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一個旅遊大省,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每個地方都有很多歷史遺蹟,這些古代遺址、遺蹟,給當地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歷史文化支撐。
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有很多歷史遺蹟,淇縣位於河南省的北部,古稱朝歌,曾經是殷末四代帝都和衛國的國都。在河南,提起淇縣,很多人便會想起雲夢山、朝陽山和古靈山,殊不知,除了這三家4A級景區,還有一些景區也是值得一看的。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淇縣的摘星臺景區。
淇縣古稱朝歌,這裡也是殷紂王當年的都城,至今,淇縣仍然保留了許多與殷紂王有關的歷史遺蹟。今天小編要說的摘心臺景區就是其中一個,摘心臺是國家3A級景區,起初叫摘心臺,後來改名為摘星臺,景區內有很多有趣的景點值得一看。
摘星臺是殷紂王所建,當時名曰摘星臺,意思是登上後手可摘星辰,這裡也是殷紂王和蘇妲己娛樂的地方,當年,殷少師(古代君主輔弼之官)比幹曾在此勸諫殷紂王,惹怒殷紂王后被處以剖心極刑。
比幹被殷紂王剖心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不畏死,敢直諫的忠臣,在摘星臺上面建起了心星閣和忠烈坊,後來這座摘星臺便被改名為摘心臺了。後來,又被改成了摘星臺,如今,摘星臺上的忠烈坊還有一副楹聯,「忠之勇之剛之烈之,慘也酷也悲也傷也」,遊客們到此看到楹聯後想哭。
起初,摘星臺就是一個夯土臺,下面為龍山文化,上面為殷商文化,為了發展旅遊,當地旅遊部門對摘星臺進行了保護性開發,並將淇縣的一些文物搬遷到了摘星臺景區,使得這個景區更值得一看。
扯淡碑
扯淡碑是摘星臺景區的一大亮點,這是明代保留下來的一塊石碑,上面的「扯淡」二字很是明顯,所以,這塊石碑就被命名為「扯淡碑」,石碑的主人是誰,無從查考。曾有人說是明朝崇禎皇帝的墓碑,當年崇禎皇帝並沒有吊死,而是一路向南逃到了淇縣,並在淇縣雲夢山隱居,不過,這都是人云亦云,並沒有歷史記載。
陳婆造心經浮圖
這座石塔建造於唐朝開元九年,原來立於淇縣良相村天寧寺內,後來被搬遷到摘星臺景區,這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陳太婆建造的藏經塔,這座塔為七級浮圖,造型、雕刻工藝精湛,非常值得一看。
沒耳朵獅子和吃奶獅子
摘星臺景區內有一座石獅子竟然沒有耳朵,難道古代工匠也懂得「遺憾殘缺的美」嗎?也許這也是一種大膽的創新。
在三仁祠門口,還有一座石獅子比較有看頭兒,三隻小獅子在吃奶,其中一隻小獅子被踩在腳下,模樣呆萌可愛。
另外,摘星臺景區內還有麒麟壁、林堅臺等眾多景點,景區面積雖說只有100畝,但是大小景點也達到了100多處,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去的景區。
地址:淇縣縣城中心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歡迎關注小編的百家號,瀏覽更多好玩、免費的景點。