火燒南少林寺,要除掉他們,最後只剩下「前五祖」這5個少林俗家弟子僥倖活了下來,建立了「洪門」。他們尊鄭成功為開山老祖,請了萬雲龍做首領,陳近南做軍師,發誓要反清,取「天父地母」之意稱天地會。


福建南少林寺

金庸在小說裡好幾次提及南少林,例如在《笑傲江湖》中,南少林寺便客串了一把。第十三回《密議》,少林方丈向眾人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南少林寺、圍繞《葵花寶典》展開的舊日江湖恩怨,引得武林人士浮想聯翩。關於南少林寺的具體地址,金庸小說採用的是莆田一說,而現實中,莆田、福清、泉州三地都有南少林寺遺址,外界對此一直存在爭議,但南少林寺在福建則是確鑿無疑的。

2004年11月,金庸和導演張紀中到泉州南少林寺走了一回。他們觀看了一指禪功、少林伏魔禪杖、五祖拳、太祖三十六式、少林花拳等十八般武藝,在這一招一式中,尋找最後一點江湖的痕跡。

或許在時間的長河裡,福建真的有過這麼一個絢爛的武俠世界。



➡突發丨七天內兩起!福州三遠佳園小區又起火了!這次多虧了前一天的停水通知!

➡裝修丨交了款,搞「失聯」?「美得你」成「上好家」全都不靠譜!

➡注意丨請提前1小時進站!明天起在廈門乘坐這些列車要「二次安檢」

➡有愛丨這個魔性領舞小學生的體育老師火了!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是動人...

