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幹剖心」的民間傳說

2021-02-13 民間歷史故事

       鹿臺完工後,紂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計,於十五日夜請軒轅墳內眾妖狐變成仙子、神仙、仙姬來鹿臺赴宴,享受天子九龍宴席,迷惑紂王。席上,狐狸騷臭難聞。功夫淺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紂王叔比幹看得十分真切,宴後將此情告知武成王黃飛虎。經查,眾妖狐都是軒轅墳內的狐狸精。比幹便與武成王黃飛虎領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將狐狸盡行燒死。比幹還揀未燒焦的狐狸皮製成一件襖袍,嚴冬時獻於紂王,以懾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與君前。妲己見襖袍儘是其子孫皮毛製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幹,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後,妲己找來雉雞精胡喜媚,兩人決心共同設計害死比幹。

 

         忽有一日,紂王正與妲己以及新納妖婦胡喜媚(雉雞精)共進早餐,忽見妲己口吐鮮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舊病復發,常有心痛之疾,一發即死。冀州有一醫士張元,用藥最妙,有玲瓏心一片煎湯吃下,此疾即愈,紂王便要傳旨宣冀州醫士張元,喜媚對紂王說朝歌到冀州路途遙遠,並推算說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幹是玲瓏七竅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紂王信以為真,即命人急召比幹。

        比幹聞之,既怒且驚,由於先前姜子牙離開朝歌時,曾去相府辭行,見比幹氣色晦暗,知其日後必有大難,便送比幹一張神符,叮囑在危急時化灰衝服,可保無虞。比幹入朝前知己必難,便服飲姜子牙所留符水。比幹來到鹿臺下候旨。紂王聽到比幹來到,對比幹說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瓏心可愈。聽說皇叔有玲瓏心,乞借一片作湯,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比幹怒奏:「心者一身之主,隱於肺內,坐六葉兩耳之中,百惡無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則手足不正。吾心有傷,豈有生路!老臣雖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賢能盡絕。今昏君聽新納妖婦之言,賜吾摘心之禍;只怕比幹在,江山在;比幹存,社稷存!

 

        紂王曰:「皇叔之言差矣!總只借心一片,無傷於事,何必多言?」比幹厲聲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塗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幹不犯剜心之罪,如何無辜遭此非殃!」望太廟大拜八拜,泣曰:「成湯先王,豈知殷受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帶現軀,將劍往臍中刺入,將腹剖開,其血不流。比幹將手入腹內,摘心而出,望下一擲,掩袍不語,面似淡金,徑下鹿臺去了。

        比幹一言不發,騎馬飛奔跑了好幾裡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幹勒馬即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幹登時大叫一聲血如泉湧,一命鳴呼。

 

如今,3000年過去了,雖然比幹的軀體早已化作一抔塵土,然而比幹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卻永留人間、名垂青史。後人「自古拒諫之君莫甚於紂,自古死忠之臣莫甚於比幹」的評價,更使我們對一代忠臣肅然起敬。

比幹還是林氏先祖。傳說比幹被挖心後,其妻陳氏為躲避官兵追殺,逃難於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因生於林,被周武王賜以林姓,史稱林堅,他也被林姓人尊為受姓始祖。

