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呆子44歲了。
那些你我都耳熟能詳的成就與榮譽,那些依然津津樂道的趣事和新聞,那些被破掉或後無來者的記錄,那些停駐的大風車、罰出場的笑容、潛入敵方的騷操作、日復一日的冷笑話、悶騷往事與光輝歲月,都化作了44歲的註腳。
身為一個呆蜜,我不想在生日這天再說起鄧肯有多麼多麼厲害,那些你我都心知肚明的事實。就隨便挑幾個我想說且沒說過的,關於鄧肯的二三事。
襯衫
鄧肯這個人,是從穿衣品味開始獨樹一幟的。各色格子的大襯衣,寬鬆無比的T恤與polo衫以及隨性的牛仔褲將他從一眾球星中分割了出來。是牛仔、是修車師傅、是嚼著口香糖的街頭男孩。反正不是榮譽滿身的NBA球星就對了。
下面這個動圖,是我最喜歡的。
不為別的,我就喜歡鄧肯一身隨意大大咧咧雙手撐著書包背帶從詹韋身邊經過的這份「誤入感」和無來由的強烈對比。這份「誤入感」只有鄧肯有,讓他的標籤從不單單只是一個NBA球員,一個球隊領袖,一個歷史前十。他變得更加具體,更加真實,更加可愛。
更重要的是,他變得更加鄧肯。
這是只有鄧肯才會有的瞬間。
互動
鄧肯和很多球星有過無比好笑與經典的互動時刻,比如戲耍格裡芬,比如賽場上一本正經教託馬斯該怎麼防守自己,比如格林向他噴垃圾話他無動於衷最終懷疑人生的是格林自己。但我私心最喜歡的,是另一個小故事。
它來自中鋒布魯克·洛佩茲。他說有一天晚上他和鄧肯對位,鄧肯在他耳旁唱了一晚上的歌。唱的是槍炮玫瑰樂隊的《Welcome to the jungle》。(今天小編推的就是這首歌)
這首歌的搖滾和節奏大家聽聽便可知一二了,想想鄧肯在賽場上給對手唱了一晚上的場景。
Welcome to the jungle, we've got fun and games!
憤怒
呆子的表情從來都是呆呆的。嗯,喜怒不顯於色。
鄧肯生過氣嗎?
當然生過吧,13年的那個怒拍地板的畫面是鄧肯職業生涯來最明顯、也最讓我們淚目的一次感情流露。
但我更喜歡的是2014年的一個小插曲,嗯就是刺蜜最愛的那個2014年。
那年西決。馬刺在2-0領先的情況下又被雷霆強勢扳平到2-2。
12年經歷的逆轉仿佛又要重新上演。於是鄧肯生氣了,他甚至直接開懟波波,然後他對當時以為的馬刺未來核心說:
「The spurs won't stop there.」
在西決那樣瀰漫著硝煙與壓力備至的背景下說出的這句話,那份說於未來核心的所蘊含的傳承與堅毅,再想起結尾奪冠的甜蜜。總會在不同時刻帶給我新的治癒。
運氣
波波在抽中鄧肯後就曾想,這會不會耗盡一生的運氣。
是啊,哪怕到2020年,哪怕鄧肯44歲了,我也覺得,沒有哪個狀元籤比蒂姆·鄧肯來得幸運。
2016年12月,馬刺與快船交手時,又回憶起了前一年的搶七大戰。
波波維奇說:「對我而言,失望不會持續太長時間……我一直跟我們的隊伍說,我們的球會說,在能夠選到蒂姆·鄧肯之後,我們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是我們應得的。
你怎麼能乞求更多呢?」
若干年後的今天,我再次咀嚼著這句話。是啊,馬刺已經有過鄧肯了,馬刺已經有過五個總冠軍了,馬刺的運氣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如今的逆境又算什麼呢?
高調
一世低調的鄧肯最高調、最狂妄的時刻在什麼時候呢?
在他只有清一色誇讚的球探報告和傲人天賦,還沒有任何榮譽傍身的菜鳥時候。
準備好大贏特贏吧!
不是所有承諾都能得到體面的兌現。但大贏特贏這句話卻就真真正正成為了縈繞馬刺二十年的標籤。鄧肯時期的馬刺,勝率從未低過60%,戰績是四大聯盟的歷史第一,那個時候馬刺三連敗,是要上重要新聞的。
那是一覺醒來,馬刺又贏了的日子。
因為那有蒂姆·鄧肯。
自己
鄧肯說,他可以做出大家想要的舉動。他可以變得更平易近人,讓所有人都喜歡他。在扣籃後大聲吼叫,碾碎別人的防守後噴著垃圾話。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敞開他的生活,得到更多的贊助,與球迷多次互動,成為一個歷史地位和曝光度都比現在高出很多的人。他可以成為我們想要的那種偶像。
但是——他話鋒一轉,一如既往的平靜和淡然:
我為什麼要這樣呢?
這句話簡直酷斃了。
你我都知道,鄧肯有能力做到這些事,但他沒做。那不是他的心之所向於是他沒有選擇大肆綻放自己的光芒,而是把自己放在那個超然佛性自得的盔甲裡。於是在這個人云亦云很難不被周遭所誘惑往前快速奔跑的時代,鄧肯沒有選擇跑,他依然在抓著某些東西。
那份赤子之心。
2008年的今天,鄧肯32歲生日。有人問他:「32歲的第一天與31歲的最後一天相比,感覺有什麼不同?」
「我覺得沒什麼不同,還是又老又慢。」
我有時候覺得啊,鄧肯還沒退役時,馬刺的時間就像被拉長與凝固了,很慢很慢,讓我一度產生永遠的錯覺。他還會一直打下去,馬刺還會一直贏下去,時間過得如此慢,勝利的信心永駐。這是一個由鄧肯帶領製作的甜蜜幻想,讓人沉醉和上癮。你看 「鄧肯又老了一歲」的新聞來了一年又一年,但他不還是又來抓個兩雙或命中高難度打板嗎?
直到他突然就退役了,突然他都進名人堂了,突然他就44歲了。
我們知道,鄧肯和馬刺是相互成就。但我們也知道,鄧肯就算不在馬刺,他也會是鄧肯,也會所向披靡摘得冠軍。但馬刺如果沒有鄧肯,馬刺就不可能是馬刺,就不可能是現在的馬刺。
所以呆子,真慶幸你在。
最後呢,小編再發個私心的感嘆。我呢,一個看球晚不打球的女生,道行為負資歷為零,不會戰術分析也無法真正看懂球賽。
只有蒂姆·鄧肯你的故事,我願意講述一遍又一遍。
生日快樂。
本文作者:十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