➡突發丨晉江一金店深夜發生命案!老闆當場死亡!老闆娘受傷!三小時後嫌疑人被抓。。。

走過路過,別忘了點個讚👍小新的工資嗖~嗖~嗖~漲5毛

相關焦點

  • 金庸先生筆下,各省第一武功高手分別是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構造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而且,金庸先生小說中,涉及的地理範圍極廣,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的地區。那麼,在金庸先生筆下,每個省的第一武林高手是誰呢?
  • 金庸筆下最厲害的五大組合,第一橫掃武林各派高手
    金庸筆下最厲害的五大組合,第一橫掃武林各派高手5、玄冥二老出自《倚天屠龍記》,鹿杖客和鶴筆翁的合稱,二人師從百損道人,修習玄冥神掌,都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二人合力施展玄冥神掌,實力超群,可比肩江湖頂尖高手。4、四大惡人出自《天龍八部》,這是一個武學巔峰的時期,四大惡人中段延慶武功屬於當時江湖頂尖高手,其他三人也屬一流高手。但如果頂尖高手過招,除了段延慶,其他三人都是炮灰。
  • 盤點:金庸筆下TOP10武林高手
    來源:天龍網遊吧作者:CHI生唯愛ER相信不少玩家也和小語嫣一樣,都是看著金庸先生的小說長大的,我們大天龍也是根據金庸先生的原著改編而成
  • 金庸筆下被淡忘的高手,年過70才開始習武,無師自通練成神功!
    對於金庸想必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了,作為武術愛好者的我們孩提時特別迷戀於他的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後也成了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許多的武林高手,如張無忌,楊過,喬峰,王重陽等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貫穿於《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電視劇的絕頂神功《九陰真經》!
  • 金庸筆下成為最強高手有兩個條件,獨孤求敗落榜,有四人能強於他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十四部作品中登場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武林高手形象,常常有人會問「哪個角色是金庸筆下最強的高手」,有人會說是獨孤求敗,有人會說是東方不敗,有人會說是石破天,甚至還有提到短篇故事《越女劍》中的主角阿青,這種跨書論武究竟有意義嗎?
  • 金庸筆下排名前五的女性高手,倚天中一位,神鵰中一位,天龍兩位
    金庸筆下排名前五的女性高手,倚天中一位,神鵰中一位,天龍中兩位金庸自己一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鮮衣怒馬的江湖,江湖上有無數的武林高手
  • 金庸筆下第一高手是誰?此人非神、非妖、非仙,乃武林第一魔頭
    試問金庸武俠世界何人武功最強?甲說是張三丰,武當張真人是歷史上的名人,而歷史上的張三丰又是一位「地仙」級別人物,這樣的人到了金庸小說裡,誰又打得過他呀?武俠世界的人能夠與修真高手比較嗎?甲、乙兩位同學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把金庸小說同歷史聯繫在了一起,認為這個人在歷史上多厲害,那麼在金庸小說中也應該這麼厲害,其實不然。在金庸小說中是不允許存在「神仙鬼怪」之說的,所以無論達摩祖師、張三丰在歷史上有多麼出色,到了金庸筆下他們依然是一個凡人,所以張三丰也會受傷,而達摩祖師最後更是被人給活活毒死。
  • 金庸筆下十大未出場的隱藏高手盤點,鬥酒僧身份讓人懷疑
    金庸筆下高手如雲像喬峰、郭靖等大俠之名皆如雷貫耳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大俠外還有十大未出場的傳說級隱藏高手雖然江湖上已經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但處處都流傳著他們的傳說自一葦渡江的達摩祖師開創少林派以來,少林派雄視武林近千年,對中原各派武術影響極深,被譽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
  • 金庸筆下的那些醫生
    △ 香港演員樊少皇飾演的「虛竹和尚」金庸是全球華人的金庸。咱們這一代人,有誰沒有躲在被窩裡看過金庸?反正我是看過的。還記得那是初中時候,我躲在被窩裡偷看《天龍八部》,還不知道「角膜」為何物,也不知道「角膜移植術」已被現代醫學研究成功並大規模用於臨床,讓無數像阿紫一樣失明的人重見光明,便只覺得神奇。
  • 金庸筆下5位無門派的頂尖高手,第二未登場即死,第一被金庸刪了
    ,它就像是自己的第二張名片一樣,一個強大的門派能夠讓敵人忌憚三分,所以金庸筆下絕大多數的角色都出自各種門派。換言之,若是不需要加入門派也能夠在江湖上闖出一番名聲也就說明這角色一定是非常強大的,而金庸筆下也有這麼5位不曾加入任何門派卻成為頂尖高手的角色,本文雖然用了排名,但這排名卻不是以實力來排,而是讀者對他們的了解程度。
  • 金庸武俠,七大武林高手內功排名,張三丰墊底,第一太強!
    金庸老先生畢生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大江湖,在這個江湖裡有快意恩仇,有俠肝義膽,有山盟海誓,有一往情深,有陰險毒惡,有偽君小人等等,更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既然有江湖,就有排名,今天就來聊聊金庸武俠裡那些內功的大佬們!
  • 金庸筆下四大神功,它曾輔佐五位神級高手,完虐降龍十八掌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十四部小說,一直廣為傳頌。從小時候到現在,始終懷揣武俠夢,渴望行俠仗義,行走江湖。但凡行走江湖之人,怎能沒有一技傍身呢?縱觀金庸武俠小說,每個人物,或多或少都身懷武功。
  • 金庸筆下最邪門武功,成就4大武林高手,卻無一善終
    因為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面,降龍十八掌這門武功可以說是真的有點厲害了,只要誰能夠獲得這門武功,瞬間就可以成就不非凡的人生,立馬就可以成為整個武林當中數一數二的高手,但是這門功夫之所以說其比較邪門,主要是因為修煉這門武功的人最後都是不能善終的。
  • 金庸筆下共有5位武林盟主,郭靖實力排第二,最強那位因漏洞被刪
    但縱觀金庸全書,其實當過武林盟主的人並不多,算來算去也只有五位高手算得上是,本文就將金庸筆下這五位武林盟主的實力做出一個排名。  第五名:袁承志  袁承志這一角色登場於《碧血劍》一書中,此書時代背景設定在明末,讀過金庸全書的人都知道,他的武俠體系大致上是符合「武林退化論」的,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發展,武林整體水平是在不斷衰敗的,比如《天龍八部》時代有能夠化氣為形的武功,到了清朝只能看見一些基礎的刀劍拳腳功夫了。
  • 古龍筆下的四大劍神,對金庸筆下的四大劍神,更喜歡誰?
    金庸和古龍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在他們的筆下誕生了很多知名的劍客,有的可以封神,對於他們筆下的四大劍神,大家更喜歡誰呢?
  • 金庸筆下所有高手去破珍瓏棋局,誰能得無崖子傳功?答案只有一個
    《天龍八部》一書中登場的逍遙派可謂金庸全書最神秘門派,也可以說是最另類的門派,他們幾乎沒有直接參與任何武林紛爭,而那掌門無崖子擺下的珍瓏棋局仿佛是來為武林群雄送福利的,畢竟誰能夠破解那棋局就能夠得到他的武功傳承,而最終是由小和尚虛竹破了棋局,成為了逍遙派的第三代掌門人。
  • 梁羽生筆下最強高手,金世遺獨步天下,在金庸筆下僅達到此人高度
    一在某種層面上來說,金世遺與金庸筆下的楊過諸多相似之處。金世遺出場就是與龍尊者的徒弟,有些放浪形骸,無視禮教,他師承邪派高手龍尊者,後來又因為得到正派內功從而化解了走火入魔。三梁羽生筆下三大頂級高手,個人看法是張丹楓,金世遺和孟華。當然,可能金世遺是三人之中最強的,因為他真正達到「半神」境界,無論是內功還是招式,都已入化境。
  • 金庸筆下最強7人排行榜:達摩墊底,掃地僧僅第四,第一太強!
    在武學上,達摩撰寫了《易筋經》和《九陽真經》,這兩大武功秘籍都是金庸筆下數得頂尖武功。達摩祖師還創立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雖然從沒真正見識過他的身手,但是絕對是最頂尖的高手之一。6、張三丰九陰真經整整影響了武林幾百年,也是金庸筆下從來都不會繞過的一門武功絕學。而這部武功秘籍的撰寫者就是黃裳。
  • 金庸筆下最強的5位僧人,達摩排第二,第一創出神功無人能學成
    金庸筆下的大部分故事都是以中原地區為主舞臺,而這個地區最強的門派莫過於少林派,在金庸多部作品中武林大事多為少林派來主持,或者直接就是在少室山舉行,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少室山事件,又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的屠獅大會等。
  • 金庸武俠中的邪門武功,最後一個效果拔群,念念口訣就成武林高手
    金庸老先生作為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他筆下的每一個小說都是非常高明的,這完全歸功於他自成一體的武俠風格以及每次下筆前的大量查閱,他所塑造的武功功法都是很講究的,從傳承,誕生,一直到從哪裡流傳的,怎麼練習,都有這一套非常清楚的脈絡,完全不是現代的很多武俠小說,憑空製造一個功法,有時候甚至前言不搭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