搜索<minjianlishigushi>立即關注

商務合作qq:3286623970

閒聊歷史個人微信號:lsgs201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比幹剖七竅玲瓏心,妲己賣無心菜氣死比幹,紂王「背鍋」?
    比幹剖七竅玲瓏心,妲己賣無心菜氣死比幹,紂王「背鍋」?(王建安 攝影)摘心臺也稱摘星樓,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朝歌城中心,是商朝末期比幹剖心的地方,大門仿明清建築風格,紅牆碧瓦,氣勢雄偉。臺殘高13米,1984年春,當地政府將遺址擴建為摘心臺公園。
  • 比幹不是被剖心,而是被剁成肉醬
    《尚書•周書》:「今商王受,狎侮王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剖賢人之心」許多學者注釋為「剖比幹心」。此為歷史上最早記載認為剖比幹心的文獻。剖賢人之心,難道就是剖比幹之心嗎?在淇縣城南關帝廟前,原來是一條官修驛道,驛道旁立有一通一丈多高巨碑,上刻「殷朝六七賢聖君故都。」
  • 習民 || 真實的比幹不是被剖心,而是被剁成了肉醬
    >論比幹之死□習民按許仲琳《封神演義》的說法,比幹之死和兩個人有密切關係,一為紂,另一位為妲己。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比幹之死並未涉及妲己。先秦至西漢司馬遷並無妲己負面形象的記載,造成妲己今日民間形象,應是西漢劉向的《列女傳》,到了明代《封神演義》妲己千古第一惡女的形象正式形成。筆者曾專題論述妲己(習民 || 妲己不該背負千古第一惡女的罵名),此不再贅述。引起比幹被殺的原因很多,許多文獻皆有論述。比幹以何種方式被殺,剖心說為當今主流觀點,但先秦及兩漢文獻眾說紛紜。
  • 比幹雖然被剖出了七竅玲瓏心,可妲己依然奈何不了他,為什麼一個賣菜婦女卻會令他喪命
    原來比幹剖心之後不死,全賴姜子牙符水之功。姜子牙留下簡貼還告訴他,當他見到賣無心菜的婦人,若是婦人回道:「人無心還活。」比幹就能不死,可惜這好事兒沒出現。別以為就《封神榜》把比幹剖心一事說得邪乎,就算《史記》這種嚴肅史書,也照樣提到了神奇的「玲瓏心」:「紂愈淫亂不止……比幹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幹,觀其心。」
  • 民間傳說比幹、商紂王、妲己的故事
    比幹是商紂王的叔父,是商代以死諫君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敢於進諫、又不惜以死抗爭的忠臣。他和箕子、微子盡心盡力輔佐紂王更是有口皆碑,三人並稱為商末三賢,孔子則尊其為「殷三仁」帝乙病重期間,比幹曾向鬼神祈禱,保佑哥哥身體健康,並許願只要哥哥能夠恢復健康,自己情願代之以死。
  • 紂王為妲己建的摘星臺竟然真有,比幹也在這剖心,現已成祭祀地
    據考證,「六七」賢聖君是指都生活在朝歌(淇縣)的武丁、武乙、帝乙、帝辛(紂王)、箕子、微子、比乾等七人。由於帝辛(紂王)功過分明,世人對其褒貶不一,孫徵蘭排列「賢聖君」時也難免稍有猶豫,來了個「姑妄言之」:算上紂王則為七、不算紂王則為六。這樣的碑世上少有吧,算得上一奇了。
  • 比幹挖心之後,是否還能活下來?
    歷史版本中比幹挖心是被紂王所挖,而小說中比幹被妲己設計陷害而挖出七竅玲瓏心。那比幹挖心後死了嗎?    比幹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比幹盡心盡力地輔佐紂王,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比幹向來以死進諫,不惜以死抗爭,正是這樣的品質最終導致紂王要比幹挖心。
  • 淺議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
    宋代文財神比幹白石造像正面。攝影:秦鶴敏2000年初期的一天,我於民間發現,並收藏了一尊白石造像。後經過反覆考證,終於確定下來,該雕像為宋代文財神比幹造像。該造像為乳白色,通體相對較為完整,像高約43.5釐米,線條筆挺,簡潔。雕刻細膩入微,比例適當,恰到好處。像面出神入化,寧靜安祥。
  • 「七竅玲瓏心」指的是誰? 紂王逼比幹挖心做藥引人神共憤
    「七竅玲瓏心」指的是誰? 紂王逼比幹挖心做藥引人神共憤時間:2020-09-04 12:14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竅玲瓏心指的是誰? 紂王逼比幹挖心做藥引人神共憤 國神比幹 比幹之所以被稱國神。是因為其人品非常之好。他忠心為國。
  • 河南有個摘心臺,此人曾在此被帝王剖心,遊客:看到楹聯想哭
    摘星臺是殷紂王所建,當時名曰摘星臺,意思是登上後手可摘星辰,這裡也是殷紂王和蘇妲己娛樂的地方,當年,殷少師(古代君主輔弼之官)比幹曾在此勸諫殷紂王,惹怒殷紂王后被處以剖心極刑。影視劇資料(比幹)比幹被殷紂王剖心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不畏死,敢直諫的忠臣,在摘星臺上面建起了心星閣和忠烈坊,後來這座摘星臺便被改名為摘心臺了。
  • 比幹的心被挖後,明明還能活著,為何卻因街邊老婦一句話斷了生路
    不過在失去心臟後,比幹並沒有立即死亡,而是繼續朝外走去。然而在出走途中,比幹卻因一個賣菜婦女的幾句話,最終倒地身亡,這是為什麼?當時紂王對妲己寵愛有加,根本不理會比幹的忠言,反倒是覺得有些氣憤,認為比幹污衊了妲己,居心不軌。加上妲己一直覺得比幹礙事,所以經常從中作梗。在重重的蠱惑之下,紂王便令人將比幹的心剖開。比幹深知此時就是那場浩劫,所以立即將姜子牙送給他的神物服下。
  • 上古傳說——七竅玲瓏心
    商朝末年,商紂王被蘇妲己所迷惑,喪德敗行,荒淫無道,巔倒倫常,又寵信奸臣費仲、尤渾等至朝政腐壞,丞相比幹身為紂王的叔父,責無旁貸,不時力諫紂王,但被妲己等人視為眼中釘 鹿臺完工後,紂王聽信妲己妖言,欲會見仙姬、仙子。
  • 林黛玉:心較比幹多一竅,那「一竅」多在哪裡?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就是《紅樓夢》裡林黛玉的樣子。這段文字大部分詞句都很容易理解,意在展現黛玉的柔弱病態美,以及她含淚的愁態。唯有「心較比幹多一竅」這句,卻是什麼意思?曹雪芹在用這句話來說明黛玉的什麼特徵?她除了上述兩個特點,還有其他特點嗎?
  • 商朝那些事14:你對「七竅玲瓏心」比幹的了解有多少
    說到比幹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影視化妝後的樣子,和被刨心的那一段。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一看歷史上的比幹是什麼樣子的,脫離了影視化妝後的比幹最真實的樣子。比幹是商王的庶子,殷商經歷九王之亂盤庚遷都之後繼承的制度從一開始的兄弟繼承變成了父子繼承但是比幹是商王文丁的庶子沒有資格繼承王位。比幹從小的時候就體現了他的聰明才智,他自己也非常的勤奮好學,二十多歲就開始輔佐帝乙,在帝乙死後又輔佐他的兒子帝辛。
  • 姜子牙為何不救活比幹?
    對於《封神演義》,民間有許多錯誤解讀。主要是明清時期有許多評書、傳說,大大誤導了民眾。  在許多人看來,姜子牙能封神,自然是本事極大,大到做天帝也行。又說什麼姜子牙乃萬神領袖,行動時諸神避讓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無稽之談。
  • 比幹被挖心之後,活了下來,為何遇到賣無心菜農婦後便死去?
    《封神榜》是我國民間流傳很廣的商周時期演義故事,許多人物情節都是我們從小熟知的,比如著名的「狐妖陷害、比幹挖心」片段。
  • 忠貞比幹到底為什麼被紂王摘心?
    比幹,紂之叔父,看到紂王淫逸誤國,萬分焦慮,就想出一個主意,命武士逮了許多狐狸,剝其皮做狐皮大衣,獻給紂王,想把蘇妲己嚇跑。誰知她不但不怕,反而新生毒計要害死比幹。一天紂王和比幹正在鹿臺遊樂,妲己突然大叫一聲跌倒,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紂王嚇壞了,忙叫人把她扶到龍鳳床上。紂王問她怎麼了,她呻吟不止,說是過去的老毛病又犯了。紂王問她如何治好?
  • 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誰才是正財神呢?
    在民間,關公,趙公明,比幹和範蠡都被奉為財神,此外,還存在著武財神,文財神,偏財神,五路財神等說法,各省各地民間活動時所祭拜的財神都不一樣,那麼,中國歷史上誰才是正財神呢?這幾位大神,您拜對了嗎?一般來說,在眾多的財神中,人們普遍以趙公明位正財神!也就是我們應該要拜的那尊大神了!
  • 勘破封神76、比幹之死該怨誰?怨紂王,怪妲己,還是自家作死?
    商容死後,紂王再也沒有任命首相,其皇叔比幹,一直以亞相的身份,幹著首相的活。只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比幹不是首相,就沒有首相的威權,對紂王的約束力幾乎為零。當然,即便比幹當了首相,以其才幹與魄力,也終究會一無所成。  不過,比幹雖然無用,但比幹之死,尤其是被挖心而死,還是具有非常震撼的悲劇效果。
  • 比乾死後留下一個兒子,他的後裔今何在,學者:已繁衍成南方大姓
    今日說的這名也是史上的賢臣,他便是比幹。比幹是商朝期間的賢臣,相距現在的時間也非常遠了,但他是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賢臣,始終到現在他的故事都被代代相傳。比幹長大以後很優異,和他的家庭氛圍是緊密聯繫的。比幹出生在名門貴族,爸爸是商紂王的祖父,換句話說商紂王是他的親侄兒。擁有這層關係,再加上比幹自己從小就勤學好問,掌握較快,長大以後變成風雲人物也是預料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